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7510发布日期:2018-06-02 05:42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链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领域,更具体地一种链轮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动扶梯上的附加制动器为棘轮、棘爪式附加制动器滑动装置结构,通过制动盘、棘轮和摩擦片之间的相对滑动产生的摩擦力制动链轮,但若梯级链的润滑油浸入摩擦片,其摩擦系数将显著降低,影响制度器的制动性能。现有的内置式附加制动器对摩擦系数易降低进行了改进,但极易造成主轴扭转变形大,且梯级链轮偏转角大,主轴疲劳系数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摩擦系数易降低,主轴扭转变形大,且梯级链轮偏转角大,主轴疲劳系数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链轮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链轮装置,包括:主轴和套设于所述主轴上的两组驱动链轮,每组所述驱动链轮上设有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包括与所述驱动链轮配合的棘轮,所述棘轮通过压紧元件依附于所述驱动链轮上。

本技术方案在主轴的两侧均设置驱动链轮及相应的制动结构,因此,主轴属于配备有制动器的双驱动主轴;当扶梯正常运转时,所述驱动链轮、压紧元件以及棘轮一起运转;当扶梯处于超速、非操纵逆转、驱动链拉断、电磁铁发生故障等任一情况下时,在主轴两侧的棘轮上均施加制动力促使相应的棘轮立即停止运转,驱动链轮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运转,此时,主轴两侧的驱动链轮与相应的棘轮之间,棘轮与压紧元件之间相对运动并产生滑动摩擦力,主轴两侧驱动链轮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逐渐被制停。由于主轴两侧均设置制动结构,因此驱动链轮和主轴受力均匀,主轴扭转变形小,梯级链轮偏转角小,主轴疲劳安全系数高;并且,由于有两个驱动链轮受力,故主轴两端的轴承和轴承座的承载力较单边设置驱动和制动结构的装置要小,扶梯提升相同高度可选用较小轴承载荷的轴承及轴承座,减少零件规格,相关零部件通用性好;较小规格的轴承和轴承座进一步节省空间,方便链轮装置与导轨立组后吊装入扶梯内,相同提升高度的情况下无需拓宽桁架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组所述制动结构沿主轴的对称轴对称设于所述主轴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棘轮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棘轮的第一侧依附于所述驱动链轮上;所述压紧元件包括穿设于所述驱动链轮和棘轮上的预紧螺栓,套设于预紧螺栓上且设于棘轮第二侧的碟簧组,夹设于棘轮与碟簧组之间的制动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碟簧组包括套设于预紧螺栓上的碟簧座和与碟簧座配合且夹设于碟簧座与制动板之间的碟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碟簧呈压缩状态,且所述碟簧的压缩量提供的力矩值设定为单组所述制动结构的满载力矩值的7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棘轮上设有至少一个棘轮凸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棘轮上设有多个棘轮凸台,多个所述棘轮凸台沿棘轮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棘轮凸台的数量为六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制动棘轮的制动驱动器,所述制动驱动器与所述棘轮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驱动器包括驱动元件和与驱动元件连接的制动元件,所述制动元件与所述棘轮凸台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链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链轮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链轮装置的制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轴;11、轴承;12、轴承座;20、制动结构;22、棘轮;221、棘轮凸台;23、压紧元件;231、预紧螺栓;232、碟簧组;2321、碟簧座;2322、碟簧;233、制动板;30、制动驱动器;31、驱动元件;32、制动元件;40、驱动链轮、50、梯级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链轮装置,包括:主轴10和套设于主轴10上的两组驱动链轮40,每组所述驱动链轮40上设有制动结构20,两组所述驱动链轮40和相应制动结构20分别套设于主轴10两侧,分别套设于主轴10两侧的情况包括分别套设于主轴10的两端,或者分别套设于靠近主轴10两端的位置;所述制动结构20包括套设于主轴10上的驱动链轮40和与驱动链轮40配合的棘轮22,所述棘轮22通过压紧元件23依附于所述驱动链轮40上。

本实施方式在主轴10的两侧均设置驱动链轮40和与之配合的制动结构20,因此,主轴10属于配备有制动器的双驱动主轴;当扶梯正常运转时,所述驱动链轮40、压紧元件23以及棘轮22一起运转;当扶梯处于超速、非操纵逆转、驱动链拉断、电磁铁发生故障等任一情况下时,制动驱动器30中的电磁铁失电,电磁铁中的压缩弹簧伸长以及制动元件自重促使制动元件卡住棘轮凸块,使棘轮22立即停止运转,驱动链轮40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运转,此时,主轴10两侧的驱动链轮40与相应的棘轮22之间,棘轮22与压紧元件23之间相对运动并产生滑动摩擦力,主轴10两侧驱动链轮40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逐渐被制停。由于主轴10两侧均设置制动结构20,因此驱动链轮40和主轴10受力均匀,主轴10扭转变形小,与驱动链轮40连接的梯级链轮50偏转角小,主轴10疲劳安全系数高;所述梯级链轮与主轴10连接,与主轴10统称为主轴套件,驱动链轮40驱动主轴10转动,主轴10带动梯级链轮50运转;并且,由于有两个驱动链轮40受力,故主轴10两端的轴承11和轴承座12的承载力较单边设置驱动和制动结构的装置要小,扶梯提升相同高度可选用较小轴承载荷的轴承11及轴承座12,减少零件规格,相关零部件通用性好;较小规格的轴承11和轴承座12进一步节省空间,方便链轮装置与导轨立组后吊装入扶梯内,相同提升高度的情况下无需拓宽桁架宽度。

