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655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自粘膜回绝(单向阀)技术设计生产的立体空气密封包装装 置,该装置可以使用在电子产品,玻璃器皿,精密仪器仪表,工艺品,打印耗材等珍贵易碎品 以及安全保护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各种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耐挤压、抗震动、密封防 潮、抗摔跌和缓冲等综合防护性能的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可以作为运输过程中作为物品的 防护、填充,物品的局部或重要部位的隔垫板和物品全方位的缓冲包装或通过印刷直接使 用在销售用外包装。
技术背景企业的全球化趋势使产品从生产地至消费地的运输距离日益加大,导致对于运输 过程中的防护包装需求也同时快速发展。传统的发泡聚苯乙烯(EPS)及聚乙烯泡沫塑料 (EPE)类制品必须在生产厂家发泡成型或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运输给用户使用,成型后的 泡沫塑料的体积庞大非常不便运输及仓储。为了方便运输而开发的现场发泡类材料主要是 利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在内容物旁边扩张并形成保护模型。但是,材料的价格相对较高 并对现场的设备有一定要求的同时在工人效率及工作强度要求上不适合大规模流水线产 品如电子产品的内包装。同时,发泡聚苯乙烯(EPS)类制品的诸多弊端日显严重,已经成为 人皆恶之的“白色污染”。相对只在运输环节短期使用的缓冲产品,永久性聚苯发泡包装的 废弃物处理给环境袋来严重污染。燃烧产生有毒气体,而堆埋因不能腐蚀而产生地质结构 的破坏。近几年来政府及消费者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必将局限此类产品的发展。同时, 目前市场上的包装材料几乎无不受制于包装材料本身体积大的影响、运输成本使得这些材 料只能近距离销售,从而无法形成规模效益。随着软塑材料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行业能够得益与这种材料特性所袋来的 设计及功能的拓展。传统的充气包装通常利用热封工艺形成简单的圆点(BUBBLE WRAP,气 泡垫)、块状或圆柱状。气泡垫还可以通过包装为卷材运输,但其它形状产品必须在使用现 场安装复杂的热封设备来形成气囊。因为此类产品的保护效果及可变形状有限,所以可以 使用的领域多为垫片或充填空间用。同时,由于材料的使用及热封工艺的不稳定性造成保 气时间不是很长。因此,长期来一直局限了利用空气作为缓冲介质的包装产品发展。文献中Walker (1981)美国专利局公报4191211,Koyanagi (1987)美国专利局公报 4708167都有记载利用软塑材料制成的阀体并结合用于如塑料薄膜或橡胶类材料制成如水 袋、咖啡袋、汽球玩具等产品。通过这种简单软塑结构可以提供空气进入或排出的通道但阻 止液体或气体的渗漏或进入,形成一个能够储存流体或能排除空气的储藏空间。在此理念 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材料可用于不同的领域如救生衣及用来保存流体的密封装置、如球 胆。2005年,傅静芳在《包装工程》及刘功等在《包装与食品机械》杂志发表的相关利用空 气作为缓冲的可行性研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2006年11月22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25833. 4公开了一种自粘膜止回 空气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该发明涉及一种自粘膜止回空气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该包装材料由四层塑料薄膜组成,经过局部热封粘接,形成一个可存放空气的空间,利用薄膜 自身的粘性和空气压力的作用,使空气不可跑漏出来,并在该空间持久的保存,空气和薄膜 共同组成了一种具有耐震动、耐挤压、防潮等功能的自粘膜止回空气包装材料。2007年11月21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200580016507. 5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的 冲击吸收性能的空气包装装置的结构,该装置具有改善的冲击吸收性能的、用于保护容器 箱中的产品的空气包装装置。该空气包装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塑料薄膜,它们在预定位置 处被粘接从而产生多个气室,每个空气容器具有多个串接相连的气室;设置在相应的空气 容器的入口处、用于使压缩空气沿向前方向流动的多个单向阀;与所述多个单向阀公共地 连接的空气入口 ;形成在空气包装装置的侧边缘上的热封凸缘。通过后热封处理,所述空气 容器上的预定点和热封凸缘被粘接在一起,从而当空气包装装置被充入压缩空气时,产生 具有用于将产品包装在其中的开口的容器部以及支承所述容器部的衬垫部。上述专利所述的包装装置的单向阀(气阀)是由两层单向阀薄膜和其两侧的带体 的两层热封薄膜热封形成,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的空气包装装置在未经二次热封前的示 意图,空气经进气口 1,进入主通道2,然后经进入各个密封气室4,每个密封气室4的入口 处设置有单向阀3,使空气被密封在密封气室4内。