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制立体装饰片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4770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成树脂制立体装饰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安装于汽车、双轮车、摩托艇、办公设备、家庭用电器、运动用品、文具、包袋、服装等上的合成树脂片制装饰片的制造方法的改良。
背景技术
JP-B-05-018698号公报、JP-B-07-102620号公报和JP-B-3235943号公报中提出了使用模具和高频感应加热被用作标志等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
然而,前述JP-B-05-018698号公报和JP-B-07-102620号公报中揭示的发明使用凹模和凸模这两者,在凹模和凸模之间制造立体图案片,所以所制造的立体图案片的背面不是平坦的,生成凹部(空洞),因此与汽车等被装贴物接合或粘接的部分减少。因此,希望实现充分的接合或粘接。此外,要求凹模和凸模这两者的尺寸的精确性。前述JP-B-3235943号公报中未揭示使用凹模和凸模的方法。
此外,上述JP-B-05-018698号公报和JP-B-07-102620号公报揭示的制造方法中,在熔断刃的内侧将立体图案赋形,通过熔断刃将该内侧部分从外侧部分切离,但存在切割时外侧部分被熔断刃牵拉而难以切断的问题。
此外,上述JP-B-05-018698号公报和JP-B-07-102620号公报揭示的方法中,将材料夹于凹模和凸模之间,以这些模具挤压材料,但由于这时使用凸模,所以所制造的立体图案片的背面也形成凹凸。因此,即使想要在立体图案片的背面制造具有挤压接合或粘接功能的层,背面材料也无法通过如粘胶带等粘接材料形成凹凸,而且将具有热粘接性的材料作为背面材料的情况下,该背面材料因挤压而被破坏,因而无法制造在背面具有粘接功能的立体图案片,即使可以制造,也会产生粘接强度低下的问题。
另外,上述JP-B-05-018698号公报和JP-B-07-102620号公报中,将材料夹于凹模和凸模之间,以这些模具挤压材料。另外,在布料等基材上直接将立体图案片成形的情况下,基材也被夹在凹模和凸模之间,形成凹凸,基材自身也被凹凸模牵拉。因此,通过这些文献中揭示的方法在布料等基材上直接将立体图案片成形的情况下,基材需要根据凹凸成形而伸长,存在具有可延伸特性的布料等合适的基材有限的问题。
此外,通过这些文献揭示的发明,可以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将形成了立体图案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材料和布等基材溶接,在形成了立体图案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不需要的部分),热塑性合成树脂材料也与基材溶接。因此,存在难以除去不需要的部分,即使除去切割面也粗糙的问题。
发明的揭示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造背面没有凹部、平坦的立体装饰片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造通过熔断刃容易切断的立体装饰片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具有接合或粘接功能的下层材料一体成形的背面具有接合或粘接功能的立体装饰片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材的特性不受限制且不需要的部分容易除去、可以在布料等基材上直接将立体装饰片成形的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观点,提供合成树脂制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即,在表面平坦的阴极上承载具有接合或粘接功能的下层材料、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中间层材料和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上层材料,从这些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挤压这些材料,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将这些材料熔融、成形,制成立体图案片。
理想的是,所提供的合成树脂制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中,前述凹模中形成有配置在对应于立体装饰片外轮廓部的位置、从材料切下形成了立体图案的部分的第一熔断刃和在比对应于立体装饰片的外轮廓部的位置更靠外侧、且沿该外轮廓部配置的第二刃(熔断刃或挤压刃)。此外,理想的是前述第二刃(熔断刃或挤压刃)位于比前述第一熔断刃更靠外侧2~10mm的位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观点,提供合成树脂制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即,在作为阴极的凸模上承载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中间层材料和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上层材料,从这些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挤压这些材料,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将这些材料熔融、成形,制造下表面形成了凹部的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同时将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临时固定于凹模,将凹模与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一起提起,在表面平坦的阴极上承载具有接合或粘接功能的下层材料,使凹模降下至该阴极,进行挤压和高频感应加热,使前述下层材料熔融,使其流动至前述