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制剂调剂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995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颗粒制剂调剂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制剂调剂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尤其涉及 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制剂调剂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指将地道中药材按照传统的加工炮制工艺进行加工后,依 各味药材的理化性质、主要成份、功能主治,分别制定出其有效成分的提取 分离工艺,应用现代化制药手段制成的颗粒制剂供临床按处方调配冲服。
中药调剂是指按照一定的配方将制成的颗粒制剂配制成袋装的成品药。 目前中药调剂主要釆用人工配制方式,即先按照配方人工称量所需的颗粒制 剂,然后再混合装袋。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有些药会因在空气 中暴露的时间过长而出现板结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颗粒制剂调剂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方 法的装置,能够大大提高调剂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制剂调剂控制装置包括袋 装部、调剂控制部和定量调剂部;其中,
所述定量调剂部用于按照预定量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
所述调剂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定量调剂部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
间;
所述袋装部用于放置料袋,并将所述定量调剂部量取的颗粒制剂引导至 所述料袋中。
优选地,所述袋装部包括导料盘和设置在该导料盘下部的放置料袋的承载台,所述导料盘上周向均布有一个以上的入料口。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驱动部,所述袋装部安装在该第一驱动部上,该第 一驱动部控制所述袋装部旋转入料,并控制所述袋装部远离或靠近所述定量 调剂部。
优选地,所述定量调剂部包括底盘、运料盘和堵料盘,底盘上开设有
运料槽,运料盘和堵料盘设置在底盘上,堵料盘上设置有位于该运料槽内的
堵料块,堵料块在所述堵料盘的驱动下可沿运料槽移动;所述运料盘上设置 有位于所述运料槽内的运料块,运料块在所述运料盘的驱动下可沿所述运料 槽移动,所述运料块与所述堵料块相配合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 所述运料槽底部还开设有用于引导颗粒制剂进入到所述入料口的下漏口 。
优选地,所述底盘的上部还"&置有用于引导颗粒制剂进入到所述空间的 导料斗和用于将高出所述运料槽上部的颗粒制剂刮去的上刮盘,所述堵料盘 通过巻簧可弹性复位地设置在所述上刮盘上,所述运料盘通过另 一巻簧可弹 性复位地设置在所述堵料盘上。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调剂控制部和第一驱动部进行操作的中控部。
优选地,所述定量调节控制部包括驱动所述运料盘的第二驱动部和驱 动所述堵料盘的第三驱动部。
优选地,还包括确定药品种类的药品识别部,该药品识别部与所述中控 部相连,并将识别的药品种类信息输入到所述中控部。
优选地,还包括确定所述颗粒制剂重量的称量部,该称量部与所述中控 部相连,并将称量的重量信息输入到所述中控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 一种颗粒制剂调剂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一个以上的料袋周向均匀分布在袋装部上;
步骤b:使袋装部处于调剂位置,通过定量调剂部量取颗粒制剂后导入 到料袋中,并使所量取的颗粒制剂均落入到料袋内,在该落料过程中,保持 袋装部静止;其中,所述定量调剂部具有量取所述颗粒制剂的可连续调节体 积的空间;页
步骤c:旋转袋装部,并通过所述定量调剂部连续调剂; 步骤d:调剂完毕后,使袋装部处于出仓位置。 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1、 本发明可以将分药机构即定量调节部直接集成在瓶盖中, 一种药一个 分药机构,保证了配方的准确性,避免产生交叉污染;
2、 本发明通过旋转运动,即通过控制角度参数来实现取药槽即量取颗粒 制剂的空间的体积变化,以得到一定质量的颗粒,不仅分药精度高,可达 0.5g(含)以下误差< ± 10%, 0.5g ~ 1.5g (含)误差《± 8%,1.5g以上误差《± 7%;
3、 在分药之前进行药品种类正确性检验,可避免分错药情况的出现;
4、 可以完成逐袋分药,减少药品的浪费,并能确保每袋药的精度;
