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叉式起重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9935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反叉式起重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叉式起重臂。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叉车起重臂大部分都是采用板材拼焊而成,即整个臂体采用几块板材拼焊而成,结构复杂,而且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叉式起重臂,该起重臂结构简单且重量轻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型材整体折弯形成的臂体,所述的臂体整体呈L型,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梁和铅垂方向设置的立柱,所述的立柱上设有上、下横梁,上、下横梁上分别设有上、下挂钩,所述的横梁上平面设有防止吊绳或钢丝绳脱落的挡钩,所述的横梁与立柱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加强筋。
[0005]所述立柱的两个侧面与上横梁之间分别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二、第三加强筋。
[0006]所述的第二、第三加强筋分别设置两块。
[0007]所述立柱的两个侧面与下横梁之间分别设有连接两者的第四、第五加强筋。
[0008]所述的第四、第五加强筋分别设置一块。
[0009]所述的上横梁靠近立柱的顶部设置,所述的下横梁靠近立柱的底部设置。
[001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型材整体折弯形成臂体,减少了焊接工作量,同时结构简单,强度更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的一种反叉式起重臂,包括采用型材整体折弯形成的臂体1,臂体整体呈L型,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梁11和铅垂方向设置的立柱12,立柱12上设有上、下横梁2、3,上、下横梁2、3上分别设有上、下挂钩21、31,横梁11上平面设有防止吊绳或钢丝绳脱落的挡钩4,横梁11与立柱12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加强筋5。臂体采用高强度的钢材折弯而成,并设置第一加强筋,使整体结构更牢靠;整个起重臂可以通过上、下挂钩直接挂装在叉车的货叉架上。
[0015]进一步的,立柱12的两个侧面与上横梁2之间分别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二、第三加强筋6、7。优选的,第二、第三加强筋6、7分别设置两块。
[0016]进一步的,立柱12的两个侧面与下横梁3之间分别设有连接两者的第四、第五加强筋8、9。优选的,第四、第五加强筋8、9分别设置一块。
[0017]进一步的,上横梁2靠近立柱12的顶部设置,下横梁3靠近立柱12的底部设置。
[0018]使用时,先将下挂钩拆下,起重臂可以直接挂装在叉车的货叉架100上,再将下挂钩通过螺栓撬装上,实现起重臂与叉车的固定和连接。将起重臂移动到货物上方,使用钢丝绳或链条放在两挡钩之间,起升起重臂实现货物的起吊和运输。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吨位的叉车,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的特点。
[0019]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反叉式起重臂,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型材整体折弯形成的臂体(1),所述的臂体整体呈L型,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梁(11)和铅垂方向设置的立柱(12),所述的立柱(12)上设有上、下横梁(2、3),上、下横梁(2、3)上分别设有上、下挂钩(21、31),所述的横梁(11)上平面设有防止吊绳或钢丝绳脱落的挡钩(4),所述的横梁(11)与立柱(12)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加强筋(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叉式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2)的两个侧面与上横梁(2)之间分别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二、第三加强筋(6、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叉式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第三加强筋(6、7)分别设置两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叉式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2)的两个侧面与下横梁(3 )之间分别设有连接两者的第四、第五加强筋(8、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叉式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第五加强筋(8、9)分别设置一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叉式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梁(2)靠近立柱(12)的顶部设置,所述的下横梁(3)靠近立柱(12)的底部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叉式起重臂。包括采用型材整体折弯形成的臂体,所述的臂体整体呈L型,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梁和铅垂方向设置的立柱,所述的立柱上设有上、下横梁,上、下横梁上分别设有上、下挂钩,所述的横梁上平面设有防止吊绳或钢丝绳脱落的挡钩,所述的横梁与立柱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加强筋。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型材整体折弯形成臂体,减少了焊接工作量,同时结构简单,强度更好。
【IPC分类】B66F9/12
【公开号】CN204752121
【申请号】CN201520447731
【发明人】吴年年, 钟继萍, 任新雷, 王思睿, 张征
【申请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