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的凹部内,将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与下层材料熔接,从而制成正面立体而背面平坦的立体图案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观点,提供合成树脂制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即,在阴极上承载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中间层材料和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上层材料,从这些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挤压这些材料,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将这些材料熔融、成形,制造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同时将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临时固定于凹模,将凹模与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一起提起,在表面平坦的阴极上承载实施高频振荡也不会熔融的基材,使前述凹模降下至前述阴极,挤压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和基材,进行高频感应加热,使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熔融,与基材熔接,从而制成立体图案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观点,提供合成树脂制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即,在作为凸模的阴极上承载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中间层材料和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上层材料,从这些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挤压这些材料,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将这些材料熔融、成形,制造下表面形成了凹部的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同时将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临时固定于凹模,将凹模与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一起提起,在表面平坦的阴极上承载实施高频振荡也不会熔融的基材,使前述凹模降下至前述阴极,挤压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和基材,进行高频感应加热,使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熔融,与基材熔接,从而制成立体图案片。理想的是,前述凹部位于立体图案的外轮廓线的外周。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一种观点的发明,使用表面平坦的阴极,所以通过该方法制造的立体图案片的背面不会产生凹部(空洞)。因此,可以将通过该方法制造的立体图案片的背面整体接合或粘接于汽车等被装贴物上,能够制造可以可靠地实现对被装贴物的接合或粘接的立体图案片。此外,因为即使不使用凸模也可以制造立体图案片,所以不要求凹模和凸模的尺寸吻合等的精确性、精密性,可以容易地制造立体装饰片。此外,因为不需要制造凸模,不要求精确性等,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沿切断形成了立体图案的部分的第一熔断刃的外侧形成第二刃(熔断刃或挤压刃)的情况下,采用第一熔断刃切断时,位于比第一熔断刃更外侧的材料部分被第二刃(熔断刃或挤压刃)压住,被第一熔断刃牵拉向内侧的情况减少,采用第一熔断刃的切断良好。
前述第二刃(熔断刃或挤压刃)位于比前述第一熔断刃更靠外侧2~10mm的位置的情况下,立体装饰片的端部不会发生破损,基于(熔断刃或挤压刃)的挤压效果有效,可提供使用材料少就能实现的方法。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二种观点的发明,因为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所以如果将下层材料高频感应加热而使其熔融,下层材料流动至该凹部,可以制造在背面具有接合或粘接功能的立体图案片。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种观点的发明,因为在表面平坦的阴极上将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熔接于基材,所以基材不会被凹凸模拉伸,因此具备即使是不具有拉伸等特性的基材也可以使用的效果。此外,因为在平坦的阴极上进行熔接,所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和基材不会被拉伸,可以在其整个面可靠地进行熔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与基材的粘接强度增大。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四种观点的发明,因为在所需的位置上中间体立体成形体和基材没有被熔接(呈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浮离基材的状态),在该所需的位置容易切断,因此可以制造不需要的部分容易除去且得到的切断部分整齐的立体装饰片。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凹模的模式化底面图。
图2为包含图1中的M-M线处的凹模截面的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工序的模式化放大截面图,(a)表示高频感应加热前的状态,(b)表示高频感应加热后的状态。
