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纺织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1247发布日期:2018-06-08 20:1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纺织纱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纺织纱架。



背景技术:

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纺织就是将细小的丝线制成布料,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多个纺丝进行放线,此时就需要纱架,而传统的纱架的纱辊均是固定在纱架的一侧,纱辊的高度节不可进行调节,同时,由于纱辊均时安装在纱架的一侧,为了保证装置的稳定性,纱架的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纺织纱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纺织纱架,包括支撑架和纱辊,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并且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内侧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穿槽和第二穿槽,所述纱辊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并且所述纱辊开设有圆形通孔的安装在竖杆的第一穿槽内部,同时所述圆形通孔内部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穿过第二穿槽安装在竖杆的外侧,并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通过安装螺母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外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加强杆,并且所述加强杆的下端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外部在第二穿孔的一侧设置有标尺。

优选的,所述第二穿槽的宽度小于连接件两端的螺母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纱辊在竖杆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圆盘,并且所述限位圆盘的直径大于第一穿槽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杆的上表面设置竖杆,并且在竖杆的侧面分别开设第一穿槽和第二穿槽,将纱辊开设有圆形通孔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穿槽内部,然后在第二穿槽的内部安装连接件,将连接件的一端穿过第一纱辊的圆形通孔,然后在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螺母进行固定,能够快速的对纱辊的高度进行调节。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竖杆开设有第二穿槽的一侧面设置有标尺,在对纱辊的高度进行调节时,能够根据标尺进行快速调节,提高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架的两端中部外侧设置加强杆,并且将加强杆的下端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能够有效的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小装置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竖杆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竖杆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侧视图。

图中:1-支撑架;2-纱辊;3-底座;4-横杆;5-竖杆;6-第一穿槽;7-第二穿槽;8-圆形通孔;9-连接件;10-螺母;11-加强杆;12-标尺;13-限位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纺织纱架,包括支撑架1和纱辊2,所述支撑架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3,并且所述支撑架1的下端内侧安装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竖杆5,所述竖杆5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穿槽6和第二穿槽7,所述纱辊2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8,并且所述纱辊2开设有圆形通孔8的安装在竖杆5的第一穿槽6内部,同时所述圆形通孔8内部安装有连接件9,所述连接件9的两端均穿过第二穿槽7安装在竖杆5的外侧,并且所述连接件9的两端通过安装螺母10进行固定。

所述支撑架1的中部外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加强杆11,并且所述加强杆11的下端与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杆5的外部在第二穿槽7的一侧设置有标尺12;所述第二穿槽7的宽度小于连接件9两端的螺母10的直径;所述纱辊2在竖杆5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圆盘13,并且所述限位圆盘13的直径大于第一穿槽6的宽度。

工作原理:工作时,将纱辊2开设有圆形通孔8的一端安装在竖杆5的第一穿槽6内部,然后在竖杆5的第二穿槽7内部安装连接件9,并且连接件9的一端在竖杆5的内部穿过纱辊2的圆形通孔8,最后安装在竖杆5的外侧,最后通过在连接件9的两端均设置螺母10进行固定,在对纱辊2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可通过竖杆5一侧的标尺12进行高度计算,在纱辊2上安装纱筒即可进行放线纺织,方便快捷,同时由于支撑架1的中部外侧与底座3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1,能够有效的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