现有技术的单向阀3是由两层薄膜Al、 A2夹在形成带体的上下两侧较大的热塑薄膜B1、B2中间,将两层单向阀薄膜Al和A2的上 端与两层热塑薄膜Bl和B2通过特殊的处理热塑封在一起形成单向阀3的进气口 6,而两层 单向阀薄膜Al和A2的下部通过多个预设点与两层热塑薄膜Bl和B2中的任一层热塑封固 定在一起,通过密封气室分隔线7再将单向阀分配给每个密封气室4,这在行业上是公知技 术。图2是单向阀薄膜Al和A2的上端单向阀进气口处的示意图,上层单向阀薄膜Al 与热塑薄膜Bl热封在一起,下层单向阀薄膜A2与热塑薄膜B2热封在一起,单向阀薄膜Al 和A2的两侧热封在一起,中间形成单向阀的进气口 6。由于这种单向阀是四层薄膜热封 形成,主通道由两层热塑薄膜形成,因此,单向阀和主通道只能设置在密封气室4的一侧端 部,而单向阀所需的薄膜的高度h通常为100mm,当对折二次塑封形成U形套时,为了包装正 常充气,U形套的两个腿的高度至少是一个单向阀的高度,S卩100mm,而对于很多体积不是 很大的物体而言,U形套的两个腿的高度无需100mm,最少20mm即可满足需要,这样,无形当 中产生过度包装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包装的成本,另外,由于单向阀下部与一个热塑薄膜 热封在一起,充气后,单向阀的上端部受到很大的拉力,有可能会从热封线处撕裂,导致漏 气的危险。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改进的单向阀 可以设置在密封气室的任何位置,同时,在充气后不受任何拉力,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危 险因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由两层热塑薄膜经二次热塑封而形成一个可密封 空气的立体包装体,包括多个独立的密封气室和主通道,主通道有一进气口,每个密封气室 通过由两层薄膜构成的单向阀与主通道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及为所述单向阀充气的主通道是由两层薄膜与包装体的其中一层热塑薄膜热塑封在一起而形成,可以设置在 密封气室的任何位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单向阀及主通道设置在密封气室的中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单向阀及主通道为两个或更多个。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两个单向阀及主通道对称布置在上层和下层热塑薄膜上。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单向阀的两层薄膜的一端与相连接的热塑薄膜通过主通道 密封线热塑在一起,在单向阀的两层薄膜间形成进气的主通道。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包装装置,由于单向阀和主通道是由两层薄膜和包装体的其中 一层热塑薄膜热塑封在一起而形成,与另一层热塑薄膜没有关系,因此,可以设置在密封气 室的任何位置;同时,由于两层单向阀薄膜只固定在任一层热塑薄膜上,充气完成后,单向 阀薄膜贴合在这层热塑薄膜上,不承受任何拉力,因此不存在撕裂的危险,大大增加了包装 装置的安全性。通过在用户使用现场直接成型的方法能够大大减低运输空间及成本从而解决包 装材料长距离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利用软塑材料并通过预制设计使产品在未使用前完全 平整,用户使用时利用空气使此材料快速、立体成型并在需保护产品周围形成防护结构。与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立体包装材料具有耐挤压、抗震动、抗摔跌和缓冲等优良 的综合防护性能,可以作为物品的填充包装材料,物品的局部或重要部位的隔垫板和物品 全方位的外包装用。

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气包装装置的未二次热封前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单向阀进气口塑封线处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未二次热封前的示意图;图4是沿图3的B-B线的纵剖视图;图5是图4中的A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包装装置的实施例二类似图4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包装装置的实施例三类似图4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作进一 步的描述。一次热封是指将两层热塑薄膜和单向阀经热塑封而形成一个可存放空气的平面 袋的过程,二次热封是指将一次热封后的半成品折叠后沿二次热封线再次热塑封形成可容 纳物体的立体袋的过程。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4是沿图3 的B-B线的纵剖视图,图5是图4中的A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单向阀13 安装在密封气室14的中部,图4和5显示,单向阀13固定在带体上层的热塑薄膜Bl上,与 下层的热塑薄膜没有粘连。因此,单向阀13可以设置在密封气室的任何位置。当单向阀13 安装在密封气室14的中间位置时,对折后二次塑封形成的U形套的两个脚的长度与单向阀13的高度没有任何关系,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如20mm,这样大大减少了包装装置的成本。