5、 导料盘取放、清洗方便,便于不同处方之间的清洁;
6、 剩余药品检验准确,避免浪费;
7、 通用性好,适用于多种固体颗粒状调剂或分配,包括中药配方颗粒制 剂或其它具有相类似固体颗粒状的颗粒制剂。


图1为本发明袋装部位于出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袋装部位于调剂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袋装部结构示意图4A为本发明定量调剂部去掉导料斗的初始位置俯视示意图,图4B为 图4A的立体示意图5A为本发明定量调剂部去掉导料斗的装药位置俯视示意图,图5B为 图5A的立体示意图6A为本发明定量调剂部去掉导料斗的落药位置俯视示意图,图6B为 图6A的立体示意图7为本发明的定量调剂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调剂控制部结构示意图9为本发明的系统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所采用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在一袋装部上周向均匀分布一个以上的料袋,最大圓周分布间距 要符合定量调剂部(用于按照预定量调剂颗粒制剂)完成逐袋重复连续调剂 时,在定量调剂部单次连续转动调剂过程中,要保证预定量调剂颗粒完全进 入到指定的料袋内。其中,装卸料袋的过程与调剂过程要相互独立,这样调 剂工作和装卸料袋工作可以并行完成,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调剂效率。
然后,使袋装部处于调剂位置,定量调剂部预先设置调剂量(该调剂量 既可以是连续可调的,也可以是定量的),量取颗粒制剂后,完成逐袋连续 旋转调剂;
最后,调剂完成后,将袋装部置于出仓位置,以方便卸袋,此时定量调 剂部也自动复位。
按照上述原理可采用如下所列举的装置结构。
如图1、 2所示,本发明包括袋装部l、调剂控制部3和定量调剂部2; 其中,定量调剂部2用于按照预定量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调剂 控制部3用于控制定量调剂部2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袋装部1 用于放置料袋7,并将定量调剂部2量取的颗粒制剂引导至料袋7中。料袋7 沿周向均布在袋装部l上,以完成旋转调剂装袋。
下面对本发明的设置方式以及操作方法做进一 步详细的阐述
如图3所示,袋装部1包括导料盘13和设置在该导料盘13下部的放置 料袋7的承载台12,导料盘13上周向均布有一个以上的入料口 11,入料口 11优选为28个。导料盘13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可拆卸的结构,在装入料袋 7之前,将导料盘13放置到承载台12上,并通过旋钮14将导料盘13固定在 承载台12上。然后再分别对应每个入料口 11放置一个料袋7。当装药完毕 后,旋开旋钮14,取下导料盘13,就可以方便地取下料袋7 了。
如图1、 2所示,还包括第一驱动部8,袋装部1安装在该第一驱动部8上,该第一驱动部8控制袋装部1旋转入料,并控制袋装部1远离或靠近定 量调剂部2。控制袋装部1旋转入料可以采用步进电机驱动,也可以采用其 它的驱动方式,即按照入料口 11的数量确定每次旋转的角度,当前一袋入料 完毕后,步进电机驱动袋装部l旋转一定角度,使下一入料口 ll位于入料的
装料的位置。为了便于装料和取下料袋7,第一驱动部8可以采用齿轮和齿 条啮合的传动方式来控制袋装部1远离或靠近定量调剂部2,即使袋装部1 在出仓位置(如图1所示)和调剂位置(如图2所示)之间往复移动。此外, 为了控制袋装部1在相应的位置上准确停靠下来,可以釆用定位传感器9来 分别确定袋装部1的出仓位置和调剂位置。
如图4A、 B所示,定量调剂部2包括底盘21、运料盘22和堵料盘24, 底盘21上开设有运料槽27,运料盘22和堵料盘24设置在底盘21上,堵料 盘24上设置有位于运料槽27内的堵料块25,堵料块25在堵料盘24的驱动 下可沿运料槽27移动;运料盘22上设置有位于运料槽27内的运料块23,运 料块23在运料盘22的驱动下可沿运料槽27移动,运料块23与堵料块25相 配合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运料槽27底部还开设有用于引导颗粒 制剂进入到入料口 11的下漏口 26。
如图7所示,在底盘21的上部设置用于引导颗粒制剂进入到上述空间内 的导料斗28。另外,在底盘21的上部还设置用于将高出运料槽27上部的颗 粒制剂刮去的上刮盘29。为了确保运料盘22和堵料盘24能够正常复位,如 图7所示,堵料盘24通过巻簧301可弹性复位地安装在上刮盘29上,运料 盘22通过巻簧302可弹性复位地安装在堵漏盘24上。在无外力作用下,巻 簧301 、 302使运料盘22和堵料盘24贴合至图4A的状态。当运料盘22开始 动作时,由于巻簧302会向堵料盘24施加一个与动作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因 此巻簧302还能够起到促进堵料盘24复位而保持不动的作用。
当然,运料盘22和堵料盘24也可以采用分别通过巻簧均安装在底盘21 上的方式,这样也能够确保运料盘22和堵料盘24正常复位。
