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物品捆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06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连续式物品捆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行业中物品的捆扎,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式物品捆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包装行业中,对物品的捆扎是将其叠放整齐后先分成若干段所需长度,之后再进行逐一捆扎;捆扎过程中绕线器对到达工位的物品进行绕线,然后自动打结机进行打结并裁断。由于现有绕线器大多具有拐臂,拐臂在绕线过程中需通过被缠绕物体的轴向,因此被缠绕物体无法穿过绕线器,导致只能对单段物品进行缠绕、捆扎,待捆扎好的物品退出工位后再进行下一物品的捆扎;而对于中间不间断的长条形物品(尤其是纸张)则无法进行连续式绕线捆扎,导致包装行业中无法实现连续性流水作业。

申请人于2015年4月1日申请(专利号为:201520191509.9,专利名称为:物品捆扎用连续式绕线器)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较长物品在不裁切分段的情况下连续绕线的绕线器;该种绕线器是在物品经过的筒体外周面或内周面上套装左、右齿圈,左、右齿圈之间设置电机,电机通过与左、右齿圈相啮合的左、右齿轮在工作时绕物体圆周运动,通过固定于电机上的放线筒完成连续绕线。该种结构的绕线器虽能达到连续绕线的目的,但其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对齿轮与齿圈间的啮合要求精度高,且啮合相对紧密,导致电机输出功率大;另外故障时维修相对繁琐,维修及更换成本高,电机运转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及维修简便的连续式物品捆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续式物品捆扎装置,包括机架和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两端开口的筒体,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电机,在所述筒体外壁前端设置有环形轨道槽,所述环形轨道槽外环绕设置有绕线环,所述绕线环通过设置于其内壁上的滚动支撑装置沿所述环形轨道槽周向转动,在所述绕线环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可更换式线筒和绕线导向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间隔设置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内装有第一电磁离合器的第一从动轮传动连接,自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中心延伸出的第一传动轴通过传动组件与间隔设置于所述筒体前端的自动打结器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自动打结器通过升降立柱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内装有第二电磁离合器的第二从动轮传动连接,自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中心延伸出的第二传动轴与设置于所述绕线环下方的绕线环传动轮相连,所述绕线环传动轮与所述绕线环之间套装有第三传动带;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电磁刹车器,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电磁刹车器,所述第一、二电磁刹车器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在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带有刹车装置的静音行走轮。

所述环形轨道槽开口向外,所述滚动支撑装置包括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绕线环内壁上的若干向中心延伸的支腿,在所述支腿的延伸端设置有沿所述环形轨道槽行走的滚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维修成本低,配合自动打结器实现对不间断的长条形物品连续捆扎包装。电机通过输出轴上的第一、第二主动轮分别带动自动打结器和绕线环工作,完成对物品的绕线及捆扎打结,实现对长条形物品在不裁切分段的情况下连续绕线捆扎,实现包装行业中连续性流水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包装行业的自动化发展;自动打结器位于筒体外,增大筒体内腔的通过面积,增强物品的通过性,同时自动打结器通过升降立柱固定于机架上,便于调整高度,从而满足对不同形状物品(如圆柱形物品、长方形物品等)的捆扎,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B向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续式物品捆扎装置,包括机架1和水平设置于机架1上两端开口的筒体2,在机架1上设置有电机3,电机3固定于机架1上,增强运转的稳定性;在筒体2外壁前端设置有环形轨道槽4,环形轨道槽4外环绕设置有绕线环5,绕线环5与环形轨道槽4为同心圆环,绕线环5通过设置于其内壁上的滚动支撑装置支撑于环形轨道槽4上,并沿环形轨道槽5周向转动;在绕线环5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可更换式线筒6和绕线导向器7,绕线环5前侧壁上可以设置多组可更换式线筒6和绕线导向器7,只要保证线与线之间相互区分开,便能实现双线、三线甚至多线同时捆扎。在电机3的输出轴8上间隔设置有第一主动轮9和第二主动轮10,第一主动轮9通过第一传动带11与内装有第一电磁离合器12的第一从动轮13传动连接,自第一电磁离合器12中心延伸出的第一传动轴14通过传动组件15与间隔设置于筒体2前端并与筒体2内腔相对应的自动打结器16的动力输入轴17传动连接,为降低噪音、造价及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传动组件15为传动皮带轮组或传动齿轮组;自动打结器16为市售的PE绳打结器,自动打结器16通过升降立柱18固定于机架1上,调整升降立柱18的高低能够改变捆扎打结工位的高低,从而适配断面呈圆柱形、长方形等不同形状的长条形物品的捆扎。第二主动轮10通过第二传动带19与内装有第二电磁离合器20的第二从动轮21传动连接,自第二电磁离合器20中心延伸出的第二传动轴22与设置于绕线环5下方的绕线环传动轮23相连,绕线环传动轮23与绕线环5之间套装有第三传动带24,第一传动带11、第二传动带19和第三传动带24为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均可;在第一传动轴14上设置有第一电磁刹车器25,在第二传动轴22上设置有第二电磁刹车器26,第一电磁刹车器25和第二电磁刹车器26均固定于机架1上,在第一电磁离合器12失电与第一传动轴14分离、第二电磁离合器20失电与第二传动轴22分离时,由于惯性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22会继续转动,此时就需要第一电磁刹车器25和第二电磁刹车器26得电与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22吸合锁死,防止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22惯性转动;为方便本捆扎装置的移动及固定,在机架1底部设置有带有刹车装置27的静音行走轮28。