本实施方式两组所述制动结构20沿主轴10的对称轴对称设于所述主轴10的两侧,使主轴10的受力更加均匀,主轴10扭转变形量更小。本实施方式中,两组所述制动结构20分别设于所述主轴10的两端端部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压紧元件23与驱动链轮40和棘轮22之间的配合关系具体如下,所述棘轮22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棘轮22的第一侧依附于所述驱动链轮40上;所述压紧元件23包括穿设于所述驱动链轮40和棘轮22上的预紧螺栓231,套设于预紧螺栓231上且设于棘轮22第二侧的碟簧组232,夹设于棘轮22与碟簧组232之间的制动板233,所述制动板233与棘轮22之间,以及棘轮22与驱动链轮40之间均设有润滑层,所述润滑层可为润滑脂或其他形式的润滑方式,使制动板233、棘轮22以及驱动链轮40的各接触面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相互滑动。所述预紧螺栓231将驱动链轮40和制动板23预紧,碟簧组232产生的弹力对制动板233产生作用力,使得棘轮22被制动板233压附于驱动链轮40上。所述碟簧组232包括套设于预紧螺栓231上的碟簧座2321和与碟簧座2321配合且夹设于碟簧座2321与制动板233之间的碟簧2322。所述碟簧座2321与制动板233共同配合对碟簧2322施加压力,使碟簧2322实现不同程度的压缩,碟簧2322的压缩量可以控制驱动链轮40、棘轮22与制动板23之间的压力,从而控制不同提升高度所需的制动力。

本实施方式所述碟簧2322呈压缩状态,且所述碟簧2322的压缩量提供的力矩值设定为单组所述制动结构20的满载力矩值的70%,所述碟簧2322的压缩量可通过千分表进行测量和调整。对于本实施方式两侧均有制动结构20的设定,一方面需考虑空载时主制动器和本实施方式的制动结构20均工作,制动减速度不大于1m/s2,故单侧的制动结构20的制动力矩值设定不能太大;另一方面,需考虑满载时仅单侧制动结构20工作时,制动加速度不能太大,故单侧的制动结构20的制动力矩值亦不能太小;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单侧的制动结构20的制动力矩值必须合理设置,而单侧的制动结构20的制动力矩值设置为单组所述制动结构20的满载力矩值的70%,满足各工况下扶梯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要求。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棘轮22上设有至少一个棘轮凸台221。外部制动力作用于棘轮凸台221上,从而实现对棘轮22的制动。在所述棘轮22上设有多个棘轮凸台221,多个所述棘轮凸台221沿棘轮22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当将单组所述制动结构20的制动力矩值为满载力矩值的70%时,只有单组制动结构20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制停扶梯,扶梯仍有较小的加速度,但另一组制动结构20必须在扶梯加速至1.4倍名义速度之前工作,故两组制动结构20启动错位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本实施方式在棘轮22沿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六个棘轮凸台221,使两组制动结构20工作最多错位60度,故两侧的制动结构20工作错位时间在六分之一的驱动链轮运转周期之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提升工作精度,缩小错位时间,还可在棘轮22上设置更多棘轮凸台221。

本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制动棘轮22的制动驱动器30,所述制动驱动器30与所述棘轮22配合。当需要对驱动链轮40制动时,所述制动驱动器30对棘轮22施加制动力,促使棘轮22立即停止运转;当无需制动时,制动驱动器30不对棘轮22施加制动力。所述制动驱动器30包括驱动元件31和与驱动元件31连接的制动元件32,所述制动元件32与所述棘轮凸台221配合,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制动元件32为可与棘轮凸台221啮合的制动块,当需要对驱动链轮40制动时,驱动元件31驱动制动元件32旋转并与棘轮凸台221啮合,使棘轮22停止运转;当无需制动时,驱动元件32驱动制动元件32继续旋转,使制动元件32不与棘轮凸台221啮合,棘轮凸台221失去制动元件32的限制而运转。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元件31可为电磁式驱动元件或其他形式的驱动元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