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4621发布日期:2021-01-08 16:2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车,特别是主要用于乡镇农村,利用生活垃圾车车箱体内的推压机构,结合双斜坡的分、合,可同时兼顾推压和卸载功能的一种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城市超高层居民楼群社区的普及,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随之巨增,尽管出现了一些容积较大,有装有卸的人力机动垃圾收集车,但由于结构上的不足。现有垃圾车的车载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农村也随着生活垃圾集中清运的普及,垃圾收集外运车辆,更加随意,低效,制约了我国生活垃圾清运创业态体效能的提升,影响了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因此,对生活垃圾收集外运车辆结构上的改进和创新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可有效解决垃圾车车载量小、适用范围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包括车箱体和液压缸,所述的车箱体包括前端的梯形箱和后端的矩形箱,矩形箱的后面开口处设有后门,梯形箱的上部两侧面分别设有装箱口,装箱口上装有向上开启的箱口盖,车箱体底面中部设有下突式箱体,车箱体底面后部设有倾斜状的箱底斜坡,箱底斜坡的后下端外面装有相连通的储水槽和放水管,梯形箱的前端内装有斜坡推压板,斜坡推压板的斜坡板与液压缸的液压轴固定在一起,液压缸对斜坡推压板进行推、压,构成推压装置。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独特,易加工生产,改进了车箱体结构,大幅提升了车载量,增强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外运车辆的清运能力,降低创业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局部剖开)。

图2是本发明图1俯视图(局部剖开)。

图3是本发明图1侧视图(左视图、局部剖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给出,一种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包括车箱体和液压缸,所述的车箱体8包括前端的梯形箱9和后端的矩形箱,矩形箱的后面开口处设有后门1,梯形箱9的上部两侧面分别设有装箱口15,装箱口15上装有向上开启的箱口盖16,车箱体8底面中部设有下突式箱体19,车箱体8底面后部设有倾斜状的箱底斜坡20,箱底斜坡20的后下端外面装有相连通的储水槽22和放水管21,梯形箱9的前端内装有斜坡推压板17,斜坡推压板17的斜坡板与液压缸18的液压轴固定在一起,液压缸18对斜坡推压板17进行推、压,构成推压装置。

为保证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的斜坡推压板17是由上部的竖直板和下部的斜坡板构成的一体结构,斜坡板下端设有向斜下方的凸缘1701,凸缘1701位于下突式箱体19内,斜坡推压板17与液压缸18的液压轴相连,液压缸18的后端与车箱体8的箱底相连,液压缸18驱动斜坡推压板17沿下突式箱底19滑动。

所述的凸缘1701的倾斜角度与箱底斜坡20的倾斜角度一致。

所述的梯形箱9上面焊接装有盖托体13,盖托体13位于箱口盖16一侧,盖托体13是由上部横向的空心圆筒和下部的焊接体构成的一体结构,空心圆筒内相间开的贯穿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装有手柄12,另一端装有托头14,当箱口盖16打开时,推动手柄12带动托头14向箱口盖16方向移动,托住已打开的箱口盖16。

所述的后门1外面中心装有两个门栓托26,后门1两侧外面分别经下端的门栓转轴2装有纵向门栓4,纵向门栓4上部装有门栓手柄7,与纵向门栓4对应的车箱体8上分别设有下门栓卡3和上门栓卡6,与下门栓卡3和上门栓卡6对应的后门1上分别设有门栓卡槽5,后门1开启时,纵向门栓4卡在对应的门栓托26中,后门1关闭时,纵向门栓4向外侧转动,门栓卡槽5分别卡入对应的下门栓卡3和上门栓卡6将后门1销牢。

所述的储水槽22后端设有相连通的放水管21,两侧面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短管式水口23,短管式水口23上装有水口盖24,箱底斜坡20上设有均布的网状入水口25。

所述的车箱体8的矩形箱和梯形箱9之间的垂直结合面上部设有梯形面箱挡11,下部设有矩形面壁挡10,有利于减轻在对箱体装车时,箱内已有垃圾对再推、压的反弹,有利于提升装车功效。

本发明在具体工作时,装车时,先关闭后门1,操纵门栓手柄7将两个纵向门栓4向后门1两侧转动,后门1上的门栓卡槽5分别卡入对应的下门栓卡3和上门栓卡6,将后门1销牢,然后打开箱口盖16,操纵手柄12,向前推动,带动托头14向箱口盖16的方向移动,使托头14托住已开启的箱口盖16,保持箱口盖16的开启状态,再向装箱口15内装垃圾,装满后,操纵手柄12,向后拉,退回托头14,关闭箱口盖16,启动液压缸18,推动斜坡推压板17沿下突式箱底19向后运动,将垃圾向前推至车箱体8后端的矩形箱内,然后再将液压缸18退回,使斜坡推压板回至起始位置,重新打开箱口盖16,重复上述装压垃圾的过程,直至最后一次装完后,关闭箱口盖16,完成装车。

