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管处理装置以及纱线卷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044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筒管处理装置以及纱线卷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在筒管处理装置中输送喂纱筒管的输送带的斜行调整。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对利用细纱机生成的喂纱筒管进行规定的处理之后,将喂纱筒管供给至纱线卷取装置的筒管处理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247517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筒管处
理装置。在这种筒管处理装置中形成有筒管输送路,该筒管输送路用于输送搭载有喂纱筒管的输送托盘。作为用于输送输送托盘的机构,有时采用利用多个辊循环驱动作为无端环状体而构成的平皮带的结构(所谓的输送带)。 若不在输送带中进行斜行调整,则会产生平皮带从辊脱离、或者输送托盘被倾斜地输送等不良情况。关于这一点,在日本实开昭61-133862号公报中公开了能够容易地调整皮带的斜行的结构。日本实开昭61-133862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的特征在于,将作为张紧轮的旋转轴的轴的轴向设置为,可绕皮带的移动的面的法线方向的旋转,并且与该法线方向错开规定的角度。然而,日本实开昭61-13386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斜行调整机构需要具备张紧轮,因此存在该斜行调整机构所占有的空间增大的问题。另外,日本实开昭61-133862号公报公开的是架设有皮带的辊以及带轮均从动旋转的结构。然而,在筒管处理装置所具备的输送带中,架设有平皮带的辊中的一个由电机等主动地旋转驱动。因此,在筒管处理装置的输送带中无法采用日本实开昭61-133862号公报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筒管处理装置中容易地调整输送带的斜行的紧凑的机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观点,提供了利用输送带输送喂纱筒管的筒管处理装置的以下的结构。即,上述输送带具备无端环状的平皮带、托架以及斜行调整部件。上述平皮带架设于多个辊之间。在上述托架安装有上述多个辊中的任意一个辊的旋转轴。上述斜行调整部件构成为能够绕规定的斜行调整轴旋转。并且,上述斜行调整部件具备相对于上述斜行调整轴偏心的偏心部。而且,上述托架通过与上述偏心部的外周接触而被定位。在该结构中,通过使斜行调整部件旋转来使偏心部进行偏心旋转,因此由该偏心部定位的托架移动。由此能够调整辊的旋转轴的倾斜,因此能够进行输送带的斜行调整。这样,由于能够利用使斜行调整部件旋转这样简单的结构进行斜行调整,所以能够紧凑地构成用于进行该斜行调整的机构。上述的筒管处理装置优选以下那样构成。即,该筒管处理装置具备用于驱动上述平皮带的驱动辊、和电机。上述驱动辊固定于上述电机的旋转输出轴。而且,上述电机固定于上述托架。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电机直接安装于驱动辊,且电机自身能够进行斜行调整。上述的筒管处理装置优选以下那样构成。即,上述偏心部的、被与上述斜行调整轴正交的平面切断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为圆形。在上述托架形成有长孔,该长孔具有与上述偏心部的直径大致一致的宽度。而且,上述偏心部配置于上述长孔的内侧。这样,通过将配置偏心部的孔的形状设为长孔,能够应对由偏心旋转引起的偏心部的移动。上述的筒管处理装置优选以下那样构成。即,该筒管处理装置具备张力调整部件,该张力调整部件从与上述长孔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与上述托架接触。而且,上述张力调整部件构成为能够调整与上述长孔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即,能够使托架在长孔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因此,通过使张力调整部件与托架接触 来限制托架在上述的方向上移动。而且,通过将张力调整部件的位置设为能够调整,能够使托架在长孔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并变更辊的位置,因此能够调整施加于平皮带的张力。在上述的筒管处理装置中,优选上述长孔位于在上述张力调整部件与上述托架接触而施加力的方向上引出的虚拟线上。由此,能够防止施加于平皮带的力因斜行调整而大幅度弯曲。在上述的筒管处理装置中,优选在上述斜行调整部件形成有捏手部。由此,能够使斜行调整部件容易地旋转,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平皮带的斜行调M