同时如图4和5所示,充气后,单向阀薄膜Al和A2粘附在上层的热塑薄膜Bl上,不 受任何的拉力,因此,不存在撕裂的危险,使包装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如图3-5所示,单向阀薄膜Al和A2的右端与带体上层的热塑薄膜Bl通过主通道 密封线8热塑封在一起,靠近密封线8的是单向阀进气口塑封线9,塑封线9使单向阀薄膜 Al和上层热塑薄膜Bl塑封在一起,同时,使单向阀薄膜Al和A2之间间隔塑封,从而形成单 向阀进气口 16,通过单向阀薄膜Al和A2左侧的的预设点20与上层热塑薄膜Bl塑封在一 起形成单向阀进气通道,通过密封气室分隔线7再将单向阀分配给每个独立的密封气室。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上 层热塑薄膜Bl上设置有两组单向阀13,这样,在包装装置的充气空间比较大时,可以两组 单向阀同时充气,从而减少充气时间,提高包装的效率。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其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将两 组单向阀13分别对称设置在上层的热塑薄膜Bl和下层的热塑薄膜B2上,这样,一方面,缩 短了充气时间,提高了包装效率,同时比图6所示的实施例更便于布置。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优选的实施例,单向阀可以设置在热塑薄膜的 密封气室的任何位置,数量可以根据时间情况设置。未二次塑封的包装装置在一次塑封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有弯折点,通过二次塑封 后可以形成包括U形套在内的各种形式的空气包装装置。利用以上实用新型设计技术方案,可以生产各类形状的功能性包装材料如避光、 防水、防潮、防磨损、抗摔、抗震的,如密封袋、U型袋等各类产品。同时,通过利用塑料薄膜 的特性可提供其它功能如防静电、导电、抗震缓冲、抗磨损、耐腐蚀、抗锈、可印刷等。本发明 设计区别与以往传统的防止空气渗漏的方法,无须另外添加外部辅助装置,仅仅依靠经过 特殊处理的内外功能性树脂薄膜,经过一系列简单的局部热封粘结,就可以使空气长时间 的存入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生产出功能型自粘膜空气阻断立体包装 材料的一系列相关产品和衍生产品。任何通过改变热封的形状,折叠的方式,热封的规格 尺寸,位置或者通过不同的裁剪及不同塑料薄膜特性的选用来使产品的外形及功能发生改 变,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目的,皆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已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但应理 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变 更和/或修改。
权利要求一种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由两层热塑薄膜经二次热塑封而形成一个可密封空气的立体包装体,包括多个独立的密封气室和主通道,主通道有一进气口,每个密封气室通过由两层薄膜构成的单向阀与主通道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及为所述单向阀充气的主通道是由两层薄膜与包装体的其中一层热塑薄膜热塑封在一起而形成,设置在密封气室的任何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及主通 道设置在密封气室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及主 通道为两个或更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单向阀 及主通道对称布置在上层和下层热塑薄膜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单向阀及 主通道对称布置在上层和下层热塑薄膜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的两 层薄膜的一端与相连接的热塑薄膜通过主通道密封线热塑在一起,在单向阀的两层薄膜间 形成进气的主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的两层 薄膜的一端与相连接的热塑薄膜通过主通道密封线热塑在一起,在单向阀的两层薄膜间形 成进气的主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的两层 薄膜的一端与相连接的热塑薄膜通过主通道密封线热塑在一起,在单向阀的两层薄膜间形 成进气的主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的两层 薄膜的一端与相连接的热塑薄膜通过主通道密封线热塑在一起,在单向阀的两层薄膜间形 成进气的主通道。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气阀的空气包装装置,由两层热塑薄膜经二次热塑封而形成一个可密封空气的立体包装体,包括多个独立的密封气室和主通道,主通道有一进气口,每个密封气室通过由两层薄膜构成的单向阀与主通道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及为所述单向阀充气的主通道是由两层薄膜与包装体的其中一层热塑薄膜热塑封在一起而形成,可以设置在密封气室的任何位置。同时,由于两层单向阀薄膜只固定在任一层热塑薄膜上,充气完成后,单向阀薄膜贴合在这层热塑薄膜上,不承受任何拉力,因此不存在撕裂的危险,大大增加了包装装置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5D85/30GK201634073SQ20092007783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张嘉盈, 张耀鹏 申请人:上海尼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