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折叠装置、页处理装置以及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914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页折叠装置、页处理装置以及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折叠页形记录介质的页折叠装置,一种具有该页折叠装置的并通过骑马订装订或者类似装订的页处理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这样的页折叠装置或者页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例如影印机(photocopier)、打印机、传真设备以及印刷机。
背景技术
在成像装置中,例如影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和印刷机中,图像通过显影剂,例如色粉,使潜像载体例如光电导鼓或者光电导带显影而形成,并且该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为了方便起见,此后称之为纸张或者页)。
除了从成像装置仅输出一单张形成有图像的页的情况之外,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多个具有图像的页根据复制品的所需数目而成叠并排序,并通过订书机紧固并装订,然后从成像装置输出,一种页后处理装置或者整理机可以用作这样的装置。
利用这种类型的页后处理装置,从成像装置输出的页顺次地由倾斜的中间盘接受,页的端部边缘在宽度方向上通过撞纸挡板(jogger fence)或者类似物对齐,并且滑入中间盘的下端侧的记录页的端部边缘通过压紧在限位部分或者类似物上对齐。然后,页的端部边缘通过一个订书机进行装订处理,成叠的页组(sheet group)输出到输出盘。
日本专利申请H8-137151在公报中曾提出这样一种结构,该结构设置一个用于取出页的下端并送到输送带上的爪件,该输送带用于输送容纳在中间盘中的页,该结构将页的取出与输送带的移动相结合,并且输送这样的页至输出辊的位置,从而把成叠的页组在经过这样的装订处理之后输出到输出盘。
同时,作为一种页后处理的方法,除了上述的用订书机在页的端部边缘进行装订处理的方法之外,例如,还有骑马订(saddle stitching)方法其中页的端部边缘没有被装订,在输出方向上的输出页的中心部被装订,日本专利申请NO.2001-19251,NO.2001-206629和NO.2002-167120在公报中还提出了一种在骑马订位置处折叠页的中间折叠方法。
顺便提及,在用于装订页端部边缘的页后处理装置的结构中,用于防止端部边缘突出的装订压紧装置,即具有一个翼片的可以压紧页表面的辅助输送旋转件(transport auxiliary rotative member)设置在面对订书机的位置上,换句话说,是在与向着订书机滑入的页的端部边缘抵触的位置处,从而防止当装订页的端部边缘浮动时页的不良输送。
然而,当再次输送经过装订处理的页时,虽然页的端部边缘在宽度方向上通过撞纸挡板对齐,但由于端部边缘通过爪构件(pawl member)取出,也就是,在页输送方向上的后侧的端部边缘(此后简称为“后端边缘”)仅仅处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即支撑在爪构件的内底表面,页的后端边缘由于页的数目相对于内底表面的容纳间隙的尺寸而变得不对齐。尤其是,当通过骑马订或者中间折叠装订时,如果页的后端边缘变得不对齐,页叠的端部边缘的不对齐在装订后变得明显,并且最终导致一个较差的外观。
同时,利用具有这种骑马订或中间折叠功能(saddle stitching or middlefolding function)的页处理装置,页叠的中间折叠通过用折叠板(folding plate)挤压页叠的装订部分来进行,其中页叠的中间部分被装订,并且通过经过一对设置在页叠移动方向上的折叠辊产生一条折叠线。当利用这种骑马订装订时,折叠辊的折叠位置与装订位置的准确地重合、以及折叠位置不会不对齐地倾斜是关键的,这同时也是用户的强烈要求。
因此,为了满足该要求,例如日本专利申请NO.2001-206629公开了一种结构,其对齐页叠(sheet bundle),然后在页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位置上进行装订处理,进一步钩住折叠板的前部边缘到装订针,并且将其压5165折叠辊辊隙中。此外,日本专利申请NO.2002-167120公开了一种结构,为了确定折叠位置,在输送方向上具有限位部分,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可以移动的对齐装置。
然而,对于这些背景技术中的结构,由于折叠线将变得不对齐的位置在理论上是存在上,因此存在这样的情况,即折叠线在实际操作中将变得不对齐。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剪切成标准尺寸的页不是准确的矩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页处理装置以及成像装置,该装置构造成在作为记录介质的其上形成有图像的页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防止从中间盘取出并输送的页的端部边缘的不对齐,并且可靠地防止称之为端部边缘的移位并且防止在装订的过程中具有较差的外观。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页折叠装置、页处理装置和成像装置,这些装置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调节页的折叠线的不对齐,该不对齐发生在作为记录介质的其上形成有图像的页的中间折叠处理步骤的实际应用过程中。
本发明的页处理装置包括可以容纳滑入的页的一页容纳单元、和能够经过所述页容纳单元的输送装置,当经过页容纳单元时,所述输送装置通过取出多张以其端部边缘被支承在所述页容纳单元上的状态定位在所述页容纳单元中的页,把页从所述页容纳单元输送至另一个位置。所述输送装置输送页的同时,使所支承页组保持一侧在厚度方向上为叠齐状态。
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使用一种页处理装置。该页处理装置包括可以容纳滑入的页的一页容纳单元、和能够经过所述页容纳单元的输送装置,当经过页容纳单元时,所述输送装置通过取出多张以其端部边缘被支承在所述页容纳单元上的状态定位在所述页容纳单元中的页,把页从所述页容纳单元输送至另一个位置。所述输送装置输送页的同时,使所支承页组保持一侧在厚度方向上为叠齐状态。
本发明的页折叠装置包括用于沿着一页输送路径输送页或页叠的一页输送装置;支撑装置,其在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并用于在所述页输送路径上支撑所述页或页叠;可以在大致垂直于所述输送路径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的折叠板;设置在所述折叠板的向前方向上的一对折叠辊,用于折叠利用所述折叠板被压入一辊隙的页或页叠;以及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页或页叠的一任意端面(arbitrary end face)与折叠线之间的相对角度。
本发明的页处理装置包括页折叠装置。该页折叠装置包括用于沿着一页输送路径输送页或页叠的一页输送装置;支撑装置,其在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并用于在所述页输送路径上支撑所述页或页叠;可以在大致垂直于所述输送路径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的折叠板;设置在所述折叠板的向前方向上的一对折叠辊,用于折叠利用所述折叠板被压入一辊隙的页或页叠;以及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页或页叠的一任意端面与折叠线之间的相对角度。
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包括页折叠装置。该页折叠装置包括用于沿着一页输送路径输送页或页叠的一页输送装置;支撑装置,其在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并用于在所述页输送路径上支撑所述页或页叠;可以在大致垂直于所述输送路径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的折叠板;设置在所述折叠板的向前方向上的一对折叠辊,用于折叠利用所述折叠板被压入一辊隙的页或页叠;以及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页或页叠的一任意端面与折叠线之间的相对角度。
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一体地或分开地包括具有页折叠装置的页处理装置。该页折叠装置包括用于沿着一页输送路径输送页或页叠的一页输送装置;支撑装置,其在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并用于在所述页输送路径上支撑所述页或页叠;可以在大致垂直于所述输送路径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的折叠板;设置在所述折叠板的向前方向上的一对折叠辊,用于折叠利用所述折叠板被压入一辊隙的页或页叠;以及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页或页叠的一任意端面与折叠线之间的相对角度。