iF. O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观点,能够提供纱线卷取系统,该纱线卷取系统具备上述筒管处理装置;将喂纱筒管向上述筒管处理装置供给的筒管供给部;以及从利用上述筒管处理装置被实施了规定的处理的喂纱筒管卷取纱线的纱线卷取装置。S卩,由于上述筒管处理装置能够容易地进行输送带的斜行调整,所以维护的效率提闻。因此,还能够提闻纱线卷取系统整体的生广性。

图I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络纱机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基于圆皮带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输送带的俯视图。图4是斜行调整机构的组装立体图。图5 (a)是从偏心部侧观察斜行调整部件的立体图。图5 (b)是从捏手部观察斜行调整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斜行调整机构的俯视图。图7(a)是表示从图6的状态开始使斜行调整部件旋转的情形的俯视图。图7 (b)是表示使斜行调整部件向相反方向旋转的情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筒管处理装置3的自动络纱机系统(纱线卷取系统)I的概略俯视图。该自动络纱机系统I具备自动络纱机(纱线卷取装置)2、筒管处理装置3、以及筒管供给装置(筒管供给部)4。自动络纱机2具备多个排列的卷取单元5。公知各卷绕单元5构成为,从卷绕有细纱的喂纱筒管退绕细纱,并卷取于卷取筒管而形成卷装。在自动络纱机2形成有用于将喂纱筒管自动地输送至各卷取单元5的供给路6。并且,在自动络纱机2形成有用于输送从各卷取单元5排出的空筒管的回收路7。上述供给路6以及回收路7由输送带等构成,构成为能够对输送托盘进行输送。该输送托盘构成为能够将喂纱筒管以大致直立状态进行载置。喂纱筒管将在之前工序的细纱机中生成的细纱卷绕于筒管的周围。由细纱机生成的喂纱筒管被搬运至筒管供给装置4,并投入到该筒管供给装置4。筒管供给装置4构成为 将所投入的喂纱筒管以大致直立状态一个一个载置于输送托盘之上。该筒管供给装置4具备用于在输送托盘之上载置喂纱筒管的筒管斜槽(bobbin chute)9。筒管处理装置3被配置于筒管供给装置4与自动络纱机2之间。从筒管供给装置4供给的喂纱筒管处于保持原样而不能在自动络纱机2中适当地退绕的状态。因此,构成为在筒管处理装置3中,对从筒管供给装置4供给的喂纱筒管预先进行适当的处理。作为利用筒管处理装置3进行的处置,例如,具有包头纱卷绕退绕、纱头处理、以及找断纬处理等。此外,关于包头纱卷绕退绕、纱头处理、以及找断纬处理,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247517号公报中有所记载。筒管处理装置3具备用于进行包头纱卷绕退绕的包头纱退绕装置10、用于进行纱头处理的纱头处理装置11、以及用于进行找断纬处理的找断纬装置12。在筒管处理装置3中形成有输送喂纱筒管的输送路8。如图I所示,输送路8构成为将自动络纱机2的供给路6与回收路7连接。另外,筒管处理装置3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用于对该筒管处理装置3所具备的各结构进行控制。当对该自动络纱机系统中的输送托盘的流动进行说明时,如以下那样。筒管处理装置3在输送路8的各个部位具备用于对喂纱筒管的有无进行检测的筒管传感器。并且,筒管处理装置3在输送路8的各个部位具备用于对输送托盘的有无进行检测的托盘传感器。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汇总筒管传感器与托盘传感器而仅称为“传感器”的情况。例如,当空的输送托盘(未搭载筒管的输送托盘)到达筒管斜槽9的正下位置16时,利用上述传感器检测该空的输送托盘。在该情况下,控制部使筒管斜槽9动作,将一个喂纱筒管以大致直立状态载置在上述空的输送托盘之上。将利用筒管斜槽9而载置有喂纱筒管的输送托盘朝向下游侧的包头纱退绕装置10在输送路8输送。在传感器检测到喂纱筒管(以及输送托盘)到达了包头纱退绕装置10的正面位置17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包头纱退绕装置10动作,除去形成于喂纱筒管的包脚纱。除去了包脚纱的喂纱筒管进一步朝向下游侧的纱头处理装置11在输送路8输送。在传感器检测到喂纱筒管(以及输送托盘)到达了纱头处理装置11的正面位置18的情况下,控制部使纱头处理装置11动作,切断卷绕于喂纱筒管的外周的复绕纱线,并形成纱头。