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8444发布日期:2020-01-14 23:5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带式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式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皮带运输机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物料传输设备。其中,皮带跑偏是皮带输送机作业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故障,其危害性极大,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皮带跑偏使滚筒、托辊承受的轴向力增加,引起滚筒窜轴、托辊轴承损坏等问题;

2,皮带跑偏造成物料洒落到回程皮带上,引起皮带与滚筒非正常磨损,缩短了滚筒和皮带的使用寿命;

3,跑偏皮带在运行时与机架发生非正常摩擦,导致皮带边缘磨损,影响了其使用寿命。

4,由于皮带严重时,易造成皮带翻卷物料,致使皮带单侧受力超过皮带纵向拉断力,从而引起皮带横向撕裂等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皮带跑偏不仅对皮带运输机本身损坏极大,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生产效率、输送货物质量等问题。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跑偏的皮带调整不方便。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带式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皮带运输机的皮带跑偏调整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系统,以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皮带运输机的皮带跑偏调整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式输送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辊、第二辊套设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传送带以及用于张紧所述传送带的张紧辊;

所述第一辊、所述第二辊和所述张紧辊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且所述张紧辊能够沿所述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摆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的主动辊和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传送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辊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张紧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动辊沿所述传送带输送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辊包括支撑轴和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的张紧滚筒;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机架。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开设有第一槽体,且所述第一槽体沿所述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延伸;

所述支撑轴沿其轴向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槽体,且能够沿所述第一槽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槽体平行的第二槽体;

所述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槽体,且能够在所述第二槽体内转动以及沿所述第二槽体移动;

所述第二端能够在所述第一槽体内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通过第一螺纹锁紧件锁紧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端通过第二螺纹锁紧件锁紧于所述机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锁紧件和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垫圈;

和/或,所述第二螺纹锁紧件和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垫圈。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系统,包括分离装置和所述的带式输送装置;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机架的输料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输料板的星盘和驱动连接于所述星盘上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星盘的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轮齿;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输料板,且所述输料板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游;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星盘转动时,相邻所述轮齿之间的物料能够随所述星盘转动,且所述物料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出料口输送至所述传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均固接于所述输料板的进料挡板、出料挡板和侧护板;

沿所述星盘的转动方向,所述进料挡板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游,所述出料挡板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游,所述侧护板设置于所述进料挡板和所述出料挡板之间,且与所述星盘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物料的间隙,所述进料挡板与所述侧护板之间形成进料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张紧辊能够使传送带张紧,提高传送带的传输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传送带打滑;另一方面,通过张紧辊的端部沿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摆动,使张紧辊的端部沿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调整输送带的跑偏。例如,传送带的输送面沿垂直于其输送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且张紧辊的可移动端靠近第二侧,张紧辊沿其轴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靠近第二侧。当输送带的第一侧向远离张紧辊的第二端的方向跑偏时,通过将张紧辊的第二端向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或者将张紧辊的第一端向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移动,以调整输送带的偏移,使传送带回正;当输送带的第一侧向靠近张紧辊的第二端的方向跑偏时,通过将张紧辊的第二端向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移动,或者将张紧辊的第一端向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调整输送带的偏移,使传送带回正。

该输送系统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皮带运输机的皮带跑偏调整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输送系统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安装罩未全部显示,且盖板未显示的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式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式输送装置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式输送装置的轴测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带式输送装置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式输送装置的局部结构轴测图(安装罩未全部显示的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中分离装置的局部结构俯视图(盖板未显示的状态)。

图标:100-带式输送装置;200-分离装置;300-物料;

110-机架;111-第一槽体;112-第二槽体;113-架体;114-安装罩;121-第一辊;122-第二辊;130-张紧辊;140-主动辊;150-传送带;160-第一驱动电机;171-第一螺纹锁紧件;172-第二螺纹锁紧件;173-垫圈;

210-输料板;211-出料口;220-星盘;221-轮齿;230-第二驱动电机;240-进料挡板;241-进料通道;250-出料挡板;260-侧护板;27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式输送装置100,该带式输送装置100包括机架110、第一辊121、第二辊122、张紧辊130以及套设于第一辊121和第二辊122的传送带150,张紧辊130用于张紧传送带150;第一辊121、第二辊122和张紧辊130均转动连接于机架110,且张紧辊130能够沿传送带150的输送方向摆动,以使张紧辊130的轴向与传送带150的输送面上垂直于其输送方向之间呈角度设置。

