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分离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8651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纸张分离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张分离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纸张分离装置具备:框架部件、图像承载体、固定板和两种装配体。两种装配体具备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一个装配体固定在固定板上,另一个装配体固定在框架部件上。第一装配体具有分离爪和引导部件。第二装配体不保持分离爪,仅具有引导部件。本发明以廉价的结构实现防止误组装。
【专利说明】纸张分离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张分离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具有感光鼓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已知有具备用于从鼓圆周面分离纸张的分离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分离装置具有其前端部与感光鼓的圆周面抵接的多个分离爪。各分离爪分别与用于引导纸张的引导辊一起保持在保持架上而被装配体化。
[0003]各装配体在感光鼓的轴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在支撑感光鼓的鼓框架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各装配体的固定部。该固定部由多个突出部和形成于该突出部的卡合孔部构成。
[0004]而且,各装配体通过使形成于保持架的卡合爪与形成于上述突出部的卡合孔部卡合而被固定在鼓框架上。为了提高通过分离爪分离的纸张的运送性,优选增加引导辊(引导部件)的数量。
[0005]然而,若增加引导部件的数量,则需要重新准备用于将引导部件固定在鼓框架上的部件,因此具有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因此,考虑利用上述保持架作为引导部件的固定用部件。由此,能够通过实现零件的通用化来降低成本。
[0006]然而,此时,需要准备在保持架上保持分离爪和引导部件而成的第一装配体和在保持架上仅保持引导部件而成的第二装配体这两种装配体。由于这两种装配体使用相同的保持架,因此当操作者将各装配体组装在鼓框架上时,容易产生本来应组装第一装配体的部位上组装第二装配体,应组装第二装配体的部位上组装第一装配体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廉价结构提高纸张的运送性(引导性)的同时,能够防止误组装的纸张分离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0008]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分离纸张的纸张分离装置具备:框架部件、图像承载体和固定板,并且进一步具备两种装配体。所述图像承载体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框架部件上且与纸张抵接的同时进行旋转。所述固定板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框架部件上。所述两种装配体具有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所述第一装配体使分离爪和引导部件保持在设置有卡合部的保持架上而成,所述分离爪用于从所述图像承载体分离所述纸张,所述引导部件用于引导所述纸张。所述第二装配体在设置有所述卡合部的保持架上仅保持所述引导部件而不保持所述分离爪而成。在所述框架部件及所述固定板的双方上均分别设置有具有与所述保持架的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的装配体固定部。所述两种装配体中的一种装配体固定在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装配体固定部上,另一种装配体固定在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的第一装配体固定部上。
[0009]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纸张分离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倾斜地表示作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张分离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印机。
[0011]图2示意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印机的内部结构。
[0012]图3倾斜地表示卸下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印机的右侧盖的状态。