切断了复绕纱线的喂纱筒管进一步朝向下游侧的找断纬装置12在输送路8输送,在传感器检测到喂纱筒管(以及输送托盘)到达了找断纬装置12的正面位置19的情况下,控制部使找断纬装置12动作,将由纱头处理装置11形成的纱头插入筒管的内侧(找断讳)。找断纬了的喂纱筒管进一步朝向下游在输送路8输送,并向自动络纱机2的供给路6供给。喂纱筒管在供给路6输送,并向卷取单元5中的任一个供给。在卷取单元5中,从喂纱筒管进行纱线的退绕,退绕后的纱线被卷取于卷装。搭载纱线全部被退绕了的筒管(空筒管)的输送托盘,从卷取单元5被排出,经由回收路7而再次返回到筒管处理装置3的输送路8。在输送路8中,在筒管斜槽9的上游侧配置有筒管抽出装置(bobbinpropeller) 13。筒管抽出装置13是用于抽出在从回收路7返回到输送路8的输送托盘上·载置的空筒管的装置。在传感器检测到搭载有空筒管的输送托盘到达了筒管抽出装置13的正下位置20的情况下,控制部使筒管抽出装置13动作,将该空筒管从输送托盘抽出。接下来,对用于利用筒管处理装置3的输送路8输送喂纱筒管的输送机构进行说明。该输送机构由基于圆皮带的输送机构和基于平皮带的输送机构构成。首先,对基于圆皮带的输送机构进行说明。基于圆皮带的输送机构构成为,将无端环状的圆皮带架设于多个带轮(图略)之间并沿着输送路8而配设,并且通过驱动上述带轮来使上述圆皮带循环驱动。如图2所示,通过使搭载有喂纱筒管15的输送托盘14的下表面与圆皮带21接触,并且使上述圆皮带21循环驱动,能够沿着输送路8对输送托盘14 (以及喂纱筒管15)进行输送。如图2所示,圆皮带21在带轮与带轮之间的部分被板簧22从下侧支承。该板簧22朝向斜上方配置,并且通过使中途部分弯曲而形成有朝上凸起的弯曲部22a。使该弯曲部22a的上表面与圆皮带21的下表面接触,由此构成为板簧22从下侧支承该圆皮带21。另外,在以往的筒管处理装置中,采用从动旋转的从动带轮作为支承圆皮带21的中途部分的部件。然而,在该以往的结构中存在风棉(回丝)等容易缠绕在旋转的从动带轮上,清扫等维护变得繁琐的问题。针对这一点,若采用上述的结构,则由于板簧22不具有旋转的部件,所以不存在风棉缠绕的情况。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维护的时间。用于驱动圆皮带21的驱动带轮(图略)、旋转驱动该驱动带轮的电机(图略)等配置于外装面板23的下方。通过利用外装面板23覆盖驱动带轮、电机等,能够防止操作者在筒管处理装置3的动作过程中无意中碰触到驱动带轮、电机等。驱动带轮、电机因具有旋转部而容易附着风棉。因此,需要对它们定期地进行清扫等维护。为了能够进行该维护而将外装面板23构成为可容易地拆卸。具体而言,利用螺钉25将外装面板23螺纹紧固在配置于该外装面板23的下方的基体24上。通过松开螺钉25能够拆卸外装面板23。在外装面板23上形成有用于供螺钉25插通的螺钉孔26,该螺钉孔26作为公知的锁眼形孔而形成。因此,仅通过松开螺钉25就能够不抽出该螺钉25而拆卸外装面板23。由此能够防止拆卸外装面板23时螺钉25丢失,并能够顺利地进行该拆卸作业。由于定期地进行驱动带轮等的维护(清扫),所以频繁地进行外装面板23的拆卸作业。因此,通过像上述那样地构成,能够显著提高维护的作业性。[0051]接下来,对基于平皮带的输送机构进行说明。S卩,上述那样的基于圆皮带21的输送机构存在很难将输送托盘14的姿势保持水平地进行输送的缺点。通常,即使输送托盘14倾斜一些也不存在问题,但是在输送路8的中途存在输送托盘14的水平姿势很重要的位置。例如在上述的筒管滑槽9中,为了将喂纱筒管15适当地搭载于输送托盘14而需要将该输送托盘14的姿势保持为水平状态。因此,在这样输送托盘14的水平姿势很重要的位置,相对于上述圆皮带21并行设置输送带(基于平皮带的输送机构),并构成为利用该输送带对输送托盘14进行输送。因为基于平皮带的输送带的搭载输送托盘14的面(平皮带的上表面)为平面,所以能够保持输送托盘14的水平姿势地进行输送。 该输送带的结构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输送带27具备驱动辊28、从动辊29、以及平皮带30。平皮带30构成为无端环状,架设于驱动辊28与从动辊29之间。该平皮带30为了将输送托盘14以水平状态进行输送而配设为该平皮带的输送面(平皮带的上表面)近似水平。上述驱动辊28固定于作为输送带的驱动源的电机31 (本实施方式中为步进电机)的旋转输出轴31a。从动辊29经由轴承安装于从动辊轴29a,并构成为以该从动辊轴29a为中心自由旋转。该从动辊轴29a经由从动辊托架32而被固定。在以上的结构中,通过驱动电机31来使驱动辊28旋转,并使架设于该驱动辊28与从动辊29之间的平皮带30循环驱动。由此,能够对搭载在平皮带30上的输送托盘14 (以及喂纱筒管15)进行输送。本实施方式的输送带27具有用于进行斜行调整的斜行调整机构33。该斜行调整机构33主要具备电机托架34、和斜行调整部件35。上述电机31固定于电机托架(托架)34。如图4所示,该电机托架34被螺纹紧固于构成为近似水平面的电机安装面37。在该电机托架34上形成有长孔39,该长孔39供用于进行上述螺纹紧固的螺钉38插通。