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857发布日期:2019-04-20 03:5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缠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缠绕机。



背景技术:

目前,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涤纶在前期需进行上油,以避免涤纶相互缠绕而影响后期加工和运输。

公告号为CN20379434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涤纶化纤缠绕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有色丝检测器和缠绕器,在缠绕器的近丝端处设有导丝器,所述导丝器包括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上导丝轮和下导丝轮,在上导丝轮和下导丝轮之间设有导丝头,所述导丝头上形成导丝孔,所述导丝孔的两端口形成弧形部,在所述导丝孔的四周形成环形油腔,所述环形油腔与导丝孔内壁上形成多个小油孔;所述上导丝轮通过轴承设置在固定板的固定杆上,所述上导丝轮为椭圆形,外圆周壁体上形成导丝槽;所述下导丝轮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下导丝轮为圆形,外圆周壁体上形成导丝槽;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导丝效果,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涤纶丝呈缕状,涤纶丝经过导丝孔时,涤纶丝的中心难以接触到油,因此难以充分上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机,能使涤纶丝充分上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缠绕机,包括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辊、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主辊一侧的副辊,以及设置在机架上且与主辊、副辊连接的油箱,所述主辊与副辊表面均滚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设置有刷毛,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涤纶丝依次绕过所述主辊与滚轮之间,以及副辊与滚轮之间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丝依次经过主辊与滚轮之间、副辊与滚轮之间,以此将主辊、副辊上的油涂覆到涤纶丝上,且滚轮与主辊、副辊挤压时,将呈缕状的涤纶丝摊平,同时毛刷的设置避免损坏涤纶丝,并使涤纶丝与主辊、副辊充分接触,使涤纶丝充分上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辊、副辊中部均设置成凸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辊、副辊的中部设置成凸出的弧形状,当涤纶丝与凸弧状的表面接触时,涤纶丝的一部分向两侧滑移,以此将涤纶丝摊平在主辊、副辊上,使油均匀得涂覆在涤纶丝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辊、副辊的两端设置成凹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辊、副辊的两端设置成凹弧状,主辊、副辊在转动时带动油沿主辊、副辊表面流动,当主辊、副辊两侧的油的高度高于两者中部的高度时,油顺凹弧面流动并汇聚向主辊、副辊中部,以此使与涤纶丝接触的油增加,使涤纶丝充分浸油;同时主辊、副辊两侧对涤纶丝进行限位,避免涤纶丝滑离主辊、副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辊位于副辊的上方,所述主辊、副辊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涤纶丝绕过主辊与副辊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辊、副辊转动方向相反,且涤纶丝绕过主辊与副辊之间,由于主辊、副辊均与油箱连接,主辊与副辊上涂有油,当涤纶丝绕过主辊与副辊之间,涤纶丝的两面分别经过主辊与副辊的涂覆,以此使涤纶丝充分上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箱至少有两个,所述主辊、副辊均设置在油箱上方,所述主辊、副辊均浸在油箱的油内,且油箱内设置有填油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辊、副辊在转动时,主辊、副辊与油箱内的油接触,依靠油的吸附能力将油均匀得涂覆在主辊与副辊上,以此确保上油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油机构包括与油箱相通的进油管,以及设置在进油管上的节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管与油箱相通,节流阀设置在进油管上,由于主辊与副辊匀速转动,因此油的消耗速率基本不变,节流阀用于调节填油的速率,以此使主辊、副辊始终与油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辊、副辊上沿主辊的转动轴线方向开设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辊、副辊上开设凹槽,凹槽沿主辊转动轴线方向设置,以此使主辊、副辊在转动时带动更多的油,以此使涤纶丝充分浸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箱靠涤纶丝的一侧设置有具有吸附性的吸块,所述吸块的一侧与副辊表面贴合,所述吸块的一侧延伸至油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箱一侧设置吸块,吸块包括海绵,海绵具有较好的吸附性,从而吸附涤纶丝上多余的油,避免油滴落在机架上而造成浪费,且吸块的一侧延伸至油箱内,当海绵饱和后,油在自身重力下落入油箱内,从而提高油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后期的清理工作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滚轮与主辊、副辊挤压时,将呈缕状的涤纶丝摊平,同时毛刷的设置避免损坏涤纶丝,并使涤纶丝与主辊、副辊充分接触,使涤纶丝充分上油;

2、涤纶丝绕过主辊与副辊之间时,涤纶丝的两面分别经过主辊与副辊表面,以此使涤纶丝充分上油;

