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覆膜生产线进出板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6440发布日期:2020-09-04 12:2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板材覆膜生产线进出板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板材覆膜生产线进出板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木质地板、塑料地板及其他木质材料的加工生产中,会对板材进行不同程度的贴膜包装,一般是在板材的两边分别贴上耐磨的膜纸,以增强板材表面的耐磨性。与实木锯材相比,经贴膜包装后的木材表面具有耐磨、耐热、耐水、耐化学污染以及光滑光洁易清洗等优良性能。

然而现有的板材覆膜机的进出板机构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板材覆膜机大多通过与导轨滑动摩擦的方式对板材的进出进行定位,滑动板材实现进出的方式容易对板材造成损伤,对板材损伤较大,其次,滑动摩擦的方式容易造成卡断,造成生产线的断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对板材损伤大和容易卡断的问题,而提出的板材覆膜生产线进出板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板材覆膜生产线进出板定位装置,包括底座、覆膜机构、开设在覆膜机构前端面的入板孔和开设在覆膜机构后端面的出板孔,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覆膜机构,所述覆膜机构的前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组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侧底部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支撑辊筒,两组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侧均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一定位辊筒,所述第一定位辊筒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滑嵌有贯穿固定板的第一滑杆,两组所述第一滑杆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一调整辊筒,所述第一滑杆的外表面位于固定板和第一调整辊筒之间套设有第一挤压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两组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周啮合传动有链条,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链条的顶部呈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载板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载板机构由底板、内凹板、限位滚轮和支撑滚轮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与链条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u形结构的内凹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凹板的两侧壁均安装有多组限位滚轮,所述内凹板的底部内侧安装有多组多组支撑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覆膜机构的内部两侧固定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均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定位辊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覆膜机构的两侧均滑嵌有贯穿覆膜机构的第二滑杆,两组所述第二滑杆的内侧均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调整辊筒第二滑杆的外表面位于覆膜机构和第二调整辊筒之间套设有第二挤压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后端面安装有气缸。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气缸将放置在载板机构的板材向覆膜机构的方向推动,通过板材对两组第一调整辊筒向两侧挤压,使得板材滑嵌至两组第一调整辊筒之间,通过板材与第一调整辊筒的滚动摩擦,使得板材滑嵌至两组第一定位辊筒之间,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定位辊筒转动转动,从而将板材向覆膜机构内侧输送,覆膜后的板材输送至第二调整辊筒和第二定位辊筒之间向外输送,通过滚动摩擦的方式代替滑动摩擦,从而降低了进出板时对板材的损伤。

2、本发明中,即使板材输送角度倾斜时,当角度倾斜的板材与第一调整辊筒外表面的接触时,通过第一挤压弹簧对第一调整辊筒的挤压,将倾斜的板材初步矫正,当板材继续输送至与第一定位辊筒之间时,通过板材挤压第一定位辊筒的转动使得板材沿第一定位辊筒的转动调整至与两组第一定位辊筒之间进行第二部矫正,从而解决了板材倾斜输送导致输送的卡断的问题。

3、本发明中,通过机械爪等机构将板材防止在载板机构的内侧,通过步进电机带动齿轮的转动,通过齿轮和链条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载有板材的载板机构绕链条外周等距移动至两组第一调整辊筒的正前方,此时,通过气缸对板材的挤压,使得板材挤压至两组第一调整辊筒的内侧,从而完成对板材的连续性稳定输送,提升了板材生产链输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本发明中,由于载板机构由底板、内凹板、限位滚轮和支撑滚轮组成,通过板材两侧与限位滚轮两侧的滚动摩擦,以及板材底部与支撑滚轮的滚动摩擦,从而降低了板材与载板机构脱离时的摩擦力,提升了对板材的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板材覆膜生产线进出板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板机构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板机构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机构的俯剖图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覆膜机构;2、底座;3、步进电机;4、齿轮;5、链条;6、载板机构;601、底板;602、内凹板;603、限位滚轮;604、支撑滚轮;7、安装板;8、固定板;9、第一滑杆;10、第一调整辊筒;11、支撑辊筒;12、第一挤压弹簧;13、驱动电机;14、入板孔;15、气缸;16、第一固定杆;17、第二滑杆;18、第一定位辊筒;19、出板孔;20、第二调整辊筒;21、第二挤压弹簧;22、第二固定杆;23、第二定位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板材覆膜生产线进出板定位装置,包括底座2、覆膜机构1、开设在覆膜机构1前端面的入板孔14和开设在覆膜机构1后端面的出板孔19,底座2的顶部安装有覆膜机构1,覆膜机构1的前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两组固定板8的相对侧底部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支撑辊筒11,两组固定板8的相对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6,两组第一固定杆16的内侧均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一定位辊筒18,第一定位辊筒18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3,固定板8的两侧均滑嵌有贯穿固定板8的第一滑杆9,两组第一滑杆9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一调整辊筒10,第一滑杆9的外表面位于固定板8和第一调整辊筒10之间套设有第一挤压弹簧12,板材进料时,通过将板材挤压至两组第一调整辊筒10之间,通过板材对两组第一调整辊筒10向两侧挤压,并且第一挤压弹簧12收缩,通过第一挤压弹簧12对第一调整辊筒10的挤压,从而对板材输送的角度进行初步的矫正,通过板材与第一调整辊筒10的滚动摩擦,从而将板材输送至与第一定位辊筒18外表面接触,通过板材对第一定位辊筒18的挤压,带动板材绕第一定位辊筒18转动,或驱动电机13带动第一定位辊筒18的转动,从而使得板材绕第一定位辊筒18转动时调整至两组第一定位辊筒18之间,防止板材输送发生卡断,并且,通过第一定位辊筒18和第一调整辊筒10与板材间的滚动摩擦代替传统的滑动摩擦,降低了对板材的损伤,通过支撑辊筒11对板材高度进行定位,并且,通过支撑辊筒11与板材底部的滚动连接,降低对板材底部的损伤。

