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浆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013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料浆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行业中,料浆是生产过程中主要原料之一,若要生产出好的产品,对料浆的工艺要求也非常严格,包括料浆的细度、含水率、温度等。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料浆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以下最为合适,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天气的变化、用于制浆的废浆温度高低都会影响料浆的温度。料浆温度过高时,直接影响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对于现有的料浆罐来说存在以下弊端:一、料浆温度过高时,造成浇注料浆稠化快、半成品大气孔、工艺纹多;二、无法实现自动控制料浆温度,影响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料浆温度,确保料浆温度在40℃以下,保障生产工艺,保证产品的质量的料浆冷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料浆冷却装置,包括料浆储罐,所述料浆储罐的外壁上设有一圈水腔,该水腔的底部连接循环水入水管,上部连接循环水出水管,顶部连接排空管;料浆储罐的内壁上安装温度变送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循环水入水管通过离心泵连接到储水池,循环水出水管通过管道连接到冷却塔的进水口,排空管和冷却塔的出水口均连接到储水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离心泵设有两个,并连接变频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循环水入水管设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料浆储罐的容积为50m3,水腔的厚度为2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该料浆冷却装置连接PLC控制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料浆冷却装置通过水循环进行热交换,自动控制料浆温度,能有效地控制料浆的温度,确保料浆温度在40℃以下,保障了生产工 艺的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有效地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料浆冷却装置,包括料浆储罐1,所述料浆储罐1的外壁上设有一圈水腔2,该水腔2的底部连接循环水入水管3,上部连接循环水出水管4,顶部连接排空管5;料浆储罐1的内壁上安装温度变送器6。

进一步,所述循环水入水管3通过离心泵连接到储水池,循环水出水管4通过管道连接到冷却塔的进水口,排空管5和冷却塔的出水口均连接到储水池。

进一步,所述循环水入水管3设有两个。

进一步,所述料浆储罐1的容积为50m3,水腔2的厚度为2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代表性具体实施方法:一、在50m3料浆储罐1外壁增加一厚度为200mm的水腔2,通过水泵注入循环水,利用热传递的原理,降低储罐内料浆的温度;在储罐内壁上安装一个PT100温度变送器6,检测储罐内料浆的温度;二、设置一个27m3的储水池,安装一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实现液位自动控制,同时安装一个PT100温度变送器,检测储水池的水温;三、安装两台4KW离心泵,通过变频器控制,实现水循环,在泵出口管道安装压力变送器检测水压;四、安装一台冷却塔,用于冷却循环水;五、在管道上加装若干个一体式气动阀及手动阀,实现自动控制及保障检修需要;六、增加一PLC控 制柜,编写自动控制程序,通过接收现场的温度、压力及液位传感器反馈信号和阀门阀位信号,实现自动开关阀门,启停离心泵和冷却塔的功能,最终达到降低料浆温度的目的。

采用上述装置后,能有效地控制料浆的温度,保障了生产工艺的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当料浆储罐1内料浆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程序自动打开循环水出水管4、排空管5和循环水入水管3上的阀门,启动冷却塔及循环水泵,冷却水注入冷却水腔2,当冷却水形成循环后,关闭排空管5上的气动阀门,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冷却水经过水腔2不断地循环,进行热交换,以降低50m3料浆储罐1内的料浆温度,当料浆温度降到设定值时,系统自动关闭循环水泵、冷却塔及相关阀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有效地提高加气砌块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