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送料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47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气缸送料式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机构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气缸送料式机构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产车间的流水线生产过程中,送料一般为传送带输送,而采用传送带输送,由于其无法固定因而导致输送料的堆积,需要人力进行适当的调整,且输送料无法计数,在进入下一工序前输送料无规则性排列,而采用气缸式往复送料,如专利申请号为201410720301.1的发明专利—一种送料机构,其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拖料板安装在支座上部,料带放置在拖料板上 ;支座的前侧且位于拖料板下方分别安装有上顶机构和顶升送料机构 ;送料顶升气缸带动送料定位针上顶,插入到料带上的定位孔内,此时上顶气缸上的定位针处于初始状态,送料顶升气缸在送料气缸的驱动下可以在滑轨上右移,并带动料带前移,移动一定距

离后停止 ;然后上顶气缸驱动定位针插入料带上的定位孔中定位,防止料带移动 ;然后给料带供料,供料完毕后,上顶气缸带动定位针下移,送料顶升气缸也带动送料定位针并在送料气缸的带动下左移回到初始位置,将物料送到标准作业位置,再通过送料顶升气缸带动送料定位针在送料气缸的驱动下第二次送料。其结构复杂,且料带的移动距离需通过设置的光电传感器来确定,程序复杂且成本高,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送料机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输送料计数方便的气缸送料式模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缸送料式模具,包括送料槽、卡料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用于推动所述卡料装置沿所述送料槽送料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卡料装置包括卡位针、第二气缸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初始状态为空置状态的所述卡位针移动并卡住待送物料,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卡位针,用于将所述卡位针恢复到所述初始状态。

优选的,所述送料槽为凵型槽。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卡料装置的移动距离。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和两个限位螺母。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导向杆,用于为所述驱动装置导向。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至少为一个。

优选的,所述卡位针为L型或I型。

优选的,所述卡料装置设置在送料槽上方。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采用第一气缸推动卡料装置的往复运动,并且采用限位杆对卡料装置的移动进行限位,不仅平稳,且步进可调,可针对不同尺寸的物料进行限位杆的调整,而无需更换气缸;

2、由于步进可调,因此可方便计数,根据行走次数及限位杆限位距离即可计算送料量;

3、由于卡料装置设置在送料槽的上方,因此更便于工人观察工作状态,遇到突发情况便于处理或方便进行维修;

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气缸送料式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卡位针为L型的卡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卡位针为I型的卡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两种卡料方式的示意图:

其中:1、卡料装置,11卡位针,12复位弹簧,13第二气缸;2、驱动装置,21限位装置,211限位螺母,212限位杆,22第一气缸,23导向杆;3、送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一种气缸送料式模具,包括送料槽3、卡料装置1和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包括第一气缸22,用于推动卡料装置1沿送料槽3送料方向往复移动,卡料装置1包括卡位针11、第二气缸13和复位弹簧12,第二气缸13用于驱动初始状态为空置状态的卡位针11的移动并卡住物料,复位弹簧12设置在卡位针11与卡料装置1上,用于将卡位针11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了使物料能够沿着送料槽3的方向运动,而不发生垂直于送料槽3方向的运动,导致物料的掉落,因而将送料槽3设置为凵型槽。

卡料装置1设置在送料槽3的上方,由于卡料装置1设置在送料槽3的上方,因此更便于工人观察工作状态,遇到突发情况便于处理或方便进行维修。

另外在驱动装置2设置限位装置21,用于限制卡料装置1的移动距离。该限位装置21包括限位杆212和两个套设在限位杆212上的限位螺母211组成,卡料装置1顶端设置在由两个限位螺母211之间的限位杆212上,其能够在第一气缸22的推动作用下在其间进行往复运动。且该驱动装置2还包括导向杆23,用于为驱动装置2导向。导向杆23可设置多个。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该卡料装置1通过第二气缸13推动卡位针11向下运动,由于卡位针11为L型,其下端可卡住与之垂直设置的送料槽3中的物料,物料可为中间设置有孔洞的物品,如图5所示,或者在与送料垂直方向有凸起的物品,如图4所示,在驱动装置2的第一气缸22带动下,卡料装置1向下一道加工程序方向移动。

当到达限位装置21限定的位置处,卡料装置1与驱动装置2同时进行复位。卡位针11一端与复位弹簧12连接,弹簧处于初始状态即未拉伸时,卡位针11悬空于物料上方,当第二气缸13推动卡位针11向下移动,设置在卡位针11上的复位弹簧12受到拉力而形变,当该拉力消失时,复位弹簧12会带动卡位针11恢复初始状态。因此当卡料装置1到达限位装置21限定的位置时,在复位弹簧12的作用力下,卡位针11向上移动脱离物料,而此时驱动装置2恢复其原始位置。

如此往复,在驱动装置2和卡料装置1的作用下,物料向前移动,且由于卡位针11移动距离为已知数,因此可精准计算送料量。另外还可根据物料的尺寸及重量进行限位螺母211的调整。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该卡料装置1通过第二气缸13推动卡位针11向下运动,由于卡位针11为I型,卡位针11设置在送料槽3的正上方,其下端可卡住与之垂直设置的送料槽3中的物料,物料可为中间设置有孔洞的物品,或者在与送料垂直方向有凸起的物品,在驱动装置2的第一气缸22带动下,卡料装置1向下一道加工程序方向移动。

当到达限位装置21限定的位置处,卡料装置1与驱动装置2同时进行复位。卡位针11一端与复位弹簧12连接,弹簧处于初始状态即未拉伸时,卡位针11悬空于物料上方,当第二气缸13推动卡位针11向下移动,设置在卡位针11上的复位弹簧12受到拉力而形变,当该拉力消失时,复位弹簧12会带动卡位针11恢复初始状态。因此当卡料装置1到达限位装置21限定的位置时,在复位弹簧12的作用力下,卡位针11向上移动脱离物料,而此时驱动装置2恢复其原始位置。

如此往复,在驱动装置2和卡料装置1的作用下,物料向前移动,且由于卡位针11移动距离为已知数,因此可精准计算送料量。另外还可根据物料的尺寸及重量进行限位螺母211的调整。

以上两个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