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张紧辊130能够使传送带150张紧,提高传送带150的传输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传送带150打滑;另一方面,通过张紧辊130的端部沿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摆动,使张紧辊的端部沿传送带150的输送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调整输送带的跑偏。例如,传送带的输送面沿垂直于其输送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且张紧辊的可移动端靠近第二侧,张紧辊沿其轴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靠近第二侧。当输送带的第一侧向远离张紧辊的第二端的方向跑偏时,通过将张紧辊的第二端向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或者将张紧辊的第一端向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移动,以调整输送带的偏移,使传送带回正;当输送带的第一侧向靠近张紧辊的第二端的方向跑偏时,通过将张紧辊的第二端向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移动,或者将张紧辊的第一端向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调整输送带的偏移,使传送带回正。

优选地,参见图8所示,该带式输送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60和与传送带150传动连接的主动辊140,且主动辊140转动连接于机架110;第一驱动电机160安装于机架110,且驱动连接主动辊140。

这样的设置,当第一驱动电机160启动时,能够驱动主动辊140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主动辊140驱动传送带150运行,且传送带150通过摩擦阻力驱动第一辊121、第二辊122和张紧辊130转动,使带式输送装置100正常运行。

优选地,参见图8所示,第一辊121的直径和第二辊122的直径相同,且主动辊140的直径大于第一辊121的直径。这样的设置,通过直径较大的主动辊140带动直径较小的第一辊121和第二辊122转动,使第一辊121和第二辊122的转速得到大幅增加,因此提高了第一驱动电机160的传动效率,大大节省了第一驱动电机160的能源消耗,因此,第一驱动电机160较小的转速即可得到第一辊121和第二辊122较高的转速,减小了第一驱动电机160正常工作时的机械磨损。

优选地,请继续参见图8所示,张紧辊130有两个,且两个张紧辊130分别设置于主动辊140沿传送带150输送方向的两侧。这样的设置,两个张紧辊130能够在主动辊140的两侧分别对传送带150进行张紧,提高对传送带150的张紧力,防止传送带150在主动辊140上打滑,从而提高了主动辊140的动力传递效率。另外,通过在主动辊的两侧设置张紧辊130,减小甚至消除张紧辊130和第一辊121之间或者张紧辊130与第二辊122之间的传动带的倾斜角度,以便于物料的稳定输送。再者,通过设置两个张紧辊130,当传送带150跑偏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任何一个张紧辊130,或者两个张紧辊130同时调整,从而提高调偏效率。

优选地,张紧辊130包括支撑轴和可转动设置于支撑轴上的张紧滚筒;支撑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机架110,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机架110。这样的设置,当支撑轴的端部相对于机架110滑动时,通过另一端相对于机架110转动,实现了支撑轴带动张紧滚筒转动一定角度,从而能够调整传送带150的偏移。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张紧滚筒通过轴承(图中未显示)与支撑轴连接,实现了张紧滚筒能够相对于支撑轴转动。

优选地,参见图6和图7所示,机架110上开设有第一槽体111,且第一槽体111沿传送带150的输送方向延伸;支撑轴沿其轴向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机架110,第二端插设于第一槽体111,且能够沿第一槽体111移动。这样的设置,实现了支撑轴的第二端能够沿传送带150的输送方向移动。

优选地,参见图5所示,机架110上开设有与第一槽体平行的第二槽体112,且第二槽体112沿传送带150的输送方向延伸;第一端插设于第二槽体112,且能够在第二槽体112内转动以及沿第二槽体112移动;第二端能够在第一槽体111内转动。

这样的设置,当输送带的第一侧向远离支撑轴的第二端的方向跑偏时,通过将支撑轴的第二端沿第一槽体111向传送带150的输送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使第一端在第二槽体112内转动,或者将第一端沿第二槽体112向传送带150的输送方向移动,使第二端在第一槽体111内转动,均能够调整输送带的偏移,使传送带150回正;当输送带的第一侧向靠近支撑轴的第二端的方向跑偏时,通过将支撑轴的第二端沿第一槽体111向传送带150的输送方向移动,使第一端在第二槽体112内转动,或者将第一端沿第二槽体112向传送带150的输送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使第二端在第一槽体111内转动,均能够调整输送带的偏移,使传送带150回正。