本发明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下面详细的描述并参考附图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图1A和图1B为说明传统的页处理装置中存在的问题的视图;图2为示出了存在所述问题的情况的视图;图3为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页处理装置的示意结构附图;图4为说明页处理装置中使用的转移盘的提升机构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图5为说明转移盘的摆动机构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图6为说明转移盘的页输出机构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图7为说明页处理装置中使用的页容纳机构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图8为说明页容纳机构中的页输送机构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图9为示出了页输送机构的结构的平面图;图10为说明页容纳机构中使用的端面装订机构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
图11为说明页容纳机构中使用的骑马订机构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图12A至12C为说明页处理装置中使用的页分离机构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图13A和图13B为说明图1中所示的页后处理装置中使用的页中间折叠机构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图14A和14B为说明页处理装置中使用的控制单元的结构和操作的方框图;图15为页后处理装置的局部放大视图,说明页处理装置中使用的具有装订处理盘以及中间折叠处理盘的页输送机构;图16A至16D说明具有装订处理盘的输送模式,该输送模式为页输送机构中的输送模式之一;图17A至17D说明具有中间折叠处理盘的输送模式,该输送模式为页输送机构中的输送模式之一;图18为流程框图,说明在通过图14A和14B中描述的控制单元实施的无装订处理步骤之一中将实施的控制;图19A和图19B为流程框图,说明通过控制单元实施的无装订处理步骤的控制;图20A和图20B为流程框图,说明通过控制单元实施的分选/堆叠处理的控制;图21A至21C为流程框图,说明通过控制单元实施的装订处理的控制;图22A至22C为流程框图,说明通过控制单元实施的骑马订装订处理的控制;图23A至23C为说明本发明页处理装置中使用的页输送机构的特征部的结构与传统结构之间的不同之处的视图;图24为仅示出了图23中的特征部的示意图;图25A和图25B为说明图23中所示的页输送机构的另一个特征部的结构的视图;图26A和图26B为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中间折叠处理盘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图27A和图27B为说明前述的中间折叠处理盘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
图28为说明角度调节机构的调节螺钉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图29A和图29B为用于示出页折叠倾斜检测装置、一对折叠辊和角度调整器件的结构的视图,所述页折叠倾斜检测装置用于测量大致垂直于输送路径的页后端部的倾斜度,所述一对折叠辊用于折叠与折叠板一起被压入辊隙中的页或页叠,所述角度调整器件用于调整页或页叠的任意端面与折叠线的相对角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本发明上述的第一目的。
如上所述,关于传统的页处理装置,当通过骑马订或者中间折叠装订时,如果页的后端边缘变得凌乱,这会导致一个问题,即装订的页叠的端部边缘的不对齐将变得明显,这最终导致具有较差的外观。下面将参照图1A、图1B和图2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关于传统的页处理装置,当滑入并容纳在爪构件(pawlmember)T中的页S的端部边缘没有经过装订处理时,其端部边缘将随爪构件T的运动升高。在此,当基于页数目的页厚度与爪构件T的内底面的间距L接近时,端部边缘的运动将被爪构件T的内底面两侧的壁表面限制,因此,不对齐不容易发生。然而,当记录页S的数目导致在间距L中产生一个较大的间隙时,端部边缘可以相对自由地移动,因此不对齐容易发生。尤其是,经过定影之后的页常常会由于在加热状态的前后表面所容纳的水分含量的不同而卷曲,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端部边缘很容易弯曲,并且如图1B所示变得不对齐。因此,当这种传统的页处理装置通过骑马订或者中间折叠装订时,装订的页的端部边缘的不对齐的状态将如图2所示变得很明显。
现在对克服了传统页处理装置所存在的问题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作为页处理装置的页后处理装置或者修整机的示意结构。该实施例中的页后处理装置连接至诸如影印机或者印刷机的图像形成处理装置的页输出单元,但是该页后处理装置也可以用在成像装置中。
在图3中,页后处理装置PD通过安装在成像装置PR的侧部而被连接,从成像装置中输出诸如页的记录纸被导向页后处理装置PD。
页被设计成经过一输送路径A,该输送路径A具有用于对单个页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机构(在该实施例中为用作打孔装置(perforation means)的穿孔单元(punch unit)100),页可以分别通过路径选择器15和路径选择器16被分选,所述路径选择器与用于把页通过输送路径B导向上部盘201的,通过输送路径C把页导向转移盘202,通过输送路径D把页导向用于对齐页和对页装订的处理盘F(此后有时称为装订处理盘)。
经过输送路径A和D被导向装订处理盘F并在装订处理盘F中对齐和装订的页被设计成,被分送至输送路径C,从而页被导向转移盘202或者处理盘G(此后有时称为中间折叠处理盘),该处理盘G通过作为偏转机构的分支导向板(branching guide plate)54和活动导向件(movable guide)55而折叠页,并且在中间折叠处理盘(middle folding processing tray)G中经过折叠的页经过输送路径H导向下部盘203。
此外,路径选择器17设置在输送路径D上并且通过未示出的具有较小作用力的弹簧保持在如图3所示的状态。在页的后端部经过之后,该页的后端部被导向容纳单元E,并且至少通过输送辊9、10和装订输出辊11中的输送辊9的反向旋转而堆积在容纳单元,从而与随后的页叠置并被输送。通过重复该操作,两个或者更多的页可以叠置并输送。
顺次地设置在输送路径A上的,通常设置在输送路径B、输送路径C和输送路径D的上游的,分别是用于检测来自成像装置的页的入口传感器301;传感器下游的入口辊1;穿孔单元100;设置在穿孔单元100的下侧的穿孔或者给料斗(未示出);输送辊2;路径选择器15;和路径选择器16。
路径选择器15和路径选择器16通过未示出的弹簧保持在图3所示的状态,并且通过开启一未示出的螺线管,路径选择器15向上转动(在反时针方向上),路径选择器16向下转动(在顺时针方向上),从而把页分送至输送路径B、输送路径C和输送路径D。
当通过图3所示的处于切断状态的螺线管把页导向输送路径B时,路径选择器15向上旋转,当通过图3所示的状态使螺线管开启把页导向输送路径C时,路径选择器16向下旋转。当把页导向输送路径D时,通过图3中所示的切断的螺线管状态,路径选择器16向上旋转,通过图3所示的状态切断螺线管,路径选择器15向上旋转。顺便提及,附图标记3、4、5、7和8为用于输送各自的页的输送辊。
如上所述构造的页后处理装置可以对页进行各种不同的处理,例如打孔(穿孔单元100),页对齐+端部装订(撞纸挡板53,端面装订订书机(end facebinding stapler)S1),页对齐+骑马订(撞纸挡板53,骑马订订书机(saddlestitching stapler)S2),页分选(转移盘202),中间折叠(折叠盘74,折叠辊81、82)等。
在该实施例中,成像装置PR为这样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利用一种称为电子照相的方法,根据输入的图像信息在图像形成介质上例如在光导鼓上进行光写入,从而在光导鼓表面上形成潜像,把形成的潜像调色显影,转印并定影该图像至一个记录介质例如页上,并且输出页。因为利用电子照相处理的成像装置本身是公知的,因此省略了对该成像装置具体详细结构的解释和说明。顺便提及,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利用电子照相处理的成像装置是示例的,一种使用了公知的成像装置以及印刷机器(打印机)的系统,例如喷墨或者印刷机也可以用于本发明中。
设置在页后处理装置PD最下游的转移盘输出单元1由转移输出辊6、反向辊13、纸张检测传感器330、转移盘202、转移机构(未示出)以及转移盘提升机构(未示出)组成。
在图3中,反向辊13为与从转移输出辊6输出的页相接触的、并把页的后端压到位于转移盘202基础端部(base end)的端部挡板(end fence)上的海绵辊。该反向辊13在转移输出辊6的旋转力作用下旋转。在后面将要描述的盘升高限制开关(未示出)设置在反向辊13附近,当转移盘202升高并且反向辊13向上压紧时,限制开关开启并且盘升高电机(未示出)停止。因此这将阻止转移盘202的超速。此外,参照图4,作为纸张位置检测装置的纸张检测传感器333设置在反向辊13附近,用于检测输出在转移盘202上的页或页叠的纸张位置。
纸张检测传感器333,如图4所示,具有用于检测经过装订处理的页的纸张表面的纸张检测传感器333a、以及用于检测没有经过装订处理的页的纸张表面的纸张检测传感器333b。
利用光学传感器的纸张检测传感器333a、333b可以根据摆动设置的检测杆30检测传送中的变化,检测杆30的其中一个摆动端为与装载在转移盘202上的页的上表面相接触的接触单元30a,另一个摆动端为挡光单元,用于阻止各个纸张检测单元333a、333b的光学路径。在图4中定位在上部的纸张检测传感器333a用于控制经过装订处理的页的输出,在图4中定位在下部的纸张检测传感器333b用于控制没有经过装订处理的页的输出。换句话说,当转移盘202升高并且检测杆30的接触单元30a升高时,纸张检测传感器333a开启,当检测杆30进一步旋转时,纸张检测传感器333a切断并且纸张检测传感器333b开启。因此,当页的纸张表面的高度,也就是说,当载荷的高度到达一规定的高度时,纸张检测传感器333a、333b用于升高转移盘202至一定的高度从而保持转移盘202的纸张表面的高度大致不变。
