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撕裂式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4666发布日期:2019-04-17 05:2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撕裂式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撕裂式管状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管状带式输送机,是在槽形带式输送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载料段,平形输送带在离开机尾滚筒以后,在托辊的导向作用下,自动包裹成圆管形,两个带边搭接重叠在一起,物料被围在圆管内,每隔一段距离就布置一组托辊,每一组一般包括六个托辊,均匀分布在圆管周围,组成正六边形,对管状输送带施加适当的压力,使它能保持圆管形,并能对管状输送带起导向作用,使管状输送带沿直线形或圆弧形路径运行。在机头卸料以前,在托辊的导向作用下,自动打开成平形,卸完料,绕过机头滚筒成为回程段,返回装料处,回程段也同样地圈成管状。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5206402662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管状输送带、多个托辊和多个面板,面板上有面板孔,每六个托辊作为一组安装在面板孔周围组成正六边形,输送带包裹成圆管形,两个带边搭接重叠在一起,还包括防跑偏滚轮,管状输送带上还设有防跑偏槽,防跑偏槽沿管状输送带的运行方向设置,位于带边搭接重叠位置外侧边缘朝管外的一侧表面上,防跑偏滚轮的轮缘嵌在防跑偏槽内,防跑偏滚轮通过转动副与面板连接,防跑偏滚轮沿防跑偏槽滚动。

该技术方案能防止管状输送带扭转,防止物料从搭接重叠的缝隙溢出,防止物料浪费,防止污染附近的环境,节省清理撒料的工作量。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未考虑如何预防管状带式机的输送带容易撕裂的问题,减少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维修成本,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撕裂式管状带式输送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通过压紧模块和辅助卷曲模块配合,从而对卷曲成管状的输送带进行辅助固定,进而解决输送带容易撕裂的问题以及降低维修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撕裂式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托辊、面板、压紧模块、辅助卷曲模块和刮平模块;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孔,每六个托辊作为一组安装在面板孔周围组成正六边形,所述刮平模块、辅助卷曲模块、压紧模块从左至右依次放置在输送带的入料位置处;所述辅助卷曲模块用于辅助输送带的两带边搭接重叠成圆管形;所述刮平模块用于对落在输送带上的物料进行刮平,避免物料掉落;所述压紧模块用于对输送带的两带边进行固定;其中,

所述压紧模块包括支架、电机、卡扣、卡槽板、底部支撑杆、活动支撑块、转动杆、一号摆动杆、二号摆动杆、滑块、基板、压紧杆和活动压紧块;所述输送带的其中一个带边的上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一组卡槽板,输送带的另一个带边下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一组对应凹槽的卡扣;所述卡槽板上均设置有弧形的凹槽;所述活动支撑块下方设置有滑槽;所述底部支撑杆一端伸入重叠成圆管形的输送带的内圈内、另一端固连在支架上,底部支撑杆端头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活动支撑块上的滑槽内;所述活动支撑块对应的上方设置着基板;所述基板一侧设置着转动杆,基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转动杆一端铰接在支架上、另一端通过连杆与一号摆动杆一端连接,转动杆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一号摆动杆另一端与二号摆动杆铰接在基板上;所述二号摆动杆上滑动连接着滑块;所述滑块中部铰接着压紧杆;所述压紧杆下端穿过通槽后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活动压紧块上。工作时,电机启动后驱动转动杆周期转动,转动杆通过连杆拉动一号摆动杆周期摆动;一号摆动杆周期摆动会带动相连的二号摆动杆周期性摆动,从而使得二号摆动杆上的滑块周期性滑动,滑块沿二号摆动杆滑动时,会周期性推动压紧杆向下移动,压紧杆向下移动会带动活动压紧块向下移动,需要输送物料时,先将物料输送至展开状的输送带上,输送带上的物料容易发生分布不均造成掉落的现象,通过组成正六边形的托辊将输送带重叠弯曲成管状,辅助卷曲模块对输送带进行辅助卷曲,卷曲成管状的输送带遇压紧模块,当输送带两带边上对应设置的卡扣和卡槽板移动到活动压紧块和活动支撑块的中间位置时,此时活动压紧块恰好在压紧杆向下的推动力下下移,从而瞬间将卡扣压入卡槽板内的凹槽内,实现输送带两带边的搭接固定,并且滑动连接的活动压紧块和活动支撑块同时贴紧输送带时,能够在与输送带的摩擦力作用下移动,一方面能够减小活动压紧块摩擦受到的反作用阻力,另一方面能够保护压紧杆,避免活动压紧块受较大摩擦带动压紧杆局部形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输送带在反复弯曲成管状时常常发生撕裂的现象,并且间隔设置的托辊较多,增加了运输成本;本技术方案通过活动压紧块、活动支撑块配合对输送带两边对应设置的卡扣和凹槽进行压紧,从而使得输送带弯曲重叠成管状时较为紧密,难以散开,进而一方面能够减少托辊的设置数量,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输送带撕裂。

