纺纱筒条筒底盘的高度调整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889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纱筒条筒底盘的高度调整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筒条筒底盘的高度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纺纱筒位于在纺织机出口的装填位置上以便装填纤维条,其中条筒底盘在开始装填前通过第一加载机构从下条筒底盘位置进入较高的条筒底盘位置并且在装填条筒时移入或可移入所述的下条筒底盘位置。
在这种已知装置中的一个缺点就是,弹簧在纺纱筒中随着时间推移而疲劳,从而条筒底盘在空条筒状态下不再足够高地升到其上装填位置中。如果纺纱筒如被用在牵伸装置出口处,则喂入纤维条的机器部分距离条筒底盘的距离太大。因而,不再有秩序地喂入纤维条端,而是纤维条端杂乱无章地在条筒底盘上滑动。在这些弹簧中,公差造成了类似结果,必须比较精确地选择所述弹簧的材料、长度和弹性常数,以便精确地对条筒底盘施加力,从而在开始装填前将其精确地定位在上条筒边缘上。
在所有的上述情况下,在开始装填前喂入的纤维条具有比较差的质量,这是因为在喂条的机器部分(在牵伸机构的情况下,它是转盘中的条子槽)与条筒底盘之间没有足够大的摩擦接触。在纺纱筒总在增大的发展趋势的情况下,上述问题变得更尖锐了,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在开始被喂入到纺纱筒前装填了较多的质量不够好的材料。
为了尽可能地消除上述负面影响,转盘和纺纱筒通常在开始喂料前缓慢地加载。在这种情况下,纺织机的生产率降低了。
在上述类型的方法中,如此完成了上述任务,即在位于装填位置上的条筒中的条筒底盘在开始装填前或在装填初始阶段内通过第二加载机构从所述的较高的条筒位置移入一个上装填位置。
此外,在上述类型的装置中,如此完成了上述任务,即设置了第二加载机构,以便在开始装填前或在装填初始阶段内使位于装填位置上的条筒中的条筒底盘从较高的条筒底盘位置移入一个上装填位置。
本发明的优点尤其是在于,条筒底盘可以在开始堆料前借助第二加载机构被带入一个最佳的位置。如果使用了将弹簧用作第一加载机构的条筒,则可以消除弹簧疲劳和由此出现的不理想的条筒底盘高度位置以及弹簧公差波动。通过本发明,可以在开始堆纱时使堆放在条筒底盘上的纤维条和转盘之间的摩擦接触达到最佳。避免了纤维条端杂乱无章地滑动并进而改善了纤维条段的质量。因此,纺织机也可以被更快速地投入到高速生产节奏中,从而不仅导致了更好的条子质量,而且导致了更高的生产率。
总的来说,本发明可以被用于所有可行的纺纱筒类型,尤其是被用于圆形条筒以及矩形条筒。同样地,本发明可以被用在具有牵伸机构的且尤其是并条机和梳棉机的不同的纺纱机中。
本发明的主要应用在于,借助第二加载机构把条筒底盘抬入上装填位置中。如上所述,这尤其是用在设有疲劳弹簧时,以便获得足够高的条筒底盘与堆放纤维条的摩擦接触。不过,当条筒底盘因弹簧太强而被压出条筒外太多时,也可以有利地采用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条筒底盘按照本发明地也可以降低到最佳高度。
本发明也可以被用在这样的纺织机中,其中条筒底盘利用一个作为第一加载机构的外升降装置而升降。在这种情况下,升降装置例如作用在两个设置于条筒底盘端侧上的且穿过条筒壁突出的凸肩上。或者,条筒底盘不接触地借助一个磁场被抬起。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加载机构,在这种设计方案中,也可以获得条筒底盘的精密定位。
最好将第二加载机构设计成是可移动的,尤其是可垂直移动的。这样一来,第二加载机构可以移向条筒底盘的任何位置,而它在所述位置上将离开第一加载机构。随后,条筒底盘可以通过第二加载机构的移动而进入上装填位置。例如,也可以有利地采用第二加载机构的水平可移性,以便使它靠近条筒或条筒底盘。将第二加载机构的水平可移性和垂直可移性组合起来,这也是有利的。
由第二加载机构传递的附加力最好是磁性的、机械的和/或气动的。在这里,可以采用许多中变形方案来获得附加力。当节省空间并高效地形成了对应的加载机构时,这是有利的。
当在条筒底盘上堆放了一定量的纤维条并且条筒底盘要离开上装填位置时,最好定位力不再发挥作用。这取决于定位力是不变且不太高的或者随着条筒越装越满而逐步减小或增大。这要视所有作用于条筒底盘和堆放其上的纤维条的力的状况而定。在达到一定条筒底盘路程后,在采用配有弹簧的纺纱筒的情况下,弹簧力只承受条筒底盘的加载,以便将其保持在某个高度上并保证在就要堆放的纤维条段和已堆放的最上方纤维条段之间有足够的摩擦接触。
在与之有关的最简单的实施例中,条筒底盘和堆放其上的纤维条的重力随着逐渐装料而超过了由第二加载机构所传递的力并在一位移后离开其作用区或磁场。
或者,采用一个位移传感器如光栅,它在条筒底盘到达某个位置时发出断开第二加载机构的信号。