图4中的附图标记13表示反向辊,如上所述,反向辊13是这样的部件,其在输出方向上与页的后端面相接触,并且通过页后处理装置PD的壁面或者未示出的端部挡板把页的后端压到端部挡板上。因此,输出页的后端可通过利用螺线管333摆动的致动器对齐,每次输出一个页。
转移盘202通过图4所示的提升机构升高。顺便提及,图3中所示的输出辊6在图4中省略。
在图4中,转移盘202的提升机构具有围绕分别由驱动轴21和从动轴22在轴向上的两端同轴支撑的带轮而设置的带23,驱动轴21与用于与蜗轮25啮合的一齿轮一起被同轴支撑,而蜗轮25由能够正向和反向旋转的电机168驱动,从动轴22设置在转移盘202的提升方向上的对着驱动轴21的位置,该从动轴22通过转移盘支撑件24以悬臂式支撑转移盘202,该转移盘支撑件24与带23的一部分一体形成。关于转移盘202的提升机构,由于蜗轮25加入与驱动轴21有关的驱动输送路径,因而可以防止不必要的降低转移盘202侧,从而防止页掉落发生的差错。
转移盘支撑件24的一侧上具有挡光单元24a,挡光单元24a相当于设置为面对带23的延伸部分的由光电传感器形成的最低限度(minimum limit)传感器335和全位(full space)检测传感器334。全位检测传感器334用于检测转移盘202上的页的整个状态,也就是说,载荷达到极限,最低限度传感器335用于检测转移盘202的最小极限位置。当这些传感器开启时,用于暂停页输出的以及暂停转移盘202的降低操作的步骤将进行。
转移盘202具有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对每个分配的页组进行分选的机构。
图5示出了用于对转移盘202分选的摆动机构,显示在图5中的摆动机构具有转移凸轮31,该凸轮31具有作为其驱动力的转移电机169。通过转移凸轮31,偏心设置的销插入到配合件32a上的长孔中,该配合件32a设置在转移盘202侧部的端部挡板32上。因此,当摆动转移盘202时,通过旋转转移凸轮31,端部挡板32可以在一个垂直于页输出方向的方向上往复移动,即,在页的宽度方向上的前侧和后侧,然后停止。并且,通过在各个往复位置上接受页,转移盘202上的页组的输出位置可以改变。转移电机169的旋转和定时控制通过转移盘202的摆动位置设置,该位置通过一种为光电传感器的位置检测传感器进行检测,该传感器设置在转移凸轮31的外周表面上的相应的断路器中。
用于把页输出到转移盘202上的输出转移输出辊6,如图6所示,具有穿过页的输送路径互相面对的驱动辊6a和从动辊6b,并且在上述的辊中,从动辊6b设置在页输出方向的上游侧并且可旋转地由开关导向板33的自由端部支撑,该开关导向板33可以向上和向下地打开和切断。在空重量或者未示出的机构的偏压力的作用下,从动辊6b通过与驱动辊6a的接触驱动并旋转,并且以楔入状态输出页。
当输出经过装订处理的页时,开关导向板33向上旋转并在一规定的时间反向,该时间由转移出口传感器303的检测信号决定(参见图3)。向上旋转的停止位置由开关位置传感器331的检测信号决定,并且停止位置由开关电机167的驱动控制设定,该电机是开关导向板33的开关驱动力。顺便提及,开关电机167基于限制开关33的开启/切断而受到驱动控制(drivecontrol)。
同时,进行装订处理的装订处理盘F具有如图7所示的结构。
在图7中,被导向具有装订输出辊11的装订处理盘F的页依次地装载。在此,每个页通过定位辊(knock roller)12在长度方向(页输送方向)上对齐,并通过撞纸挡板53在纵向方向(垂直于页输送方向的页宽度方向)上对齐。撞纸挡板53由撞纸电机158通过同步带(timing belt)驱动,并且在页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电机可以正向和反向旋转。
定位螺线管(knock SOL)107围绕支撑件12a,图7中所示的定位辊12摆动,间歇地对输送到装订处理盘F中的页工作,并且把页压紧在页容纳单元的后端表面51上。顺便提及,定位辊12以反时针方向旋转。
在装订处理盘F中,在工作结束时期,即从页叠的最后一个页至下一个页叠的第一个页的时期,根据图14A和14B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50的装订信号驱动端面装订订书机S1并且进行装订处理。经过装订处理的页叠通过对应于页输送机构的输出带52马上送入转移输出辊6,并且输出至位于接受位置的转移盘202,该输出带52具有包括页装载面(sheet loading face)的排出爪(ejection pawl)52a。
如图8所示,关于排出爪52a,起始位置通过输出带起始位置(HP,homeposition)传感器311检测,该输出带HP传感器311开启/切断设置在输出带52上的排出爪52a。两个排出爪52a设置在输出带52的外周的对置位置上,可选择地移动并且输送容纳在装订处理盘F中的页叠。此外,如果需要,输出带52可以反向旋转从而在输送方向上,在面对预备的排出爪52a的排出爪(在图3中为方便起见用附图标记52a′表示)后表面,对齐容纳在装订处理盘F中的页叠的前部边缘,从而顺次地移动页叠。
此外,如图9所示,输出带52和该带的驱动轮62在输出带52的驱动轴上沿页宽度方向对齐设置,该驱动轴由输出电机157驱动(参见图8),输出辊56对称设置并固定在该驱动轴上,输出辊56的圆周速度设置得比输出带52的圆周速度更快。
顺便提及,图9中的附图标记55,如图3中所示,为可移动的导向件,该导向件作为页叠的偏移装置,附图标记61为用于对活动导向件55定位的凸轮,该凸轮将通过参照图12A至12C进行详细地描述,附图标记64a、64b为页后处理装置的侧板,附图标记63为用于支撑下面将要描述的骑马订订书机S1、S2的撑条。
图9中用附图标记S1表示的部件是用于对页端面进行装订处理的端面装订订书机,如图10所示,端面装订订书机S1由订书机移动电机(staplermovement motor)159通过同步带在页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驱动,该电机能够正向并反向旋转,从而端面装订订书机S1在页宽度方向上移动,以装订页端部边缘的预定位置。用于检测端面装订订书机S1的起始位置的订书机移动起始位置(HP)传感器312设置在移动范围的一个端部上,页宽度方向上的装订位置由端面装订订书机S1到起始位置的移动距离控制。
图9中用附图标记S2表示的部件是用于对页端部边缘之外的其它位置进行装订的骑马订订书机,骑马订订书机S2,例如用于在输出方向上的页的中心位置上装订,该中心位置为装订以及中间折叠的位置。因此,骑马订订书机S2这样进行设置,如图3和图9所示,使得从后端挡板51至骑马订订书机S2的装订位置之间的距离比输送方向上的可以通过骑马订装订的最大页尺寸的一半长度长。此外,两个骑马订订书机S2在页宽度方向上对称设置并且固定在撑条63上。
图11中所示的骑马订订书机S2具有齿轮,该齿轮与固定在撑条63侧部上的扇形齿轮相啮合,该齿轮通过倾斜电机160倾斜地转动。骑马订订书机S2的开始位置由位置检测传感器313检测。
现在将参照图12A至12C对分支导向板54和活动导向件55进行描述,它们作为经过装订处理的页叠的偏移和输出装置。
页叠的偏移装置是这样的部件,用于把装订的页叠导入,或者把装订的页叠输出到转移盘202,或者改变输送方向把装订的页叠输送到中间折叠处理盘G,并且具有可以在支撑件54a上摆动的分支导向板54。分支导向板54在其摆动端部具有压力辊57,当输出辊56与压力辊57根据摆动的模式相接触时,导向板54与输出辊56一起移动从而楔入并输送页叠。由于钩在摆动端上的弹簧58,分支导向板54在任何时间都具有朝着输出辊56的旋转惯性(habit),利用该旋转惯性的摆动位置通过凸轮61的较大直径的外周面61a确定,该凸轮61通过页叠分离驱动电机161而被旋转地驱动。
图12A至12C中的活动导向件55为与输出辊56同轴支撑的可旋转部件,在纵向方向上的连接臂60的一端连接在其外周边上。
连接臂60的旋转范围由与固定销相啮合的长孔限制,该固定销设置在页后处理装置(图9中用附图标记64a、64b表示)的侧壁上。钩挂在未示出的固定部上的弹簧59钩挂在连接臂60上,并且通常设置在图12A所示的状态,即,没有把页叠输送至中间折叠处理盘G的状态。因为连接臂60面对凸轮61,因而由于凸轮61的阶梯部61b转动,可以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活动导向件55。凸轮61的起始位置可以由从页叠分离起始位置传感器315检测,页叠分离驱动电机161的旋转位置可以由该传感器315的检测信号决定。在该实施例中,脉冲电机被用作页叠分离驱动电机161,该电机决定检测信号在任何时间上的脉冲,该信号从页叠分离起始位置传感器315输出,并且使得电机停止在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可以设定下面将要描述的分支导向板54和活动导向件55的状态。
图12A至图12C示出了分支导向板54和活动导向件55相对于凸轮61的旋转阶段的偏移状态,图12A示出了这样的情况,其中凸轮61位于起始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活动导向件55的导向面55a处于这样的一个状态下,即允许把页输送到转移输出辊6。
图12B示出了这样的一种情况,即通过凸轮61的旋转分支导向板54向下旋转并且压力辊57压紧输出辊56,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情况为如图12C所示的旋转活动导向件55的中间状态,进一步如图12C所示,凸轮61进一步旋转并且活动导向件55向上旋转,从而确定用于把来自装订处理盘F的页叠导向中间折叠处理盘G的路径。在此,设置在连接臂54上的压力辊57将与输出辊56接触并且进入这样的一个情况,即它将楔入并输送页叠。顺便提及,虽然分支导向板54和活动导向件55通过一单个的驱动电机161操作,在此没有进行限制,每个分支导向板54和活动导向件55可以包括一个驱动源并且可以根据页尺寸或者装订的页数目独立地控制移动的定时控制或者停止的位置。
中间折叠处理盘G中的折叠板74具有图13A和图13B所示的结构,并且可以折叠导入盘G中的页叠。
