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自动化上下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338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自动化上下料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上下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自动化上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料仓上下料装置一般有4个部分:供料仓、收料仓、产品定位机构、产品移栽模组;供料仓里面有未加工的产品,产品移栽机构从供料仓内取出未加工的产品,将产品移动到产品定位机构(工作位)上进行定位,待机台加工完产品后,产品移栽机构把加工后的产品(成品)移动到收料仓内,这样循环,到供料仓内产品使用完之后,人员停机,取下收料仓内的成品,并重新在供料仓内加满未加工的产品。

现有的料仓存在两个问题:1、物料使用完之后人员需要停机加料,占用太多时间,严重影响了整机的效率、产能;2、机台工作中更换产品的时间较久,需要把成品移动到收料仓后再从供料仓取一个新产品放到定位机构上(工作位),产品尺寸如果比较大,这个运动的行程就会很长,耗时比较久,降低了机台的产能;3、料仓部分都藏在机架内部,维护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自动化上下料系统,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上下料动作、减少了工作位的产品切换时间,且维护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自动化上下料系统,包括:供料仓、收料仓、暂存区、工作位定位机构、定位段流水线和料仓段流水线,所述定位段流水线与料仓段流水线相邻设置且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供料仓与收料仓设置于料仓段流水线的上方,所述暂存区和工作位定位机构分别设置于定位段流水线两端,所述暂存区靠近供料仓设置。

优选的,所述供料仓包括:料仓固定板A、物料挡边A、料仓侧挡板A,所述供料仓和收料仓之间设置有料仓隔板,所述料仓固定板A、料仓侧挡板A和料仓隔板连接组成料仓框架,所述物料挡边A设置于料仓固定板A的内侧,在所述供料仓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气缸A,在所述供料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推气缸、升降气缸和分料板,所述分料板设置于供料仓的外侧,所述侧推气缸设置于分料板的外侧,所述升降气缸设置于侧推气缸的下方,在所述物料挡边A的下部设置有光电开关A。

优选的,所述收料仓包括:料仓固定板B、料仓侧挡板B、物料挡边B和料仓隔板,所述料仓固定板B、料仓侧挡板B和料仓隔板连接组成料仓框架,所述物料挡边B设置于料仓固定板B的内侧,在所述收料仓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气缸B,在所述物料挡边B的上部设置有光电开关B。

优选的,在所述收料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止回组件固定板,所述止回组件固定板设置于料仓固定板B的外侧,在所述止回组件固定板的两端内侧分别设置有止回组件。

优选的,所述暂存区包括:升降组件和暂存机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升气缸C和支撑平台,所述顶升气缸C设置于定位段流水线内侧下部,所述支撑平台设置于顶升气缸C活塞杆的顶部;所述暂存机构包括:气缸支撑板、气缸固定板、侧面气缸、产品支撑板,所述气缸支撑板设置于定位段流水线上,所述气缸固定板固定于气缸支撑板的顶端,所述侧面气缸固定于气缸固定板的下端面,所述产品支撑板设置于侧面气缸活塞杆末端,在所述气缸支撑板处开设有槽孔,使得产品支撑板可以穿过槽孔进入定位段流水线内侧,在所述暂存区与工作位定位机构之间设置有光电开关C。

优选的,所述工作位定位机构包括:顶升板、顶升气缸D和定位销,所述顶升气缸D设置于顶升板的下方且可以带动顶升板上下运动,所述定位销设置于顶升板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定位段流水线包括:基板E、惰轮组E、皮带E、主动轴E、传动同步带E、同步轮E、电机E、脚座E、主动轮E,所述脚座E连接基板E用于固定整组机构,基板E上安装有惰轮组E和主动轴E,惰轮组E和主动轮E通过皮带E连接,实现动力传输,主动轴E通过轴承座E安装在基板E上,主动轴E前段安装有同步轮E,电机E上也安装同步轮,两个同步轮通过传动同步带E实现动力传输,在所述定位段流水线端部安装有阻挡板和顶升限位板,阻挡板上固定设置有光电开关E。

