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1827发布日期:2018-09-11 23:40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自马云成立阿里巴巴成立淘宝之后,快递行业实现快速的发展,快递在进行运输时,需要将打包好的快递包裹搬运至运输车内,运输车到达指定地点,再人工将包裹卸下,这种上货卸货方式较为麻烦,需要人工进行传递,来回搬运,耗时耗力,劳动强度较大,目前还没有一种合适的升降装置可用于快递包裹件的上货或者卸货,使得人们较为烦恼,因此设计一种便于人们使用,成本较低,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升降装置是目前所必须解决的事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升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升降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四个阵列分布的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均设有第一锥形齿轮,底板的顶端分别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齿轮盒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杆,转杆上均设有两个第二锥形齿轮,且两个第二锥形齿轮分别位于对应的齿轮盒内,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四个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置物板,且置物板位于齿轮盒的上方,置物板的顶端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有竖直设至的第一挡板,且两个第一挡板位于螺纹杆之间,置物板上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推板,且推板与第一挡板垂直设置,推板相互远离的两侧壁底端均固定有滑块,且滑块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第一挡板上,两个滑块远离螺纹杆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均固定有凸起,所述置物板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固定有两个对称且水平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卡接在两个第一挡板的一端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置物板的底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绕线辊,绕线辊的一端均设有驱动电机,且推板位于两个绕线辊之间,绕线辊上均绕接有对称设置的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均栓结在对应的凸起上,两块第一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块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固定杆、凸起和拉绳均位于对应的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两块第一挡板远离推板的一端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处卡接有固定销。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端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底板靠近第一驱动电机的顶端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推把,推把上设有橡胶套。

优选的,其中一个第一挡板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顶端设有红外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竖杆、固定销、第二挡板、底板、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转杆、齿轮盒、第一驱动电机、滑块、固定杆、第一挡板、推板、拉绳、置物板和凸起的设置能够实现使用该装置将快递包裹件预先推积在置物板上,然后使用该升降装置将置物板进行升降使得置物板上表面与运输车车厢的下边沿对齐,然后将置物板上的快递包裹件推送至车厢内,摒弃传统的人工传递送件,和频繁来回传递快递包裹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2、通过红外感应器的设置,在置物板上升的同时,红外感应器感应到车厢的高度,使得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在一定时间内停止,将置物板的上表面与运输车车厢内底端平齐,将包裹件推送至车厢内,可适应不同高度车厢,灵活性高,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造价成本较低,便于将包裹件堆积推送至运输车厢内,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运输车,灵活性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升降装置的局部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中:1螺纹竖杆、2红外感应器、3固定销、4第二挡板、5底板、6第一锥形齿轮、7第二锥形齿轮、8转杆、9齿轮盒、10第一驱动电机、11滑块、12固定杆、13第一挡板、14推板、15拉绳、16置物板、17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升降装置,包括底板5,底板5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四个阵列分布的螺纹杆1,螺纹杆1的底端均设有第一锥形齿轮6,底板5的顶端分别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齿轮盒9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10,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均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杆8,转杆8上均设有两个第二锥形齿轮7,且两个第二锥形齿轮7分别位于对应的齿轮盒9内,且第二锥形齿轮7与第一锥形齿轮6啮合,四个螺纹杆1上螺纹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置物板16,且置物板16位于齿轮盒9的上方,置物板16的顶端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有竖直设至的第一挡板13,且两个第一挡板13位于螺纹杆1之间,置物板16上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推板14,且推板14与第一挡板13垂直设置,推板14相互远离的两侧壁底端均固定有滑块11,且滑块11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第一挡板13上,两个滑块11远离螺纹杆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杆12,固定杆12远离第一挡板13的一端均固定有凸起17,置物板16远离第一挡板13的一端固定有两个对称且水平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4,第二挡板4卡接在两个第一挡板13的一端侧壁上,置物板16的底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绕线辊,绕线辊的一端均设有驱动电机,且推板14位于两个绕线辊之间,绕线辊上均绕接有对称设置的拉绳15,拉绳15的另一端均栓结在对应的凸起上,两块第一挡板13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块11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固定杆12、凸起17和拉绳均位于对应的滑槽内,第二挡板4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两块第一挡板13远离推板14的一端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处卡接有固定销3,底板5的底端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底板5靠近第一驱动电机10的顶端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推把,推把上设有橡胶套,其中一个第一挡板13远离第一驱动电机10的顶端设有红外感应器2。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包裹件堆放在置物板16上,通过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4的作用将包裹件挡住,防止包裹件滑落,包裹件堆积好之后,通过推把将该装置推动至运输车车厢附近,这时将第一驱动电机10开启,第一驱动电机10带动转杆8转动,转杆8通过第一锥形齿轮6和第二锥形齿轮7使得底板5上的四个螺纹杆1同时转动,带动置物板16升降,将置物板16首先升降到指定位置关闭第一驱动电机10,然后红外感应器2开始工作,红外感应器2发射红外线,对车厢的高度进行探测,高度探测完成后红外感应器2自动关闭,置物板16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由单片机组成,红外感应器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使得单片机控制第一驱动电机10开启,将置物板16升降到指定位置,使得置物板16的上表面与运输车厢的内底端对齐,然后将其中一个绕线辊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开启,使得拉绳15拉动凸起17,使得固定杆12推动推板14将置物板16上的包裹件推送至运输车厢内,然后另一个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另一侧的绕线辊转动,将推板14拉动复位,同时第一驱动电机10控制置物板16下降复位,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造价成本较低,便于将包裹件堆积推送至运输车厢内,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运输车,灵活性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