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梯下阻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251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电梯下阻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梯下阻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家用电梯市场的发展,浅底坑井道越来越多。为了在浅底坑环境下满足底坑检修条件,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化委员会于2008年5月发布了GB/T21739-2008《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该规范对家用电梯的底坑空间有了明确的规定,当底坑深度不能满足检修安全空间时,需要设置下阻止装置,以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目前市场上的装置普遍为需要进入井道后方能操作,这样在进入井道之后和操作下阻止装置之前这段时间内,仍然存在安全风险,为解决该技术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可在井道外进行操纵的阻止装置,但现有的在井道外进行操作的阻止装置,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不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家用电梯下阻止装置。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下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电梯底坑内的工作模块、固定设置在电梯井道内壁或者外壁上且易于操作人员在井道外操作的操作模块、连接工作模块和操作模块的传动模块,所述工作模块包括底座、顶杆、复位弹簧、设置在底座外侧面上的触点开关,所述顶杆的下部与底座转动配合,复位弹簧的一端通过上连接柱与顶杆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通过下连接柱与底座连接;所述操作模块包括支架、与支架转动配合的操作杆,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端的挡板;所述传动模块包括滑轮组件及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操作杆固定,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上连接柱固定。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下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U型,包括一体式设置的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壁,顶杆的下部通过螺杆与底座的两侧壁连接,所述顶杆的顶端设置有减震橡胶。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下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挡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架板上一体式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架板的下端转动配合。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下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Z型。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下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包括与底座一侧壁连接的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所述顶杆靠近底座的一端上焊接设置有滑轮板,所述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并排设置在滑轮板的上端,所述钢丝绳与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传动配合。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操作模块设置在方便操作人员操作的井道内壁或外壁上,实现无需下入井道即可远程操作下阻止装置,同时设置的顶杆及减震橡胶,使得维修人员在下底坑前保证了安全的维修空间,且该阻止装置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具有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非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顶杆,3-复位弹簧,4-触点开关,5-上连接柱,6-下连接柱,7-支架,71-第一支架板,72-第二支架板,73-安装板,74-安装孔,8-操作杆,9-挡板,10-钢丝绳,11-减震橡胶,12-第一滑轮,13-第二滑轮,14-第三滑轮,15-滑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种家用电梯下阻止装置,该下阻止装置实现无需进入井道,即可远程操作,真正符合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的要求。包括固定设置在电梯底坑内的工作模块、固定设置在电梯井道内壁或者外壁上且易于操作人员在井道外操作的操作模块、连接工作模块和操作模块的传动模块。

工作模块包括底座1、顶杆2、复位弹簧3、设置在底座1外侧面上的触点开关4,顶杆2的下部与底座1转动配合,复位弹簧3的一端通过上连接柱5与顶杆2连接,复位弹簧3的另一端通过下连接柱6与底座1连接,其中,底座1呈U型,包括一体式设置的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壁,顶杆2的下部通过螺杆与底座1的两侧壁连接,顶杆2的顶端设置有减震橡胶11。

操作模块包括支架7、与支架7转动配合的操作杆8,固定设置在支架7上端的Z型挡板9;支架7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架板71和第二支架板72,挡板9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板71的上端,第二支架板72上一体式设置有安装板73,安装板73上设置有安装孔74,操作杆8的一端与第一支架板71的下端转动配合,该转动配合可采用螺杆连接或者轴类部件等形式。传动模块包括滑轮组件及钢丝绳10,钢丝绳10的一端与操作杆8固定,钢丝绳10的另一端与上连接柱5固定,滑轮组件包括与底座1一侧壁连接的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13和第三滑轮14,顶杆2靠近底座1的一端上焊接设置有滑轮板15,第二滑轮13和第三滑轮14并排设置在滑轮板15的上端,钢丝绳10与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13、第三滑轮14传动配合。

电梯正常运行时,顶杆2处于水平位置置于底座1内,即非工作位置,此时触点开关4闭合,该装置不会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平层。当需要检修时,维修人员只需要需顺时针转动操作模块的操作杆8至挡板9处卡死,确保操作杆8不会意外转动即可。此时,顶杆2竖立处于工作位置,复位弹簧3绷紧,触点开关4断开,该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时,电梯只能检修运行,此时如果电梯再下行,位移将受顶杆2及顶杆2上的减震橡胶11限制,使得在维修人员下底坑前即保证了安全的维修空间。当维修人员检修完毕后,走出底坑,除常规操作外,在退出底坑后,复位操作杆8,关闭层门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同时拥有机械电气双重保护,维修人员仅通过在井道外转动操作杆8即可实现该阻止装置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顶杆2和底座1之间有复位弹簧3,通过弹簧收缩,使顶杆2恢复至非工作状态;顶杆2上设置的减震橡胶11,能够吸收轿厢撞击该装置所产生的能量,以保证轿厢在额定载重以额定速度下行时能够被停止,同时该装置和轿底不会产生永久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