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导管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7857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导管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医用导管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在组装带有医用管的器械时,对医用管的上料大多采用人工上料方式,人工方式虽然可以比较准确的将医用管送至生产线的输送带上,但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工人身上或多或少带有细菌等微生物,对医用管产生污染,使组装好的医疗器械洁净度大大降低。

在专利号为2009102154639公开的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所述的移料结构包括设置在振动整料结构上方的若干根吸料杆,所述的吸料杆固定在一个吸料架上,该吸料架与固定在机架上且能够带动其升降的吸料升降驱动器相连,上述的吸料杆下端具有负压孔;在吸料杆一侧设有能将吸附在吸料杆上的医用管转移至对齐机构上的转料夹具,该转料夹具与能够带动其升降的转料升降驱动器和能带动其平移的平移驱动器相连,医用管首先在备料机构中被整理成相对平行和对齐,再在该备料机构的输送下转移到对齐机构。该对齐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对医用管的端部再次对齐,保证医用管达到端部齐整。然后,医用管在位于该对齐机构上方的出料机构的作用下转移到输送机构上,从而完成整个上料,吸料杆通过吸取料斗内的医用管,但是料斗相对于吸料杆是固定,吸料杆不能够将料斗底部的医用管吸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医用管上料过程实现自动化的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导管上料装置,包括导管上料组件、导管存料组件对齐组件以及用于安装导管上料组件、导管存料组件和对齐组件的安装架,导管上料组件抓取导管存料组件中的医用导管,导管上料组件将抓取的医用导管放置到对齐组件上,导管存料组件包括存料仓、升降台板、驱动装置以及两组丝杠,存料仓由底板、左侧壁、右侧壁、前壁以及后壁围设而成,左侧壁与右侧壁的上端均固定有上固定板,下端固定有下固定板,丝杠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升降台板设置在存料仓内,升降台板上设有与丝杠配合的螺纹孔,升降台板在丝杠的作用下能够在存料仓内上下移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丝杠转动,存料仓内安装红外对管,红外对管用于控制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医用导管放置在存料仓内,然后通过导管上料组件抓取存料仓内的医用导管,导管上料组件将抓取的医用导管放置到对齐组件上,对医用导管的端部再次对齐,保证医用导管达到端部齐整,在导管上料组件将存料仓内的医用导管能够抓取的部分抓取光的时候,然后设置在存料仓内的红外对管接通,然后驱动装置驱动丝杠转动,设置在存料仓内的升降台板上升,从而将存料仓底部的医用导管抬高,在导管上料组件能够抓取到医用导管的时候,红外对管闭合,然后驱动装置停止驱动丝杠转动,能够使得医用导管的上料过程实现自动化,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其洁净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进一步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送带以及若干传动轮,传动轮设置在丝杠的底端,传送带用于连接传动轮之间,传送带驱动传动轮从而带动丝杠转动,驱动电器用于驱动传送带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带动传送带,从而传送带同时带动传动轮转动,能够使得丝杠同时转动,丝杠能够稳定的带动升降台板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存料仓设为两组,安装座上设有供存料仓滑动的导轨线,安装架上设有推动存料仓的推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组存料仓内的医用导管抓取完毕的时候,推动气缸推动存料仓,使得存料仓在导轨线上移动,将下一组存料仓置于工作位置,从而能够使得整个上料装置持续不断的工作,从而能够增加整个上料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存料仓的顶端设有检测片,检测片用于控制推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台板到达检测片处的时候,检测片通过控制推动气缸,使得推动气缸推动存料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导管上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存料仓上方的若干根真空管爪,真空管爪设置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上设有与真空管爪连通的集气管,连接板与机架之间设有带动连接板升降的升降驱动器相连,机架还设有将吸附在真空管爪上的医用导管转移至对齐组件上的夹板,机架与夹板之间设有带动夹板平移的平移驱动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驱动器将真空管爪伸入到存料仓内,然后真空管爪将存料仓内的医用导管进行抓取,通过升降驱动器将真空管爪移出存料仓,同时将抓取的医用导管移出,然后夹板在平移驱动器的作用下,夹板平移到真空管爪处,将真空管爪上的医用导管夹取,然后在通过平移驱动器,将夹取的医用导管放置到对齐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真空管爪下端设有与医用导管配合的弧形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医用导管更加稳定的被真空管爪抓取,能够提高真空管爪的抓取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对齐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医用导管的导管对管块,导管对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管板,对管板通过推块推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医用导管放置到导管对管块的时候,推块推动对管板,放置在导管对管块的医用导管的两端进行对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导管对管块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医用导管的V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用导管在放置到导管对管块的时候,能够防止医用导管发生晃动,使得医用导管排列更加整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V型槽的底部设有与医用导管配合的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医用导管的放置,医用导管与导管对管块的接触面积增大,防止医用导管在放置到V型槽内的时候发生晃动,对管板推动医用导管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导管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管存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管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管对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医用导管;2、存料仓;3、升降台板;4、丝杠;5、上固定板;6、下固定板;7、驱动电机;8、传送带;9、传动轮;10、导轨线;11、检测片;12、真空管爪;13、连接板;14、集气管;15、夹板;16、平移驱动器;17、升降驱动器;18、弧形槽;19、导管对管块;20、对管板;21、推块;22、V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案例实施的一种医用导管上料装置,包括导管上料组件、导管存料组件对齐组件以及用于安装导管上料组件、导管存料组件和对齐组件的安装架,导管上料组件抓取导管存料组件中的医用导管1,导管上料组件将抓取的医用导管1放置到对齐组件上,导管存料组件包括存料仓2、升降台板3、驱动装置以及两组丝杠4,存料仓2由底板、左侧壁、右侧壁、前壁以及后壁围设而成,左侧壁与右侧壁的上端均固定有上固定板5,下端固定有下固定板6,丝杠4与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升降台板3设置在存料仓2内,升降台板3上设有与丝杠4配合的螺纹孔,升降台板3在丝杠4的作用下能够在存料仓2内上下移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丝杠4转动,存料仓2内安装红外对管,红外对管用于控制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7、传送带8以及若干传动轮9,传动轮9设置在丝杠4的底端,传送带8用于连接传动轮9之间,传送带8驱动传动轮9从而带动丝杠4转动,驱动电器用于驱动传送带8转动;

