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电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311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电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电动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原材料从地面运输到作业面上,当原材料运输到作业面时,需要工人员抬动才能将原材料卸下,较为麻烦,浪费体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电动提升装置。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电动提升装置,包括两根立柱,两根根立柱的上端通过横梁连接,两根立柱相对应的边部纵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镶嵌有滑块,还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两侧与滑块连接,所述槽体的边部设有开门,所述槽体内的底端排列有可转动的一号辊轴,所述开门的内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排列有可转动的二号辊轴,所述槽体内设有灰浆槽,所述槽体的两侧通过钢丝绳与横梁上的卷扬机相连接,还包括地脚,所述地脚上设有立管,所述立管内通过弹簧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与槽体连接,所述槽体底端的边角处设有支撑柱,所述槽体为矩形。

所述灰浆槽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号辊轴和二号辊轴的配合便于将灰浆槽移送到跳板上,节省体力。将灰浆槽在槽体内移出,便于运送其它的建筑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地脚与立管、立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槽体与开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柱,2-横梁,3-滑槽,4-滑块,5-槽体,6-开门,7-一号辊轴,8-凹槽,9-二号辊轴,10-灰浆槽,11-钢丝绳,12-卷扬机,13-地脚,14-立管,15-弹簧,16-立杆,17-支撑柱,1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一种建筑电动提升装置,包括两根立柱1,两根根立柱1的上端通过横梁2连接,两根立柱1相对应的边部纵向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镶嵌有滑块4,还包括槽体5,所述槽体5的两侧与滑块4连接,所述槽体5的边部设有开门6,所述槽体5内的底端排列有可转动的一号辊轴7,所述开门6的内表面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内排列有可转动的二号辊轴9,所述槽体5内设有灰浆槽10,所述槽体5的两侧通过钢丝绳11与横梁2上的卷扬机12相连接,还包括地脚13,所述地脚13上设有立管14,所述立管14内通过弹簧15连接有立杆16,所述立杆16的顶端与槽体5连接,所述槽体5底端的边角处设有支撑柱17,所述槽体为矩形。所述灰浆槽10上设有把手18。

槽体5的其中一个边部设有开门6,一号辊轴7的两端可转动的与槽体5的内壁连接。二号辊轴9的两端可转动与凹槽8的内壁相连接。横梁2的中间位置设有纵向孔,钢丝绳11穿过纵向孔与卷扬机12连接,通过滑槽3与滑块4的配合保证槽体5垂直升降。卷扬机12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驱动卷扬机12,通过钢丝绳11将槽体5吊起到适当的高度后,将开门6打开,开门6的一端担在建筑跳板上,拉动把手18,使灰浆槽10通过一号辊轴7和二号辊轴9滑到跳板上。用后,槽体5回落时,地脚13首先与地面接触,通过立管14、弹簧、立杆16的配合对槽体5起到减震的作用,避免支撑柱17直接与地面接触,长时间使用将槽体5震坏。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范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视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