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装订处理装置及后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4544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片材装订处理装置及后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多个片材进行订合的片材后处理装置,涉及能够调整订合强度的装订处理机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0002]通常,此种装订处理装置作为对支承在载纸台(片材支承面)上的片材束进行装订处理的装置、以及作为图像形成系统的后处理装置等而公知。
[0003]作为装订处理机构,公知有用钉对片材束进行装订的机构(钉装订机构)、以及用具有凹凸面的加压面夹压片材束进行压接装订的机构(压接装订机构)。
[0004]在不使用金属钉地对片材束进行装订处理的压接装订机构中,能够容易地拆开并分离装订片材,作为在书籍的废弃处理时不引起环境问题的装订方法而被选择。
[0005]作为其反面,公知的是当装订处理的片材束的束厚大时、猛力地翻页时等存在片材脱落的问题。
[0006]例如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压接装订结构,提出根据装订处理的片材束调整压接装订区域的机构。
[0007]该文献公开了一种机构,在以相互咬合的状态旋转的齿轮形状的加压机构中,通过对其旋转量进行调节而在带状的捆束部长时获得强度高的捆束,在其短时形成为强度弱的捆束。
[0008]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机构,构成为能够通过使压接装订加压区域的角度方向不同而选择进行强度高的捆束加工、或者选择进行强度弱的捆束加工。
[0009]在用一对加压面夹压片材并进行压接装订时,使片材变形成褶皱形状。通过改变该咬合宽度(短边方向)及咬合长度(长边方向)相对于片材的翻动方向的排列而选择容易脱落的连结及不易脱落的连结。
[0010]在先技术文献
[0011]专利文献
[0012]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253453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4736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4]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5]作为不使用钉地对多个片材进行装订处理的方法,已经公知用凹凸形的加压面从正反面方向夹压重叠的片材并使片材变形成褶皱形状的装订处理方法。
[0016]在该装订处理方法中,公知存在捆束强度弱的缺点、以及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拆开的优点。
[0017]因此,在这样的压接装订机构中,尝试选择对片材束进行强度高、或强度弱的捆束并装订处理。
[0018]例如,专利文献I采用利用相互咬合的齿轮形状加压面对片材束进行夹压的机构,能够通过改变齿轮状加压面的旋转量来选择订合长度的长短。
[0019]这样,在改变压接装订的装订长度的机构中,片材束的捆束长度不同,因而在捆束长度短时如图11(b)所示,当翻页时片材容易弯曲而难以进行整齐地订合。
[0020]另外,在像专利文献2那样改变压接装订的方向的机构中,如图11(d)所示,订合长度方向(长边)位于片材角部与图像形成区域之间,因而会产生装订余量部进入图像形成部的问题。
[0021]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片材装订处理装置,当用凹凸形的加压面夹压多个片材并进行装订处理时,能够以整齐的片材姿态选择其捆束强度的强弱并进行装订处理。
[002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23]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使片材定位在用相互咬合的凸凹形的加压面压接片材并进行装订处理的装订位置时,通过使定位基准、或者装订处理机构沿经过进行装订处理的片材的边缘的方向移动位置,能够将片材与加压面的接合面积设定成不同的二级以上。
[0024]进而,对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详述,具备:支承多个片材的片材支承机构(24)、将片材定位在片材支承机构的规定位置的位置限制机构(26、27)、对片材支承机构上的片材进行装订处理的装订处理机构(49)、以及对位置限制机构及装订处理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50)ο
[0025]上述装订处理机构由从正反方向夹压片材的一对加压面(31) (41)、以及使所述加压面在离开片材的待机位置与对片材进行加压的工作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DC)构成,上述一对加压面通过将以规定的咬合宽度相互咬合的凸形及凹形的多个齿型排列在规定长度上而形成。
