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8534发布日期:2018-06-08 19:5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包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捆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打捆技术中,当堆垛货物的高度较高时,需要沿高度方向分层进行打捆,但现有的打捆机多采用人工控制打捆机升降高度的方式或视觉检测的方式进行分层打捆,上述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人工控制打捆机升降不仅效率低且打捆精度差;视觉检测技术由于视觉镜头范围和分辨率的限制,只能分多次测量整个堆垛物料的高度和层数,而且识别的物料背景颜色不同时还需要人工进行背景调整,对操作要求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现有的打捆机无法根据堆垛货物的尺寸进行调节,因此打捆质量和效率降低。

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打捆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打捆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沿所述机架进行升降移动,所述安装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相对所述机架进行水平移动;在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可在所述安装架上滑动的带槽,各所述带槽共同围成一闭合的导带框;在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导带框布置的打捆机头,用于与所述导带框配合实现物料打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导带框的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两所述带槽上设置有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带槽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传感器,两所述带槽上的各所述传感器位置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带槽分别通过第一压力缸实现水平移动,各所述第一压力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各所述第一压力缸的伸缩杆与各所述带槽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架,用于使所述导带框在所述机架上移动时,所述机架两侧受力均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的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底部的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链轮,所述机架同一侧的两所述链轮共同支撑一链条,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机架的两侧的所述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伺服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机架的所述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压力缸,所述第二压力缸的固定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二压力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传感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架能够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实现相对机架的水平移动,因此能够调节安装架与堆垛货物的位置,同时安装架上的各带槽能够通过第一压力缸实现水平移动,能够调节导带框的尺寸大小适应堆垛货物的尺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打捆机能够精确调节与堆垛货物的位置,以满足不同尺寸的堆垛货物打捆需求。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在相对设置的一对带槽上设置传感器,因此当安装架从堆垛货物顶部移动到底部的过程中,实现堆垛货物的整体高度检测,并且每对传感器还能够通过货物之间的间隙来判断和实时检测标定堆垛货物的层数及每层的绝对坐标,以便于打捆机头打捆每层货物时位置的确定。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架由于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因此能够精确控制安装架的下降位置和下降速度,使每层的打捆位置一致。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捆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捆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捆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捆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捆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安装架2,安装架2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沿机架1进行升降移动,安装架2通过第二驱动装置4相对机架1进行水平移动;在安装架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可在安装架2上滑动的带槽5,各带槽5共同围成一闭合的导带框6;在安装架2上设置有朝向导带框6布置的打捆机头7,用于与导带框6配合实现物料打捆。

在本实施例中,在导带框6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两带槽5上设置有传感器8。

具体的,每一带槽5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传感器8,两带槽5上的各传感器8位置相对应,即一个带槽5上的各传感器8与另一带槽5上的各传感器8一一对应,从而实现两带槽5之间的传感器8的信号传输与接收,当对应的两传感器8之间信号传输连通(ON状态)时,则证明经过了一层堆垛货物的缝隙,当对应的两传感器8之间信号传输阻断(OFF状态)时,则证明仍处于该堆垛货物的一层货物中。

在本实施例中,各带槽5分别通过第一压力缸9实现水平移动,各第一压力缸9的固定端与安装架2连接,各第一压力缸9的伸缩杆与各带槽5连接。其中,第一压力缸9为液压缸或气缸。

需要说明的是,带槽5的水平移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传动方式实现,并不限于上述压力缸。

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架2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架10,用于使导带框6在机架1上移动时,机架1两侧受力均衡,不会发生倾倒。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顶部的第一转轴31,转动设置在机架1底部的第二转轴(图中未示出),在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链轮(图中未示出),机架1同一侧的两链轮共同支撑一链条(图中未示出),安装架2与机架1的两侧的链条连接,第一驱动装置3还包括驱动第一转轴31或第二转轴转动的伺服电机32。伺服电机32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或底部。

如图1、图2所示,为了使安装架2在机架1上的升降移动更加稳定,在安装架2上设置有滑槽(图中未示出),在机架1的两侧设置有滑块21,滑槽与滑块21相配合,实现导向作用,使安装架2能够始终保持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第二压力缸,第二压力缸的固定端与机架1连接,第二压力缸的伸缩杆与安装架2连接,当伸缩杆进行伸缩运动时,带动安装架2相对机架1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与堆垛货物位置的对准,为安装架2下降套置在堆垛货物外围做好准备。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控制系统与传感器8、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以及第一压力缸9电连接。当安装架2上下运动时,各传感器8检测堆垛货物的整体高度和层数,并将检测数据输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检测标定的堆垛货物的层数和每层位置的绝对坐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4带动安装架2水平移动到堆垛货物的正上方位置,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的伺服电机32驱动安装架2下降运动至每层的标定位置进行打捆。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打捆机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竖直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柱11,在两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连接两立柱11的连接梁12。