优选的,所述辅助卷曲模块包括辅助卷曲筒、固定板、滑轴、机架、丝杠、导杆、锥齿轮组、转轴和一号钢丝绳;所述锥齿轮组包括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所述机架位于转动杆一侧,机架上两侧均设置有直槽;其中一个所述直槽内转动安装着丝杠,另一直槽内安装着导杆;所述滑轴一端旋接在丝杠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导杆上,滑轴上固连有套筒;所述套筒下方固连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固连着辅助卷曲筒;所述辅助卷曲筒的内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且辅助卷曲筒的内壁上均布有滚珠;所述转轴通过扭簧安装在机架上,转轴靠近丝杠的一端固连着一号锥齿轮,转轴中部上绕接着一号钢丝绳;所述一号钢丝绳另一端连接在二号摆动杆的端头;所述二号锥齿轮与一号锥齿轮啮合传动,二号锥齿轮固连在丝杠对应转轴的一端。工作时,二号摆动杆周期性摆动的过程中会周期性拉拽相连的一号钢丝绳,使得一号钢丝绳拉拽转轴,使得转轴受拉力产生转动,转轴转动会带动相连的一号锥齿轮转动,一号锥齿轮转动与二号锥齿轮啮合传动,从而使得丝杠发生转动,丝杠转动会带动相连的滑轴沿导杆向转轴移动,滑轴移动会带动套筒移动,套筒移动会带动相连的固定板移动,固定板移动会带动辅助卷曲筒周期性左右移动,其中辅助卷曲筒向左快速移动,返回时移动较慢,由于辅助卷曲筒的内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的,因此辅助卷曲筒移动的过程中会将展开状的输送带逐渐卷曲,直至弯曲重叠搭接成管状,从而辅助输送带重叠成管状,进而提高输送带的输送效率。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设置有卡扣的带边底面上间隔设置有一组凸起;所述辅助卷曲筒内圈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供凸起通过的滑移槽。工作时,形成管状的输送带在运输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反转、偏移导致撕裂,本技术方案通过在输送带的带边上设置凸起,并且在辅助卷曲筒上中间位置处相应开设滑移槽,从而为输送带上的凸起提供导向。

优选的,所述滑移槽前段设置为锥形,滑移槽的后端设置为通槽,其中滑移槽前段的槽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工作时,形成管状的输送带在运输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反转、偏移导致撕裂,当输送带上设置的凸起在辅助卷曲筒上的滑移槽内滑动时,由于滑移槽前段设置为锥形,滑移槽的后端设置为通槽,并且滑移槽前段的槽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使得带边上的凸起便于落入滑移槽内,并且继续移动至通槽内,从而实现了对管状的输送带的快速矫正,避免了输送带的撕裂。