在图13A和13B中,折叠板74通过长孔74a支撑,该长孔与设置在板前侧和后侧的两根轴相配合,轴74b与连接臂76的长孔76b相配合,并且连接臂76围绕支撑件76a摆动,折叠板74可以在图13A和图13B中的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上往复移动。
连接臂76的长孔76c与折叠板驱动凸轮75的轴75b相配合,连接臂76通过折叠板驱动凸轮(folding plate drive cam)75的旋转可以摆动。
折叠板驱动凸轮75通过折叠板驱动电机166沿图13A和图13B所示的箭头(反时针方向)方向旋转,并且停止位置通过月牙形保护单元75a确定,该月牙形保护单元75a设置在可由折叠板起始位置传感器325检测的外周表面上。
图13A示出了折叠板74没有被使用的一个状态,即,折叠板定位在返回到远离页叠的起始位置上,并且当折叠板驱动电机166在该状态下驱动时,折叠板74从起始位置如图中箭头所示地移动并且伸入中间折叠处理盘G中的页叠容纳区域。
图13B示出了这样的一个状态,即折叠板74伸入到如图13A所示的页叠容纳区域,并且如图13B所示,该状态对应于页叠可以折叠的状态,当折叠板驱动电机166在该状态下旋转驱动时,折叠板74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并且从中间折叠处理盘G中的页叠容纳区域返回。
图14A和14B为说明该实施例的页后处理装置中使用的控制单元的方框图,图14A和14B中的控制单元350为具有CPU 360和I/O界面370的微型计算机,来自未示出的成像装置的控制面板的各个开关的或者来自各个传感器例如纸张检测传感器330的信号通过I/O界面370输入到CPU 360中。
CPU 360控制以下电机的驱动转移盘202的盘提升电机168;用于打开和切断开关导向板的输出导向板开关电机167;移动转移盘202的转移电机169;用于驱动定位辊12的定位辊电机;各个螺线管例如定位螺线管(SOL)170;驱动各个输送辊的输送电机;用于驱动各个输出辊的输出电机;用于驱动输出带52的输出电机157;移动端面装订订书机S1的订书机移动电机159;用于倾斜旋转端面装订订书机S1的倾斜电机160;移动撞纸挡板53的撞纸电机158;用于旋转分支导向板54和活动导向件55的页叠分离驱动电机;用于移动可动后端挡板(movable back end fence)73的折叠板移动电机;用于移动折叠板74的后端板移动电机;用于驱动折叠辊81的折叠辊运动电机等。
未示出的用于驱动装订输出辊的装订输送电机155的脉冲信号输入到CPU 360中并且进行计数,定位SOL 170和撞纸电机158根据所述计数被控制。
在控制单元350中,根据后处理模式设定下述的页输出模式。
(1)无装订模式A页经过输送路径A和输送路径B并且输出到上部盘201。
(2)无装订模式B页经过输送路径A和输送路径C并且输出到转移盘202。
(3)分选/堆叠模式页经过输送路径A和输送路径C并且输出到转移盘202。然后,输出页通过转移盘202分选,转移盘202在一个垂直于页输出方向的方向上摆动从而分离每一个单元。
(4)装订模式页经过输送路径A和输送路径D,并且在处理盘F对齐和装订模式,经过输送路径C,并且输出到转移盘202。
(5)骑马订装订模式页经过输送路径A和输送路径D,并且在处理盘F对齐和装订,进一步在中间折叠处理盘G中折叠,经过输送路径H,并且输出到下部盘203。
接着,说明前述的模式(1)至(5)的操作。顺便提及,用附图标记表示的部件与图3中所示的一样。
(1)无装订模式A的操作通过路径选择器15分选的来自输送路径A的页被导向输送路径B,并且通过输送辊3和上部输出辊4输出到上部盘201。进一步地,设置在上部输出辊4附近的用于检测页输出的上部出口传感器302用于检测输出状态。
(2)无装订模式B的操作通过路径选择器15和路径选择器16分选的来自输送路径A的页被导向输送路径C,并且通过输送辊5和转移输出辊6输出到转移盘202。进一步地,设置在转移输出辊6附近的用于检测页输出的转移出口传感器303用于检测输出状态。
(3)分选/堆叠模式进行与无装订模式B相同的输送和输出操作。因此,输出页通过转移盘202分选,该转移盘202在垂直于每个分离单元的输出方向的方向上摆动。
(4)装订模式的操作通过路径选择器15和路径选择器16分选的来自输送路径A的页被导向输送路径D,并且通过输送辊7、输送辊9、输送辊10和装订输出辊11输出到装订处理盘F。在装订处理盘F中,依次地从输出辊11输出的页对齐,并且通过端面装订订书机S1对达到一预定数目的页进行装订处理。此后,所装订页叠(bund sheet bundle)通过排出爪52a输送到下游(前部朝着转移盘202的方向上的下游),并通过转移输出辊6输出到转移盘202。此外,设置在转移输出辊6附近的用于检测页输出的转移出口传感器303用于检测输出状态。
(5)骑马订装订模式的操作在该模式中,通过装订模式中的订书机S2进行中心装订(center binding)处理的页经由下述的处理过程被输送。换句话说,把活动导向件55设置在一个可接受的状态,通过分支导向板54的压力辊57和输出辊56的互相接触,从而当页楔入输出辊56和压力辊57时被导向中间折叠处理盘G,页的前端部抵靠可移动的后端挡板73,当页位于中心装订位置时,在折叠板74伸出的共同作用下,页在折叠辊81的辊隙之间被折叠,在折叠处理完成后页及时通过输出辊83输出至下部盘203,其中所述中心装订位置位于中间折叠处理盘G配备的折叠板74的位置。在此,页通过定位在折叠辊81前部的页叠到达传感器321以及定位在输出辊83前部的折叠单元通过传感器(folding unit passage sensor)323进行检测,因此,折叠辊81的旋转接触和定时控制以及输出辊81的旋转定时控制可以设定。
接着,前述的装订模式和骑马订装订模式中的页的输出状态参照图15、图16A至16D和图17A至17D进行描述。
图15为图3所示的装订处理盘F和中间折叠处理盘G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在图15中,页是否导入装订处理盘F通过页存在监视器(sheet existencemonitor)310监测,分支导向板54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其中压力辊57远离输出辊56,并且输出带52的排出爪52a位于由排出爪起始位置传感器311检测的位置上。
当选择装订模式时,首先,在图8中所描述的撞纸挡板53从起始位置移动,并且在待命位置(standby position)上等待,该待命位置位于输出到装订处理盘F上的页宽度一侧的7mm上。当页通过装订输出辊11输送时并且页的后端经过装订出口传感器305,撞纸挡板53从待命位置移动向内移动5mm并停止。此外,当页的后端经过时,装订出口传感器305检测到该信号,然后该信号输入到CPU 360(参照图14A和14B)。CPU 360计数从装订输送电机155传送的未示出的脉冲,用于当装订输出辊11接受到该信号时驱动装订输出辊11,并且在传送一预定数目的脉冲之后开启定位螺线管(SOL)170(参照图7)。
定位辊12以摆动的方式与定位螺线管(SOL)170的开启/切断相配合,定位页并且向下返回,当开启时把页压紧并对齐在后端挡板51上。在此,每当装订处理盘F中的页经过入口传感器301或者装订出口传感器305时,信号输入到CPU 360,页的数目被计数。
当定位螺线管(SOL)170切断并经过一规定的时间后,撞纸挡板53通过撞纸电机158向内移动2.6mm然后再次停止,从而完成了侧部对齐。接着,撞纸挡板53向外移动7.6mm并返回到待命位置,等待下一个页。该操作一直进行直到最后一张页。然后,撞纸挡板再次向内移动7mm并且压紧页叠两侧为装订处理做准备。
在一规定的时间之后,端面装订订书机S1通过未示出的装订电机进行装订处理。在此,当设计两个或者多个装订位置时,在一个位置的装订处理完成之后,装订移动电机159(参见图10)被驱动,端面装订订书机S1沿着页的后端移动到一个适当的位置,接着进行第二位置的装订处理。此外,当第三位置或者更多的位置用于装订时,上述的处理重复进行。
当装订处理完成时,驱动输出电机157(参见图8),驱动输出带52,在这,输出电机同样被驱动,用于接受通过排出爪52a取出页叠的转移输出辊6开始旋转。
撞纸挡板53根据页尺寸和装订页的数目可以具有不同的控制。例如,当装订页的数目少于设定数目时,或者尺寸小于设定的尺寸时,撞纸挡板53向下保持页叠,同时排出爪52a将钩住页叠的后端并输送页叠。
在装订处理盘F中,根据在图15中所示的页存在传感器310或者输出带起始位置传感器311的检测,撞纸挡板53在一规定的脉冲之后撤回2mm从而松开页的装订。该规定的脉冲设置在排出爪52a接触页的后端以及经过撞纸挡板53的前边缘的过程之间。
此外,当装订页的数目大于设定数目或者页的尺寸大于设定的尺寸,撞纸挡板53首先撤回2mm,从而输出页。在每一种情况下,当页叠经过撞纸挡板53时,撞纸挡板53向外移动5mm并且返回到待命位置,为下一个页作准备。顺便提及,根据撞纸挡板53至页的距离来调节装订力同样是可能的。
图16A至图16D以及图17A至图17D示出了在上述的骑马订装订模式中的页输出状态。当选择该模式时,通过路径选择器15和路径选择器16分选的来自输送路径A的页被导向输送路径D,并且通过输送辊7、输送辊9、输送辊10和装订输出辊11输出到装订处理盘F。
在装订处理盘F中,如同前述的装订模式,顺次地从输出辊11输出的页对齐,并且通过端面装订订书机S1对到达一预定数目的页(参见图16A)进行装订处理。换句话说,仅进行对齐处理,端面装订处理没有进行。因此,如图16B所示,页叠通过排出爪52a根据每个页的尺寸向下输送一规定的距离,并且页的中心通过骑马订订书机S2进行装订处理。装订的页叠根据每个页的尺寸通过排出爪52a向下游输送规定的距离,在图16C所示的位置再次停止。该移动距离通过输出电机157的驱动脉冲控制。
此后,如图16C所示,页叠的前端被楔入输出辊56和压力辊57之间,并进入一个向一路径移动的状态,即通过分支导向板54和活动导向件55的旋转把页叠导向中间折叠处理盘G,并通过排出爪52a和输出辊56再次向下游输送。输出辊56设置在输出带52的驱动轴上,因而与输出带52一起被同步驱动。
并且,如图16D所示,页叠通过上部页叠输送辊(upper bundle transportroller)71和下部页叠输送辊(lower bundle transport roller)72输送至可动后端挡板73,该挡板根据页的尺寸用于把页叠的下部的端面从起始位置向前移动到一个位置。在此,排出爪52a停止在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设置在输出带52外周边的对置位置上的另一个排出爪(为了方便起见该棘爪在图16D中用附图标记52a′表示)到达后端挡板51的附近,分离导向件54和活动导向件55返回到起始位置并为下一个页作准备。
