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棒材辊道上的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5733发布日期:2020-05-20 01:3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棒材辊道上的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道输送控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棒材辊道上的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棒材生产轧件在输送辊道运行过程中时不时会发生跑偏或呈s形等不良现象,造成轧件与侧板发生摩擦,极易被侧板上的毛刺、尖角划伤,形成轧件表面缺陷,不仅会造成轧件质量缺陷、减少成材率而且还会影响机组的生产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通常采用u形辊的设计能够保证轧件沿轧制通道中心线运行,减少了轧件与通道侧壁的摩擦,虽然有效地减少了轧件的划伤现象,但u形辊两侧高出轧制通道过多,容易与运行中的轧件头部发生碰撞,导致头部弹起堆钢,且u形辊辊面各点线速度不一致,外侧速度高而中间速度最低,生产小规格轧件时会导致轧件产生波浪弯曲;或者采用h形平辊,并且在辊道侧板增加立导轮,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辊道的磨损不均匀和轧件本身的挠度,轧件在运行过程中直接与辊道侧板或侧板的立导辊的碰撞及滑动摩擦,产生的毛刺、尖角或者产生磨损的凹槽还是会划伤轧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棒材辊道上的纠偏装置,具有防止轧件在输送辊道输送过程中跑偏或呈s形,且可适用于不同规格轧件,结构简单和经济实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棒材辊道上的纠偏装置,包括t形底板,所述底板左右对称的端头处分别设置有支座c,所述两支座c分别活动连接有护板,所述护板与底板垂直,所述两护板处分别设置有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轧件在输送辊道输送时,护板张开和闭合带动立轮张开和闭合,促使立轮能够精确纠正轧件运行的中心线,避免出现因轧件跑偏或呈s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驱动两护板张开和闭合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驱动两护板张开和闭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驱动头和支撑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支座a,所述气缸安装在支座a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头连接,所述支撑板一端与驱动头活动连接,所述驱动头上下两端均连接有一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分别对应与两护板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驱动驱动头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驱动头带动支撑板呈剪刀式动作,从而驱动护板张开和闭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可调节立轮的辊缝宽度的对中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对中装置,可以调节立轮的辊缝宽度,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扎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中装置包括丝杆、螺母、缓冲板和弹簧,所述丝杆一端与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另一端穿过护板,并通过螺母与护板连接,所述弹簧位于护板与缓冲板之间,且套装在丝杆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螺母,可以调节弹簧和护板之间的张力,从而控制立轮的辊缝宽度,以适用与不同规格的扎件,同时也有效控制两立轮闭合速度,防止立轮过快对轧件碰撞产生印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护板相背的一侧分别间隔设置有两辐板,所述辐板与护板垂直,所述两辐板相向一侧分别设置有支座b,所述立轮通过销轴d安装在两支座b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轮安装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板处设置有轴套,所述支座c通过销轴b与轴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头与支撑板通过销轴a连接,所述两支撑板另一端分别对应与两护板通过销轴c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护板处均设置有对中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护板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耐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耐磨板有效的保护护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防止轧件在输送辊道输送过程中跑偏或呈s形;

其二,可适用于不同规格轧件;

其三,结构简单和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棒材辊道上的纠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视图;

图3是图1中b—b'视图。

图中:1、底板;2、销轴a;3、耐磨板;4、护板;5、销轴b;6、轴套;7、支撑板;8、辐板;9、销轴c;10、驱动头;11、丝杆;12、螺母;13、弹簧;14、立轮;15、销轴d;16、缓冲板;17、支座a;18、气缸;19、支座b;20、支座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用于棒材辊道上的纠偏装置,包括t形底板1,底板1左右对称的端头处分别设置有支座c20,两支座c20分别活动连接有护板4,护板4与底板1垂直设置,护板4处设置有立轮14。

具体的,底板1底部设置有驱动两护板4张开和闭合的驱动装置。

具体的,驱动装置包括气缸18、驱动头10和支撑板7,底板1底部设置有支座a17,气缸18安装在支座a17处,气缸18的活塞杆与驱动头10连接,支撑板7一端与驱动头10活动连接,驱动头10上下两端均连接有一支撑板7,两支撑板7分别对应与两护板4活动连接,工作时,气缸18可驱动两支撑板7呈剪刀式运动,从而支撑板7带动两护板4张开和闭合。

具体的,底板1底部还设置有可调节立轮14的辊缝宽度的对中装置。

具体的,对中装置包括丝杆11、螺母12、缓冲板16和弹簧13,丝杆11一端与缓冲板16固定连接,丝杆11另一端穿过护板4,并通过螺母12与护板4连接,弹簧13位于护板4与缓冲板16之间,且套装在丝杆11处。

具体的,两护板4相背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两块辐板8,两块辐板8相互平行设置,且与护板4垂直,两辐板8相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支座b19,立轮14安装在两支座b19之间,立轮14通过销轴d15与支座b19连接,立轮14轴线与底板1垂直。

具体的,护板4处设置有轴套6,支座c20通过销轴b5与轴套6连接。

具体的,驱动头10与支撑板7通过销轴a2连接,两支撑板7另一端分别对应与两护板4通过销轴c9连接。

具体的,两护板4处均设置有对中装置。

具体的,两护板4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耐磨板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调节对中装置的螺母12,从而调节弹簧13和护板4之间的张力,从而控制立轮14的辊缝宽度,以适用于输送扎件的规格,启动驱动装置的气缸18,气缸18驱动驱动头10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驱动头10带动支撑板7呈剪刀式动作,支撑板7带动护板4张开和闭合,促使立轮14能够精确纠正轧件运行的中心线,避免出现因轧件跑偏或呈s。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