在另一个替换方案中,当堆放在条筒底盘上的纤维条超过预定重量时,取消第二加载机构的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有利地设置一个重量传感器,它测量条筒底盘和堆放其上的纤维条的重量。如果超过了某个预定的或可预定的重量时,定位力被中断。
尤其是有利地为上述过程设置了相应设计的控制器或调节装置,它最好采用了微芯片和相应的控制程序。
第二加载机构最好设置在条筒外,从而不必给每个条筒配备加载机构。确切地说,第二加载机构最好设置在纺织机上或其附近。最好如此设计第二加载机构,即老式纺织机(其可能是梳棉机或并条机)可以重新装备本发明的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规定了,一方面第二加载机构和另一方面一个与条筒底盘或支承条筒底盘的部件相连的部分被设计成是磁性的或可磁化的以便相对吸引,其中第二加载机构和所述的部分被设计成是极性相反的。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永磁铁、铁磁体或电磁铁被用在第二加载机构那侧上。原则上,可以将相同类型的磁铁用于条筒底盘那侧的对应物。但因简单和成本低,在这里出现了使用简单的永磁铁。为了避免条筒侧磁铁的大重量,它最好具有小于条筒底盘直径的尺寸。还为了尽可能避免条筒底盘因定位力而翻个,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条筒中的条筒侧磁铁最好也具有圆形横截面并设置在条筒底盘的中心。
在本发明的有利应用的变形方案中,第二加载机构设置在盖板中和/或条筒底盘上方的转盘内。当例如应该填充具有较小直径的圆筒形条筒时,出现了这个实施例,从而实现了在条筒底盘中央的纤维条堆积。在这样的小条筒中,条筒的空心轴在任何时候都与转盘相交,其中条筒侧的条子槽端成周期地经过条筒空心轴。但是,转盘的空心轴和条筒的中心轴线因纤维条如人所愿地成摆线状地堆在条筒中而不重合。由于在条筒装填时使转盘和条筒转动起来,所以,机器侧的磁铁和条筒侧的磁铁的相对位置总是在变。为了使机器侧磁铁和条筒侧磁铁尽可能地相互靠近,机器侧磁铁和条筒侧磁铁(总是磁性的或可磁化的)最好设置在转盘或条筒底盘的各自空心轴的区域内并最好是对称的,即它们在任何时刻至少部分地上下重叠。这样一来,一方面得到了有效的加力,另一方面,由于作用于条筒底盘上的偏心力太高而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条筒底盘的翻个。
尤其是在上述装置中,必须注意在机器侧磁铁和条筒侧磁铁之间安置要堆放的纤维条。因此,必须保持条筒底盘与机器侧磁铁隔开。为此,最好在条筒中或其外设置间隔件,它与条筒底盘有效连接,以便将条筒底盘保持在条筒中。一个特别简单的解决方案规定了,采用一条紧扣绳,它例如一方面在条筒内侧固定在条筒底壁上(它可以是连续的或断续的)和另一方面固定在条筒底盘上并且在绷紧状态下把条筒底盘保持在上条筒边缘上。
在采用另一种条筒时和对于使用所有合适的第二加载机构来说,一个间隔件是有利的。利用这样的间隔件,很快地实现了条筒底盘(因第一和/或第二加载机构或通过其它作用)保持在条筒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替换实施例中,第二加载机构设置在转盘旁边并在条筒底盘的上方。当要填充直径较大的圆筒形条筒时,出现了这样的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纤维条被堆放到条筒底盘的中心上,而条筒侧的条子槽端没有搭接所述中心。在这样的条件下,条筒空心轴在任何时刻都与转盘相交。确切地说,转盘(与上述纤维条堆放在条筒底盘中央不同地)靠近条筒边缘,从而在转盘上的机器侧磁铁布局轻松导致了条筒底盘翻转。此外,条筒侧磁铁必须具有较大直径以便靠近转盘并因而比较重。因此,机器侧磁铁(或只有第二加载机构)最好设置在转盘旁边并且在条筒空心轴区域内作用于条筒底盘上。在这种场合下,几乎排除了条筒底盘的翻个。
尤其是在本发明的后一个变形方案中,可以使第二加载机构接触条筒底盘,其中必须保证加载机构可以在装填时跟随条筒转动。这种接触最好是第二加载机构与条筒底盘之间的摩擦接触并且最好在纤维条开始堆放前进行。最好也如此设计第二加载机构,即它至少可以跟着条筒底盘的垂直运动移动一段,直到发出松开信号或者条筒底盘和堆放的纤维条太重,从而取消接触力。
除此之外或作为替换方式地,如此设计第二加载机构,即它可以从旁边作用在条筒底盘上或支承条筒底盘的部件上。加载机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条筒旁边的布局提供了有利于避免相对上给出纤维条的机器部的空间缩窄的空间状况。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侧施力的加载机构通过磁力作用在也是被设计成有磁性的条筒底盘侧壁上,为此,所述侧壁有利地基本上垂直地从条筒底盘水平堆放面上弯起。