如图3、图4所示,在两立柱11之间设置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一侧设置有由四个带槽5围成的闭合矩形导带框6,四个带槽5分别通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2上的四个第一压力缸9驱动各带槽5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导带框6的口径大小调节,从而适用不同尺寸的堆垛货物。

如图1-3所示,安装架2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实现在机架1上的竖直升降运动,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转动连接在两立柱11的顶部之间的第一转轴31,转动连接在两立柱11的底部之间的第二转轴(图中未示出),在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链轮(图中未示出),机架1同一侧的两链轮共同支撑一链条(图中未示出),安装架2与机架1的两侧的链条连接,第一驱动装置3还包括驱动第一转轴31的伺服电机32。伺服电机32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

如图1所示,在两立柱11的相对的内侧分别竖直设置有条形滑块21,在安装架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两条形滑块21相配合的滑槽,使安装架2能够在滑块21的导向作用下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升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滑槽和滑块21的安装位置可对调,即在安装架2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滑块21,在两立柱11的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滑槽,具体的实施方式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

如图4所示,在安装架2靠近导带框6的一端设置有打捆机头7,打捆机头7的输出端朝向导带框6,从而实现打捆机头7与导带框6的配合。

如图1所示,在位于两立柱11之间位置处的一对带槽5上设置有传感器8,每一带槽5上分别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传感器8,且两带槽5上的各传感器8的位置相互对应,即其中一带槽5上的传感器8能够接收另一带槽5上的传感器8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机架1的两侧重量能够平衡,在安装架2与导带框6相对的一侧上安装有配重架10,从而实现当安装架2在机架1上升降运动时,配重架10始终使机架1能够保持动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2还可相对机架1水平移动,具体的,在机架1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第二压力缸,第二压力缸的固定端与机架1连接,第二压力缸的伸缩杆与安装架2连接,当伸缩杆进行伸缩运动时,带动安装架2相对机架1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与堆垛货物位置的对准,为安装架2下降套置在堆垛货物外围做好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力缸9和第二压力缸均为气缸。

为了实现堆垛货物的分层打捆,本实施例中的打捆机还包括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控制系统与传感器8、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以及第一压力缸9电连接。当安装架2上下运动时,各传感器8检测堆垛货物的整体高度和层数,并将检测数据输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检测标定的堆垛货物的层数和每层位置的绝对坐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4带动安装架2水平移动到堆垛货物的正上方位置,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的伺服电机32驱动安装架2下降运动至每层的标定位置进行打捆。

工作原理及过程: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打捆机当需要对堆垛货物进行分层打捆时,首先通过传送带将货物运送到打捆机的工作位置处,然后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驱动装置4使安装架2前后移动调节至位于堆垛货物的顶部正上方位置处,并控制各第一压力缸9驱动各带槽5进行水平移动,调节导带框6的尺寸以满足堆垛货物的整体尺寸要求。

当导带框6调整完毕后,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安装架2从堆垛货物的顶部向堆垛货物的底部进行下降运动,并且在下降过程中两相对的带槽5上的每对传感器8检测堆垛货物的整体高度和层数,由于每层货物之间存在间隙,当各传感器8经过每层货物时,只要有一对传感器8能够穿过间隙,即信号连通(ON状态),则标定为具有一层货物,当无间隙时,每对传感器8之间信号阻断(OFF状态),由上到下运动过程中传感器8出现几次ON状态则记录当时所在位置的绝对坐标并记录为一层货物,安装架2移动到堆垛货物的最底部时则完成了堆垛货物高度的检测和层数的检测,并将数据输送给控制系统。

在打捆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8检测和记录的绝对坐标,使第一驱动装置3的伺服电机32控制安装架2从机架1的顶部再次下降,当移动到标定坐标位置处时,伺服电机32使安装架2停止运动,控制系统控制打捆机头7的输出端喷出打捆带,打捆带在导带框6的导向作用下转动一周并缠绕在堆垛货物的标顶层上完成一层货物的打捆,然后安装架2继续向下移动直至完成每层货物的打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