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702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包括提升机构、压紧机构、缓冲机构和输出展开辊;提升机构、压紧机构、缓冲机构和输出展开辊通过薄膜顺次连接。本实用新型将人工上膜替换为机械上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薄膜卷安装时的安全系数,仅需要一个操作工人就能完成所有的上膜工作;另一方面也缩短了薄膜卷的更换时间,保证了覆膜机的连续覆膜不中断;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不需要对现有的覆膜机进行改动,可直接使用,降低了改造成本,提高了覆膜的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覆膜机【技术领域】,涉及覆膜机的薄膜输送技术与相关结构,具体来说是一种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覆膜机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薄膜主要由薄膜卷提供。一卷薄膜卷的重量在60公斤左右,而覆膜机上相应的薄膜展开滚的离地高度为1.Sm,因此现有的依靠人工上膜的方式至少需要2人通力合作,费力且十分的不方便,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当一卷薄膜使用完毕后,需要将相应的卷芯撤下,并安放新的一卷薄膜卷才能继续进行生产工作,人工更换时间较长,且前后薄膜之间存在间隙,大大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覆膜次品,降低了产品的整体质量,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方便薄膜卷的更换,同时又不影响到生产过程,保持覆膜的连续性,提高覆膜产品的品质,降低覆膜产品的生产成本。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包括提升机构、压紧机构、缓冲机构和输出展开辊;所述提升机构、压紧机构、缓冲机构和输出展开辊通过薄膜顺次连接;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有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和卷轴限位机构,所述卷轴限位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柱的顶端和第二升降柱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升降支架和第二升降支架,所述第一升降支架和第二升降支架与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之间的夹角均为10度至90度;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所述卷轴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横架、第二横架、第一弹性支撑架和第二弹性支撑架,所述第一横架、第二横架、第一弹性支撑架和第二弹性支撑架共同组成了方形结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一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二导向装置;所述压紧板上沿薄膜的运动方向分别顺次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切断组件、融合组件、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二导向装置均由上导向辊和下导向辊组成,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二压紧组件均包括有一压板,所述压板背向所述压紧板的一侧设置有一压板驱动件,所述压板面向所述压紧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机架和至少一组缓冲辊组,所述缓冲辊组包括上缓冲辊和下缓冲辊,所述上缓冲辊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侧板上,所述下缓冲辊的两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机架的侧板、下缓冲辊的两个端部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输出展开辊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块花纹。
[0006]优选地,所述切断组件包括一切刀,所述切刀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薄膜的运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压紧板上与所述切刀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切断槽。
[0007]优选地,所述融合组件包括上加热条和下冷却条;所述上加热条为电加热条,所述下冷却条为水冷条。
[0008]优选地,所述防滑层为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薄膜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凸块。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为液压升降机构或螺旋升降机构。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的。
[0011]1、本实用新型中新增了一个提升机构,该机构将人工上膜替换为机械上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薄膜卷安装时的安全系数,仅需要一个操作工人就能完成所有的上膜工作;另一方面也缩短了薄膜卷的更换时间,保证了覆膜机的连续覆膜不中断。
[0012]2、本实用新型可将两卷不同的薄膜卷通过融合形成一个整体,避免薄膜的不连续性,确保覆膜的连续性。
[0013]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个薄膜的缓冲机构,在更换薄膜卷时仍能够保持覆膜的正常工作,避免更换薄膜卷时需要停机而影响到覆膜的连续性。
[0014]4、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不需要对现有的覆膜机进行改动,可直接使用,降低了改造成本,提高了覆膜的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送膜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压紧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缓冲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1中:1为提升机构;2为压紧机构;3为缓冲机构;4为输出展开辊;11为第一升降柱;22为第一导向装置;23为第二导向装置;32为缓冲辊组;111为第一升降支架。
[0020]图2中:11为第一升降柱;12为第二升降柱;13为卷轴限位机构;111为第一升降支架;121为第二升降支架;131为第一横架;132为第二横架;133为第一弹性支撑架;134为第二弹性支撑架。
[0021]图3中:21为压紧板;23为第二导向装置;25为切断组件;26为融合组件;27为第二压紧组件;201为压板;202为压板驱动件;203为防滑层;251为切刀;261为上加热条;262为下冷却条。
[0022]图4中:31为机架;33为弹性件;321为上缓冲辊;322为下缓冲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4]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参见图1,一种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包括提升机构1、压紧机构2、缓冲机构3和输出展开辊4 ;提升机构1、压紧机构2、缓冲机构3和输出展开辊4通过薄膜顺次连接。