或者,第二加载机构可以被设计成可使之进入接触条筒底盘或支承条筒底盘的部件的传力接触中。在这里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即在条筒壁上设置至少一个但最好是两个的相互对置的孔,从而第二加载机构可以作用在条筒底盘上或所述的部件上。或者,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成具有升降臂的升降装置形式的第二加载机构穿过条筒壁地发挥作用,以便抓住条筒底盘,或者所述条筒底盘或所述不见具有凸肩,所述突肩又穿过条筒壁并可以与升降装置传力接触。
一个特殊实施例规定了,第二加载机构具有一个辊装置,其中可以最好经过至少一个在条筒壁中的开口使至少一个辊与条筒底盘侧壁或支承条筒底盘的部件滚动摩擦。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辊最好经过至少一个条筒壁开口地移向条筒底盘或所述部件。
不是通过磁性或纯机械力使条筒底盘进入上装填位置地,第二加载机构也可以被设计用于产生压缩流体。在这里,压缩流体如由压缩空气构成的流体从下方指向条筒底盘,以便将其抬起。通过调节压缩流体所传递的力,在装填过程中实现了条筒底盘的缓慢降低。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适当地把条筒设计成是从下面至少部分开口的,从而可以使压缩流体指向条筒底盘。
或者,条筒底盘被一股向上的抽吸流体抬入上装填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加载机构最好被设计成抽吸件,它例如从上面被安放在条筒底盘上并随后(使用或未使用封闭的负压空间地)被抬起。或者,将抽吸件设计成是静止的并且它本身不移动地借助抽吸气流把条筒底盘向上吸。通过调节抽吸强度,可以在装填过程中实现条筒底盘的缓慢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个替换实施例中,一个牵拉件从上方插入条筒底盘内的一个孔中,以便使条筒底盘移入上装填位置。这样的牵拉件例如具有一个带外螺纹的销,它最好可以插入条筒底盘内的一个中心孔中,从而通过销转动而获得了条筒底盘的上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其前提条件就是,可以使用把纤维条堆放在中央的直径较大的圆形条筒。或者,牵拉件被设计成可分叉的销或气球,其直径可以在穿过条筒底盘孔后扩大而超过该孔的直径。这样一来,条筒底盘在牵拉件上移时跟着上移。或者,第二加载机构和条筒底盘内的孔被设计成卡口接头。在另一个替换实施例中,第二加载机构被设计成钩状并承受弹簧力,其中弹簧最好在超过条筒底盘和堆放其上的纤维条的预定重量时松开钩接头。
为了纺织倾斜或者说条筒底盘滑离条筒,最好与普通实施例相比在垂直方向向下延长地形成了条筒底盘的侧边缘。
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说明了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的特点。


图1以局剖侧视示意图来表示在牵伸机构出口处的转盘以及位于其下方的且直径较小的纺纱筒;图2以俯视图示出了图2所示的纺纱筒和转盘;图3示出了纤维条中央堆放的示意图;图4以局剖侧视示意图表示在牵伸机构出口处的转盘以及位于其下方的且直径较大的纺纱筒;图5以俯视图示出了图5所示的转盘和纺纱筒;图6示出了纤维条中央堆放的示意图。
为了保证尽可能有效和一致地填充纺纱筒10、100,转盘1具有一个敞开的且通常成圆形的凹腔,它从中心上孔起延伸向一个经过转盘1的偏心下孔。在这个凹腔(也可能是断断续续的)中,设置了条子槽,纤维条经过该条子槽一直进入纺纱筒10、100中。在图1、4中,只画出了该条子槽的轴线5。转盘1和条筒侧的条子槽端被设置成与条筒边13垂直隔开,以便在垂直方向上给从条子槽送出的纤维条留下足够大的地方。
通常,纤维条成摆线状地被喂入条筒10、100中。为此,转动的转盘1的位置不变的转动轴线或空心轴4以及也转动的条筒10、100的位置不变的转动轴线或空心轴20相对错开。在这种情况下,在具有较小直径的条筒10(图1、2)中,和转盘1一起转动的条子槽的纤维条F喂送端搭接上纺纱筒10的转动轴线20,这导致了所谓的在条子中央堆放(见图3)。而在具有较大直径的大型纺纱筒100中(见图4、5),条子槽没有搭接条筒转动轴线20。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到了中央堆放(见图6)图1、2的纺纱筒10例如具有450毫米的条筒直径DK(见图3)。图4、5的纺纱筒100例如具有1000毫米的条筒直径DK。纤维条圈的堆放直径A在堆放与图1、2的条筒10中时要大于条筒直径DK的一半,而在堆放与图3、4所示的条筒100中时,要小于条筒直径DK的一半。