其中,上述螺钉38以相对于电机安装面37大致正交的方式拧入电机安装面37。上述电机31以其旋转输出轴31a与电机安装面37平行的方式安装于电机托架34。在斜行调整部件35上形成有用于供斜行调整轴40插通的圆孔41。该斜行调整轴40作为螺钉而构成。如图4所示,斜行调整轴40经由斜行调整部件35的圆孔41拧入上述电机安装面37。由此,斜行调整部件35被螺纹紧固,并被固定为不能绕斜行调整轴40旋转。另外,通过松开该斜行调整轴40的螺钉的紧固,能够使斜行调整部件35以该斜行调整轴40为中心旋转。如图5(a)所示,在斜行调整部件35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圆柱状突出的偏心部42。偏心部42的、被与斜行调整轴40正交的平面切断的截面的轮廓形成为圆形状。之所以将该圆柱状突出的部分称为偏心部42是因为上述圆孔41形成于从圆柱的中心偏离的位置。即,偏心部42相对于插入到圆孔41的斜行调整轴40偏心。因此,在使斜行调整部件35以斜行调整轴40为中心旋转时,偏心部42进行偏心运动。此外,上述斜行调整轴40以相对于电机安装面37大致正交的方式拧入电机安装面37。因此偏心部42在与电机安装面37平行的平面内进行偏心运动。如图4所示,在电机托架34上形成有供上述偏心部42插入的长孔43。该长孔43的宽度(与长孔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与偏心部42的直径大致一致。如图4所示,在将斜行调整部件35螺纹紧固于电机安装面37时,将偏心部42插入到长孔43的内侦牝并在该状态下进行斜行调整部件35的螺纹紧固。由此,如图6所示,偏心部42被配置于长孔43的内侧。如上所述,由于长孔43的宽度与偏心部42的直径大致一致,所以长孔32的边缘与偏心部42的外周接触。由此将电机托架34定位。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使斜行调整部件35以斜行调整轴40为中心旋转,能够进行输送带27的斜行调整。即,通过使斜行调整部件35旋转,从而偏心部42进行偏心运动,其结果,该偏心部42的外周部按压长孔43的边缘。由此,如图7(a)或者图7(b)所示,电机托架34以螺钉38为中心转动。此外,偏心部42能够在长孔43的内侧且是在该长孔43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移动。因此,不会阻碍偏心部42的偏心运动。如上所述,由于通过使斜行调整部件35旋转能够使电机托架34转动,所以能够在与电机安装面37平行的平面内对驱动辊28的旋转轴(电机31的旋转输出轴31a)的倾斜 进行调整。此处,电机安装面37设定为与平皮带30的输送面(平皮带30的上表面)平行(水平)。因此,通过使斜行调整部件35旋转,能够在与平皮带30的输送面平行的平面内对驱动辊28的旋转轴的倾斜进行调整。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斜行调整机构33的结构,仅通过使斜行调整部件35旋转,就能够容易地进行输送带27的斜行调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斜行调整机构33是由电机托架34、和与电机托架34接触的斜行调整部件35构成的紧凑的结构。因此,即使对于配设在狭小的空间内的输送带,也能够设置本实施方式的斜行调整机构33。此外,如图5(b)所示,在斜行调整部件35中,在形成有偏心部42的面的相反侧形成有捏手部44。进行斜行调整的操作者通过用手指捏住该捏手部44或者利用工具等夹住捏首部44,能够容易地使斜行调整部件35旋转。此外,当斜行调整结束时,操作者通过利用斜行调整轴40的螺钉将斜行调整部件35紧固来固定该斜行调整部件的35的旋转相位。由此,驱动辊28的旋转轴(旋转输出轴31a)的角度被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孔39、43形成为,它们的长度方向与平皮带30的配设方向(移动方向)大致平行。因此,即使在固定了斜行调整部件35的旋转相位后,也能够使电机托架34整体在与平皮带30的配设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由于在平皮带上施加有规定的张力,所以在驱动辊28上施加有向从动辊29侧拉伸的力。因此,电机托架34欲向接近从动辊29侧移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从从动辊29侧与电机托架34接触的张力调整部件45。由此,能够限制电机托架34向接近从动辊29侧的方向移动。该张力调整部件45构成为,能够在与平皮带30的配设方向平行的方向(与长孔39,43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调整位置。通过调整张力调整部件45的位置,能够在与平皮带30的配设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将电机托架34定位。