[0026]参见图1和图2,提升机构I包括有第一升降柱11、第二升降柱12和卷轴限位机构13,卷轴限位机构13分别与第一升降柱11的顶端和第二升降柱12的顶端相连接;第一升降柱11和第二升降柱12上分别设置12有相对应的第一升降支架111和第二升降支架121,第一升降支架111和第二升降支架121与第一升降柱11和第二升降柱12之间的夹角均为10度至90度,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0度;第一升降柱11和第二升降柱12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0度;卷轴限位机构13包括第一横架131、第二横架132、第一弹性支撑架133和第二弹性支撑架134,所述第一横架131、第二横架132、第一弹性支撑架133和第二弹性支撑架134共同组成了方形结构;第一升降柱111和第二升降柱121为液压升降机构或螺旋升降机构。
[0027]参见图1和图3,压紧机构2包括压紧板21,压紧板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22和第二导向装置23 ;压紧板21上沿薄膜的运动方向分别顺次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24、切断组件25、融合组件26、第二压紧组件27 ;第一导向装置22和第二导向装置23均由上导向辊和下导向辊组成,第一压紧组件24和第二压紧组件27均包括有一压板201,压板201背向压紧板21的一侧设置有压板驱动件202,压板201面向压紧板21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203,防滑层203为橡胶层,橡胶层与薄膜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凸块;切断组件25包括切刀251,切刀251的运动方向与薄膜的运动方向相垂直;压紧板21上与切刀25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切断槽;融合组件26包括上加热条261和下冷却条262 ;上加热条261为电加热条,下冷却条262为水冷条。
[0028]参见图1和图4,缓冲机构3包括机架31和至少一组缓冲辊组32,本实施例中缓冲辊组32的数量为8组;缓冲辊组32包括上缓冲辊321和下缓冲辊322,上缓冲辊321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机架31的侧板上,下缓冲辊322的两端设置有弹性件33 ;机架31的侧板、下缓冲辊322的两个端部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图中未示出)。
[0029]输出展开棍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块花纹。
[0030]工作时,首先通过推车将薄膜卷运送至提升机构的底部,升降支架也同时移动到底部,操作人员只需要简单的滚动即可将薄膜卷的卷芯的两端置于升降支架上,开动升降柱,薄膜卷便提升至相应的高度,进而进入到卷轴限位机构,此时卷芯的两端与弹性支撑架相接触,在薄膜卷自重的作用下,弹性支撑架发生变形下陷,因此可有效对薄膜卷进行限位,而当薄膜卷只剩下卷芯时,弹性支撑架恢复原状,方便取出;当一卷薄膜卷能够满足一次覆膜需求时,提升机构可直接与输出展开辊相连接,简化上膜过程;当需要连续覆膜时,薄膜卷上的薄膜(图1、图3和图4中虚线表示)将先进入到压紧机构,再进入到缓冲机构,最后从输出展开辊输出进入到覆膜环节;当需要更换薄膜卷时,压紧机构中的第二压紧组件的压板驱动件驱动相应的压板下压,使得薄膜不在向前运动,同时切断组件中的切刀切除一卷薄膜的尾部部分,确保待融合的薄膜平整,更换完的新薄膜卷上的薄膜行进至前一薄膜的尾部,即融合组件的下方,此时第一压紧组件的压板驱动件驱动相应的压板下压,确保不再有新的薄膜输入,此时切断装置切除新薄膜卷的前端部分,确保新薄膜融合部位的平整,融合组件的上加热条将新旧薄膜进行融合,而下冷却条则迅速将融合部位冷却,提高融合处的强度,缩短融合时间;在上述时间段中,缓冲机构将负责提供薄膜的输送工作,随着薄膜的减少,下缓冲辊会向上移动,进而释放出储存的薄膜,而当回复薄膜的输送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下缓冲辊向下运动,重新储存薄膜,为下一次的薄膜卷更换做好准备。
[0031]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机构、压紧机构、缓冲机构和输出展开辊;所述提升机构、压紧机构、缓冲机构和输出展开辊通过薄膜顺次连接;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有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和卷轴限位机构,所述卷轴限位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柱的顶端和第二升降柱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升降支架和第二升降支架,所述第一升降支架和第二升降支架与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之间的夹角均为10度至90度;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所述卷轴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横架、第二横架、第一弹性支撑架和第二弹性支撑架,所述第一横架、第二横架、第一弹性支撑架和第二弹性支撑架共同组成了方形结构;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一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二导向装置;所述压紧板上沿薄膜的运动方向分别顺次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切断组件、融合组件、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二导向装置均由上导向辊和下导向辊组成,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二压紧组件均包括有一压板,所述压板背向所述压紧板的一侧设置有一压板驱动件,所述压板面向所述压紧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机架和至少一组缓冲辊组,所述缓冲辊组包括上缓冲辊和下缓冲辊,所述上缓冲辊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侧板上,所述下缓冲辊的两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机架的侧板、下缓冲辊的两个端部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 所述输出展开辊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块花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组件包括一切刀,所述切刀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薄膜的运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压紧板上与所述切刀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切断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组件包括上加热条和下冷却条;所述上加热条为电加热条,所述下冷却条为水冷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为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薄膜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凸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覆膜机的薄膜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为液压升降机构或螺旋升降机构。
【文档编号】B65H16/00GK204078974SQ20142051994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邱林岳, 杜兴华, 黄勇, 戈志敏 申请人:上海浦东黄工印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