[0013]图4倾斜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光鼓单元。
[0014]图5示意性放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鼓框架上设置的清洁部的剖面。
[0015]图6倾斜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装配体。
[0016]图7倾斜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装配体。
[0017]图8倾斜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鼓框架。
[0018]图9放大并倾斜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鼓框架上形成的第一装配体固定部。
[0019]图10六表示图8的六-八线剖面。
[0020]图108表示图8的8-8线剖面。
[0021]图11倾斜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板。
[0022]图12放大并倾斜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板上形成的第二装配体固定部。
[0023]图13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及第二装配体向鼓框架的组装顺序。
[0024]图14倾斜地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板上形成的第二装配体固定部上组装第二装配体的状态。
[0025]图15倾斜地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鼓框架的第一装配体固定部上组装第一装配体的状态。
[0026]图16表示图12的线剖面。
[0027]图17倾斜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装配体向鼓单元的组装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结构、配置等各要素并不限定发明的范围,只不过是单纯的说明例而已。
[0029]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表示作为具备本实施方式中的纸张分离装置3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数字复印机1 (以下,仅称作复印机)。该复印机1具有主体筐体部60和配置在其上侧的扫描筐体部65。在扫描筐体部65内,收容有用于读取原稿图像的扫描部在主体筐体部60内,收容有用于将扫描部66所读取的原稿图像印刷到纸张?上的图像形成部20。在扫描筐体部65的侧面,设置有用于使用者对复印机1进行各种操作指示的操作面板200。
[0030]如图2所示,在主体筐体部60内,收容有供纸部10、图像形成部20、定影部40。在主体筐体部60的上表面部形成有排纸部50。在从供纸部10至排纸部50的纸张运送路径I上,配置有夹持并运送纸张?的多个运送辊对11?13。
[0031]上述供纸部10被配置在主体筐体部60内的下部。供纸部10具有供纸盒103和取纸辊10匕供纸盒103收容片状的纸张?。取纸辊106取出该供纸盒103内的纸张?并向该盒外送出。从供纸盒103送出至盒外的纸张?经由运送辊对11供给至图像形成部20。在图像形成部20中,基于规定的图像数据对从供纸部10供给的纸张?转印调色剂图像。纸张?供给至定影部40。
[0032]在定影部40中,通过将从图像形成部20供给的纸张?在定影辊403及加压辊406之间加压,从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该纸张?上。而且,调色剂图像由定影部40定影后的纸张?通过两个辊40^4013向下游侧送出。从定影部40送出的纸张?经由多个运送辊对12、13排出至上述排纸部50。
[0033]上述图像形成部20具有作为图像承载体的一例的感光鼓21。在感光鼓21的周围,以10点的方向为基准沿图中逆时针旋转方向依次配置有带电器23、曝光装置25、显影器27、转印器29、纸张分离装置31、清洁装置33及除电器35。
[0034]上述带电器23通过带电辊233使感光鼓20的圆周面均匀带电。上述曝光装置25通过向感光鼓21的圆周面照射激光来形成与规定的图像数据相应的静电潜像。
[0035]上述显影器27向感光鼓21的圆周面的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以显像化为调色剂图像,转印器29通过对转印辊2如施加转印偏压,从而使感光鼓21的圆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纸张?上。
[0036]如图3及图4所示,感光鼓21、纸张分离装置31及清洁装置33通过鼓框架71被单元化而构成鼓单元70。
[0037]上述鼓框架71具有一对侧壁部7匕、清洁壳体部71匕一对侧壁部7匕能够旋转地支撑感光鼓21的轴向的两端部。清洁壳体部7化横跨两个侧壁部7匕之间。清洁壳体部71构成清洁装置33的外壁部。
[0038]如图5所示,清洁装置33具有滑动摩擦辊33^运送螺杆336及清洁叶片33^。滑动摩擦辊333及运送螺杆336被收容在清洁壳体部716内。滑动摩擦辊333与感光鼓21抵接的同时进行旋转,刮取该感光鼓21的圆周面上附着的放电生成物等异物。清洁叶片33(3安装在清洁壳体部716的鼓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端部。