卸车时,操作门栓手柄7,将两个纵向门栓4分别反向转动,将纵向门栓4卡入对应的门栓托26,手动打开后门1,再启动液压缸16,向车箱体8后部方向推动斜坡推压板17,垃圾被推出来,开始卸车,直到斜坡推压板17的下部凸缘和箱底斜坡20的斜坡面重叠合一,车箱垃圾全部卸净,关闭并锁牢后门,卸车完毕。

在垃圾运输过程中,垃圾中的污水经网状入水口25进入到储水槽22内,保证运输过程中不会有污水流出,污染环境,到指定倒垃圾处,打开放水管21,将污水放出即可。

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易加工生产,改进的车箱体结构,大幅提升了车载量,优化了压、装、卸工况,经实地应用和实验,车载量增加2倍以上,增强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外运车辆的清运能力,降低创业成本50%以上,扩展了使用范围,适用于电动摩托车和汽车,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包括车箱体和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箱体(8)包括前端的梯形箱(9)和后端的矩形箱,矩形箱的后面开口处设有后门(1),梯形箱(9)的上部两侧面分别设有装箱口(15),装箱口(15)上装有向上开启的箱口盖(16),车箱体(8)底面中部设有下突式箱体(19),车箱体(8)底面后部设有倾斜状的箱底斜坡(20),箱底斜坡(20)的后下端外面装有相连通的储水槽(22)和放水管(21),梯形箱(9)的前端内装有斜坡推压板(17),斜坡推压板(17)的斜坡板与液压缸(18)的液压轴固定在一起,液压缸(18)对斜坡推压板(17)进行推、压,构成推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坡推压板(17)是由上部的竖直板和下部的斜坡板构成的一体结构,斜坡板下端设有向斜下方的凸缘(1701),凸缘(1701)位于下突式箱体(19)内,斜坡推压板(17)与液压缸(18)的液压轴相连,液压缸(18)的后端与车箱体(8)的箱底相连,液压缸(18)驱动斜坡推压板(17)沿下突式箱底(19)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缘(1701)的倾斜角度与箱底斜坡(20)的倾斜角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箱(9)上面焊装有盖托体(13),盖托体(13)位于箱口盖(16)一侧,盖托体(13)是由上部横向的空心圆筒和下部的焊接体构成的一体结构,空心圆筒内相间开的贯穿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装有手柄(12),另一端装有托头(14),当箱口盖(16)打开时,推动手柄(12)带动托头(14)向箱口盖(16)方向移动,托住已打开的箱口盖(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门(1)外面中心装有两个门栓托(26),后门(1)两侧外面分别经下端的门栓转轴(2)装有纵向门栓(4),纵向门栓(4)上部装有门栓手柄(7),与纵向门栓(4)对应的车箱体(8)上分别设有下门栓卡(3)和上门栓卡(6),与下门栓卡(3)和上门栓卡(6)对应的后门(1)上分别设有门栓卡槽(5),后门(1)开启时,纵向门栓(4)卡在对应的门栓托(26)中,后门(1)关闭时,纵向门栓(4)向外侧转动,门栓卡槽(5)分别卡入对应的下门栓卡(3)和上门栓卡(6)将后门(1)销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槽(22)后端设有相连通的放水管(21),两侧面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短管式水口(23),短管式水口(23)上装有水口盖(24),箱底斜坡(20)上设有均布的网状入水口(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箱体(8)的矩形箱和梯形箱(9)之间的垂直结合面上部设有梯形面箱挡(11),下部设有矩形面壁挡(10)。


技术总结
一种双斜坡推压、装卸式垃圾车,包括车箱体和液压缸,所述的车箱体包括前端的梯形箱和后端的矩形箱,矩形箱的后面开口处设有后门,梯形箱的上部两侧面分别设有装箱口,装箱口上装有向上开启的箱口盖,车箱体底面中部设有下突式箱体,车箱体底面后部设有倾斜状的箱底斜坡,箱底斜坡的后下端外面装有相连通的储水槽和放水管,梯形箱的前端内装有斜坡推压板,斜坡推压板的斜坡板与液压缸的液压轴固定在一起,液压缸对斜坡推压板进行推、压,构成推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独特,易加工生产,改进了车箱体结构,大幅提升了车载量,增强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外运车辆的清运能力,降低创业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书羽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