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6589阅读:10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真空料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塑胶成型之周边设备。
普通真空料斗的作用是通过吸料机的吸力,将塑胶原料吸入真空料斗,然后通过一定时间的落料,使塑胶原料落入干燥机的干燥桶内,使原料均匀地输入到干燥桶内。但是,如果塑胶原料中夹杂有粉尘,也会随之落入到干燥桶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料斗,它能将塑胶原料中夹杂的粉尘分离出来,不使落到下一道工序。
该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真空料斗,有一个广口的竖立的容器,该容器的广口部安装有滤网,滤网之上有容器盖,盖上有通孔连通负压源;容器的下部为料的出口,该出口部设置有活门;其特征是料的入口位于容器的下部,该入口呈管状在容器内曲拐向上,其管口位于容器内腔之横断面的中心部。并且该管口部内径有收缩成喷嘴状。该管口之上方临近该管口固装有一段其内径略大于上述“管口”部内径的直管。
由以上结构特征,在负压源的吸力作用下,塑胶原料自料的入口进入容器内腔,向上运动直至撞击到滤网再下落到出口部的活门上;而粉尘则透过滤网与塑胶原料相分离,不会进入下一道工序。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现有真空料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1所示,现有真空料斗的“料的入口”12位于容器13的上部。盖16上有通孔(经管道11)连通负压源,容器13的下部为料的出口,该出口部设置有活门,活门与配重块14构成一杠杆机构的两端,该杠杆机构以轴141为支点。由电控箱15控制负压源(气泵)之电动机的工作。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料斗,有一个广口的竖立的容器13,该容器的广口部安装有滤网29,滤网29之上有容器盖16,盖16上有通孔(经管道11)连通负压源;容器13的下部为料的出口;其特征是料的入口40位于容器的下部,该入口呈管状在容器内曲拐向上,其管口41位于容器内腔之横断面的中心部。
管口41部位内径有收缩成喷嘴状。
管口41之上方并且临近管口41固装有一段其内径略大于上述“管口”部内径的竖直直管50。
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容器13的下部为料的出口,该出口部设置有活门,活门与配重块14构成一杠杆机构的两端,该杠杆机构以轴141为支点。调整配重块14的重量和位置,可以调节前述活门每一次释放的料的重量。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料斗,有一个广口的竖立的容器(13),该容器的广口部安装有滤网(29),滤网(29)之上有容器盖(16),盖(16)上有通孔连通负压源;容器(13)的下部为料的出口;其特征是料的入口(40)位于容器的下部,该入口呈管状在容器内曲拐向上,其管口(41)位于容器内腔之横断面的中心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料斗,其特征在于管口(41)部位内径有收缩成喷嘴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料斗,其特征在于管口(41)之上方并且临近管口(41)固装有一段其内径略大于上述“管口”部内径的竖直直管(50)。
专利摘要一种真空料斗,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为分离塑胶原料和粉尘而设计。它有一个广口的竖立的容器13,该容器的广口部安装有滤网29,滤网29之上有容器盖16,盖16上有通孔(经管道11)连通负压源;容器13的下部为料的出口;其特征是:料的入口40位于容器的下部,该入口呈管状在容器内曲拐向上,其管口41位于容器内腔之横断面的中心部。管口41部位内径有收缩成喷嘴状。管口41之上方并且临近管口41固装有一段其内径略大于上述“管口”部内径的竖直直管50。
文档编号B29C31/00GK2464528SQ0026105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3日
发明者吴一夫 申请人:吴一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