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346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油装置,特别是一种金属丝、纤维丝在并丝复绕过程中的 自动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丝、纤维丝在并丝复绕过程中要经过上油工序,以增加金属丝、纤维丝的润滑 及防止它们彼此粘接在一起。现在通常上油技术采用在在油槽中设置二块棉布,金属丝、纤 维丝从棉布中穿过受油,但是工作中棉布容易被金属丝、纤维丝损坏,因此在棉布中穿过受 油需要经常更换棉布,而且上油量不均勻,导致金属丝、纤维丝受油不均勻,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实耐用、上 油均勻的自动上油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上油装置,包括底座、 油槽;所述油槽中盛有润滑油;所述油槽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油槽上设置有一个转轴,所述 转轴至少一部分浸入油槽中的润滑油中;工作时,金属丝、纤维丝与转轴接触,这样可以给 金属丝、纤维丝上油。优选的,所述转轴是用金属制成的,所述转轴的直径不少于10mm。优选的,所述油槽上在出线端还设置有去油棉布,所述去油棉布可以是棉布片。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金属丝、纤维丝传动轮,以方便金属丝、纤维丝的传 递。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所述 转轴是金属制成的,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制成的。润滑油在金属转轴上分布会比较均勻,工 作时金属丝、纤维丝与转轴接触,则金属丝、纤维丝的上油会比较均勻、不容易擦伤、润滑度 好;同时,金属转轴的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好,不易损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油装置的结构简图;其中1、底座;2、油槽;3、转轴;4、去油棉布;5、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装置,包括底座1、油槽2 ;所述油 槽2中盛有润滑油;所述油槽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油槽2上设置有一个转轴3,所述转 轴3至少一部分浸入油槽2中的润滑油中;工作时,金属丝、纤维丝缠绕在所述转轴3上,这 样可以给金属丝、纤维丝上油;所述转轴是用金属制成的,所述转轴的直径不少于30mm,以方便给金属丝、纤维丝上油;所述油槽2上在出线端还设置有去油棉布4,所述去油棉布4 可以是棉布片;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金属丝、纤维丝传动轮5,以方便金属丝的传递。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所述 转轴是金属制成的,润滑油在金属转轴上分布会比较均勻,工作时金属丝、纤维丝缠绕在转 轴上,则金属丝、纤维丝的上油会比较均勻、不容易擦伤、润滑度好;同时,金属转轴的结构 简单,且稳定性好,不易损坏。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或任何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板的 移动方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油槽;所述油槽中盛有润滑油;所述油槽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油槽上设置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至少一部分浸入油槽中的润滑油中;工作时,金属丝、纤维丝与转轴接触,这样可以给金属丝上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是用金属制成的;所述 转轴的直径不少于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上在出线端还设置有 去油棉布,所述去油棉布可以是棉布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金属丝、纤 维丝传动轮,以方便金属丝、纤维丝的传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油装置,包括底座、油槽;所述油槽中盛有润滑油;所述油槽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油槽上设置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至少一部分浸入油槽中的润滑油中;工作时,金属丝、纤维丝与转轴接触,这样可以给金属丝、纤维丝上油;所述转轴是用金属制成的,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制成的。所述转轴的直径不少于10mm;所述油槽上在出线端还设置有去油棉布,所述去油棉布可以是棉布片;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金属丝传动轮,以方便金属丝、纤维丝的传递;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转轴是金属制成的,润滑油在金属转轴上分布会比较均匀,工作时金属丝缠绕在转轴上,则金属丝、纤维丝的上油会比较均匀、不容易擦伤、润滑度好;同时,金属转轴的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好,不易损坏。
文档编号B65H71/00GK201619916SQ20092025659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尤勇伟, 时小明, 杨仁忠, 谈菊新 申请人:苏州市飞龙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