初始位置时,如图4A、 B所示,运料块23与堵料块25靠在一起;当处 于装药状态时,如图5A、 B所示,运料盘22驱动运料块23在运料槽27内 旋转,与堵料块25形成角度a,此时在运料槽27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颗粒制剂^f皮引导进入到该空间内;当处于落药位置时,运料盘22和堵 料块25分别同时驱动运料块23和堵料块25往同一方向移动,并带着位于上 述空间内的颗粒制剂一起移动。运料槽27上部的药被上刮盘29 (下述)挡 住,从而仅将位于运料槽27内的颗粒制剂运到下漏口 26所在的位置,并由 下漏口 26将颗粒制剂引导至入料口 11中,如图6A、 B所示。
这样,由于每次形成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是一定的,而同一种颗粒制 剂的密度也是一致的,因此每次取料的重量的非常接近,0.5g(含)以下误 差< ± 10%, 0.5g ~ 1.5g (含)误差《± 8%, 1.5g以上误差《± 7%。
如图8所示,调剂控制部3包括驱动运料盘22的第二驱动部31和驱 动堵料盘24的第三驱动部32。第二驱动部31和第三驱动部32可以是独立驱 动,两个驱动部优选采用步进电机。第二驱动部31和第三驱动部32也可以 采用如图8所示的主动驱动和被动驱动的结构,具体是第二驱动部31优选 采用步进电机,第三驱动部32为被动驱动,优选采用销轴,通过采用电磁离 合的方式进行第二驱动部31与第三驱动部32的共同旋转。如图8所示,在 第三驱动部32和第二驱动部31之间设置有电磁离合部33。如图4A、 B至图 5A、 B所示,当第二驱动部31驱动运料盘22旋转时,此时离合器33不动作, 堵料盘24在巻簧30的作用下位于原始位置,第三驱动部32也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6A、B所示,当运料盘22和堵料盘24需要协同动作运料时,电磁离合 部33动作,使第三驱动部32按照第二驱动部31的旋转动作一起动作,这样, 运料块23和堵料块25就夹着颗粒制剂在运料槽27内同时移动,确保了颗粒 制剂在运料槽27内不会4皮挤压,在保持自由填充的状态下^皮运送到下漏口 26的位置。当运料结束后,运料盘22和堵料盘24就在巻簧30的作用下回复 到原始状态位置。
另外,在调剂控制部3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将第三驱动部32置于装料零 位的定位部34,便于将定量调节部2安装到调剂控制部3上。例如,如果调 剂控制部3的运料盘22上设置有凹槽,第三驱动部32上设置有插入到该凹 槽的与该凹槽相配的凸块,当将定量调剂部2安装到调剂控制部3上时,运 料盘22在巻簧30的作用下是处于位于原始位置状态的。此时,需要凸块的 位置与凹槽相对应。因此,定位部34的作用就是使凸块的位置与凹槽相对应,这样定量调节部2就能够安装到调剂控制部3上。
如图9所示,为了便于控制,本发明还包括用于控制调剂控制部3和第 一驱动部8进行操作的中控部10。中控部IO可以采用集成控制主板。另外, 如图1、 8所示,本发明还包括确定药品种类的药品识别部6和确定颗粒制剂 重量的称量部5,药品识别部6与中控部IO相连,并将识别的药品种类信息 输入到中控部10;称量部5与中控部10相连,并将称量的重量信息输入到 中控部10。
另外,本发明还可以设置显示部101,通过该显示部101显示操作的整 个过程,便于人机交互。
称量部5优选采用电子天平,在调剂单味药前将调剂药瓶4放在电子天 平上面的托盘上,实现称量的目的,称量所得数据会直接录入中控部10中。 称量部5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计量方式。
药品识别部6优选采用条形码扫描仪。每一味药均在药瓶4上贴有对应 的条形码,从储药拒取出调剂药瓶4,将贴在药瓶4底部的条形码对准条形 码扫描仪的扫描口,即可完成药品的确认。药品识别部6也可以采用其它的 识别方式。
另外,在本发明中,调剂的药品一般为中药配方颗粒,颗粒大小为20-80 目。当然,如果调剂物品采用其他非中药配方颗粒的颗粒固体,颗粒的大小 当然可以小于20目或大于80目。
本发明运行过程如下
首先取出袋装部1,按需要将料袋7放置到袋装部1中,完成后将袋装 部1和料袋7放置到第一驱动部8上。袋装部1和料袋7在第一驱动部8的 驱动下运行到调剂收集位置,再通过第一驱动部8旋转定位袋装部1至调剂零位。
然后通过调剂控制部3的定位部34将第二驱动部31定位,定位完成后, 从药拒对应位置取出所需要的调剂药瓶4 (通常情况下,可以每一瓶药瓶4 均安装有一个定量调剂部2,这样可以避免不同药品之间相互交叉污染), 拿到药品识别部6的扫描口处进行药品确认,然后必要时放到称量部5的托盘进行称重,完成称重动作后,就可以通过定量调剂部2安装到调剂控制部 3上。也可以设置为不用预先称重直接把调剂药瓶与定量调剂部2安装到调
剂控制部3上。连接好之后即可进行调剂工作。将袋装部l置于调剂位置, 通过定量调剂部2量取颗粒制剂后导入到料袋7中,并使所量取的颗粒制剂 均落入到料袋7内,在该装料过程中,保持袋装部l静止。每袋调剂过程均 是如此。调剂控制部3的旋转每完成一次往复的调剂驱动动作,第一驱动部 8就会带动袋装部1和料袋7旋转一定角度到下一个料袋7的接药位置,直到 完成一味药的调剂任务,然后将袋装部1调到最初调剂零位。
取第二个药瓶逐步完成扫描、称重、调剂、收集等动作,直到完成整个 配方所有中药颗粒的调剂。调剂完成后,袋装部1和料袋7在第一驱动部8 的驱动下运行到出仓位置,取出袋装部1,旋转袋装部1的旋钮14并取下上 面的导料盘13,拿出调剂好的料袋7即可进行后续的封口及贴签动作。
