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罐内浮动出油装置的连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981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罐内浮动出油装置的连接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储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内浮盘的油罐中内浮盘与浮动出油装置的连接架。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减少燃油的蒸发损耗,对于大型储油罐,国家标准要求必须要安装内浮盘,同时燃油在储存过程中,其中的杂质会沉淀至罐底,因此位于上层的油纯净度较高,所以一些对燃料纯净要求较高的场所,如机场,都会在油罐内安装一浮动出油装置,通常内浮盘与浮动出油装置固定连接,浮动出油装置在位于罐内油表面的内浮盘的控制下,其进油口始终保持在油罐内油的上层,使得经过浮动出油装置排出的油一直是高纯度油。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浮动出油装置仅是通过一根钢丝绳与内浮盘的中心连接,拉力变化较大且集中作用在一点,浮动出油装置的运动易导致内浮盘的重心不稳,从而产生偏移或浮动而与罐壁产生摩擦,进而导致对内浮盘的破坏,或内浮盘与罐壁之间的密封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油罐内浮动出油装置的连接架,以分散浮动出油装置施加至内浮盘上的拉力,连接架可产生一定的浮力来平衡浮动出油装置对内浮盘的拉力,提高内浮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0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内浮盘连接浮动出油装置的钢丝绳保持静止,以避免滑动而磨损连接处。
[0006]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罐内浮动出油装置的连接架,包括:
[0007]主梁,包括对称分布的外框和与所述外框连接的内框,在所述外框上对称设置有与内浮盘连接的连接件;在所述内框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或吊环;
[0008]拉绳,用于连接浮动出油装置和所述连接架;其首尾相连且分别连接所述浮动出油装置和所述内框上的所述通孔或所述吊环,,在所述拉绳上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用于将两处绳身固定在一起;
[0009]浮筒,具有浮力且对称安装在所述外框与所述内浮盘连接的相对一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框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排列的主杆,所述内框为一根分别垂直与两根所述主杆的中部连接的支杆;所述浮筒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两根所述主杆的同向两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框为圆形的环状或对称的多边形框,所述内框包括两根十字相交的支杆,所述浮筒为内空的环状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框为圆形的环状或对称的多边形框,所述浮筒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外框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锁扣有两个,并分别靠近所述拉绳与所述内框、所述浮动出油装置的连接处。
[0014]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具备一定的面积,因此可以将浮动出油装置的拉力分散至整个连接架上,减轻了内浮盘受到浮动出油新装置活动时拉力方向变换的影响。同时连接架安装的浮筒也减轻了内浮盘受到的拉力影响,提高了内浮盘的稳定性。
[001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拉绳上的锁扣,能够避免拉绳在浮动出油装置的影响下来回滑动,从而避免了拉绳对内浮盘和浮动出油装置的磨损。
[001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17]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架与内浮盘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架与浮动出油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架为环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浮筒有多个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连接架30 —般性地包括主梁、拉绳35和浮筒33 ;其中该主梁包括对称分布的外框31和与外框31连接的内框32,在外框31上对称设置有与内浮盘10连接的连接件34 ;在内框3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37。该拉绳35用于连接浮动出油装置20和连接架30 ;其首尾相连且穿过内框32上的通孔37,在拉绳35上设置有锁扣36,该锁扣36用于将两处绳身固定在一起。该浮筒33具有浮力且对称安装在外框31上。
[0023]使用时,将外框31通过连接件34与内浮盘10的底面连接,安装后的连接架30处于内浮盘10的圆心处;浮筒33安装在外框31与内浮盘10连接面的相反一面。拉绳35同时穿过连接架30的内框32上的通孔37和浮动出油装置20上的连接点,以将浮动出油装置20悬吊在内浮盘10的下方,同时利用拉绳35上的锁扣36将两段拉绳固定在一起以防止拉绳35围绕连接点转动。本实施例中连接架30作为内浮盘10的缓冲层而将内框32上承受的浮动出油装置20的拉力分散,减少了内浮盘10在浮动出油装置20升降时受到的影响,提高了内浮盘10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连接架30上的浮筒33还提高了内浮盘10的浮力,进一步减轻了内浮盘10受浮动出油装置20拉力变化带来的影响。
[0024]在本实施例中拉绳35可以采用钢丝绳或是其它耐腐蚀和耐磨损的材料制作。而整个连接架3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如主梁采用不锈钢,浮筒采用金属罐。该连接件34可以是焊接在外框31上的连接板,也可以是直接利用螺栓穿过外框31而与内浮盘10固定的结构。该通孔37处还可以设置相应的吊环来方便拉绳35的连接。
[002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外框31可以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排列的主杆。该内框32可以是一根分别垂直与两根主杆的中部连接的支杆;该浮筒33可以有两个且分别与两根主杆的同向两端连接,以便对称分担所受的拉力。
[002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外框31可以为圆形的环状框,该内框32可以包括两根十字相交的支杆,以对称的连接在外框31内。该浮筒33可以为内空的环状体,浮筒33的具体直径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外框31的直径。
[0027]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外框31可以为圆形的环状框,而浮筒33可以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外框31上。
[002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锁扣36可以有两个并分别靠近拉绳35与内框32和浮动出油装置20的连接处,以分别约束两个连接点处的拉绳35不产生来回滑动。
[0029]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主权项】
1.一种油罐内浮动出油装置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梁,包括对称分布的外框和与所述外框连接的内框,在所述外框上对称设置有与内浮盘连接的连接件;在所述内框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或吊环; 拉绳,用于连接浮动出油装置和所述连接架;其首尾相连且分别连接所述浮动出油装置和所述内框上的所述通孔或所述吊环,在所述拉绳上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用于将两处绳身固定在一起; 浮筒,具有浮力且对称安装在所述外框与所述内浮盘连接的相对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排列的主杆,所述内框为一根分别垂直与两根所述主杆的中部连接的支杆;所述浮筒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两根所述主杆的同向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为圆形的环状或对称的多边形框,所述内框包括两根十字相交的支杆,所述浮筒为内空的环状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为圆形的环状或对称的多边形框,所述浮筒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外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有两个,并分别靠近所述拉绳与所述内框、所述浮动出油装置的连接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罐内浮动出油装置的连接架,包括主梁、拉绳和浮筒,其中主梁包括对称分布的外框和与外框连接的内框,在外框上对称设置有与内浮盘连接的连接件;在内框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或吊环;该拉绳用于连接浮动出油装置和连接架;其首尾相连且分别连接浮动出油装置和内框上的通孔或吊环,在拉绳上设置有锁扣,该锁扣用于将两处绳身固定在一起;该浮筒具有浮力且对称安装在外框与内浮盘连接的相对一面。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具备一定的面积,因此可以将浮动出油装置的拉力分散至整个连接架上,减轻了内浮盘受到浮动出油新装置活动时拉力方向变换的影响。同时连接架安装的浮筒也减轻了内浮盘受到的拉力影响,提高了内浮盘的稳定性。
【IPC分类】B65D88-34, B65D90-00
【公开号】CN204549035
【申请号】CN201520207752
【发明人】刘进立, 陈开彬, 杨思坤, 邵伟光, 杨青国, 刘小川, 方保华, 刘楠, 张巧同, 张金波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 北京中航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