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9902发布日期:2021-04-06 12:1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化生产是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的生产,它为人类社会带来极为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根据自动化的程度,可分为半自动化生产和全自动化生产,前者是在生产过程中部分采用自动化技术,部分由人工操作,后者是生产的全过程的全部工序,包括上料、下料、包装、运输等都不需要人直接参加操作,只是间接地监督机器工作。

产品在生产前需要将生产原料整齐排放到指定传送台上进行传送生产加工,圆形原料为了便于运输一般都会集体收集,而集体收集的原理在生产加工前需要散开分布,并需要对应生产设备来进行等距离摆放,而现有设备多为生产时自动化,在生产前上料需人工手动上料,将原料散开分布并控制其间距,费时费力,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台架,所述台架的顶部分别焊接有外限位框和内限位框,且外限位框位于内限位框的后部,且外限位框位于内限位框的后部,所述台架的内部设置有推放装置,所述外限位框和内限位框的顶部均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外限位框和内限位框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的中心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圆座,所述圆座内部的底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杆的底部卡接固定,所述台架的顶部位于推放装置的后部设置有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推放装置包括有左转柱和右转柱,所述左转柱和右转柱的底部均转动连接在台架的内部,所述左转柱和右转柱的顶部分别焊接有左半齿轮和右半齿轮,所述左半齿轮和右半齿轮之间啮合有齿杆,所述齿杆的后部焊接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齿杆与推板的底部均滑动连接在台架的顶部,所述左转柱的表面通过齿带与右转柱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右转柱的表面通过齿带与转杆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左转柱、右转柱、转杆的表面均设置有齿牙。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有机座,所述机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外限位框和内限位框的顶部,所述机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焊接有连板,所述连板的内部插接有插销。

优选的,所述连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孔,所述插销的顶部滑动连接在机座的内壁,所述连板的顶部和插销的右侧均设置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杆上的转盘和原料运动,转杆带动推送装置内部各个结构运作并推动第一原料向后移动至传送台,生产前上料无需人工手动上料和控制间距,达到在上料的同时控制原料间隔的效果,省时省力。

2.该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设置插销和连板达到控制和固定挡板高度的效果,原料在转盘表面处于集中分布,在转动过程中叠加的原料通过挡板的作用向后下方运动,使原料只能一层一层输出,达到将集中的原料散开运输的效果,且通过调节挡板高度达到满足不同尺寸原料输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堆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台架俯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板正面示意图。

图中:1、台架;2、外限位框;3、内限位框;4、推放装置;41、左转柱;42、右转柱;43、左半齿轮;44、右半齿轮;45、齿杆;46、推板;5、调节装置;51、机座;52、挡板;53、连板;54、插销;6、转盘;7、转杆;8、圆座;9、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如图1-图3所示,包括台架1,台架1的顶部分别焊接有外限位框2和内限位框3,且外限位框2位于内限位框3的后部,且外限位框2位于内限位框3的后部,台架1的内部设置有推放装置4,外限位框2和内限位框3的顶部均设置有调节装置5,外限位框2和内限位框3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转盘6,转盘6底部的中心焊接有转杆7,转杆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圆座8,圆座8内部的底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9。

本实施例中,电机9的输出轴与转杆7的底部卡接固定,台架1的顶部位于推放装置4的后部设置有传送带,通过设置待生产加工的原料从转盘6中心处靠左侧倒入,无论原料在转盘6哪个角度,均以转盘6的中心旋转,并被内限位框3限制输出位置。

进一步的是,推放装置4包括有左转柱41和右转柱42,左转柱41和右转柱42的底部均转动连接在台架1的内部,左转柱41和右转柱42的顶部分别焊接有左半齿轮43和右半齿轮44,左半齿轮43和右半齿轮44之间啮合有齿杆45,齿杆45的后部焊接有推板46,右转柱42与左转柱41均设置为一般有齿牙一般光滑的圆柱形,且右转柱42与左转柱41表面的齿牙处于垂直分布状态,右转柱42通过齿带传动左转柱41旋转,左转柱41在旋转过程中其表面的齿牙逐步与齿杆45啮合并带动其向后移动,齿杆45带动推板46推动第一原料向后移动至传送台,达到自动上料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是,齿杆45与推板46的底部均滑动连接在台架1的顶部,左转柱41的表面通过齿带与右转柱42的表面传动连接,右转柱42的表面通过齿带与转杆7的表面传动连接,左转柱41、右转柱42、转杆7的表面均设置有齿牙,通过设置左转柱41的表面通过齿带与右转柱42的表面传动连接达到右转柱42带动左转柱41旋转的效果,通过设置右转柱42的表面通过齿带与转杆7的表面传动连接,左转柱41、右转柱42、转杆7的表面均设置有齿牙达到转杆7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右转柱42旋转。

实施例2

如图4-图5所示,调节装置5包括有机座51,机座51的底部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外限位框2和内限位框3的顶部,机座5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挡板52,挡板52的顶部焊接有连板53,连板53的内部插接有插销54,拉出插销54,插销54与连板53失去插接联系,此时可通过拉动连板53控制挡板52的位置,确定好挡板52高度时插入插销54,插销54与连板53内的孔插接固定,转盘6在旋转过程中带动其上原料共同运动,原料在转盘6表面处于集中分布,在转动过程中叠加的原料通过挡板52的作用向后下方运动,使原料只能一层一层输出,达到散开原料的效果,且通过调节挡板52高度来满足不同尺寸原料输出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连板5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孔,插销54的顶部滑动连接在机座51的内壁,连板53的顶部和插销54的右侧均设置有把手,通过设置若干个孔达到插销54通过该些孔与连板53插接固定的效果,插销54与每一个孔插接时对应连板53的高度不同,通过连板53的顶部和插销54的右侧均设置有把手达到便于拉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在使用时,将待生产加工的原料从转盘6中心处靠左侧倒入,启动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转杆7旋转,转杆7带动转盘6在外限位框2和内限位框3的底部转动,转盘6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其上的原料同步旋转运动,原料以转盘6的圆心旋转并通过外限位框2和内限位框3限制运动轨迹,当第一个原料旋转至台架1上时停止运动,第二原料旋转至相同位置并推动第一原料继续运动,转杆7在旋转过程中通过齿带传动右转柱42旋转,右转柱42与左转柱41均设置为一般有齿牙一般光滑的圆柱形,且右转柱42与左转柱41表面的齿牙处于垂直分布状态,右转柱42通过齿带传动左转柱41旋转,左转柱41在旋转过程中其表面的齿牙逐步与齿杆45啮合并带动其向后移动,齿杆45带动推板46推动第一原料向后移动至传送台,达到自动上料的效果,左转柱41继续旋转,其有齿牙的一面逐步与齿杆45失去啮合,右转柱42表面的齿牙逐步与齿杆45啮合并带动其向前移动进行再次推送,通过控制推板46推动原料进行上料达到自动上料的效果,推板46等时间差距推动第一、第二、第三原料,使第一、第二、第三原料之间的间距相同,达到在上料的同时控制原料间隔的效果,拉出插销54,插销54与连板53失去插接联系,此时可通过拉动连板53控制挡板52的位置,确定好挡板52高度时插入插销54,插销54与连板53内的孔插接固定,转盘6在旋转过程中带动其上原料共同运动,原料在转盘6表面处于集中分布,在转动过程中叠加的原料通过挡板52的作用向后下方运动,使原料只能一层一层输出,达到散开原料的效果,且通过调节挡板52高度来满足不同尺寸原料输出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