综上,当传送带150偏移时,通过调节支撑轴的第一端或者第二端均能够使传送带150回正,因此使对传送带150的调偏更方便。

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2所示,第一端通过第一螺纹锁紧件171锁紧于机架110;优选地,参见图6和图7所示,第二端通过第二螺纹锁紧件172锁紧于机架110。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锁紧件171和第二螺纹锁紧件172可以为螺钉、螺栓或螺柱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并不对第一螺纹锁紧件171和第二螺纹锁紧件172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

例如,第一端穿过第二槽体112,第一端的端面开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纹锁紧件171通过第二槽体112旋接于第一螺孔,通过旋紧第一螺纹锁紧件171实现对第一端锁紧;当需要调节第一端时,通过旋松第一螺纹锁紧件171实现对第一端解锁,此时可以将第一端在第二槽体112内转动或者移动。第二端穿过第一槽体111,第二端的端面开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纹锁紧件172通过第一槽体111旋接于第二螺孔,通过旋紧第二螺纹锁紧件172实现对第二端锁紧;当需要调节第二端时,通过旋松第二螺纹锁紧件172实现对第二端解锁,此时可以将第二端在第一槽体111内转动或者移动。实现了支撑轴的两端均能够对传送带150进行调偏。

优选地,第一螺纹锁紧件171上设置有垫圈173(图中未显示),且第一螺纹锁紧件171通过垫圈173与机架110锁紧;或者,请继续参见图7所示,第二螺纹锁紧件172上设置有垫圈173,且第二螺纹锁紧件172通过垫圈173与机架110锁紧;或者,第一螺纹锁紧件171上设置有垫圈173,且第一螺纹锁紧件171通过垫圈173与机架110锁紧;或者,第二螺纹锁紧件172上设置有垫圈173,且第二螺纹锁紧件172通过垫圈173与机架110锁紧。

优选地,参见图4所示,机架110包括架体113和安装罩114,安装罩114连接于架体113上,第一辊121、第二辊122和第一驱动电机160设置于架体113上,主动辊140、张紧辊130设置于安装罩114上。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带式输送装置,实施例一所公开的带式输送装置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带式输送装置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所述输送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节约篇幅,该实施例的改进特征体现在图1-图9中,因此,结合图1-图9对该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还包括分离装置200;参见图9所示,分离装置200包括连接于机架110的输料板210、转动连接于输料板210的星盘220和驱动连接于星盘220上的第二驱动电机230,星盘220的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轮齿221;第二驱动电机230安装于输料板210,且输料板210上开设有出料口211,传送带150设置于出料口211的下游;第二驱动电机230驱动星盘220转动时,相邻轮齿221之间的物料300能够随星盘220转动,且物料300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出料口211输送至传送带150。例如,参见图1和图3所示,传送带150设置于出料口211下,物料300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出料口211落至传送带150上。

这样的设置,由于轮齿221在星盘220的周面上均匀设置,因此,从出料口211落入传送带150的物料300之间的间隔均匀,实现对物料300的分离,以便于后续对物料300进行视觉检测等处理。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该分离装置200还包括盖板270,盖板270安装于输料板210上,且星盘220设置于盖板270和输料板210之间。

请继续参见图9所示,该输送系统还包括均固接于输料板210的进料挡板240、出料挡板250和侧护板260;沿星盘220的转动方向,进料挡板240设置于出料口211的上游,出料挡板250设置于出料口211的下游,侧护板260设置于进料挡板240和出料挡板250之间,且与星盘220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物料300的间隙,进料挡板240与侧护板260之间形成进料通道241。

这样的设置,物料300首先通过进料通道241进入相邻轮齿221之间,随星盘220转动,侧护板260为物料300的转动提供导向和限位作用,防止物料300从相邻轮齿221之间脱离,物料300随星盘220转动的过程中,物料300转动至出料口211,从出料口211下落至传送带150上,并通过传送带150进行传输。

其中,当物料300卡于相邻轮齿221之间,而没有从出料口211落下时,物料300随星盘220转动至出料挡板250处,在出料挡板250的作用下,物料300从相邻轮齿221之间挤下,从而脱离,因此出料挡板250的设置防止物料300卡在轮齿221之间而影响对物料300的分离。

本实施例所述的输送系统具有实施例一所述带式输送装置的优点,该优点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