在图17A中,被压在可动后端挡板73上的页叠由于下部页叠输送辊72的压力而松开。此后,如图17B所示,装订针的附近在大致垂直的方向上被折叠板74压紧,并且页叠被导向定位在折叠板74伸出的侧部的折叠辊81的辊隙中。折叠辊81通过加压和输送该页叠而折叠页叠的中心。
在图17C中,当所折叠页叠的前端部由折叠单元通过传感器323检测到时,折叠板74返回到起始位置。此后,如图17D所示,页叠通过下部输出辊83输出到下部盘203。在此,当页叠的后端不再被页叠到达传感器321检测到时,可动后端挡板73返回到起始位置,页叠输送辊72的压力恢复,并且为下一页作准备。此外,如果下一个任务是同样的页尺寸和同样数目的页,可动后端挡板73可以在该位置上等待。
在该实施例中,当选择前述页的每个输出模式时,对应于该模式的处理在控制单元350中进行。
图18至图22为流程图,说明控制单元350中的控制,图18和图19示出了无装订模式A和B;图20示出了分选/堆叠模式;图21示出了装订模式;图22示出了骑马订装订模式。
在图18中,当选择无装订模式A时,使用下述的控制内容。顺便提及,在下面说明的控制中,页解释为纸张,各个部件的附图标记与图3中的相一致。
当纸张从成像装置输送时,定位在其中设置有穿孔装置100的输送路径上的入口辊1,定位在到上部盘201的输送路径A、B上的输送辊2、输送辊3和上部输出辊4分别开始旋转(S101)。然后,确定入口传感器301的开启状态(S102),并且,当入口传感器301开启时,确定入口传感器301是否切断(S103)。
在确定上部出口传感器302(S104,S105)的开启/切断以及根据前述的每一个步骤计数经过的页数目时,如果确定最后的纸张经过(S106),那么经过一个规定的时间后,入口辊1和输送辊2、3以及上部输出辊4的旋转停止(S107)。
因此,所有的来自成像装置的页没有装订地输出并装载到上部盘201上。
顺便提及,来自于成像装置的纸张在经过穿孔装置100时可以得到穿孔处理,并且可以以需要的穿孔的状态输出到上部盘201上。
接着,参照图19A和图19B对无装订模式B进行说明。
当纸张从成像装置输送时,定位在其中设置有穿孔装置100的输送路径上的入口辊1、输送辊2,定位在转移盘输送路径C上的输送辊5以及转移输出辊6分别开始旋转(S201)。然后,用于驱动路径选择器14和路径选择器15的螺线管开启,路径选择器14反时针旋转,路径选择器15顺时针旋转(S202)。
确定入口传感器301的开启状态(S203),当该入口传感器301处于开启时,确定入口传感器301是否切断(S204),确定转移出口传感器303的开启状态(S205),确定转移出口传感器303是否切断(S206),在确认经过的输送页的数目以及确定最后的页经过之后(S207),经过一规定的时间之后,输送路径上的入口辊1和输送辊2,以及转移盘输送路径上的输送辊5和转移输出辊6的旋转停止(S208),用于驱动路径选择器14和路径选择器15的螺线管切断(S209)。
结果,所有的从成像装置导入的页可以没有装订地被输出并装载到转移盘202上。顺便提及,同样地在该模式下,经过穿孔装置100的页可以在输出之前受到穿孔处理。
接着,参照图20A和图20B描述分选/堆叠模式的控制。
当纸张将从成像装置输送时,穿孔输送路径上的入口辊1和输送辊2、转移盘输送路径C中间的输送辊5和转移输出辊6分别开始旋转(S301)。然后,用于驱动路径选择器14和路径选择器15的螺线管开启,路径选择器14反时针旋转,路径选择器15顺时针旋转(S302)。
确定入口传感器301的开启状态(S303),确定入口传感器301是否被切断(S304),确定转移出口传感器303处于开启状态(S305),确定经过转移出口传感器303的纸张部分是否为顶部纸张(S306)。
如果纸张不是顶部纸张,那么由于转移盘202已经移动,纸张被输出。如果纸张是顶部纸张,转移电机169(参见图5)开启(S307),转移盘202在垂直于页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移动,直到转移传感器336(参见图5)检测到转移盘202并开启该转移传感器336(S308)。
通过检测转移盘202的转移传感器336,转移电机169被切断(S309),纸张输出到转移盘202,确定转移出口传感器303被切断(S310),确定该纸张是否为最后的纸张(S311),如果该纸张不是最后的纸张,那么重复从(S303)开始的处理步骤。如果纸张是最后的纸张,那么在最后的纸张经过后的一规定的时间,穿孔输送路径上的入口辊1和输送辊2、以及转移盘输送路径中间的输送辊5和转移输出辊6的旋转停止(S312),用于驱动路径选择器14和路径选择器15的螺线管被切断(S313)。因此,所有的从成像装置导入的页可以没有装订地被输出并分选到转移盘202。在此,经过穿孔装置100的页在输出之前得到穿孔处理。
图21A至图21C示出了装订模式的控制。顺便提及,在图21中,部件的起始位置可称为HP。
在图21中,当来自成像装置的纸张被插入时,在穿孔输送路径上的入口辊1和输送辊2;在输送路径D上的输送辊7、输送辊9和输送辊10;装订输出辊11;设置在装订处理盘F中的定位辊12分别开始旋转(S401),用于驱动路径选择器14的螺线管开启,路径选择器14反时针旋转(S402)。
接着,端面装订订书机S1通过装订移动起始位置(HP)传感器312(参见图10)进行检测,在确认起始位置之后,订书机移动电机159(参见图10)被驱动,端面装订订书机S1移动至装订位置(S403),或者输出带52的起始位置同样通过输出带HP传感器311(参见图8)被检测,在确认起始位置之后,输出电机159被驱动,从而把输出带52移动至待命位置(S404)。
结合前述处理过程,撞纸挡板53的起始位置同样通过撞纸挡板HP传感器(未示出)来检测,然后挡板53移动至待命位置(S405)。此外,分支导向板54和活动导向件55移动至起始位置(S406)。然后,确定入口传感器301是否开启(S407),确定入口传感器301是否切断(S408),确定装订出口传感器305是否开启(S409),确定转移出口传感器305是否切断(S410)。如果转移出口传感器303切断,那么纸张输出到对齐装订处理盘,并且由于存在纸张,定位螺线管(SOL)170(参见图5)开启一规定的时间,定位辊12开启一规定的时间以与纸张取得接触,通过朝着后端挡板51侧部偏压纸张,对齐纸张的后端(S411)。
接着,通过驱动撞纸电机158(参见图7),撞纸挡板53向内移动一预定量,在垂直于纸张的宽度方向以及纸张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进行对齐操作之后,返回到待命位置(S412)。因此输送至对齐装订处理盘1的纸张的长度和宽度以及与纸张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可以对齐,对于每一张纸张这些(S407)至(S413)的操作重复进行。如果纸张为堆叠中的最后的纸张(S413),那么撞纸挡板53向内移动一规定的量,以防止页的端面变得不对齐(S414),端面装订订书机S1在该状态下开启,端面装订开启并进行(S415)。
同时,转移盘202下降一规定的量从而保证输出间隙(S416),驱动转移输出电机从而开始转移输出辊6的旋转(S417)。此外,输出电机159开启从而使输出带52旋转一预定量,所装订页叠在转移盘输送路径C的方向上升高,页叠楔入转移输出辊6之间的辊隙,输送至转移盘202(S418)。然后,确定转移出口传感器303是否开启(S419),通过页叠移动至转移出口传感器303的位置并且切断转移出口传感器303,确定页叠是否经过转移出口传感器303(S420)。
当页叠处于通过转移输出辊6输出至转移盘202的准备状态时,输出带52移动至待命位置(S421),撞纸挡板53同样移动至待命位置(S422)。此外,在经过一规定的时间之后转移输出辊6的旋转停止(S423),转移盘202升高至页接受位置(S424)。该升高位置通过页表面检测传感器进行控制,该传感器用于检测装载在转移盘202上的页叠的最上部页的上表面,这一系列的操作重复进行直到工作页叠的最后一张(S425)。当为页叠的最后一张时,端面装订订书机S1移动至起始位置(S426),输出带52同样移动至起始位置(S427),撞纸挡板53同样移动至起始位置(S428),位于穿孔输送路径上的入口辊1和输送辊2;位于输送路径D上的输送辊7、输送辊9和输送辊10;装订输出辊11;和设置在装订处理盘F中的定位辊12分别停止旋转(S429),用于驱动路径选择器14的螺线管切断(S430)。因此,从成像装置导入的页在装订处理盘F进行装订处理,并输出和装载到转移盘202。顺便提及,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经过穿孔装置100的页在输出之前得到穿孔处理。
接着,参照图22A至图22C对骑马订装订模式进行描述。
在图22A至图22C中,当纸张由成像装置插入时,位于穿孔输送路径上的入口辊1和输送辊2;位于输送路径D上的输送辊7、9和输送辊10;装订输出辊11;和设置在装订处理盘F中的定位辊12分别开始旋转(S501),用于驱动路径选择器15的螺线管开启,并且路径选择器15反时针旋转(S502)。接着,输出带52的起始位置同样通过输出带HP传感器311来检测,在确定输出带的位置之后,驱动输出电机157,从而把输出带52移动至待命位置(S503)。
此外,撞纸挡板53的起始位置同样通过撞纸挡板HP传感器(未示出)检测,然后撞纸挡板53移动至待命位置(S504)。结合前述处理过程,分支导向板54和活动导向件55移动至起始位置(S505)。然后,确定入口传感器301是否开启(S506),确定入口传感器301是否切断(S507),确定装订出口传感器305是否开启(S508),确定转移出口传感器303是否切断(S509)。
如果装订出口传感器305开启并且转移出口传感器303切断,因为有纸张输出到装订处理盘F,所以定位螺线管(SOL)170开启一规定的时间,定位辊12开启一规定的时间以与纸张取得接触,并且通过朝着后端挡板51的侧部偏压纸张,纸张的后端对齐(S510)。
接着,通过驱动撞纸电机158,撞纸挡板53向内移动一预定量,在垂直于纸张的宽度方向以及纸张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对齐操作之后,撞纸挡板53返回到待命位置(S511)。因此,输送至装订处理盘F的纸张在长度和宽度以及垂直于与纸张输送方向相平行的方向的方向对齐,并且这些操作S506至S512对于每一纸张重复进行,如果该纸张为处理堆叠中的最后一张纸张(S512),那么撞纸挡板6向内移动一规定的量,以防止页的端面不对齐(S513)。