[0039]清洁叶片33^使其前端部与感光鼓21的圆周面抵接,从而刮取该感光鼓21的圆周面上附着的剩余调色剂。由清洁叶片33。刮取的调色剂被运送螺杆336排出至设置于清洁装置33的外部的调色剂回收容器(省略图示)。
[0040]清洁壳体部716的鼓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面为沿感光鼓21的轴向延伸的矩形的铅垂面。而且,该上游侧的端面构成用于将固定板72安装在清洁壳体部716 (鼓框架71)上的固定板安装面71?。固定板72的下端部朝向清洁壳体部716的内侧弯曲成[字状来形成密封安装部72丨。在密封安装部72丨上安装有薄膜状的密封部件73。密封部件73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四”薄膜构成。密封部件73形成为沿感光鼓21的轴向延伸的矩形状。而且,密封部件73的一侧的长边部固定在密封安装部72〖上,另一侧的长边部与感光鼓21的圆周面抵接。如此,密封部件73防止清洁壳体部716内的调色剂从清洁壳体部716与感光鼓21的间隙向鼓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漏出。
[0041]上述纸张分离装置31具有使纸张?从感光鼓21的圆周面分离并向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侧引导的功能,使得纸张?不会进入到清洁壳体部71匕具体来讲,纸张分离装置31具有第一装配体81和第二装配体82。第一装配体81兼具纸张分离功能和纸张引导功能。第二装配体82仅具有纸张引导功能。两个装配体81、82具有通用的(相同的)保持架100。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讲明,以两个装配体81、82处于安装在复印机1内的鼓单元70中的状态(图3的状态)进行说明。
[0042]如图6所示,第一装配体81被构成为使分离爪92及引导辊91保持在保持架100上。保持架100具有保持架主体101、一对臂部102、一对卡合爪103、一对卡合爪104及一对纵板部105。保持架主体101呈大致I字框状。一对臂部102从保持架主体101的下端部向鼓轴方向的两侧延伸。各臂部102被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挠曲。一对卡合爪103从一对臂部102的前端部分别向下侧突出。一对卡合爪104从保持架主体101的上端部向上侧突出。
[0043]上述一对纵板部105固定在保持架主体10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两纵板部105在鼓轴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在两纵板部105的上端部,形成有沿鼓轴方向贯通的第一轴承孔部105?。在该第一轴承孔部105?中,能够旋转地嵌合有引导辊91的支撑轴9匕。在两纵板部105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第二轴承孔部1058。在该第二轴承孔部1058中,能够旋转地嵌合有分离爪92的支撑轴923。
[0044]引导辊91的圆周面呈在其圆周方向上交替排列有凸部和凹部的锯齿状。由此,尽可能减少引导辊91与纸张?的接触面积,来抑制热定影于纸张?之前的调色剂附着在引导辊91上。
[0045]分离爪92通过未图示的偏压部件被绕支撑轴923偏压,使得其前端部压接于感光鼓21的圆周面。
[0046]如图7所示,第二装配体82被构成为仅使引导辊91保持在保持架100上。第二装配体82的结构除不使分离爪92保持在保持架100上以外,与上述第一装配体81相同。因此,省略第二装配体82的详细说明。
[0047]如图8所示,在鼓框架71(清洁壳体部71幻的固定板安装面71?上,形成有第一固定板挂止部71(1、第二固定板挂止部716及第一装配体固定部71(3。上述第一固定板挂止部71(1总计形成有四个,在鼓轴方向隔开间隔而形成。第一装配体固定部7化在该各固定板挂止部71(1之间各形成有一个,总计形成有三个。上述第二固定板挂止部716隔着正中间的第一装配体固定部7化,在其两侧各形成有一个,总计形成有两个。
[0048]如图9所示,各第一装配体固定部71。具有一对框架侧第一突出部718和框架侧第二突出部711上述一对框架侧第一突出部718被形成为沿鼓轴方向延伸的矩形块状。两个框架侧第一突出部718在鼓轴方向隔开间隔形成。在两个框架侧第一突出部718上分别形成有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框架侧第一卡合孔71』。
[0049]上述框架侧第二突出部711!相对于框架侧第一突出部718隔开间隔配置在上侧。从上侧观察,框架侧第二突出部71卜横跨两个框架侧第一突出部718之间地配置。框架侧第二突出部71卜被形成为沿鼓轴方向延伸的矩形块状。在框架侧第二突出部71卜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框架侧第二卡合孔711在以上方式构成的第一装配体固定部71。上如后所述地组装固定上述第一装配体81。
[0050]如图10八所示,上述第一固定板挂止部71(1被形成为向下侧打开的剖面-字状。而且,通过固定板72中形成的第一安装孔726的周缘部分伸入到该第一固定板挂止部71(1的2字状槽中,限制固定板72的图中左右方向的移动。如图108所示,从鼓轴方向观察,第二固定板挂止部716由呈直角三角形的柱状体构成。而且,通过在固定板72中形成的第二安装孔72(3中嵌入该第二固定板挂止部716,限制固定板72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如此,固定板72通过第一及第二固定板挂止部71(^716能够装卸地安装在固定板安装面71?上。