如图所示的且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纺纱筒10、100具有侧壁11和底壁12。条筒10、100向上开口并且具有一个环形上边缘13。在条筒10、100中设置了一个条筒底盘14,它具有指向水平方向的堆放面15和一个在四周弯离堆放面15的条筒底盘侧壁16。
条筒底盘14被设计成可以在条筒10、100内垂直移动。在开始装填前,条筒底盘14必须尽可能地位于上条筒边缘13上,以保证有秩序地把条子放在堆放面15上。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必须相互适应地确定纤维条和堆放面15之间的摩擦。第一加载机构17至少部分地实现了这个目的,所述加载机构在所示实施例中被设计成螺旋弹簧17形状。在图中,只画出了上弹簧部。而在装填过程中,弹簧17克服其弹力地通过条筒底盘14和堆在其上的纤维条的重量被压缩并且条筒底盘14移入下条筒底盘位置中。随后,整个条筒10、100被送往继续加工的纺织机如敞口端式纺纱机,在那里,纤维条F被一点点地从条筒10、100中取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条筒底盘14因从下方作用的弹簧力而又上移入较高的条筒底盘位置中,以便随后又被送往预加工的牵伸机构并随后进行装填。
为了使条筒底盘14进入在上条筒边缘13上的最佳位置并进而让要喂入的纤维条获得足够大的摩擦,在图1、2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地设置了一个成磁铁状的第二加载机构9。磁铁9成环性并且位于中心地被安装在也相对转动轴线4位于中心的凹腔3中。在这里,磁铁9末端与转盘1上的下盖板2对齐。
在条筒底盘14的底侧上,也设置了一个磁铁19,它具有比条筒10小的直径并且与磁铁9的极性相反。磁铁19例如从上方被装入条筒底盘14的堆放面15中并在那里被粘住或夹住。机器侧磁铁9和条筒侧磁铁19的的布置是这样的,即至少这两个磁铁9、19的一部分在装填过程每个时刻被布置成直接上下重叠。这样一来,方向准确的抬升力被传递给条筒底盘14,这个力可使条筒底盘进入上装填位置。在图1、4中,画出了处于装填位置的条筒底盘14。
在条筒底盘14的底侧上,固定着一个成间隔件18形状的紧扣绳18的一端,其另一端在内侧被固定在条筒底壁12上。在绳子18绷紧的状态下,条筒底盘14的堆放面15大致终止于上条筒边缘13处。这种结构防止了磁铁9使条筒底盘14离开条筒10。为了还要防止条筒底盘14在条筒10中倾斜,比较长地向下拉伸条筒底盘14的侧壁16。
第二加载机构或磁铁9与条筒侧磁铁19配合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通过弹簧17,条筒底盘14进入一个作为下条筒位置的较高位置,由于尤其是弹簧17中的疲劳现象,通常出现了条筒底盘14没有如人所愿地进入上装填位置即到达上条筒边缘13,而是只到达了一个较深的位置。现在,根据本发明规定了,条筒底盘14从该位置起借助磁铁装置9、19被带入上装填位置。在这个上装填位置上保证了,即便在条筒10还是孔的或近似于空的状态下,也导致了条筒底盘14与堆放其上的纤维条段之间的足够高的摩擦。通过精细定位条筒底盘14,实现了有秩序地在条筒10喂入纤维条端。
同样地,例如当条筒10、100中的弹簧17很强力并且条筒底盘14被压出条筒10、100一段时(当没有设置紧扣绳18或紧扣绳太长时),可以借助本发明的装置实现条筒底盘14的降低。
在图4、5的条筒100中,由于条筒直径较大,从而实现了纤维条F的中央堆放,这样条筒的结构完全与图1、2的条筒10相似。也可以从下方把一个磁铁19安装在条筒底盘14上。在机器侧上(与图1、2的实施例不同地),在条筒100转动轴线20中心地设置了一个成冲头形状的磁铁109。机器侧磁铁109和极性相反的条筒侧磁铁19也被设置成在装填过程的每个时刻都上下重叠并位于中心。
被称为磁铁9、19、109的部件可以被设计成磁性的或可磁化的。
在图4、5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磁铁109、19共同处于静止的传力接触中。这意味着,冲头必须被设计成可转动的,以便跟随条筒100的转动运动。在本发明的一个未示出的替换实施例中,这两个磁铁109、19相互间隔地设置。在这种场合下,磁铁109可以被设计成抗转动的。
在图4、5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磁铁109可以垂直移动(见双箭头)。由此一来,第二加载机构可以从上面靠近条筒底盘14,从而它和条筒底盘有效连接并随后可以进入上装填位置。在图1、2的实施例中,显然也可以规定磁铁9的垂直可移性(一般是第二加载机构)。
