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筒管分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433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筒管分丝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袋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筒管分丝机。



背景技术:

在塑料编织袋的生产过程中,筒管是需要回收然后循环使用的。然后现在回收筒管以后,筒管上残留的废丝需要通过人工剥离的方式将废丝从筒管上去除,然后回收筒管,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同时工人在割丝的时候,手部容易被割刀割伤,给工人和厂家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筒管分丝机,过程全自动化,具有良好的清丝效果、节能环保、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能给厂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筒管分丝机,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筒管的导轨,所述导轨前端设置有进料装置,后端设置有剥丝装置和回收装置,所述导轨上方沿着导轨方向设置有分丝装置。

上述结构中,工人只需要将需要进行分丝的筒管放入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装置中,然后进料装置将筒管依次送入导轨中,筒管在随着导轨移动的过程中经过分丝装置进行分丝操作将残留在筒管上的废丝进行切割,然后通过剥丝装置将废丝从筒管上剥下,最后进入回收装置将筒管和废丝分别进行回收。此过程全自动化,且具有良好的清丝效果、节能环保、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能给厂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地,所述分丝装置包括刀具和刀架,所述刀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刀具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刀架上。

上述结构中,筒管从进料装置出来后进入导轨上,随着导轨向前移动,当经过分丝装置的时候,分丝装置的刀具会对筒管上的废丝进行切割,使得废丝不再缠绕在筒管上,为后面剥丝装置将废丝从筒管上剥离提供了便利。为了加强对废丝的切割效果,使得废丝能够被完全地切割,可以根据需求沿着导轨移动方向设置多个分丝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刀具包括刀刃和刀体,所述刀刃朝向进料装置的一端为斜刀刃结构,所述斜刀刃结构沿导轨移动方向逐渐变低设置,所述刀体通过第一导杆机构安装在刀架上,所述第一导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刀架上的第一导杆座和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座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一端与所述刀体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导杆座设置并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导杆从第一导杆座中脱出的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导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杆座和刀体相抵触。

上述结构中,根据残留在筒管上的废丝量的不同,筒管整体直径会发生变化,将刀具相对机架活动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刀刃与导轨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加工的筒管直径自动进行调整,刀刃可以更好地对筒管上的废丝进行切割。筒管随着导轨进入分丝装置时,若刀刃与导轨之间的距离小于筒管直径,则筒管以及残留在筒管上的废丝会将整个刀具向上顶,刀具在第一导杆机构的作用向上移动,使得刀刃和导轨之间的距离与当前正在进行分丝操作的筒管直径相适配。完成分丝操作后,刀刃和刀体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将刀刃朝向进料装置的一端设置为上述斜刀刃结构的目的是在于使得筒管能更顺利地进入分丝装置中,同时也使得筒管可以更轻松地将刀具向上顶起,减小筒管在顶起刀具的时候对刀具造成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刀具上设置有对刀刃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上述结构中,对刀刃进行加热后可以使刀刃在切割废丝的时候具有更好的切割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包括用于输送筒管的链带组件、设置在链带组件两侧用于夹持筒管的夹持组件和用于驱动链带组件和夹持组件工作的驱动电机。

上述结构中,筒管从进料装置出来后,被置于链带组件上并随着链带组件移动,设置在连带组件两侧的夹持组件使得筒管随着链带组件移动的时候不会发生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保证了筒管在移动的时候不会从链带组件上掉落。链带组件和夹持组件通过同一个驱动电机进行驱动,保证了链带组件和夹持组件的同步运动,使得夹持组件在对筒管进行夹持的时候可以随着筒管移动一起前进,减少筒管在移动的时候对夹持组件造成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链带组件包括传送链带和第一滚筒组,第一滚筒组包括若干滚筒,各滚筒通过传送链带传动连接,所述滚筒依次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滚筒组中的至少一个滚筒与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机架固定连接。

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滚筒组来带动传送链带移动,提高了传送链带的稳定性,同时使得传送链带在筒管进行分丝操作的时候可以保持水平,提高对废丝的切割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夹持组件和活动夹持组件,固定夹持组件和活动夹持组件分别设置在导轨两侧,所述固定夹持组件包括对筒管进行左右限位的固定链带和第二滚筒组,第二滚筒组包括若干滚筒,各滚筒通过固定链带传动连接,所述滚筒依次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二滚筒组中的至少一个滚筒与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夹持组件包括对筒管进行左右限位的活动链带和第三滚筒组,第三滚筒组包括若干滚筒,各滚筒通过活动链带传动连接,所述滚筒依次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三安装座上,所述第三滚筒组中的至少一个滚筒与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第三安装座通过第二导杆机构相对机架移动设置,所述第二导杆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三安装座上的第二导杆座和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杆座上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导杆座设置并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二导杆从第二导杆座上脱出的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导杆上套设有用于调节活动夹持组件和固定夹持组件之间距离的第二弹簧。