图3为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制造的立体装饰片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的N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凹模的模式化底面图。
图6为图5中的P-P线处的凹模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凹模的模式化底面图。
图8为包含图7中的Q-Q线处的凹模截面的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制造工序的模式化放大截面图,(a)表示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前的状态,(b)表示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后的状态,(c)表示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后、承载下层材料后的状态,(d)表示第二高频感应加热工序后的状态。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凸模的模式化俯视图。
图10为图8中的X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凹模的模式化底面图。
图12为包含图11中的S-S线处的凹模截面的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制造工序的模式化放大截面图,(a)表示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后的状态,(b)表示承载下层材料后的状态。
图13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使用的凹模的模式化底面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使用的凸模的模式化俯视图。
图15为包含图13中的U-U线处的凹模截面、图14中的V-V线处的凸模截面的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造工序的模式化放大截面图,(a)表示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后还装有凸模的状态,(b)表示将凸模更换为平模后的状态,(c)表示第二高频感应加热工序后的状态。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除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之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立体装饰片由上层材料、中间层材料和下层材料构成。另外,上层材料和中间层材料可以层积并一体化。
上层材料为用于展现漂亮的立体装饰片的表面的层,可以使用热塑性合成树脂膜,可以使用例如聚氯乙烯膜、聚氨酯膜、聚酯膜、聚烯烃膜等。
此外,也可以采用在热塑性合成树脂膜上蒸镀金属而形成的金属制立体装饰片,可以使用例如金属蒸镀聚氯乙烯膜、金属蒸镀聚氨酯膜、金属蒸镀聚酯膜、金属蒸镀聚烯烃膜等。作为金属,可以例举例如等铝、铬等。
此外,热塑性合成树脂膜可以是层积膜。
这样的上层材料根据所要制造的立体装饰片适当选择。
中间层材料为用于使立体装饰片具有厚度的层,可以使用热塑性合成树脂,可以例举例如聚氯乙烯片材、聚氨酯片材等。此外,中间层材料可以是热塑性合成树脂的发泡体,可以使用例如聚氯乙烯发泡片材、聚氨酯发泡片材等,根据所制造的立体装饰片适当选择。
下层材料为用于将立体装饰片装贴于被装贴物(汽车、服装、杂货等)的具有接合或粘接功能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贴有双面粘胶带的热塑性合成树脂膜、热塑性合成树脂上附有粘接材料的单面粘胶带等粘接材料。此外,下层材料自身可以是具有粘接功能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聚氨酯类热熔膜、聚酰胺类热熔膜、聚酯类热熔膜、EVA类热熔膜等具有粘接功能的材料。
这样的下层材料根据所制造的立体装饰片适当选择。
在布等基材上直接将立体装饰片成形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立体装饰片上不需要具有粘接功能的下层材料。此外,基材是不会因高频感应加热而熔融的材料。作为基材,可以例举例如布料等。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不使用凸模而制造立体装饰片的方法,(1)在表面平坦的阴极(平台31)上承载下层材料(13)、中间层材料(12)、上层材料(11),(2)从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32)挤压,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将这些材料熔融、成形,制成立体装饰片。这样制成的立体图案片的背面平坦,背面没有凹部。
图1~图4表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用的凹模32的模式化底面图。图2(a)为表示凹模32的图1中的M-M线处的凹模32截面以及上层材料11、中间层材料12、下层材料13、平台21的模式化截面图,表示高频感应加热前的状态。图2(b)为表示高频感应加热后提起凹模32后的状态的模式化截面图。
图3表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制造的立体装饰片91的一例。
图4为图2中以椭圆圈起的N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用的高频介质加热装置由作为阴极的平台31和作为阳极的凹模32构成。阴极为如图2所示的具有平坦面的平台31(或平模)即可。
凹模32中形成有配置于对应于立体装饰片的外轮廓部的位置的熔断材料的熔断刃51。
熔断刃51的尺寸例如图4所示,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数值,根据立体图案的尺寸等适当选择。