[0026]上控制机构使位置限制机构的定位基准及装订处理机构的装订位置中的至少一方沿经过实施装订处理的片材的边缘的方向进行位置移动,能够使加压面与片材的接合面积设定成不同的二级以上。
[0027]发明效果
[0028]在本发明中,当用上下一对加压面对片材进行压接装订时,使片材与加压面相对地进行位置移动并调整咬合宽度方向上的加压面与片材之间的接合长度,从而实现以下的效果。
[0029]在本发明中,当用具有凹凸面的加压面夹压片材束时,通过在片材的装订位置形成具有规定长度、规定宽度的凹凸状的褶皱而订合。此时,褶皱宽度方向在加强片材相互的捆束的方向上产生作用,褶皱长度方向在翻页等弯矩作用于片材时产生作用以便防止扭曲、弯曲。
[0030]因此,优选地,为了对片材整齐地(不扭曲地)进行订合而使装订长度形成得长,为了容易地拆开片材而将装订宽度形成得短。
[0031]与此相对,在现有的专利文献I的方法中,为了容易拆开片材而缩短装订长度,因而通过翻页等而使装订处理片材束形成扭曲并杂乱的姿态。
[0032]本发明以预先设定了的规定的装订长度对片材束进行装订处理,此时,装订宽度在捆束强时形成为大宽度,在捆束弱时形成为小宽度,能够获得所需要的装订强度,并且能够避免因翻页等而使片材束的姿态杂乱的问题。
[0033]此外,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改变将片材定位于装订位置的机构的基准位置(位置调整),或者通过改变装订处理机构的装订位置(位置调整)而任意选择装订宽度的宽窄,因而能够用简单的构造来对装订强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具备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0035]图2是图1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后处理装置的详细说明图。
[0036]图3是内置在图2的后处理装置的片材装订处理单元(压接装订单元)的机构说明图。
[0037]图4是图3的装订处理单元的对片材束进行压接的状态的说明图,(a)表示加压面与片材的位置关系,(b)(c)表示用加压面压接片材的状态,(d)表示已压接装订处理的片材束的剖视状态。
[0038]图5是在进行第一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装订处理动作时,对加压力进行调整的控制结构的说明图。
[0039]图6表示进行装订处理的片材的定位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表示用不同的位置的第一基准及第二基准将片材端限制构件聚集在处理盘上的实施方式。(a)是使片材端限制构件在第一基准、第二基准之间移动的状态的说明图,(b)表示第一基准,(C)表示对定位在第二基准的片材进行了装订处理的状态,(d)表示使片材端限制构件在第一基准与第二基准之间进行位置移动的驱动机构。
[0040]图7表示装订处理的片材的定位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a)表示在不同的第一基准及第二基准对侧缘对齐构件进行定位的状态,(b) (C)表示对定位在第一基准及第二基准的片材进行了装订处理的状态,(d)表示使侧缘对齐构件在第一基准与第二基准之间进行位置移动的驱动机构。
[0041]图8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三实施方式,(a)表示压接装订机构相对于装订处理的片材位于第一基准的状态,(b)表示位于第二基准的状态,(C)表示已经用位于第一基准的装订机构进行装订了的片材的状态,(d)表示已经用位于第二基准的装订机构进行装订了片材的状态。(e)表示使装订处理单元发生位置移动的驱动机构。
[0042]图9是图1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结构的说明图。
[0043]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装订处理动作的顺序的流程图。
[0044]图11是现有的压接装订机构的片材束的装订处理状态的说明图,(a)表示将压接装订长度设定得长的情况,(b)表示将压接装订长度设定得短的情况,(C)表示将压接装订方向设定成与片材角部成45度角的情况,(d)表示将压接装订方向设定成与片材角部成135度角的情况。
[0045]附图标记说明
[0046]A图像形成装置
[0047]B后处理装置
[0048]C片材装订装置
[0049]Spl第一基准(第一实施方式)
[0050]Sp2第二基准(第一实施方式)
[0051]Cpl第一基准(第二实施方式)
[0052]Cp2第二基准(第二实施方式)
[0053]Dpl第一基准(第三实施方式)
[0054]Dp2第二基准(第三实施方式)
[0055]22片材输送路径
[0056]24处理盘(片材支承机构)
[0057]25堆放盘
[0058]26片材端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