本发明适用于多种固体颗粒状调剂或分配,包括中药配方颗粒制剂或其 它具有相类似固体颗粒状的颗粒制剂的调剂或分配。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颗粒制剂调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袋装部、调剂控制部和定量调剂部;其中,所述定量调剂部用于按照预定量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所述调剂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定量调剂部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所述袋装部用于放置料袋,并将所述定量调剂部量取的颗粒制剂引导至所述料袋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装部包括导料盘 和设置在该导料盘下部的放置料袋的承载台,所述导料盘上周向均布有一个 以上的入津+口。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部,所 述袋装部安装在该第一驱动部上,该第一驱动部控制所述袋装部旋转入料, 并控制所述袋装部远离或靠近所述定量调剂部。
4、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调剂 部包括底盘、运料盘和堵料盘,底盘上开设有运料槽,运料盘和堵料盘设 置在底盘上,堵料盘上设置有位于该运料槽内的堵料块,堵料块在所述堵料 盘的驱动下可沿运料槽移动;所述运料盘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运料槽内的运料 块,运料块在所述运料盘的驱动下可沿所述运料槽移动,所述运料块与所述 堵料块相配合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所述运料槽底部还开设有用 于? I导颗粒制剂进入到所述入泮牛口的下漏口 。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上部还设置 有用于引导颗粒制剂进入到所述空间的导料斗和用于将高出所述运料槽上部 的颗粒制剂刮去的上刮盘,所述堵料盘通过巻簧设置可弹性复位地设置在所 述上刮盘上,所述运料盘通过另 一巻簧可弹性复位地设置在所述堵料盘上。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调节控制部包括驱动所述运料盘的第二驱动部和驱动所述堵料盘的第三驱动部。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调 剂控制部和第 一驱动部进行操作的中控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药品种类的药品识别部,该药品识别部与所述中控部相连,并将识别的药品种类信息输 入到所述中控部。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所述颗粒制 剂重量的称量部,该称量部与所述中控部相连,并将称量的重量信息输入到 所述中控部。
10、 一种颗粒制剂调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一个以上的料袋周向均匀分布在袋装部上;步骤b:使袋装部处于调剂位置,通过定量调剂部量取颗粒制剂后导入 到料袋中,并使所量取的颗粒制剂均落入到料袋内,在该落料过程中,保持 袋装部静止;其中,所述定量调剂部具有量取所述颗粒制剂的可连续调节体 积的空间;步骤c:旋转袋装部,并通过所述定量调剂部连续调剂; 步骤d:调剂完毕后,使袋装部处于出仓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制剂调剂控制装置,包括袋装部、调剂控制部和定量调剂部;其中,所述定量调剂部用于按照预定量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所述调剂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定量调剂部形成一定的量取颗粒制剂的空间;所述袋装部用于放置料袋,并将所述定量调剂部量取的颗粒制剂引导至所述料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颗粒制剂调剂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一个以上的料袋周向均匀分布在袋装部上;步骤b通过定量调剂部量取颗粒制剂后导入到料袋中,在落料过程中,保持袋装部静止;步骤c旋转袋装部,并通过所述定量调剂部连续调剂。本发明不仅可以避免不同药品之间产生交叉污染,而且大大提高了分药的效率。
文档编号B65B37/16GK101288623SQ20081011447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6日
发明者刘旭青, 史洪源, 王常力 申请人:北京和利时自动化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