对使用如上所述的材料、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制造立体装饰片91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平台上承载下层材料13,在该下层材料13上承载中间层材料12,在该中间层材料12上承载上层材料11图2(a))。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下层材料13(热熔膜、粘胶带等)的背面(图2中为下表面)装贴有脱模纸。
接着,使凹模32从这些材料的上方降下,通过凹模32挤压材料,进行高频振荡。由于高频发热,这些材料熔融。因此,熔融材料流入凹模32的熔断刃51的内侧的同时,通过熔断刃51切断材料。由此,材料熔融,流入凹模的熔断刃51的内侧。而且,由于平台31具有平坦面,所形成的立体图案片91的背面(图2中为下表面)形成平坦的状态。
冷却后,从凹模32取出材料,除去不需要的部分,从而可以制成立体装饰片91。另外,这样制成的立体装饰片91的表面粘附透明的应用膜(applicationfilm),保持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图3的例子中,例如N和A的相对位置)。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在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用的凹型的熔断刃的外侧设置第二熔断刃的凹模来制造立体装饰片,(1)在阴极(平台或平模)上承载下层材料、中间层材料、上层材料,(2)从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132)挤压,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将这些材料熔融、成形,制成立体装饰片。
在这里,该凹模(132)中,不仅设有配置在对应于立体装饰片外轮廓部的位置、从材料切下形成了立体图案的部分的第一熔断刃(151),还设有在比对应于立体装饰片的外轮廓部的位置更靠外侧、且沿该外轮廓部配置的第二刃(熔断刃或挤压刃)(152)。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用的材料,可以例举上述的上层材料、中间层材料、下层材料,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3层的材料。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用的凹模132(阳极)的底面图。此外,图6中表示图5中的P-P线处的该凹模132的截面。
凹模132具有第一熔断刃151和第二熔断刃或挤压刃152。第一熔断刃151配置在对应于立体装饰片外轮廓部的位置,从材料切下形成了立体图案的部分。
第一熔断刃151配置在对应于立体装饰片外轮廓部的位置,而第二熔断刃或挤压刃152在比对应于立体装饰片的外轮廓部的位置更靠外侧(即第一熔断刃151的位置)且沿立体装饰片的外轮廓部(第一熔断刃151)配置。该配置于比对应于立体装饰片的外轮廓部的位置更靠外侧的第二刃152可以是与第一熔断刃151同样具有切断材料的功能的熔断刃,也可以是仅仅挤压材料的挤压刃。
第二刃152接近第一熔断刃151外周而配置,理想的是第二刃152配置于比第一熔断刃151更靠外侧2~10mm的位置。这是因为,如果不到2mm,则第二刃152的牵拉过强,第一熔断刃151的内侧(即立体装饰片的端部)可能发生破损;如果超过10mm,则基于第二刃152的挤压效果变得不明显,而且凹模变大,材料的浪费增加。
第二实施方式中,阴极可以使用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平台。此外,可以使用后述的凸模。第二实施方式中,阴极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
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制造立体装饰片的情况下,首先在阴极上承载材料。接着,使凹模132从材料的上方降下,通过凹模132挤压材料,进行高频振荡。由于高频发热,立体图案成形而形成立体成形体116的同时,立体成形体116通过第一熔断刃151被切下。
该情况下,如果没有第二刃152,则第一熔断刃151的外侧部分整体a(图6)被第一熔断刃151向内侧牵拉,可能产生采用第一熔断刃的切割不良的问题。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因为接近于第一熔断刃151外侧设置第二刃152,所以在采用第一熔断刃151切断部分的外侧附近,立体成形体116被第二刃152压住。因此,被第一熔断刃151向内侧牵拉的仅第一熔断刃151与第二刃152之间的部分(图6中所示的b的部分),所以第一熔断刃151的切割得到改良。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2阶段的工序,使形成了立体图案的部分的切断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简要过程如下(1)首先,在凸模233(凸模233本身可以是阴极,或者可以在作为阴极的平台上配置凸模233)上承载中间层材料和上层材料,(2)从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232)挤压上层和中间层材料,进行高频感应加热,熔融、成形,制造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3)将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与凹模(232)一起提起,(4)在阴极(平模或平台)上承载下层材料(213),(5)使凹模(232)与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一起降下至配置了下层材料(213)的阴极,进行挤压、高频感应加热,将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和下层一体成形(第二高频感应加热工序),从而制成立体装饰片。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上层材料、中间层材料、下层材料可以使用上述的材料。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所用的凹模232被用于上述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第二高频感应加热工序这两个工序。