由此,能够调整驱动辊28与从动辊29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调整平皮带30的张力。此外,当考虑在张力调整部件45与电机托架34接触而施加力的方向上引出的虚拟线46(图6及图7)时,长孔39、43形成为位于上述虚拟线46上。另外,在该虚拟线46上配置有螺钉38以及斜行调整轴40。此外,该虚拟线46与平皮带30的配设方向大致水平。如上所述,将长孔39、43形成于虚拟线46上,由此在使斜行调整部件35旋转来进行斜行调整时,能够将电机托架34在虚拟线46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设为最小限度。因此,能够防止施加于平皮带30的力因斜行调整而大幅度弯曲(在平皮带30上作用有不合理的力)。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筒管处理装置3利用输送带27输送喂纱筒管15。输送带27具备无端环状的平皮带30、电机托架34、以及斜行调整部件35。平皮带30架设于从动辊29与驱动辊28之间。在上述电机托架34安装有作为驱动辊28的旋转轴的旋转输出轴31a。斜行调整部件35可绕斜行调整轴40旋转。另外,斜行调整部件35具备相对于斜行调整轴40偏心的偏心部42。而且,电机托架34通过与偏心部42的外周接触而被定位。在该结构中,通过使斜行调整部件35旋转来使偏心部42进行偏心旋转,因此由偏心部42定位的电机托架34移动。由此,能够调整驱动辊28的旋转轴(旋转输出轴31a)的倾斜,因此能够进行输送带27的斜行调整。这样,能够利用使斜行调整部件35旋转这样简单的结构进行斜行调整,因此能够紧凑地构成斜行调整机构33。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筒管处理装置3如以下那样构成。即,该筒管处理装置3具备 用于驱动平皮带30的驱动辊28、和电机31。驱动辊28固定于电机31的旋转输出轴31a。而且,电机31固定于电机托架34。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电机31直接安装于驱动辊28,且电机31自身能够进行斜行调

iF. O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筒管处理装置3如以下那样构成。S卩,偏心部42的、被与斜行调整轴40正交的平面切断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为圆形。在电机托架34上形成有长孔43,该长孔43具有与偏心部42的直径大致一致的宽度。而且,偏心部42配置于长孔43的内侧。这样,通过将配置有偏心部42的孔的形状设为长孔43,能够应对由偏心旋转引起的偏心部42的移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筒管处理装置3如以下那样构成。即,该筒管处理装置3具备张力调整部件45,该张力调整部件45从与长孔43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与电机托架34接触。而且,张力调整部件45构成为可调整与上述长孔43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S卩,能够使电机托架34在长孔43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因此,通过使张力调整部件45与电机托架34接触来限制电机托架34在上述的方向上移动。而且,通过调整张力调整部件45的位置,能够使电机托架34在长孔43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并变更驱动辊28的位置,因此能够调整施加于平皮带30的张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处理装置3中,长孔43位于在张力调整部件45与电机托架34接触而施加力的方向上引出的虚拟线46上。由此,能够防止施加于平皮带30的力因斜行调整而大幅度弯曲。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处理装置3中,在斜行调整部件35上形成有捏手部44。由此,能够使斜行调整部件35容易地旋转,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平皮带30的斜行调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系统I具备上述筒管处理装置3 ;向筒管处理装置3供给喂纱筒管15的筒管供给装置4 ;以及自动络纱机2,该自动络纱机2从利用筒管处理装置3被实施了规定的处理的喂纱筒管15卷取纱线。[0083]S卩,由于上述筒管处理装置3能够容易地进行输送带27的斜行调整,所以维护的效率提闻。因此,还能够提闻自动络纱机系统I整体的生广性。