3、通过吸块吸附涤纶丝上多余的油,避免油滴落在机架上而造成浪费,且吸块的一侧延伸至油箱内,当海绵饱和后,油在自身重力下落入油箱内,从而提高油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后期的清理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驱动件。

附图标记:1、机架;11、主辊;111、凹槽;12、副辊;13、油箱;2、滚轮;21、刷毛;3、驱动件;31、电机;32、齿轮;4、填油机构;41、进油管;42、节流阀;43、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缠绕机,包括机架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主辊1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主辊11上方的副辊12,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主辊11、副辊12连接的油箱13。主辊11、副辊12均呈圆柱体状,主辊11、副辊12均通过轴承与机架1转动连接,主辊11与副辊12表面均滚动连接有滚轮2,滚轮2表面的宽度大于涤纶丝摊平后的宽度。

油箱13有两个,且两个油箱13分别位于主辊11、副辊12的下方,主辊11、副辊12的一部分均浸在油箱13的油内,以此将油吸附在主辊11、副辊12表面上。涤纶丝依次经过主辊11与滚轮2之间、副辊12与滚轮2之间,以此将主辊11、副辊12表面上的油涂覆到涤纶丝上,同时滚轮2将涤纶丝摊平在主辊11、副辊12上,以使涤纶丝与主辊11、副辊12充分接触,使涤纶丝充分上油。滚轮2的表面均匀粘接固定有刷毛21,毛刷的设置用于避免滚轮2压坏涤纶丝,并使涤纶丝与主辊11、副辊12充分接触,使涤纶丝充分上油。

主辊11、副辊12上沿主辊11的转动轴线方向开设有多条凹槽111,凹槽111纵截面呈三角状,且沿主辊11、副辊12表面等角度间隔分布,凹槽111用于使主辊11、副辊12在转动时带动更多的油,以此使涤纶丝充分浸油。

如图2、图3所示,油箱13内设置有填油机构4,填油机构4包括与油箱13相通的进油管41,以及设置在进油管41上的节流阀42。节流阀42用于调节油的进量,由于主辊11与副辊12匀速转动,因此油的消耗速率基本不变,节流阀42用于调节填油的速率,以此使主辊11、副辊12始终与油接触。

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涤纶丝依次绕过所述主辊11与滚轮2之间,以及副辊12与滚轮2之间的驱动件3,驱动件3包括与主辊11同轴固定的电机31,电机31通过齿轮32带动副辊12转动。

主辊11、副辊12转动方向相反,且涤纶丝绕过主辊11与副辊12之间。主辊11与副辊12上涂有油,当涤纶丝绕过主辊11与副辊12之间,涤纶丝的两面分别经过主辊11与副辊12的涂覆,以此使涤纶丝充分上油。

主辊11、副辊12中部均设置成凸弧状,且凸弧状的中部与滚轮2等宽。当涤纶丝与凸弧状的表面接触时,涤纶丝的一部分向两侧滑移,以此将涤纶丝摊平在主辊11、副辊12上,使油均匀得涂覆在涤纶丝上。

主辊11、副辊12的两端设置成凹弧状。当主辊11、副辊12两侧的油的高度高于两者中部的高度时,油顺凹弧面流动并汇聚向主辊11、副辊12中部,以此使与涤纶丝接触的油增加,使涤纶丝充分浸油;同时主辊11、副辊12两侧对涤纶丝进行限位,避免涤纶丝滑离主辊11、副辊12。

油箱13靠涤纶丝的一侧设置有具有吸附性的吸块43,吸块43呈长方体状,且吸块43的一侧与副辊12表面贴合,吸块43的一侧延伸至油箱13内。吸块43采用海绵,海绵具有较好的吸附性,从而吸附涤纶丝上多余的油,避免油滴落在机架1上而造成浪费。且吸块43的一侧延伸至油箱13内,当海绵饱和后,油在自身重力下落入油箱13内,从而提高油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后期的清理工作量。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将涤纶丝依次穿过滚轮2与主辊11之间、主辊11与副辊12之间,以及滚轮2与副辊12之间,之后将涤纶丝输出。开启电机31,并开启节流阀42,使油缓慢注入油箱13内,使主辊11与副辊12转动并带动涤纶丝传输。涤纶丝经过主辊11与滚轮2之间时,涤纶丝的一侧充分浸油,之后涤纶丝经过主辊11与滚轮2之间,使涤纶丝的另一侧上油,以此使涤纶丝充分上油,便于下一步工序。

上述方案中,滚轮2与主辊11、副辊12挤压时,将呈缕状的涤纶丝摊平,同时毛刷的设置避免损坏涤纶丝,并使涤纶丝与主辊11、副辊12充分接触,使涤纶丝充分上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