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3504发布日期:2020-11-19 19:2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送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送料机用于输送材料的机器,常见于理疗、粉料、片状料和带料等材料的自动化,数控化,精确化的输送,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都是不可缺少的传输设备,其中对于片状料的运输中通常使用传输带进行运输,较为快捷方便,且成本较低。

然而,对于片状料的下料时常常会伴随着大量的碎渣一起掉落在传输带上,这些碎渣再次收集后能够再次利用,如果直接伴随片状料抛送出去难免会造成浪费,同时细小的粉尘料也容易被操作人员吸入肺中,影响身体健康,且这些碎渣长时间会粘附在传输带表面,容易对物料造成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对片状料中的碎渣进行收集、且能够刮除传输带上粘附料的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包括:底座;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传输带,所述传输带设置在所述防护罩内,所述传输带的一侧延伸至所述防护罩外;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四个所述支撑柱呈矩形阵列分布;储料罐,所述储料罐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料罐的底部,所述下料管的底部和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固定连接;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设置在所述防护罩上;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刮料装置位于所述防护罩内。

优选的,所述吸尘装置包括两个吸尘管、连接管、吸尘风机、进风管、收集箱和出风管,两个所述吸尘管均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内壁上,两个所述吸尘管的底端均延伸至所述防护罩内,两个所述吸尘管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防护罩外,两个所述吸尘管分别位于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两侧,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下料管的一侧,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和两个所述吸尘管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所述吸尘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罩的顶部,所述吸尘风机位于所述连接管的一侧,所述进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吸尘风机的进风端,所述进风管的进风端和所述连接管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罩的顶部,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吸尘风机远离所述进风管的一侧,所述出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吸尘风机的出风端,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和所述收集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导料口、支撑杆、固定杆、腔室、弹簧、滑杆和刮刀,所述导料口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料口的两侧内壁上,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防护罩内,所述腔室开设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腔室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滑杆滑动安装在所述腔室的顶部内壁上,所述滑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腔室内并和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杆外,所述刮刀固定安装在所述滑杆的顶端,所述刮刀的顶部和所述传输带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储料罐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为开口,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下料管相连通,所述储料罐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下料管上设有物料阀。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网罩,两个所述网罩和两个所述吸尘管对应分布。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更换口,所述收集箱的顶部螺栓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贯穿所述更换口,所述滤芯的底端延伸至所述收集箱内,所述收集箱的顶部螺栓安装有保护壳,所述滤芯位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呈圆形阵列分布。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本装置能够对掉落的物料进行持续性的吸附其中的碎屑料和粉状料,对其进行收集,即避免了浪费,同时改善了周围的工作环境,同时其设置的刮料装置能够自适应的紧密贴合传输带,对表面上长期依附的块状料进行刮除收集统一处理,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防护罩,3、传输带,4、支撑柱,5、储料罐,6、下料管,7、吸尘管,8、连接管,9、吸尘风机,10、进风管,11、收集箱,12、出风管,13、导料口,14、支撑杆,15、固定杆,16、腔室,17、弹簧,18、滑杆,19、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包括:底座1;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传输带3,所述传输带3设置在所述防护罩2内,所述传输带3的一侧延伸至所述防护罩2外;四个支撑柱4,四个所述支撑柱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四个所述支撑柱4呈矩形阵列分布;储料罐5,所述储料罐5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支撑柱4的顶端;下料管6,所述下料管6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料罐5的底部,所述下料管6的底部和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固定连接;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设置在所述防护罩2上;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刮料装置位于所述防护罩2内。

所述吸尘装置包括两个吸尘管7、连接管8、吸尘风机9、进风管10、收集箱11和出风管12,两个所述吸尘管7均设置在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内壁上,两个所述吸尘管7的底端均延伸至所述防护罩2内,两个所述吸尘管7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防护罩2外,两个所述吸尘管7分别位于四个所述支撑柱4的两侧,所述连接管8设置在所述下料管6的一侧,所述连接管8的底部和两个所述吸尘管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所述吸尘风机9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所述吸尘风机9位于所述连接管8的一侧,所述进风管10固定安装在所述吸尘风机9的进风端,所述进风管10的进风端和所述连接管8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11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所述收集箱11位于所述吸尘风机9远离所述进风管10的一侧,所述出风管12固定安装在所述吸尘风机9的出风端,所述出风管12的出风端和所述收集箱11固定连接。

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导料口13、支撑杆14、固定杆15、腔室16、弹簧17、滑杆18和刮刀19,所述导料口13开设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支撑杆14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料口13的两侧内壁上,所述固定杆15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14的顶部,所述固定杆15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防护罩2内,所述腔室16开设在所述固定杆15上,所述弹簧17固定安装在所述腔室16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滑杆18滑动安装在所述腔室16的顶部内壁上,所述滑杆18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腔室16内并和所述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8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杆15外,所述刮刀19固定安装在所述滑杆18的顶端,所述刮刀19的顶部和所述传输带3的底部相接触。

所述储料罐5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为开口,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下料管6相连通,所述储料罐5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下料管6上设有物料阀。

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网罩,两个所述网罩和两个所述吸尘管7对应分布。

所述收集箱1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更换口,所述收集箱11的顶部螺栓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贯穿所述更换口,所述滤芯的底端延伸至所述收集箱11内,所述收集箱11的顶部螺栓安装有保护壳,所述滤芯位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呈圆形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把片状料放置在储料罐5内,之后启动传输带3,本方案中的传输带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公开,传输带3运行时带动片状料进行排出防护罩2内进行送料,下料时打开下料管6上的物料阀即可进行下料,在下料的同时启动吸尘风机9,当片状料掉落在传输带3上时会携带一定的碎屑和粉尘掉落,此时由于吸尘风机9产生吸力抽吸连接管8和吸尘管7内的空气,此时通过吸尘管7对掉落的物料中碎屑和粉状料进行吸出,吸出的物料通过吸尘风机9排入到出风管12内,之后进入到收集箱11内被滤芯进行过滤后,物料停留在收集箱11内,空气通过保护壳上开设的多个通气孔进行排出,以此达到对碎屑和粉状料进行收集,同时在传输带3运行时,其由于在长期的使用中接触到空气中的湿气,部分粘附的物料会粘附在传输带3上,此时通过刮刀19对粘附物进行刮除,刮除后的块状物通过导料口13掉出底座1外,在刮料时由于传输带3会有弹跳现象,此时弹簧17能够通过弹力使得滑杆18推动刮刀19紧密贴合传输带3,保证刮料效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本装置能够对掉落的物料进行持续性的吸附其中的碎屑料和粉状料,对其进行收集,即避免了浪费,同时改善了周围的工作环境,同时其设置的刮料装置能够自适应的紧密贴合传输带3,对表面上长期依附的块状料进行刮除收集统一处理,使用较为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