为保证绕线环5稳定工作的同时降低加工制造难度,减小后期的维护成本,如图3所示,环形轨道槽4开口向外,滚动支撑装置包括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于绕线环5内壁上的若干向中心延伸的支腿29,在支腿29的延伸端设置有沿环形轨道槽4行走的滚动轴承30,滚动轴承30与环形轨道槽4相适配,并在其内滚动行走。

由于在工作时绕线环5和自动打结器16均需要间断性工作,即绕线环5带动可更换式线筒6转动一周后便停止工作,然后自动打结器16工作,完成捆扎打结,之后待捆扎物品向前行进到下一捆扎工位时,绕线环5才再次转动,如此间隔往复运动;因此通过第一电磁离合器12和第二电磁离合器20的得电与失电完成对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22 的吸合与分离,同时通过第一电磁刹车器25和第二电磁刹车器26的通电吸合,使由于惯性而转动的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22锁死固定不动,实现绕线环5和自动打结器16的间断性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可更换式线筒6内的捆扎线一头绕经绕线导向器7后固定于自动打结器16的线夹上;然后,待捆扎物品自筒体2一端进入,最好是自筒体2后端进、前端出,这样便于测定出捆扎的间隔距离;当待捆扎物品经过筒体2前端时,即待捆扎物品到达捆扎工位时,通过控制系统使第二电磁离合器20得电与第二传动轴22吸合,此时运转的电机3将动能传输给第二传动轴22,第二传动轴22带动绕线环传动轮23转动,从而带动绕线环5转动,可更换式线筒6就会绕经到达捆扎工位的待捆扎物品,使捆扎线缠绕于待捆扎物品的外周面上;当缠绕一圈后,可更换式线筒6内的线会经过自动打结器4上的线夹并被夹紧,此时控制系统切断对第二电磁离合器20的供电,使其与第二传动轴22分离,这样第二从动轮21就会空转;由于惯性第二传动轴22会继续转动,因此控制系统会控制第二电磁刹车器26得电吸合,使第二传动轴22锁死固定不动;与此同时,控制系统会使第一电磁离合器12得电与第一传动轴14吸合,电机3将动能经第一传动轴14、传动组件15和动力输入轴17传输给自动打结器16,自动打结器16工作,对已经缠绕于待捆扎物品上的那段捆扎线进行打结并截断。当捆扎完成后,第一电磁离合器12失电与第一传动轴14分离,而第一电磁刹车器25得电吸合,使由于惯性而转动的第一传动轴14锁死固定不动,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捆扎,此时待捆扎物品继续前进,当前进至下一待捆扎工位时,继续上述动作,对下一段进行捆扎;如此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不间断的长条形物品的连续捆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