上述结构中,固定夹持组件与机架之间固定连接,固定夹持组件在筒管的运送过程之间对筒管进行左右限位,使用第二滚筒组带动固定链带传动的好处在于提高了固定链带的稳定性,使得固定链带对筒管的限位效果更好。活动夹持组件通过第二导杆机构与机架移动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活动夹持组件可以根据筒管直径不同来调节与固定加持组件之间的距离,使得活动夹持组件与固定夹持组件之间的距离与不同直径的筒管相适配,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同时减轻了筒管在运送的过程中对夹持组件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剥丝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导轨后端左右两侧的剥丝刀和相对机架移动设置的剥丝刀座,所述剥丝刀为斜刀刃结构,所述斜刀刃结构沿导轨移动方向逐渐变低设置,所述剥丝刀固定设置在所述剥丝刀座上,所述剥丝刀座通过第三导杆机构移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三导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导杆座和至少两个活动插设在所述第三导杆座上的第三导杆,所述第三导杆一端与所述剥丝刀座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导杆座设置并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三导杆从所述第三导杆座中脱出的第三限位环,所述第三导杆上套设有用于将所述剥丝刀弹性下压的第三弹簧。

上述结构中,筒管在分丝装置处完成分丝操作后,随着导轨移动进入剥丝装置,进行剥丝操作,筒管进入剥丝装置时候,设置在导轨后端左右两侧的两把剥丝刀将切割后的废丝从筒管两侧剥离下来,筒管从两把剥丝刀之间进入筒管回收组件,废丝从剥丝刀上掉落至丝料回收组件完成对筒管和废丝的回收。通过第三导杆机构将剥丝刀移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目的是使得剥丝刀和导轨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筒管直径的不同来调节,使得剥丝刀与导轨之间的距离与筒管的直径相适配,保证了剥丝刀的剥丝效率,同时也保证了筒管在完成剥丝操作后可以顺利地从两把剥丝刀之间穿过进入回收装置。

进一步地,回收装置包括筒管回收组件和丝料回收组件,所述回收装置设置在所述剥丝装置远离导轨的一端,所述筒管回收组件包括筒管回收导轨和筒管回收槽,所述筒管回收导轨包括直线导轨段和V型导轨段,所述直线导轨段与所述剥丝刀固定连接,所述V型导轨段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V型导轨段末端设置有所述筒管回收槽,所述丝料回收组件包括排风管和斜坡面,所述斜坡面设置在剥丝装置和筒管回收组件下方,所述排风管设置在所述斜坡面上方。

上述结构中,筒管回收组件中的直线导轨段与剥丝刀固定连接,经过剥丝操作的的筒管,从两把剥丝刀之间经过进入筒管回收组件中的直线导轨段上,然后从直线导轨段进入V型导轨段,最后沿着V型导轨段进入筒管回收槽内进行回收。筒管上的废丝在被剥丝刀从筒管上剥离下来后,落入位于剥丝装置下方的丝料回收组件的斜坡面上,然后通过排风管将斜坡面上的废丝吹出,完成对废丝的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有进料筒和进料槽,所述进料槽一端与所述进料筒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导轨相连,所述进料筒包括倾斜设置的内转盘和外转盘,外转盘半径与所述进料筒相适配,内转盘和外转盘同轴设置且内转盘和外转盘转动方向相反,内转盘设置在外转盘上方,上转盘呈中间高四周低设置,其上以圆心为中心圆周分布有若干锥形凸牙,所述锥形凸牙尖端指向内转盘较低处,所述外转盘上以圆心为中心圆周分布有若干斜面凸台,所述斜面凸台的斜面高度沿外转盘转动方面逐渐变高设置。

上述结构中,将筒管放进进料装置后,在内转盘和外转盘的作用下依次排列在外转盘相邻的两个斜面凸台之间,内转盘中间高四周低和锥形凸牙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外转盘上的筒管回滚至内转盘上,保证筒管只会从内转盘上进入外转盘上。外转盘上的相邻的两个斜面凸台之间的距离与筒管长度相适配,保证了每次只有一个筒管进入进料槽中,使得加工过程更加有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导轨架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链带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A部分放大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施例上转盘结构侧视图;

附图8为本实施例剥丝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施例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施例分丝装置结构示意图。

机架1、导轨2、进料装置3、剥丝装置4、回收装置5、分丝装置6

链带组件21、夹持组件22、驱动电机23、第二导杆机构24、进料筒31、进料槽32、剥丝刀41、剥丝刀座42、第三导杆机构43、筒管回收组件51、丝料回收组件52、刀具61、刀架62、加热器63、第一导杆机构64、

传送链带211、第一滚筒组212、第一安装座213、固定夹持组件221、活动夹持组件222、固定链带223、第二滚筒组224、第二安装座225、活动链带226、第三滚筒组227、第三安装座228、第二导杆座241、第二导杆242、第二限位环243、第二弹簧244、内转盘311、外转盘312、锥形凸牙313、斜面凸台314、第三导杆座431、第三导杆432、第三限位环433、第三弹簧434、筒管回收导轨511、筒管回收槽512、排风管521、斜坡面522、刀刃611、刀体612、第一导杆座641、第一导杆642、第一限位环643、第一弹簧6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具体的描述。