[0051]如图插通孔72(1总计形成有3组,各组沿鼓轴方向等间隔配置。第二装配体固定部723在三组插通孔72(1之间各形成有一个,总计形成有两个。在各第二装配体固定部723的侧方分别形成有上述第二安装孔72匕上述第一安装孔726总计形成有四个,沿鼓轴方向等间隔配置。
[0052]如图12所示,第二装配体固定部723具有一对固定板侧第一突出部728和固定板侧第二突出部72卜。上述一对固定板侧第一突出部728由沿鼓轴方向延伸的板状片形成,在该鼓轴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各固定板侧第一突出部728通过切开并弯折固定板72的一部分而形成。在固定板72上,该切开区域形成为一对贯通孔720。在固定板侧第一突出部72^的基端部形成有固定板侧第—^合孔72』(参照图16)。
[0053]上述固定板侧第二突出部721!相对于上述固定板的第一突出部728隔开间隔配置在上侧。从上侧观察,固定板侧第二突出部72卜横跨两个固定板侧第一突出部728之间地配置。固定板侧第二突出部72卜呈沿鼓轴方向延伸的矩形板状。固定板侧第二突出部72匕通过弯折固定板72的上端部来形成。在固定板侧第二突出部72卜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固定板侧第二卡合孔721在以上述构成的第二装配体固定部723上如后所述地组装固定上述第二装配体82。
[0054]接着,参照图13至图15,对纸张分离装置31向鼓框架71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0055]在最初的工序中,准备两个第二装配体82,并且组装到固定板72的第二装配体固定部723中(图13的最上段的工序在该组装操作中,首先,使形成于保持架100的第二卡合爪104(参照图14)与固定板侧第二卡合孔72&卡合。之后,用手指向上侧按压保持架100的臂部102以使其稍微挠曲的同时,将第一卡合爪103插入到固定板侧第一卡合孔72』。之后,若从臂部102松开手指,则臂部102因恢复力而返回到原来的状态,以使第一卡合爪103与固定板侧第—^合孔72』卡合。如此,完成各第二装配体82向第二装配体固定部723的组装。
[0056]在下一工序中,将组装有第二装配体82的固定板72安装在鼓框架71的固定板安装面71?上(图13的中段的工序若将固定板72安装在固定板安装面71?上,则构成第一装配体固定部71。的框架侧第一突出部718贯通形成于固定板72的插通孔72(1而露出到外部。另外,构成第一装配体固定部71。的框架侧第二突出部71卜与固定板72的上端缘相比从上侧突出而露出到外部。即,即使将固定板72固定在鼓框架71的固定板安装面71?上,第一装配体固定部7化也不会被固定板72隐藏,而露出到外部。
[0057]在最终工序中,在上述露出的第一装配体固定部71。上组装第一装配体81(图13的最下段的工序)。在该组装操作中,首先,使形成于保持架100的第二卡合爪104(参照图15)与框架侧第二卡合孔7化卡合。之后,用手指向上侧按压保持架100的臂部102以使其稍微挠曲的同时,将第一卡合爪103插入到框架侧第一卡合孔71』。之后,若从臂部102松开手指,则臂部102因恢复力而返回到原来的状态,以使第一卡合爪103与框架侧第一卡合孔71』卡合。如此,完成各第一装配体81向第一装配体固定部71(3的组装。通过上述三个工序,完成纸张分离装置31向鼓框架71的组装。
[0058]如以上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纸张分离装置31除兼具纸张分离功能和纸张引导功能的第一装配体81之外,具备仅具有纸张引导功能的第二装配体82。因此,能够提高由分离爪92从感光鼓21的圆周面分离后的纸张?的运送性(引导性而且,上述第一及第二装配体81、82使用相同的保持架100。由此,能够实现零件的通用化以降低产品成本。
[0059]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用于固定第二装配体82的第二装配体固定部723形成于固定板72上而并非鼓框架71上。因此,能够使第二装配体82的组装工序(图13的最上段的工序)和第一装配体81的组装工序(图13的最下段的工序)分离,以使工序区别化。由此,能够防止将第一装配体81错误地组装到第二装配体固定部723中,将第二装配体82错误地组装到第一装配体固定部71。中的失误。
[0060]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二装配体固定部723形成在用于固定密封部件73的固定板72上。因此,能够通过利用现有的固定板72来抑制零件数目的增加。进而,能够降低产品成本。
[0061]第二实施方式
[0062]图17表示第二实施方式。关于该第二实施方式,鼓框架71的固定板安装面7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此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对与图15及图17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006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鼓框架71的固定板安装面71?上形成有一对限制部71?。一对限制部71?限制“第二装配体82的形成于保持架100的第一卡合爪103”向卡合解除侧的位移。各限制部71?分别被形成为突出到固定板72上形成的一对贯通孔720内。而且,各限制部71?在贯通孔720内与保持架100的臂部102邻接并配置在其上侧。因此,通过该限制部71?限制臂部102向上方的位移。进而,通过限制部71?限制卡合爪103向上侧(即,卡合解除侧)的位移。因此,能够防止一旦不慎卸下组装在第二装配体固定部723上的第二装配体82的情况。进而,能够切实地防止第一装配体81被错误地组装到第二装配体固定部723的现象。
