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4656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电梯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架。



背景技术:

轿厢室的载荷经由设置在轿厢室的底部下方的防振部材作用于轿厢架。轿厢架承受轿厢室的主要载荷。如201180027880.6,轿厢架主要由立柱、横梁、底座和拉条组成。底座固定在立柱上,拉条的一端固定在底座的边缘,另一端固定在立柱上,横梁的两端固定在立柱上,曳引轮安装在横梁上。轿厢室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与轿厢室之间设有弹性部件。在轿厢室受力较大时,弹性部件受压变形较大,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轿厢架,在轿厢室与底座之间的弹性部件上设置保护机构,避免弹性部件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梯轿厢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横梁、底座、拉条、轿厢室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拉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该横梁上设有曳引轮,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轿厢室与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多个弹簧、保护板,所述保护板包括容纳部和翻折部,所述容纳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容纳部内,该弹簧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轿厢室的底面,所述翻折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的两侧,至少部分的所述翻折部与所述轿厢室的底面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电梯轿厢架中,所述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上设有安全钳。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电梯轿厢架中,所述安全钳包括外框、摆臂、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所述第一楔块固定在所述外框内,所述第二楔块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楔块上,所述摆臂铰接在所述第二楔块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电梯轿厢架中,所述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上设有导靴。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电梯轿厢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弹性部件位于轿厢室和底座之间,起到缓冲目的。容纳部包覆在弹簧周围,翻折部支撑在弹簧两侧,辅助弹簧受压,避免弹簧受快速冲击力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电梯轿厢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视图;

图4为图2的另一局部视图;

图5为图4的导靴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架,包括第一立柱40、第二立柱50、横梁60、底座70、拉条80、轿厢室90和弹性部件10。第一立柱40和第二立柱50固定在底座70的两侧。拉条8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70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40或第二立柱50上。横梁60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40和第二立柱50上,横梁60上设有曳引轮61。立柱、横梁60、底座70以及拉条80组成支撑框架,轿厢室90位于该支撑框架内。钢丝绳绕在曳引轮61上,带动轿厢架上下移动。弹性部件10位于所述轿厢室90与底座70之间。弹性部件10位于轿厢室90和底座70之间,起到缓冲目的。

弹性部件10包括多个弹簧11、保护板12。保护板12包括容纳部13和翻折部14,容纳部13安装在底座70上,弹簧11安装在容纳部13内,该弹簧11的顶部固定在轿厢室90的底面。容纳部13包覆在弹簧11周围,避免外部构件卡住弹簧11。翻折部14位于容纳部13的两侧,部分翻折部14与轿厢室90的底面平行。翻折部14与轿厢室90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该间隙的高度为轿厢室90的缓冲距离。翻折部14支撑在弹簧11两侧,辅助弹簧11受压,避免弹簧11受快速冲击力被损坏。

第一立柱40或第二立柱50上设有安全钳20。参照图4,所述安全钳20包括外框21、摆臂22、第一楔块23和第二楔块24。第一楔块23固定在所述外框21内,第二楔块24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楔块24上,摆臂22铰接在所述第二楔块24上。当轿厢失重快速下坠时,转轴26经摆臂22带动第二楔块24移动,第二楔块24夹紧导轨(未示出),达到安全制动的目的。此外,第二楔块24还可以在磁铁25的引导下载第一楔块23上移动。磁力作用在第二楔块24上同样可以引导第二楔块24滑动。

所述第一立柱40或第二立柱50上设有导靴30。如图5、6,导靴30由底板31、侧板32、导向板33、定位板34组成。定位板3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槽钢13或第二槽钢14上,该定位板3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板33上,导向板33包括三个滑动面35。滑动面35夹在导轨的三个侧面,导向板33的滑动面35贴合在导轨上,可引导对重装置上下滑动。较佳的,至少一个的滑动面35设有加强边36,该加强边36位于滑动面35的侧壁,提高结构强度。底板31由安装部37、导向部38以及从该导向部38两侧延伸出的固定部39组成。安装部37固定在所述第一槽钢13或第二槽钢14上,安装部37与导向部38之间设有加强肋371。侧板32固定在固定部39的外侧,该侧板32的至少一个的侧边设有侧阻挡部321,该侧阻挡部321包裹在所述固定部39的四周。侧板32的顶部设有上阻挡部322,该上阻挡部322位于固定部39的顶部。上阻挡部322与侧阻挡部321之间设有缺口41。滑动面35伸入固定部39之间,侧板32和底板31不与导向板33直接接触,避免导向板33弯曲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