优选的,所述刮平模块包括支柱、一组磁铁、弹性绳、摆杆、刮平板和二号钢丝绳;所述支柱固接在支架上,支柱下表面上滑动连接有两磁铁;两磁铁磁性相吸,其中位于外侧的磁铁上连接着弹性绳;所述弹性绳另一端依次穿过摆杆、刮平板上设有的导轮固连在刮平板上;所述摆杆一端通过扭簧铰接在支柱上、另一端铰接着刮平板,摆杆与套筒之间通过二号钢丝绳连接。工作时,当物料输送到展开的输送带上,由于物料分布不均容易发生掉落的情况,通过套筒左右移动会周期性放松二号钢丝绳对摆杆的拉持,在摆杆脱离拉持时会在扭簧的作用下摆动返回,从而带动刮平板对输送带上的物料进行刮平,此时摆杆会放松对弹性绳的拉持,使得弹性绳连接的磁铁在吸力的作用下向另一磁铁移动,从而拉拽刮平板向上摆动,使得刮平板脱离物料,随后在套筒的拉持下再次回复,实现了对物料的刮平,使得物料均布在输送带上难以掉落,避免人工清理掉落的物料耗时耗力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出料位置处设置有喇叭状的扩开筒;所述扩开筒用于快速打开重叠成圆管形的输送带。工作时,当管状的输送带运输到终点时的出料处时,通过喇叭状的扩开筒能够迅速打开输送带,使得管状的输送带恢复成展开状,从而便于输送带快速出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活动压紧块、活动支撑块配合对输送带两边对应设置的卡扣和凹槽进行压紧,从而使得输送带弯曲重叠成管状时较为紧密,难以散开,进而一方面能够减少托辊的设置数量,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输送带撕裂。

2.本发明通过压紧模块和辅助卷曲模块配合,从而预先对输送带进行辅助弯曲,随后将圆管形的输送带进行辅助固定,并通过刮平模块预先对物料进行刮平,使得物料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避免物料掉落难以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输送带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b向视图;

图5是图1中c-c的剖视图;

图中:输送带1、压紧模块2、卡扣21、卡槽板22、底部支撑杆23、活动支撑块24、转动杆25、一号摆动杆26、二号摆动杆27、压紧杆28、活动压紧块29、辅助卷曲模块3、辅助卷曲筒31、固定板32、滑轴33、机架34、丝杠35、导杆36、锥齿轮组37、转轴38、一号钢丝绳39、刮平模块4、支柱41、弹性绳42、摆杆43、刮平板44、二号钢丝绳45、凸起5、滑移槽6、扩开筒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撕裂式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1、托辊、面板、压紧模块2、辅助卷曲模块3和刮平模块4;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孔,每六个托辊作为一组安装在面板孔周围组成正六边形,所述刮平模块4、辅助卷曲模块3、压紧模块2从左至右依次放置在输送带1的入料位置处;所述辅助卷曲模块3用于辅助输送带1的两带边搭接重叠成圆管形;所述刮平模块4用于对落在输送带1上的物料进行刮平,避免物料掉落;所述压紧模块2用于对输送带1的两带边进行固定;其中,