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开启输出电机157,输出带52旋转一规定的量(S514),页叠升高至骑马订装订订书机S2的装订位置,在页叠的中心开启骑马订装订订书机S2,从而进行骑马订装订(S515)。
接着,分支导向板54和活动导向件55偏移一规定的量,从而形成朝着中间折叠处理盘G的输送路径(S516)。在此,在中间折叠处理盘G中的上部页叠输送辊71和下部页叠输送辊72分别开始旋转(S517),设置在中间折叠处理盘F中的上部页叠输送导向件91和下部页叠输送导向件92上的可动后端挡板73的起始位置(HP)被检测,并且移动至待命位置(S518)。
如上所述,当设置用于在中间折叠处理盘G中接受页叠的系统时,输出带52附加地旋转一规定的量(S519),确定通过输出辊56和压力辊57被楔入输送的页叠的前端是否到达页叠到达传感器321(S520)。
当确定页叠到达传感器321检测到页叠的前端时,上部页叠输送辊71和下部页叠输送辊72的旋转停止(S521),下部页输送辊72的受压状态得以释放(S522)。
接着,折叠板74的折叠操作开始(S523)。在该操作中,一对折叠辊81和下部输出辊83的旋转开始(S524),通过确定在所输出和折叠的页经过时折叠单元通过传感器323开启(S525),反向板74返回到起始位置(S526)。
确定由于页叠的经过页叠通道传感器321是否切断(S527),当所述页叠通过时压紧下部页叠输送辊72,这将为处理下一个页叠的输送作准备(S528)。此外当经过页叠的输出位置时,分支导向板54和活动导向件55移动至起始位置(S529)。
当由于中间折叠页叠经过折叠单元通过传感器323从而折叠单元通过传感器323切断时(S530),成对的折叠辊81和下部输出辊83在一规定的时间之后停止(S531),输出带52移动至待命位置(S532),撞纸挡板53同样移动至待命位置(S533)。然后,确定是否为页叠中的最后一张页(S534),如果不是页叠中的最后一张页,返回至步骤S506并且重复随后的步骤。如果是最后一张页,输出带52返回到起始位置(S535)。
在此,撞纸挡板53同样移动至起始位置(S536),在穿孔输送路径上的入口辊1和输送辊2;在输送路径D上的输送辊7、输送辊9和输送辊10;装订输出辊11;和设置在装订处理盘F中的定位辊12的旋转停止(S537),用于驱动路径选择器14的分支螺线管(branching solenoid)同样切断(S538),每个部件返回到最初的状态。因此,从成像装置导入的页在装订处理盘F接受骑马订装订处理,在折叠处理盘G受到中间折叠处理,中间折叠页输出并装载到下部盘203。
在进行上述的输出模式的页后处理装置中,参照图23A至23C、24、25A和25B对该实施例的特征进行描述。
该实施例的特征在对应于输送装置的输出带52以及设置在该输出带52上的排出爪52a的结构中。排出爪52a通过在厚度方向上装订所述页叠,防止页叠的端部边缘变得不对齐。
在图23A中,设置在输出带52上的排出爪52a构造成具有用于支承页的支承面(mounting face)52a1;定位在输出带52侧部的上的限位部分52a2,该侧部在支承面52a1的页厚度方向上的一端上;大致与页平行的对置面(opposite face)52a3;和通过设置在对置面52a3的一部分上的弯曲部分P(参见图23C)、朝着前部边缘向外张开的导向单元(guide unit)52a4。
通过排出爪52a的各个部件,页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与后端挡板51具有下述的关系。
当页在其实际被叠齐达到所述对置面52a3的基部在支承面52a1中被固定的位置的范围内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为H1,在后端挡板51的页支承面中的页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为H2时,H1<H2。
同时,如图23A和图24所示,当把页在厚度方向上增大至导向单元的前部边缘的尺寸作为H3时,H1<H2<H3。
前述的尺寸H1是这样的尺寸,该尺寸使得容纳在装订处理盘F中的页的厚度具有1至2mm的余量。
在该类型的结构中,当排出爪52a与输出带52配合工作而取出后端挡板51中的页叠时,页叠通过导向单元52a4朝着支承面52a1集聚,在后端挡板51中的具有不对齐边缘的页组朝着限位部分52a2侧部沿页的一个方向(厚度方向)叠齐。
页组叠齐在限位部分52a2侧部,当页端部被排出爪52a的支承面52a1接受时,支承面52a1在页厚度方向上比后端挡板51的尺寸更窄,并且进一步地,在这样分配的位置提供平行于所述页的对置面52a3。因此,由于页叠在厚度方向上被加压,因而可以保持端部的装订状态。换句话说,关于页组,由于端部将滑动经过导向单元52a4并且容纳在对置面52a3之间,如图23B所示,与仅具有导向单元52a0的排出爪(为了方便起见用附图标记52P表示)不同,滑动经过导向单元52a0的端部不会在停止滑动的位置处变得不对齐。
图23C中的结构示出了这样的情况,对置面52a3为平行于页的表面,但是为了容易地把页的端部导入,支承面52a1稍微地倾斜。顺便提及,图23C中的附图标记52b为通过降低排出爪52a来对齐页顶端的导向件。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后端表面51中边缘是不对齐和凌乱的,当排出爪52a取出页组,页的端部将在一个方向上(厚度方向)叠齐,并且由于在该方向上受压而保持在这样的叠齐状态下被输送。因此,可以防止端部边缘的凌乱,并且防止出现在中间折叠装订处理过程中不对齐的端部边缘变得显著。尤其是,当页由于被取出而装载到支承面上时,在导向单元52a4的作用下页端部朝着支承面集聚,由于该页端部将在厚度方向上被装订,可以仅通过输出带52的移动使端部边缘的对齐自动地进行,不需要提供其它的对齐装置。
接着,参照图25A和图25B描述该实施例的另一个特征。
另一个特征是在页的厚度方向上准确并有效地进行装订处理的结构。在图25A和图25B中,排出爪52a具有一个能够面对和接触页的柔性件100。柔性件100为具有低的摩擦系数例如聚酯片并可获得弹性回能的构件,底部安装在导向单元52a4上,前部边缘在支承面52a1的附近延伸,从而页可以保持在进入引导位置的状态下。
通过柔性件100,从与导向单元52a4整体形成的部分到在支承面52a1侧部上的伸出的前部边缘之间的长度可以根据下述的情况设定,从而弹性变形量可以根据页的数目改变。
通常,当使用较小数目的页时,如图25A中的附图标记L所示,柔性件100的尺寸应可以通过与对置页的接触而实现防止页边缘向对置面52a3侧部移位。换句话说,当页的数目导致其具有比支承面52a1的尺寸H1更小的厚度时,柔性件100与页接触并且对页加压,从而防止页端部边缘的凌乱,柔性件100的前部边缘与支承面52a1之间的间隙为长度S0,因此该前部边缘在支承面52a1侧部从对置面52a3伸出。
此外,上述的柔性件100的长度同样满足下述的条件。
当容纳在支承面52a1中的页为这样的一个厚度,该厚度与支承面52a1的厚度尺寸H1(图25B中附图标记L+β所示的厚度)相接近,柔性件100将发生弹性变形,在该变形过程中的摆动半径范围为一个尺寸(在图25B中用附图标记S0-α所示的间隙),该尺寸不会阻碍页的导入,其前部边缘不会干扰支承面52a1。因此,插入的页将滑动经过柔性件100的表面,该表面与导向单元52a4平行,并且所述插入的页的端部边缘将容纳在支承面52a1中。因为不论页的厚度,无论是在弹性变形过程中或者在最初的状态下,压力都可以施加在页上,容纳在支承面52a1中的页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叠齐在限位部分52a2侧部,由此可以防止页端部边缘的凌乱。
根据第一实施例,可以获得下述的效果。
(1)端部边缘的凌乱可以通过强制性地叠齐用输送装置取出的页防止。尤其是,通过在这样的状态下装订页,即输送装置中的页的厚度比页容纳单元中的页的厚度薄的状态下,可以防止端部边缘的凌乱并且可以消除端部边缘的不对齐,以及防止在通过骑马订或者中间折叠装订的过程中端部边缘不对齐的发生。
(2)通过用一种简单的结构在厚度方向上强制性地叠齐页,可以可靠地避免不对齐的端部边缘,所述简单的结构为仅规定页容纳单元和输送装置的页支承表面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的结构。
(3)输送装置中面对页的壁表面(wall surface)构造成与页大致平行,这样的平行壁表面可以作为页的保持单元(holding unit)。因此,可以防止装载在输送装置支承表面上的页不小心地倒塌,同样可以防止出现由于倒塌所导致的不对齐的端部边缘。
(4)由于输送装置具有从面对页的壁表面的对置面向外张开的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通过延续到对置面的弯曲部分而向外张开,因而所取出的页的导入可以准确地进行,并且通过将所导入的页集聚在对置面上可以容易地叠齐所导入的页。因此可以防止出现不对齐的端部边缘。
(5)利用仅分配输送装置中页的支承表面的简单的结构;页容纳单元中的页的支承表面;和导向单元的前部边缘,在输送装置的输送处理过程中的页的导入以及用于消除不对齐的端部边缘的处理可以同时进行。
(6)由于输送装置具有能够面对和接触页的柔性件,导入输送装置的页可以通过柔性件的弹性被容易地叠齐。
(7)由于柔性件朝着页的导入位置向前,尤其是由于基础端部与输送装置的导向单元为一体,因而柔性件可以起到导向单元的延伸部分的作用。因此,这有利于页的导入,并且可以容易地叠齐页,以消除导入页的的端部边缘的不对齐。
(8)由于柔性件根据页的厚度产生弹性变形,尤其是由于该弹性变形的摆动范围不会妨碍页的导入,因而导入的页可以通过弹力容易地得到叠齐,因此可以防止出现不对齐的端部边缘。
(9)由于页通过安装并连接在带的一部分上的输送装置而取出,因而页的不对齐的端部边缘可以利用已有的结构校正,而不用增加特别的端部边缘叠齐结构。
(10)通过在装订处理过程的过程中避免端部边缘不对齐,可以防止在图像形成之后由于装订造成的端部边缘的较差外观。
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第二目的。