本发明的第二加载机构9、109不仅被用于使条筒底盘14进入上装填位置,而且还有承担了其它功能。例如,可以通过第二加载机构而至少在条筒填充初始阶段内保持加力,在这个初始阶段内,条筒底盘14必须适应填充地缓慢降低。条筒底盘14有利地在第一时刻承受第二加载机构的力。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力或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或增大,这要视存在的力状况而定,所述的力状况由条筒底盘重力、堆放其上的纤维条以及第一、第二加载机构所传递的力而定。在这里,最好使用(未示出)传感器如重量传感器以及一个(未示出)控制或调节装置。目的是在条子堆放时产生堆放料与堆放底面之间的最佳摩擦力。在尚空的条筒10、100中,堆放底面由堆放面15构成,在已部分充填的条筒10、100中,堆放底面由最上方的纤维条圈构成。这个摩擦力不应象在通常在现有技术中在疲劳弹簧中那样地太小。但摩擦力也不应太大。如果第二加载机构的力在开始装填后增大,而造成条筒底盘14可能充分下降,则例如会出现摩擦力太大的现象。
在已充满的条筒中,最好还利用第一加载机构来平衡条筒底盘14和堆放纤维条的重力。在使用至少一根弹簧时17,条筒底盘14由此离开第二加载机构9、109的作用力区,或者,在条筒底盘降低预定距离或者条筒底盘14和堆放的纤维条F的重力已达到一定值后,有效地停止加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纺纱筒(10;100)条筒底盘(14)的高度调整方法,所述纺纱筒处于一个在纺织机出口处的装填位置上以便装填纤维条(F),其中条筒底盘(14)在开始装填前通过第一加载机构(17)从一个下条筒位置被带入一个较高的条筒位置,条筒(10;100)在装填时可进入下条筒位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装填位置上的条筒(10;100)中的条筒底盘(14)在开始装填前或在装填初始阶段内通过第二加载机构(9,109)从所述的较高的条筒位置移入一个上装填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条筒底盘(14)通过第二加载机构(9;109)上移或下降到上装填位置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加载机构(9;109)对条筒底盘(14)或支承条筒底盘(14)的部件施加磁力、机械力和/或气动力。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条筒底盘(14)在装填条筒(10;100)时离开第二加载机构(9;109)的作用力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筒底盘(14)下降初始阶段内的第二加载机构(9;109)的力作用在装填时保持不变、逐渐降低或增大,直到完全取消力作用。
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条筒底盘(14)离开上装填位置一段预定距离时,取消第二加载机构(9;109)的力作用。
7.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堆放在条筒底盘(14)上的纤维条(F)超过预定重量时,取消第二加载机构(9;109)的力作用。
8.一种纺纱筒(10;100)条筒底盘(14)的高度调整装置,所述纺纱筒处于一个在纺织机出口处的装填位置上以便装填纤维条(F),其中条筒底盘(14)在开始装填前通过第一加载机构(17)从一个下条筒位置被带入一个较高的条筒位置,条筒(10;100)在装填时可进入下条筒位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第二加载机构(9;109),以便在开始装填前或在装填初始阶段内使位于装填位置上的条筒(10;100)中的条筒底盘(14)从较高的条筒底盘位置移入一个上装填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载机构(9;109)是可以移动的且尤其是可垂直和/或水平移动的。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加载机构(17)是装置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第一加载机构(17)具有至少一根从下方作用于条筒底盘(14)的螺旋弹簧(17)。
11.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加载机构(17)是装置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第一加载机构(17)具有一个用于升降条筒底盘(14)的外升降装置。
12.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载机构(9;109)设置在位于装填位置上的条筒(10;100)的外面。
13.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方面第二加载机构(9;109)和另一方面一个与条筒底盘(14)或支承条筒底盘(14)的部件相连的部分(19)被设计成是磁性的或可磁化的以便相对吸引。