所述压紧模块2包括支架、电机、卡扣21、卡槽板22、底部支撑杆23、活动支撑块24、转动杆25、一号摆动杆26、二号摆动杆27、滑块、基板、压紧杆28和活动压紧块29;所述输送带1的其中一个带边的上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一组卡槽板22,输送带1的另一个带边下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一组对应凹槽的卡扣21;所述卡槽板22上均设置有弧形的凹槽;所述活动支撑块24下方设置有滑槽;所述底部支撑杆23一端伸入重叠成圆管形的输送带1的内圈内、另一端固连在支架上,底部支撑杆23端头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活动支撑块24上的滑槽内;所述活动支撑块24对应的上方设置着基板;所述基板一侧设置着转动杆25,基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转动杆25一端铰接在支架上、另一端通过连杆与一号摆动杆26一端连接,转动杆25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一号摆动杆26另一端与二号摆动杆27铰接在基板上;所述二号摆动杆27上滑动连接着滑块;所述滑块中部铰接着压紧杆28;所述压紧杆28下端穿过通槽后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活动压紧块29上。工作时,电机启动后驱动转动杆25周期转动,转动杆25通过连杆拉动一号摆动杆26周期摆动;一号摆动杆26周期摆动会带动相连的二号摆动杆27周期性摆动,从而使得二号摆动杆27上的滑块周期性滑动,滑块沿二号摆动杆27滑动时,会周期性推动压紧杆28向下移动,压紧杆28向下移动会带动活动压紧块29向下移动,需要输送物料时,先将物料输送至展开状的输送带1上,输送带1上的物料容易发生分布不均造成掉落的现象,通过组成正六边形的托辊将输送带1重叠弯曲成管状,辅助卷曲模块3对输送带1进行辅助卷曲,卷曲成管状的输送带1遇压紧模块2,当输送带1两带边上对应设置的卡扣21和卡槽板22移动到活动压紧块29和活动支撑块24的中间位置时,此时活动压紧块29恰好在压紧杆28向下的推动力下下移,从而瞬间将卡扣21压入卡槽板22内的凹槽内,实现输送带1两带边的搭接固定,并且滑动连接的活动压紧块29和活动支撑块24同时贴紧输送带1时,能够在与输送带1的摩擦力作用下移动,一方面能够减小活动压紧块29摩擦受到的反作用阻力,另一方面能够保护压紧杆28,避免活动压紧块29受较大摩擦带动压紧杆28局部形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输送带1在反复弯曲成管状时常常发生撕裂的现象,并且间隔设置的托辊较多,增加了运输成本;本技术方案通过活动压紧块29、活动支撑块24配合对输送带1两边对应设置的卡扣21和凹槽进行压紧,从而使得输送带1弯曲重叠成管状时较为紧密,难以散开,进而一方面能够减少托辊的设置数量,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输送带1撕裂。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辅助卷曲模块3包括辅助卷曲筒31、固定板32、滑轴33、机架34、丝杠35、导杆36、锥齿轮组37、转轴38和一号钢丝绳39;所述锥齿轮组37包括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所述机架34位于转动杆25一侧,机架34上两侧均设置有直槽;其中一个所述直槽内转动安装着丝杠35,另一直槽内安装着导杆36;所述滑轴33一端旋接在丝杠35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导杆36上,滑轴33上固连有套筒4;所述套筒4下方固连着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下端固连着辅助卷曲筒31;所述辅助卷曲筒31的内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且辅助卷曲筒31的内壁上均布有滚珠;所述转轴38通过扭簧安装在机架34上,转轴38靠近丝杠35的一端固连着一号锥齿轮,转轴38中部上绕接着一号钢丝绳39;所述一号钢丝绳39另一端连接在二号摆动杆27的端头;所述二号锥齿轮与一号锥齿轮啮合传动,二号锥齿轮固连在丝杠35对应转轴38的一端。工作时,二号摆动杆27周期性摆动的过程中会周期性拉拽相连的一号钢丝绳39,使得一号钢丝绳39拉拽转轴38,使得转轴38受拉力产生转动,转轴38转动会带动相连的一号锥齿轮转动,一号锥齿轮转动与二号锥齿轮啮合传动,从而使得丝杠35发生转动,丝杠35转动会带动相连的滑轴33沿导杆36向转轴38移动,滑轴33移动会带动套筒4移动,套筒4移动会带动相连的固定板32移动,固定板32移动会带动辅助卷曲筒31周期性左右移动,其中辅助卷曲筒31向左快速移动,返回时移动较慢,由于辅助卷曲筒31的内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的,因此辅助卷曲筒31移动的过程中会将展开状的输送带1逐渐卷曲,直至弯曲重叠搭接成管状,从而辅助输送带1重叠成管状,进而提高输送带1的输送效率。