存料仓2设为两组,安装座上设有供存料仓2滑动的导轨线10,安装架上设有推动存料仓2的推动气缸,存料仓2的顶端设有检测片11,检测片11用于控制推动气缸;

导管上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存料仓2上方的若干根真空管爪12,真空管爪12设置在连接板13上,连接板13上设有与真空管爪12连通的集气管14,连接板13与机架之间设有带动连接板13升降的升降驱动器17相连,机架还设有将吸附在真空管爪12上的医用导管1转移至对齐组件上的夹板15,机架与夹板15之间设有带动夹板15平移的平移驱动器16;真空管爪12下端设有与医用导管1配合的弧形口;

对齐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医用导管1的导管对管块19,导管对管块19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管板20,对管板20通过推块21推动,导管对管块19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医用导管1的V型槽22,V型槽22的底部设有与医用导管1配合的弧形槽18。

首先医用导管1放置在存料仓2内,升降驱动器17将真空管爪12伸入到存料仓2内,然后真空管爪12将存料仓2内的医用导管1进行抓取,通过升降驱动器17将真空管爪12移出存料仓2,同时将抓取的医用导管1移出,然后夹板15在平移驱动器16的作用下,夹板15平移到真空管爪12处,将真空管爪12上的医用导管1夹取,然后在通过平移驱动器16,医用导管1放置到导管对管块19上的V型槽22上,推块21推动对管板20,放置在导管对管块19的医用导管1的两端进行对齐,在导管上料组件将存料仓2内的医用导管1能够抓取的部分抓取光的时候,然后设置在存料仓2内的红外对管接通,然后驱动电机7转动,驱动电机7通过驱动转动轮带动丝杠4转动,设置在存料仓2内的升降台板3上升,从而将存料仓2底部的医用导管1抬高,在导管上料组件能够抓取到医用导管1的时候,红外对管闭合,然后驱动装置停止驱动丝杠4转动。

在一组存料仓2内的医用导管1抓取完毕的时候,在升降台板3到达检测片11处的时候,检测片11通过控制推动气缸,推动气缸推动存料仓2,使得存料仓2在导轨线10上移动,将下一组存料仓2置于工作位置。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