优选的,所述料仓段流水线包括:基板F、惰轮组F、皮带F、主动轴F、传动同步带F、同步轮F、电机F、脚座F、主动轮F,所述脚座F连接基板F用于固定整组机构,基板F上安装有惰轮组F和主动轴F,惰轮组F和主动轮F通过皮带F连接,实现动力传输,主动轴F通过轴承座F安装在基板F上,主动轴F前段安装有同步轮F,电机F上也安装同步轮,两个同步轮通过传动同步带F实现动力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将供料仓和收料仓设置于同一料仓段流水线上,且料仓段流水线直接连接定位段流水线,可以实现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上下料动作,减少了上下料的时间,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2、在靠近工作位定位机构处设置有暂存区,减少了工作位产品切换的时间;3、供料仓和收料仓均设置于料仓段流水线的上方,使得维护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自动化上下料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供料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示图2的主视图;

图4是所示图3中A-A截面示意图;

图5是所述供料仓和收料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收料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暂存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暂存区的俯视图;

图9是所述工作位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所述料仓段流水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所述定位段流水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供料仓,2、收料仓,5、暂存区,6、工作位定位机构,7、定位段流水线,8、料仓段流水线,101、顶升气缸A,102、侧推气缸,103、升降气缸,104、分料板,105、料仓固定板A,106、物料挡边A,107、料仓侧挡板A,108、光电开关A,201、料仓固定板B,202、料仓侧挡板B,203、料仓隔板,204、物料挡边B,205、顶升气缸B,206、止回组件固定板,207、止回组件,208、光电开关B,501、光电开关C,502、顶升气缸C,503、侧面气缸,504、产品支撑板,505、气缸固定板,506、气缸支撑板,507、槽孔,508、支撑平台,601、顶升气缸D,602、定位销,603、顶升板,701、基板E,702、惰轮组E,703、皮带E,704、主动轴E,705、传动同步带E,706、同步轮E,707、电机E,708、脚座E,709、主动轮E,710、轴承座E,711、阻挡板,712、光电开关E,713、顶升限位板,801、基板F,802、惰轮组F,803、皮带F,804、主动轴F,805、传动同步带F,806、同步轮F,807、电机F,808、脚座F,809、主动轮F,810、轴承座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自动化上下料系统,包括:供料仓1、收料仓2、暂存区5、工作位定位机构6、定位段流水线7和料仓段流水线8,所述定位段流水线7与料仓段流水线8相邻设置且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供料仓1与收料仓2设置于料仓段流水线8的上方,所述暂存区5和工作位定位机构6分别设置于定位段流水线7两端,所述暂存区5靠近供料仓1设置,所述供料仓1和收料仓2与料仓段流水线8的基板F80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供料仓1包括:料仓固定板A105、物料挡边A106、料仓侧挡板A107,所述供料仓1和收料仓2之间设置有料仓隔板203,所述料仓固定板A105、料仓侧挡板A107和料仓隔板203连接组成料仓框架,所述物料挡边A106设置于料仓固定板A105的内侧,在所述供料仓1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气缸A101,在所述供料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推气缸102、升降气缸103和分料板104,所述分料板104设置于供料仓1的外侧,所述侧推气缸102设置于分料板104的外侧,所述升降气缸103设置于侧推气缸102的下方,在所述物料挡边A106的下部设置有光电开关A108,用于检查产品有无,其中物料挡边A106固定于料仓固定板A105的内侧用于产品导向。

如图5、图6所示,所述收料仓2包括:料仓固定板B201、料仓侧挡板B202、物料挡边B204和料仓隔板203,所述料仓固定板B201、料仓侧挡板B202和料仓隔板203连接组成料仓框架,所述物料挡边B204设置于料仓固定板B201的内侧,在所述收料仓2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气缸B205,在所述物料挡边B204的上部设置有光电开关B208,用于检查产品有无,其中物料挡边B204固定于料仓固定板B201的内侧用于产品导向。在所述收料仓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止回组件固定板206,所述止回组件固定板206设置于料仓固定板B201的外侧,在所述止回组件固定板206的两端内侧分别设置有止回组件207,所述止回组,207用于防止收料仓2内的产品落回料仓段流水线8。