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送带1设置有卡扣21的带边底面上间隔设置有一组凸起5;所述辅助卷曲筒31内圈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供凸起5通过的滑移槽6。工作时,形成管状的输送带1在运输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反转、偏移导致撕裂,本技术方案通过在输送带1的带边上设置凸起5,并且在辅助卷曲筒31上中间位置处相应开设滑移槽6,从而为输送带1上的凸起5提供导向。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移槽6前段设置为锥形,滑移槽6的后端设置为通槽,其中滑移槽6前段的槽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工作时,形成管状的输送带1在运输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反转、偏移导致撕裂,当输送带1上设置的凸起5在辅助卷曲筒31上的滑移槽6内滑动时,由于滑移槽6前段设置为锥形,滑移槽6的后端设置为通槽,并且滑移槽6前段的槽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使得带边上的凸起5便于落入滑移槽6内,并且继续移动至通槽内,从而实现了对管状的输送带1的快速矫正,避免了输送带1的撕裂。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刮平模块4包括支柱41、一组磁铁、弹性绳42、摆杆43、刮平板44和二号钢丝绳45;所述支柱41固接在支架上,支柱41下表面上滑动连接有两磁铁;两磁铁磁性相吸,其中位于外侧的磁铁上连接着弹性绳42;所述弹性绳42另一端依次穿过摆杆43、刮平板44上设有的导轮固连在刮平板44上;所述摆杆43一端通过扭簧铰接在支柱41上、另一端铰接着刮平板44,摆杆43与套筒4之间通过二号钢丝绳45连接。工作时,当物料输送到展开的输送带1上,由于物料分布不均容易发生掉落的情况,通过套筒4左右移动会周期性放松二号钢丝绳45对摆杆43的拉持,在摆杆43脱离拉持时会在扭簧的作用下摆动返回,从而带动刮平板44对输送带1上的物料进行刮平,此时摆杆43会放松对弹性绳42的拉持,使得弹性绳42连接的磁铁在吸力的作用下向另一磁铁移动,从而拉拽刮平板44向上摆动,使得刮平板44脱离物料,随后在套筒4的拉持下再次回复,实现了对物料的刮平,使得物料均布在输送带1上难以掉落,避免人工清理掉落的物料耗时耗力的情况发生。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送带1的出料位置处设置有喇叭状的扩开筒7;所述扩开筒7用于快速打开重叠成圆管形的输送带1。工作时,当管状的输送带1运输到终点时的出料处时,通过喇叭状的扩开筒7能够迅速打开输送带1,使得管状的输送带1恢复成展开状,从而便于输送带1快速出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时,电机启动后驱动转动杆25周期转动,转动杆25通过连杆拉动一号摆动杆26周期摆动;一号摆动杆26周期摆动会带动相连的二号摆动杆27周期性摆动,从而使得二号摆动杆27上的滑块周期性滑动,滑块沿二号摆动杆27滑动时,会周期性推动压紧杆28向下移动,压紧杆28向下移动会带动活动压紧块29向下移动,需要输送物料时,先将物料输送至展开状的输送带1上,输送带1上的物料容易发生分布不均造成掉落的现象,通过组成正六边形的托辊将输送带1重叠弯曲成管状,辅助卷曲模块3对输送带1进行辅助卷曲,卷曲成管状的输送带1遇压紧模块2,当输送带1两带边上对应设置的卡扣21和卡槽板22移动到活动压紧块29和活动支撑块24的中间位置时,此时活动压紧块29恰好在压紧杆28向下的推动力下下移,从而瞬间将卡扣21压入卡槽板22内的凹槽内,实现输送带1两带边的搭接固定,并且滑动连接的活动压紧块29和活动支撑块24同时贴紧输送带1时,能够在与输送带1的摩擦力作用下移动,一方面能够减小活动压紧块29摩擦受到的反作用阻力,另一方面能够保护压紧杆28,避免活动压紧块29受较大摩擦带动压紧杆28局部形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输送带1在反复弯曲成管状时常常发生撕裂的现象,并且间隔设置的托辊较多,增加了运输成本;本技术方案通过活动压紧块29、活动支撑块24配合对输送带1两边对应设置的卡扣21和凹槽进行压紧,从而使得输送带1弯曲重叠成管状时较为紧密,难以散开,进而一方面能够减少托辊的设置数量,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输送带1撕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