实施例二,如图1-4所示,底座2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两组齿轮4,齿轮4的外周啮合传动有链条5,底座2的顶部安装有步进电机3,且步进电机3的输出轴与齿轮4固定连接,链条5的顶部呈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载板机构6,载板机构6由底板601、内凹板602、限位滚轮603和支撑滚轮604组成,底板601与链条5固定连接,底板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u形结构的内凹板602,内凹板602的两侧壁均安装有多组限位滚轮603,内凹板602的底部内侧安装有多组多组支撑滚轮604,底座2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板7,且安装板7的后端面安装有气缸15,通过机械手等将板材放置在载板机构6的内凹板602的内侧,通过步进电机3带动齿轮4转动,通过链条5与齿轮4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装有板材的载板机构6等距依次输送至第一调整辊筒10的正前方,通过气缸15将板材推送至两组第一调整辊筒10之间,由于板材从内凹板602内侧向外输送时,通过板材两侧与限位滚轮603以及板材底部与支撑滚轮604的滚动摩擦,降低了板材向外滑出时的磨损损伤。

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覆膜机构1的内部两侧固定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2,两组第二固定杆22的内侧均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定位辊筒23,覆膜机构1的两侧均滑嵌有贯穿覆膜机构1的第二滑杆17,两组第二滑杆17的内侧均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调整辊筒20第二滑杆17的外表面位于覆膜机构1和第二调整辊筒20之间套设有第二挤压弹簧21,通过覆膜机构1覆膜后的板材输送至两组第二调整辊筒20之间,使得两组第二调整辊筒20向外挤压,并且第二挤压弹簧21收缩,通过第二挤压弹簧21挤压对板材输送角度进行调整,通过第二调整辊筒20与板材的滚动摩擦将板材输送至与第二定位辊筒23接触,从而推动第二定位辊筒23的转动,通过板材沿第二定位辊筒23的转动使得板材前端面调整至两组第二定位辊筒23之间,通过第二定位辊筒23对板材向外定位输送,完成对板材的向外排出,通过板材与第二调整辊筒20和第二定位辊筒23的滚动摩擦,降低了对板材向外排出时的摩擦损伤。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机械手等将板材放置在载板机构6的内凹板602的内侧,通过步进电机3带动齿轮4转动,通过链条5与齿轮4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装有板材的载板机构6等距依次输送至第一调整辊筒10的正前方,通过气缸15将板材推送至两组第一调整辊筒10之间,通过板材对两组第一调整辊筒10向两侧挤压,并且第一挤压弹簧12收缩,通过第一挤压弹簧12对第一调整辊筒10的挤压,从而对板材输送的角度进行初步的矫正,通过板材与第一调整辊筒10的滚动摩擦,从而将板材输送至与第一定位辊筒18外表面接触,通过板材对第一定位辊筒18的挤压,带动板材绕第一定位辊筒18转动,或驱动电机13带动第一定位辊筒18的转动,从而使得板材绕第一定位辊筒18转动时调整至两组第一定位辊筒18之间,防止板材输送发生卡断,并且,通过第一定位辊筒18和第一调整辊筒10与板材间的滚动摩擦代替传统的滑动摩擦,降低了对板材的损伤,通过支撑辊筒11对板材高度进行定位,并且,通过支撑辊筒11与板材底部的滚动连接,降低对板材底部的损伤,通过覆膜机构1覆膜后的板材输送至两组第二调整辊筒20之间,使得两组第二调整辊筒20向外挤压,并且第二挤压弹簧21收缩,通过第二挤压弹簧21挤压对板材输送角度进行调整,通过第二调整辊筒20与板材的滚动摩擦将板材输送至与第二定位辊筒23接触,从而推动第二定位辊筒23的转动,通过板材沿第二定位辊筒23的转动使得板材前端面调整至两组第二定位辊筒23之间,通过第二定位辊筒23对板材向外定位输送,完成对板材的向外排出,通过板材与第二调整辊筒20和第二定位辊筒23的滚动摩擦,降低了对板材向外排出时的摩擦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