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线自动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2140阅读:35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操作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线自动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信号传输设备,人们对于电缆的需求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电力电缆虽然常见,但是大量的电缆线成本很高,在线路改造时,大多数的线缆可以回收再利用。通常回收电缆线是人工完成,由几个人负责整理拉直线缆,另外几个人负责卷线收盘,现有卷线滚筒可以进行自动卷线,但是整理拉直线缆还是需要人工配合完成,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缆线自动收线装置,能自动完成线缆的绷直走线,免去人工劳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线自动收线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竖板、第一横梁、插板、从动轮、主动轮、电机、第二横梁、光栅传感器和透明挡板;支撑竖板的下端与底座固定,支撑竖板的上端与第一横梁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设有插孔,所述插板插入插孔内,插板的上端设第一阻挡部,第一阻挡部使插板不会从插孔中滑出,插板的下端与从动轮的中心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固定在支撑竖板的中间,第二横梁的另一端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的中心连接,主动轮位于从动轮下方;所述支撑竖板上设有走线孔,走线孔的上、下壁设有光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的之间设有透明挡板;所述支撑竖板的下方设有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弹簧;所述插板的下端设有第二阻挡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二阻挡部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透明挡板背离主动轮方向设有喇叭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下方设有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线自动收线装置,可以在线缆盘收时自动整理拉直线缆,免去人工劳力,本装置可以自适应不同粗细线缆,通用性高,还能自主判断线缆是否盘收完毕,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线自动收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座1,脚轮11,支撑竖板2,走线孔21,第一横梁3,插孔31,插板4,第一阻挡部41,第二阻挡部42,弹簧5,从动轮6,主动轮7,电机8,第二横梁9,光栅传感器10,透明挡板11,电缆线12,开关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线自动收线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竖板2、第一横梁3、插板4、从动轮6、主动轮7、电机8、第二横梁9、光栅传感器10和透明挡板11;支撑竖板2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支撑竖板2的上端与第一横梁3的一端固定,如图1所示,固定后的支撑竖板2与底座1垂直,支撑竖板2与第一横梁3垂直,成垂直固定利于安装定位,减少安装误差,当然,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固定后的支撑竖板2与底座1可以成一定角度固定,支撑竖板2与第一横梁3可以成一定角度固定,如有必要,也可以将支撑竖板2与底座1的固定方式设为可以调节角度的铰接式,将支撑出版2与第一横梁3的固定方式设为可调节角度的铰接式。

所述第一横梁3的另一端设有插孔31,所述插板4插入插孔31内,插孔31的尺寸需略大于插板4,保证插板4能自由的在插孔31内上下滑动;插板4的上端设第一阻挡部41,第一阻挡部41是为了保证插板4不会从插孔31中滑出,插板4的下端与从动轮6的中心连接,从动轮7可以绕着中心轴线自转,插板4的长度要给足,要能保证从动轮7在转动时不会与第一横梁3发生干涉,也要保证插板4上提一定长度后依旧使从动轮7自转时不与第一横梁3发生干涉。

所述第二横梁9的一端固定在支撑竖板2的中间,第二横梁9的另一端设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与主动轮7的中心连接,主动轮7位于从动轮6的下方;如图1所示,第二横梁9与支撑竖板2垂直,垂直固定是为了安装定位方便,减少安装误差,当然如上所述,第二横梁9也可以与支撑竖板2成一定角度固定,甚至可以使第二横梁9与支撑竖板2成可调角度的铰接式固定连接,前提是需保证,电机8驱动主动轮7转动时,主动轮7能带动从动轮6转动。

所述支撑竖板2上设有走线孔21,如图1所示,走线孔21的设置位置,最好能满足,走线孔21的轴线延长线能穿过主动轮7与从动轮6的接触点,这样可以保证本装置在走线时使电缆线12处于水平状态,保证了后续盘线的规整度;在走线孔21的上下壁安装光栅传感器10是用来检测走线孔21内是否有电缆线,如果光栅传感器10检测到走线孔21内有电缆线12,则本装置内设的控制器控制主动轮7转动,如果光栅传感器10检测到走线孔21没有电缆线12,则本装置内设的控制器会停止主动轮7的转动,避免主动轮7做无用的空转浪费电力及消耗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本装置在光栅传感10之间设了透明挡板11,透明挡板11可以很好的保护光栅传感器10,使其不受电缆线12的拉动摩擦造成损坏,作为优化,还可以在透明挡板11背离主动轮7的方向设喇叭口,喇叭口一方面是便于电缆线12的穿入,另一方面也起了过滤电缆线12打结部分的作用,电缆线12缠绕打结的部分都会被喇叭口阻挡在外,有时对于那些松散的节点,还可以借用走线的拉力将其扯清拉直;由于透明挡板11为透明材质,几乎不会对光栅传感器10的检测发生影响,当然,如果长时间使用,造成透明挡板11被污染弄脏,使透光性减弱,则需要定期做更换,以减少透明挡板11对光栅传感器10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电缆线12在走线时,是通过从动轮6的重力,将电缆线12压紧在主动轮7的轮面上,如果为了减轻设备重量,采用质量较小的从动轮6,可以在插板4的下端设第二阻挡部42,然后再按照如图1所示方法安装弹簧5,将弹簧5的一端与第二阻挡部42连接,弹簧5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梁3连接,这样当电缆线12粗细不同时,可以利用弹簧5的形变做自适应调节,同时利用弹簧5的压力将电缆线12压紧。

本装置的支撑竖板2的下方还设有开关13,用来启动本装置,开关13也可以安装在其它位置,例如说底座1、第一横梁3或者第二横梁9上;作为优选,可以在底座1下方设脚轮11,方便本装置的移动挪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