顺便提及,上述的用于对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的图3至图22,以及参照图3到图22的描述,大致可以应用于对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并且其多余的描述被省略。下面的描述主要针对第二实施例的特征。
首先,说明用于第二实施例的折叠线角度调节机构。
在第二实施例中,虽然页通过折叠板74在中间折叠,但是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在上述的实际操作过程折叠线发生不对齐。该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剪裁成标准尺寸的页不会是准确的矩形。因此,在该实施例中,设置一个用于调节页叠折叠线的角度的折叠线角度调节机构(此后简称为调节机构),用于处理这样的问题。图26A和图26B示出了该调节机构的第一个示例。图26A为从页后处理装置的前侧观察的前视图,图26B为图26A的侧视图。
如图26A和图26B所示,设置可动后端挡板73,该挡板73具有用于支撑和对齐沿着上部和下部页叠导向件92、91输送的页叠的支撑面(supportface),该挡板可以通过后端挡板移动电机(back end fence movement motor)163升高和降低,并且在两个点上支撑页叠。可动后端挡板73和后端挡板移动电机163安装在基座501上,基座501被围绕旋转支撑件501a的下部页叠输送导向件91可旋转地支撑。在基座的下端设置有调节螺钉(adjustmentscrew)503和压缩弹簧504(图的右侧)。调节螺钉503从前侧板的外侧穿过压缩弹簧504,并且通过螺钉部分503a连接在基座501上。压缩弹簧504具有用于朝着后板侧旋转基座501的弹力,并且通过向右侧旋转调节螺钉503,可以通过螺钉部分503a在基座501中拉伸弹簧并且朝着前板侧旋转。同时,通过向左侧旋转调节螺钉,螺钉变松,基座501可以通过压缩弹簧504朝着后板侧旋转。
因此,基座501构造成通过调节螺钉503可以调节被可动后端挡板73支撑的页叠的折叠线以及页叠输送方向上的后端面,即,通过两点支撑在可动后端挡板73上的页叠(页)的后端面,使得由此形成的角度α为0度(平行),此后可以利用锁定螺钉505把它们固定在基座固定单元501b上的前板和后板上。如果需要,可以利用凸轮机构或者类似的机构方便调节。顺便提及,形成在平行于页输送方向的端面与折叠线之间的角度还可以调节成90度。
调节机构的第二实施例表示在图27A和图27B中。图27A为从页后处理装置的前侧观察的前视图,图27B为图27A的侧视图。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设置侧部挡板510、511,用于在平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页叠的页输送方向的方向上进行调节操作。在第二实施例中,安装在基座501上的有可动后端挡板73,具有支撑面,该支撑面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支撑页叠;用于驱动该可动后端挡板73的后端挡板移动电机163;前侧挡板510和后侧挡板511,这些挡板具有用于在平行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宽度方向)保持页叠的保持面(retention face);和用于驱动所述侧部挡板510、511的侧部挡板移动电机515,基座501被围绕旋转支撑件501a的下部页输送导向件91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二实施例中,可动后端挡板73用一个点来支撑页叠,支撑片的两侧通过前和后侧部挡板510、511保持。其它部件的结构与第一示例中的相同。
在该第二示例中,在调节调节螺钉503之后,在平行于页叠的页输送方向的端面与折叠线之间的角度α被调节到90度,该角度通过在前后板的基座固定单元501b处的锁定螺钉505固定。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可动后端挡板73为一点支撑,角度通过侧部挡板510、511观察。
此外,在折叠操作的过程中,在折叠板74与支撑在侧部挡板510、511以及后端挡板73上的页叠接触一规定的时间之后,在接触折叠辊81之前,停止侧部挡板510、511对页叠的支撑操作,页叠撤回一定的距离。
顺便提及,虽然在前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基座501可以旋转,由于该实施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节由页叠和折叠线形成的角度α,因而可动后端挡板73和侧部挡板500,501的位置可以独立地调节,以获得为0度或者90度的角度α。此外,虽然该角度调节通常通过折叠页并观察输出页或页叠的折叠状态进行,在具有调节螺钉503的前板64a上设置一个标尺,因此可以知道调节螺钉503的调节量,并且用户可以根据旋转调节螺钉503的旋转量看到页或页叠的角度α相对于折叠线的变化。
图28示出了螺钉机构(screw mechanism)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要结构,该结构用于调节第一和第二示例中的基座501的旋转位置。在该实施例中,设置调节齿轮550和调节电机555来用于取代图26A和图26B以及图27A和图27B中所示的调节螺钉503。该调节电机555用于驱动调节齿轮550,与调节齿轮550同轴地(同心地)设置的螺钉部分550a旋转,从而如同上述的调节螺钉503一样调节角度。换句话说,由于螺钉的旋转量和基座501的旋转量大致为相同的比率,如果脉冲电机用作调节电机555,每一个脉冲的旋转量可以确定,页叠和折叠线之间的角度α的调节可以仅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容易地进行。此外,由于电控是可行的,如果调节量可以从一个控制面板或者类似面板输入时,调节操作可以通过操作一个控制面板很容易地进行。
顺便提及,由于从可动后端挡板73的起始位置至折叠线的长度改变,如果进行角度调节,当输入调节量以进行这样的调节时,CPU 360对从可动后端挡板73的起始位置至折叠线之间的距离进行操作以调节角度,同时调节可动后端挡板73的位置(垂直方向),并且移动可动后端挡板73,因此在页中心的中间折叠可以准确地进行。由此,折叠线的不对齐以及中间折叠位置的不对齐可以精确地得到校正。
图29A和图29B示出了页折叠倾斜检测装置和自动倾斜调节装置的结构,所述页折叠倾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页的后端相对于页的前端的倾斜量,其中图29A为新折叠辊的平面图,图29B为新折叠辊的前视图。如图所示,四个光反射传感器323设置在折叠辊81的页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垂直于页输送方向的方向上,这些传感器作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折叠页的倾斜度,并且在输送过程中测量页的长度,从而计算页叠的后端相对于前端的倾斜度。计算通过前述的CPU 350进行,如果页的后端相对于前端的倾斜度可以如上所述地计算得出,该信息可以显示在一个显示装置上例如未示出的操作面板或者显示面板上,因此用户可以读出折叠线的不对齐量,从而不用测量折叠板74和折叠辊81上的折叠页。
通过该实施例中的光反射传感器323,其中两个设置在页尺寸为A3相片大小(A3T)的页两端,两个设置在页尺寸为A4相片大小(A4T)的页两端。因此,至少为A3和A4相片大小的页尺寸可以准确地被处理。然而,光反射传感器323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此外,一对光反射传感器可以根据页的尺寸设置成在垂直于页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可以在一个最佳的位置上停止和测量。此外,还可以用光传导传感器取代光反射传感器。
在图29A和图29B所示的实施例中,当使用用于调节图28中所示的基座501旋转位置的螺钉机构时,可以自动地校正倾斜度。换句话说,通过设置调节齿轮550和调节电机555取代基座501的调节螺钉503,调节电机555用于驱动调节齿轮550,并且旋转与调节齿轮550同轴(同心地)设置的螺钉部分550a,可以如同前述的调节螺钉503一样地调节角度。如上所述,由于螺钉的旋转量以及基座501的旋转量大致为相同的比率,如果使用脉冲电机作为调节电机555,每一个脉冲的旋转量可以确定,页叠和折叠线之间的角度α的调节可以仅通过对电机的控制而容易地进行。所以,通过将其与图29A和图29B中所示的页倾斜检测装置组合,可以驱动调节电机555,因此CPU 350可以根据由光反射传感器323检测到的折叠线的不对齐量而自动地校正不对齐量,并且角度α的调节可以自动地高精度地进行,不需要用户去辨别页的倾斜或者调节量。