14.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载机构(9;109)设置在一个在纺织机出口处的转盘(1)中或者在这样的转盘(1)的一块盖板(2)中。
15.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条筒(10;100)中或之外设置了一个间隔件(18),它与条筒底盘(14)如此有效连接,即条筒底盘(14)不会移动超过一限定高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条筒(10;100)是装置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间隔件(18)被设计成安置于条筒(10;100)中的且与条筒底盘(14)有效连接的软绳(18)形状,它在绷紧状态下将条筒底盘(14)保持在条筒(10;100)中。
17.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载机构(9;109)设置在转盘(1)旁边并大致在条筒底盘(14)的上方并且被设计用于在条筒空心轴(20)区内作用于条筒底盘(14)。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使第二加载机构(109)接触到条筒底盘(14)或者与条筒底盘(14)相连的部件,并且第二加载机构(109)被设计成可以与之一起转动。
19.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此设计第二加载机构(9;109),即它可以从侧面作用在条筒底盘(14)或支承条筒底盘(14)的部件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载机构(9;109)具有一个带有垂直可移的升降臂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臂作用在条筒底盘(14)或支承条筒底盘(14)的部件上。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载机构(9;109)具有一个辊装置,其中可以最好经过至少一个在条筒壁(11)中的开口使至少一个辊与条筒底盘(14)侧壁(16)或支承条筒底盘(14)的部件滚动摩擦。
22.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载机构(9;109)具有用于产生压缩流体装置,所述流体从下面对准条筒底盘(14)。
23.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载机构(9;109)有用于产生抽吸流体的装置,所述流体从上面作用于条筒底盘(14)。
24.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载机构(9;109)包括一个如成钩状的牵拉件、螺杆、可叉开的部件和/或卡口连接件,第二加载机构从上方插入至少一个在条筒底盘(14)内或上的孔并且使条筒底盘(14)进入上装填位置。
25.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条筒(10;100)是装置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条筒底盘(14)的侧边(16)在垂直方向上向下延长。
26.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用于调节第二加载机构(9;109)的加力的调节装置。
27.一种配备了如前述装置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的纺织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纺纱筒10;100条筒底盘14的高度调整方法,所述纺纱筒处于一个在纺织机出口处的装填位置上以便装填纤维条F,其中条筒底盘14在开始装填前通过第一加载机构17从一个下条筒位置被带入一个较高的条筒位置,条筒10;100在装填时可进入下条筒位置。本发明方法的特点是,在位于装填位置上的条筒10;100中的条筒底盘14在开始装填前或在装填初始阶段内通过第二加载机构9,109从所述的较高的条筒位置移入一个上装填位置。此外,提出了一种相应的装置。
文档编号B65H54/80GK1350075SQ01136708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1日
发明者A·克里格勒, F·费可 申请人:吕特·英格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