如图7、图8所示,所述暂存区5包括:升降组件和暂存机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升气缸C502和支撑平台508,所述顶升气缸C502设置于定位段流水线7内侧下部,所述支撑平台508设置于顶升气缸C502活塞杆的顶部;所述暂存机构包括:气缸支撑板506、气缸固定板505、侧面气缸503、产品支撑板504,所述气缸支撑板506设置于定位段流水线7上,气缸支撑板506与定位段流水线7的基板E70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固定板505固定于气缸支撑板506的顶端,所述侧面气缸503固定于气缸固定板505的下端面,所述产品支撑板504设置于侧面气缸503活塞杆末端,在所述气缸支撑板506处开设有槽孔507,使得产品支撑板504可以穿过槽孔507进入定位段流水线7内侧,在所述暂存区5与工作位定位机构6之间设置有光电开关C501,用于感应工作位定位机构6处是否有产品,如有产品,则暂存区5的产品暂时停留在产品支撑板504上;若无产品,则暂存区5的产品送往工作位定位机构6。

如图9所示,所述工作位定位机构6包括:顶升板603、顶升气缸D601和定位销602,所述顶升气缸D601设置于顶升板603的下方且可以带动顶升板603上下运动,所述定位销602设置于顶升板603的上端面用于产品的定位。

如图10所示,所述定位段流水线7包括:基板E701、惰轮组E702、皮带E703、主动轴E704、传动同步带E705、同步轮E706、电机E707、脚座E708、主动轮E709,所述脚座E708连接基板E701用于固定整组机构,基板E701上安装有惰轮组E702和主动轴E704,惰轮组E702和主动轮E709通过皮带E703连接,实现动力传输,主动轴E704通过轴承座E710安装在基板E701上,主动轴E704前段安装有同步轮E706,电机E707上也安装同步轮,两个同步轮通过传动同步带E705实现动力传输,在所述定位段流水线7端部安装有阻挡板711和顶升限位板713,所述阻挡板711上固定设置有光电开关E712,所述阻挡板711和光电开关E用于防止产品冲出水平位置,所述顶升限位板713用于防止产品被顶出工作位。

如图11所示,所述料仓段流水线8包括:基板F801、惰轮组F802、皮带F803、主动轴F804、传动同步带F805、同步轮F806、电机F807、脚座F808、主动轮F809,所述脚座F808连接基板F801用于固定整组机构,基板F801上安装有惰轮组F802和主动轴F804,惰轮组F802和主动轮F809通过皮带F803连接,实现动力传输,主动轴F804通过轴承座F810安装在基板F801上,主动轴F804前段安装有同步轮F806,电机F807上也安装同步轮,两个同步轮通过传动同步带F805实现动力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人工把产品放到供料仓1里面去,机台开始动作,顶升气缸A101顶升,支撑住产品,然后侧推气缸102缩回,升降气缸103动作把侧推气缸102升高,接着侧推气缸102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分料板1044插入产品的缺口中,这样就支撑住第二个产品,然后顶升气缸A101下降,这样第一个产品就和供料仓1脱离了;

而后产品从料仓段流水线8流入定位段流水线7,在暂存区5前方设置有感应光电C501,当工作位有产品在作业时,定位段流水线7不会动作,产品会停留在暂存区5,然后顶升气缸C502顶升,将产品移动到上方,此时侧面气缸503的活塞杆推动产品支撑板504进入气缸支撑板506的槽孔507内,产品支撑板504将产品支持住,顶升气缸C502下降,这样产品就定位在暂存区上了;如果工作位没有产品在作业,则产品直接流到工作位,工作位定位机构6对产品进行定位,通过顶升气缸D601和定位销602将产品定位住,然后机台开始加工产品;产品加工完成后,工作位定位机构6退定位,产品落到定位段流水线线7上,然后经料仓段流水线8到达收料仓2下方,通过顶升气缸B205将成品顶升到收料仓2内,收料仓2侧面装有止回组件207,可阻止成品掉落,这样成品就在收料仓2中完成堆叠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