以上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结构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变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由细纱机生成的喂纱筒管15搬运至筒管供给装置4,并将该喂纱筒管15投入到筒管供给装置4中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利用输送路连接筒管处理装置与细纱机之间,由细纱机生成的喂纱筒管向筒管处理装置连续地供给。在该情况下,细纱机相当于筒管供给部。斜行调整部件35的形状并不局限于附图所记载的形状,只要具有相对于斜行调整轴40偏心的部分即可。另外,电机托架34只要构成为与偏心部42的外周接触而被定位即可,并不是一定要将偏心部42配置于长孔43的内侧。并不局限于对驱动辊28的旋转轴(旋转输出轴31a)的倾斜进行调整的结构,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应用于对从动辊29的旋转轴(从动辊轴29a)的倾斜进行调整的结构。另外,可以具有三个以上架设平皮带的辊。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应用于调整任意的辊的旋转轴。虽然对将平皮带配设为水平地输送输送筒管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即使是倾斜地输送输送筒管的结构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省略利用张力调整部件45调整平皮带30的张力的结构。
权利要求1.ー种筒管处理装置,该筒管处理装置利用输送带输送喂纱筒管, 该筒管处理装置的特征在干, 所述输送带具备无端环状的平皮帯、托架以及斜行调整部件,所述平皮带架设于多个辊之间,在所述托架安装有所述多个辊中的任意一个辊的旋转轴,所述斜行调整部件构成为能够绕规定的斜行调整轴旋转,并且所述斜行调整部件具备相对于所述斜行调整轴偏心的偏心部,所述托架通过与所述偏心部的外周接触而被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筒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 该筒管处理装置具备用于驱动所述平皮带的驱动辊、和电机, 所述驱动辊固定于所述电机的旋转输出轴,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托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偏心部的、被与所述斜行调整轴正交的平面切断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为圆形,在所述托架形成有长孔,该长孔具有与所述偏心部的直径大致一致的宽度,所述偏心部配置于所述长孔的内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 该筒管处理装置具备张カ调整部件,该张カ调整部件从与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与所述托架接触,所述张カ调整部件构成为能够调整与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长孔位于在所述张カ调整部件与所述托架接触而施加力的方向上引出的虚拟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斜行调整部件形成有捏手部。
7.—种纱线卷取系统,其特征在干, 所述纱线卷取系统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筒管处理装置; 将喂纱筒管向所述筒管处理装置供给的筒管供给部;以及 从利用所述筒管处理装置被实施了规定的处理的喂纱筒管卷取纱线的纱线卷取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筒管处理装置,该筒管处理装置利用输送带输送喂纱筒管。输送带具备无端环状的平皮带、电机(31)、电机托架(34)、以及斜行调整部件。平皮带架设于从动辊以及驱动辊(28)之间。在电机(31)的旋转输出轴(31a)上固定有驱动辊(28)。在电机托架(34)上安装有电机(31)。斜行调整部件能够绕斜行调整轴(40)的轴线旋转。另外,在斜行调整部件具备相对于斜行调整轴(40)偏心的偏心部(42)。而且,电机托架(34)通过与偏心部(42)的外周接触而被定位。
文档编号B65H54/74GK202558377SQ20122010962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吉田恭规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