由附图可知,本实施例为一种全自动筒管分丝机,包括有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输送筒管的导轨2,导轨2前端设置有进料装置3,后端设置有剥丝装置4和回收装置5,导轨2上方沿着导轨2方向设置有分丝装置6。

分丝装置6包括刀具61和刀架62,刀架62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刀具61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刀架62上。刀具61包括刀刃611和刀体612,刀具61上设置有对刀刃611进行加热的加热器63。刀刃611朝向进料装置3的一端为斜刀刃结构,斜刀刃结构沿导轨2移动方向逐渐变低设置,刀体612通过第一导杆机构64安装在刀架62上,第一导杆机构64包括固定安装在刀架62上的第一导杆座641和活动设置在第一导杆座641的第一导杆642,第一导杆642一端与刀体612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一导杆座641设置并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导杆642从第一导杆座641中脱出的第一限位环643,第一导杆642上套设有第一弹簧644,第一弹簧644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杆座641和刀体612相抵触。本实施例优选每个刀体612与刀架62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导杆座641,每个第一导杆座641上活动插设有一个第一导杆642。

导轨2包括用于输送筒管的链带组件21、设置在链带组件21两侧用于夹持筒管的夹持组件22和用于驱动链带组件21和夹持组件22工作的驱动电机23。链带组件21包括传送链带211和第一滚筒组212,第一滚筒组212包括若干滚筒,各滚筒通过传送链带211传动连接,滚筒依次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13上,第一滚筒组212中的至少一个滚筒与驱动电机23传动配合,第一安装座213与机架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滚筒组212中的最前端的滚筒与驱动电机23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夹持组件22包括固定夹持组件221和活动夹持组件222,固定夹持组件221和活动夹持组件222分别设置在导轨2两侧,固定夹持组件221包括对筒管进行左右限位的固定链带223和第二滚筒组224,第二滚筒组224包括若干滚筒,各滚筒通过固定链带223传动连接,滚筒依次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安装座225上,第二滚筒组224中的至少一个滚筒与驱动电机23传动配合,第二安装座225与机架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滚筒组224中最前端的滚筒与驱动电机23之间通过斜齿轮传动连接。

活动夹持组件222包括对筒管进行左右限位的活动链带226和第三滚筒组227,第三滚筒组227包括若干滚筒,各滚筒通过活动链带226传动连接,滚筒依次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三安装座228上,第三滚筒组227中的至少一个滚筒与驱动电机23传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滚筒组227中最前端的滚筒与驱动电机23之间通过斜齿轮传动连接。第三安装座228通过第二导杆机构24相对机架1移动设置,第二导杆机构24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三安装座228上的第二导杆座241和活动的设置在第二导杆座241上的第二导杆242,第二导杆242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导杆座241设置并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二导杆242从第二导杆座241上脱出的第二限位环243,第二导杆242上套设有用于调节活动夹持组件222和固定夹持组件221之间距离的第二弹簧244。

剥丝装置4包括对称设置在导轨2后端左右两侧的剥丝刀41和相对机架1移动设置的剥丝刀座42,剥丝刀41为斜刀刃结构,斜刀刃结构沿导轨2移动方向逐渐变低设置,剥丝刀41固定设置在剥丝刀座42上,剥丝刀座42通过第三导杆机构43移动设置在机架1上,第三导杆机构43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三导杆座431和至少两个活动插设在第三导杆座431上的第三导杆432,第三导杆432一端与剥丝刀座42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三导杆座431设置并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三导杆432从第三导杆座431中脱出的第三限位环433,第三导杆432上套设有用于将剥丝刀41弹性下压的第三弹簧434。

回收装置5包括筒管回收组件51和丝料回收组件52,回收装置5设置在剥丝装置4远离导轨2的一端,筒管回收组件51包括筒管回收导轨511和筒管回收槽512,筒管回收导轨511包括直线导轨段和V型导轨段,直线导轨段与剥丝刀41固定连接,V型导轨段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V型导轨段末端设置有筒管回收槽512,丝料回收组件52包括排风管521和斜坡面522,斜坡面522设置在剥丝装置4和筒管回收组件51下方,排风管521设置在斜坡面522上方。

进料装置3包括有进料筒31和进料槽32,进料槽32一端与进料筒31相连,另一端与导轨2相连,进料筒31包括倾斜设置的内转盘311和外转盘312,外转盘312半径与进料筒31相适配,内转盘311和外转盘312同轴设置且内转盘311和外转盘312转动方向相反,内转盘311设置在外转盘312上方,上转盘312呈中间高四周低设置,其上以圆心为中心圆周分布有若干锥形凸牙313,锥形凸牙313尖端指向内转盘311较低处,外转盘312上以圆心为中心圆周分布有若干斜面凸台314,斜面凸台314的斜面高度沿外转盘312转动方面逐渐变高设置。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