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336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其是应用于传输一容置匣内部的至少一个基板。
背景技术
近年于各大厂的努力下,造就各类制作基板的产业百花齐鸣,特别是平面显示器,然而基板是十分脆弱的物件,所以基板所处的环境,除了要求无尘外,更要求基板于搬运过程中不能有任合损伤。有鉴于上述的理由,现有的基板移载装置,其具有一马达、一磁性转子、至少一个磁感应转子、至少一个传动轴以及复数滚轮,马达驱动磁性转子,磁性转子磁性驱动磁感应转子,磁感应转子进而带动传动轴,以使滚轮转动,凭借转动的滚轮传输基板。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基板移载装置,其结构往往过于繁复,故其造价较高,并且维修不易,另外,磁性转子与磁感应转子的作动原理主要是磁性线,然而在基板的多个制程中,部分制程是不能受到磁性线的影响,若在该制程中受到磁性线的影响,则基板易受到损伤,所以现有的基板移载装置仍有尚待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装置,其具有结构简易、造价较低与维修容易,并能应用于传输基板,另外,并非以磁性线的原理,而达到传输基板,如此可避免基板受到磁性线的影响,而损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传动装置,其是用于传送一容置匣内部的至少一个基板,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含有至少一个动力传动杆,其具有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至少一个负载传动杆,其具有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至少一个传动齿轮模块,其分别耦接该负载传动杆的第二端与该动力传动杆的第二端;以及至少一个轮体,其耦接该负载传动杆的第一端。该传动模块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齿轮耦接该负载传动杆的第二端,另一齿轮耦接该动力传动杆的第二端。该动力传动杆的第一端耦接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是马达或变速齿轮箱。该轮体是复数个,并且两两轮体并排设置且彼此相对。该容置匣的一侧更进一步设有一输送带装置。如上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组成构件较现有的基板移载装置少,故所述的传动装置的结构简易,所以于日后维修时较为容易,并且造价较低,而且,本发明主要凭借传动齿轮模块的作动,而达到传输基板的目的,所以本发明得以运用于基板的各制程中。


图1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设于一容置匣的底部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容置匣与一输送带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动力传动杆;11负载传动杆;12轮体;13传动齿轮模块;130齿轮;131齿轮;14动力传动杆;15负载传动杆;16轮体;17传动齿轮模块;170齿轮;171齿轮;20输送带装置;21容置匣;22基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凭借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请配合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传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其是用于传送一容置匣内部的至少一个基板,该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动力传动杆10、至少一个传动齿轮模块13、至少一个负载传动杆11与至少一个轮体12。动力传动杆10具有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动力传动杆10的第一端是稱接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可为马达、变速齿轮箱或任合具有驱动功能的装置。负载传动杆11具有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轮体12是耦接负载传动杆11的第一端。传动齿轮模块13分别耦接负载传动杆11的第二端与动力传动杆10的第二端,传动齿轮模块13为一齿轮箱,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130、131,其中一个齿轮130是耦接负载传动杆11的第二端,另一齿轮是耦接动力传动杆10的第二端,如此当动力传动杆10转动时,可使负载传动杆11与的连动。请再配合参考图1所示,一组传动装置具有动力传动杆10、传动齿轮模块13、负载传动杆11与轮体12,如图所示,多组传动装置是呈纵向排列。请配合参考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如图所示,至少两个传动装置是两两并排设置,并且多组传动装置是呈纵向排列,其中一个传动装置已说明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另一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动力传动杆14、至少一个传动齿轮模块17、至少一个负载传动杆15与至少一个轮体16,传动齿轮模块17也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170、171,本实施例中,动力传动杆14、传动齿轮模块17、负载传动杆15与轮体16的设置方式是相同于第一实施例,故不在此赘述,特先陈明,然于本实施例中,两两并排设置的传动装置的二轮体12、16是彼此相对。请配合参考图3与图4,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顶端可进一步设有一容置匣21,该容置匣21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基板22,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一侧或容置匣21的一侧可更进一步设有一输送带装置20。请再配合参考图3及图4所示,轮体12、16位于容置匣21的底部,而且延伸至容置匣21的内部,并与一基板22接触,当动力传动杆10、14受到驱动,而转动时,传动模块17会驱动负载传动杆11、15,进而使得轮体12、16,如此使得基板22被带离容置匣21,而被送抵输送带装置20,以进入下一制程。或者,输送带装置20可将基板22传输至容置匣21的外部,再经由本发明,而将基板22传输至容置匣21的内部。综合上述,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构成较为简易,因此于维修时可较为容易,并且易于设置,故造价较低。另外,本发明的传动装置,其主要是利用传动齿轮模块17,而达到动力传输的效果,进而可达到传输基板22的目的,并且于整个传输过程中,本发明未使用任何具有磁性线的装置,如此避免基板22受到磁性线的影响而损伤。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传动装置,其是用于传送一容置匣内部的至少一个基板,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含有 至少一个动力传动杆,其具有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 至少一个负载传动杆,其具有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 至少一个传动齿轮模块,其分别耦接该负载传动杆的第二端与该动力传动杆的第二端;以及 至少一个轮体,其耦接该负载传动杆的第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模块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齿轮耦接该负载传动杆的第二端,另一齿轮耦接该动力传动杆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传动杆的第一端耦接一驱动 装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是马达或变速齿轮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体是复数个,并且两两轮体并排设置且彼此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匣的一侧更进一步设有一输送带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传动装置,其是用于传送一容置匣内部的至少一个基板,该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动力传动杆、至少一个传动齿轮模块、至少一个负载传动杆与至少一个轮体,轮体是耦接负载传动杆,负载传动杆与动力传动杆分别耦接传动齿轮模块,当动力传动杆受到驱动时,传动齿轮模块可驱动负载传动杆,进而使得轮体转动,如此可使位于一容置匣内部的基板被传送至一输送带装置,或由一输送带装置传送至容置匣内部,以进行下一制程。
文档编号B65G49/06GK103043441SQ2011103108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黄正栋 申请人:黄正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