[0064]第三实施方式
[006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纸张分离装置31应用于感光鼓21的例子。然而,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应用于用于使调色剂热定影在纸张上的定影辊(定影鼓)4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二装配体82固定在固定板72上,并将第一装配体81固定在鼓框架71上。然而,不限于此,还可以将第一装配体81固定在固定板72上,并将第二装配体82固定在鼓框架71上。
[006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对复印机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打印机、扫描装置或复合机等其他图像形成装置。
[0067]如以上说明,本发明对具有感光鼓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有用,特别是,对具备用于从感光鼓分离纸张的分离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分离纸张的纸张分离装置,具备: 框架部件; 图像承载体,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框架部件上且与纸张抵接的同时进行旋转;和 固定板,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框架部件上, 所述纸张分离装置进一步具备两种装配体, 所述两种装配体具有: 第一装配体,使分离爪和引导部件保持在设置有卡合部的保持架上而成,所述分离爪用于从所述图像承载体分离所述纸张,所述引导部件用于引导所述纸张;和 第二装配体,在设置有所述卡合部的保持架上仅保持所述引导部件而不保持所述分离爪而成, 在所述框架部件及所述固定板的双方上均分别设置有具有与所述保持架的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的装配体固定部, 所述两种装配体中的一种装配体固定在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装配体固定部上,另一种装配体固定在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的第一装配体固定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架具有作为所述卡合部的第一卡合爪及第二卡合爪, 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装配体固定部具有: 从所述固定板突出且彼此隔开间隔配置的固定板侧第一突出部及固定板侧第二突出部; 形成于所述固定板侧第一突出部且作为与所述第一卡合爪卡合的所述被卡合部的固定板侧第—合孔部;和 形成于所述固定板侧第二突出部且作为与所述第二卡合爪卡合的所述被卡合部的固定板侧第二卡合孔部, 在所述框架部件中的所述固定板的安装面上,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卡合爪向卡合解除侧的位移的限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架具有作为所述卡合部的第一卡合爪及第二卡合爪, 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的第一装配体固定部具有: 从所述框架部件突出且彼此隔开间隔配置的框架侧第一突出部及框架侧第二突出部; 形成于所述框架侧第一突出部且作为与所述第一卡合爪卡合的所述被卡合部的框架侧第一卡合孔部;和 形成于所述框架侧第二突出部且作为与所述第二卡合爪卡合的所述被卡合部的框架侧第二卡合孔部, 在所述框架部件中的所述固定板的安装面上,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卡合爪向卡合解除侧的位移的限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装配体固定在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装配体固定部上, 所述第一装配体固定在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的第一装配体固定部上。
5.一种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分离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承载体为感光鼓。
【文档编号】B65H3/06GK104444465SQ20141041895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藤井宏和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