根据第二实施例,即使用户不具有专门知识,也可以容易地调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折叠线不对齐。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接受本发明的指导之后,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进,但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页处理装置,包括可以容纳滑入的页的一页容纳单元;以及能经过所述页容纳单元的输送装置,其当经过所述页容纳单元时,通过取出多个以其端部边缘被支承在所述页容纳单元上的状态定位在所述页容纳单元中的页,把所述页从所述页容纳单元输送至另一个位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在输送页的同时,使被支承的页组保持一侧在厚度方向上为叠齐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输送页的同时,保持页组在叠齐状态,该叠齐状态为被支承的页组的厚度比所述页容纳单元中的页组的厚度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可以支承并取出所述页的一支承面,并且,当所述页的厚度尺寸关于所述输送装置的页支承面和所述容纳单元的页支承面分别为H1和H2时,关系式H1<H2成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定位在所述输送装置中的页支承面附近的壁表面具有一个对置面,该对置面与所述页大致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平行于所述输送装置中的页的对置面用于抑制所述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从面对所述页的一壁表面的一对置面向外张开的一导向单元,该导向单元通过延续到平行于所述页的所述对置面的一弯曲部分而向外张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当所述页的厚度尺寸关于所述输送装置的页支承面、所述容纳单元的页支承面和所述导向单元的前部边缘分别为H1、H2和H3时,关系式H1<H2<H3成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一柔性件,该柔性件能够面对和接触所述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柔性件通常保持进入所述页在所述输送装置中的导入位置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柔性件能够根据所述页的厚度通过弹性变形来导入所述页。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柔性件的基础端部与一导向单元一体地形成,该导向单元被提供到所述输送装置中的面对所述页的一壁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柔性件的自由端部具有不会妨碍所述页的导入的一摆动半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安装在一带的一部分上,并且能够结合所述带的移动取出所述页。
14.一种使用页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页处理装置包括可以容纳滑入的页的一页容纳单元;和输送装置,其能够经过所述页容纳单元,并且当经过所述页容纳单元时,通过取出多张以其端部边缘被支承在所述页容纳单元上的状态定位在所述页容纳单元中的页,把所述页从所述页容纳单元输送至另一个位置;所述输送装置输送页的同时,使被支承的页组保持一侧在厚度方向为叠齐状态。
15.一种页折叠装置,包括用于沿着一页输送路径输送页或页叠的一页输送装置;支撑装置,其在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上移动,并用于在所述页输送路径上支撑所述页或页叠;一折叠板,其在大致垂直于所述输送路径的方向上前后移动;设置在所述折叠板的向前方向上的一对折叠辊,其折叠利用所述折叠板被压入一辊隙的页或页叠;以及角度调节装置,其调节所述页或页叠的一任意端面与折叠线之间的相对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测量页的后端相对于所折叠页的前端的倾斜量的测量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测量装置位于所述折叠辊的下游侧,并且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折叠线的位置的一传感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显示由所述测量装置测出的倾斜量的显示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具有用于支撑一端的一支撑面,该支撑面垂直于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具有用于旋转地驱动用于使所述支撑面旋转的一螺钉机构的螺钉的驱动装置、和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测量装置测出的倾斜量而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并且校正所述支撑装置的倾斜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具有用于保持一端部平行于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的一保持面;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具有用于旋转地驱动用于使所述保持面旋转的一螺钉机构的螺钉的驱动装置、和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测量装置测出的倾斜量而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并且校正所述支撑装置的倾斜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具有用于支撑一端的一支撑面,该支撑面垂直于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由用于使所述支撑面旋转的螺钉机构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螺钉机构的一螺钉部分旋转的驱动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的控制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输入所述螺钉部分的旋转量的输入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旋转量而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并且校正所述支撑装置的倾斜度。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具有用于保持一端的一保持面,该保持面平行于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由用于使所述保持面旋转的螺钉机构构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螺钉机构的一螺钉部分旋转的驱动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的控制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输入所述螺钉部分的旋转量的输入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页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旋转量而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并且校正所述支撑装置的倾斜度。
31.一种包括页折叠装置的页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页折叠装置包括用于沿着一页输送路径输送页或页叠的一页输送装置;支撑装置,其在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并在所述页输送路径上支撑所述页或页叠;一折叠板,其能够在大致垂直于所述输送路径的方向上前后移动;设置在所述折叠板的向前方向上的一对折叠辊,其折叠利用所述折叠板被压入一辊隙的页或页叠;以及角度调节装置,其调节所述页或页叠的一任意端面与折叠线之间的相对角度。
32.一种包括页折叠装置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页折叠装置包括用于沿着一页输送路径输送页或页叠的一页输送装置;支撑装置,其在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并用于在所述页输送路径上支撑所述页或页叠;一折叠板,其能够在大致垂直于所述输送路径的方向上前后移动;设置在所述折叠板的向前方向上的一对折叠辊,其折叠利用所述折叠板被压入一辊隙的页或页叠;以及角度调节装置,其调节所述页或页叠的一任意端面与折叠线之间的相对角度。
33.一种一体地或分开地包括页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页处理装置具有一页折叠装置,所述页折叠装置包括用于沿着一页输送路径输送页或页叠的一页输送装置;支撑装置,其在所述页或页叠的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并且在所述页输送路径上支撑所述页或页叠;一折叠板,其能够在大致垂直于所述输送路径的方向上前后移动;设置在所述折叠板的向前方向上的一对折叠辊,其折叠利用所述折叠板被压入一辊隙的页或页叠;以及角度调节装置,其调节所述页或页叠的一任意端面与折叠线之间的相对角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成像装置的页处理装置,该页处理装置构造成能够防止从中间盘中取出并输送的页的端部边缘的不对齐,并且可靠地防止页的后处理步骤中的所谓的端部边缘移位,从而防止在装订过程中具有较差的外观,其中所述页用作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页折叠装置使得用户可以在页的中间折叠处理步骤中,容易地调整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页折叠线的不对齐,其中所述页用作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
文档编号B65H31/34GK1778658SQ200510116539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6日
发明者铃木伸宜, 山田健次, 齐藤广元, 吉川直宏, 饭田淳一, 土岐田淳一, 松下慎吾, 田村政博, 永迫秀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