图7为凹模232的模式化底面图,图7中的Q-Q线处的截面示于图8。
图示实施例中,凹模232中,除了配置在对应于立体装饰片外轮廓部的位置、从材料切下形成了立体图案的部分的第一熔断刃251之外,还设有第二刃(熔断刃或挤压刃)252。然而,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二刃252不是必需的,可以不设置第二刃252。
凹模232需要如后所述与凸模233对位。因此,凹模232中设有对位用孔255。
上述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后,凹模232被提起,这时上中间体成形体216被与凹模232一起提起。因此,凹模232中设置临时固定部件257。临时固定如图7~10所示,可以采用在临时固定部件257的下端面装贴粘胶带258而与材料或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粘接的结构。或者,也可以先在临时固定部件257上形成楔形的孔,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熔融了的上层和中间层材料流入该楔形孔,从而进行临时固定(参照图11~16的临时固定部件357)。该临时固定部件257配置于形成立体图案的部分的外侧。
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中,使用凸模233。如图所示,凸模233本身可以是阴极,或者可以在作为阴极的平台上配置凸模233。
凸模233的平面示于图9,图9的R-R线处的截面示于图8。
凸模233用于在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的下表面形成凹部244。因此,凸模233中形成有凸部243。该凸部243用于在形成于第一熔断刃251的内侧的立体图案部分的下表面形成凹部244,沿立体图案部分的外轮廓线,配置于形成该外轮廓线的第一熔断刃251的内侧。凸部243较好是比立体图案部分的外轮廓线更靠内侧0.2mm~0.5mm。这是因为,如果不到0.2mm,立体图案部分的侧壁过薄,无法形成牢固的立体图案;如果超过0.5mm,则凹部244的尺寸变小,下层材料的粘接能力弱。
此外,在凸模233中形成对应于凹模232的对位用孔255的对位用孔256。通过将对位用销(未图示)插入对位用孔255、256,进行凹模232和凸模233的对位,固定凹模232和凸模233后,拔取该销。
以下,对基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于平台(未图示)上的凸模233上承载中间层材料212,在其上承载上层材料211(图8(a))。该阶段中,不承载具有接合或粘接功能的下层材料213。
接着,使凹模232降下。这时,将凹模232的对位用销255插入凸模233的对位用孔256。另外,为了使材料不妨碍对位用销255嵌入对位用孔256,预先切去该部分的材料。
以凹模232挤压上层材料211和中间层材料212。然后,若以该状态进行高频振荡,则上层材料211和中间层材料212熔融,立体图案成形,制成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这时,在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的下表面,于立体图案的外轮廓线内部分通过凸模233的凸部234形成凹部244。
另外,因为上中间体立体成形体216被凹模232挤压,所以被临时固定部件257临时固定(通过粘胶带258粘接)。
接着,若使凹模232上升,则通过临时固定部件257的粘胶带258,形成了立体图案的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与凹模232一起上升(图8(b))。
接着,将凸模233换成作为阴极的平模234。然后,在平模234上配置下层材料213(图8(c))。
接着,对于配置了下层材料213的平模234,若使凹模232与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一起降下,则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的下表面与下层材料213的上表面相接。
由此,通过凹模232挤压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和下层材料213,进行高频振荡,则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和下层材料213熔接。这时,熔融了的下层材料213也流入凹部244,与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熔接(图8(d)和图10)。因为流入了凹部244的下层材料不会因模具的挤压而破碎,所以接合或粘接功能得到确保。因为下层材料213进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的凹部244而熔接,所以制成在背面配置了具有接合或粘接功能的下层材料的立体图案片。
另外,因为这样下层材料213流入凹部244,所以考虑到该流入量,决定下层材料的量(厚度)。
然后,将凹模232提起(图8(d)),除去不需要的部分,根据需要在表面粘附应用膜。作为应用膜,可以例举例如透明的塑料膜,通过粘附这样的应用膜,立体装饰片得到保护,而且在如图示实施例那样文字部分和图形部分分离的图案的情况下,它们的相对位置得到保持。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公知的应用膜。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可以将立体图案片直接熔接于布料或合成皮革等下层材料。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简要过程如下(1)首先,在阴极(平模334或平台)上配置中间层材料和上层材料,(2)从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332)挤压上层材料和中间层材料,进行高频感应加热,熔融、成形,制造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3)将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与凹模(332)一起提起,(4)在阴极(平模334或平台)上配置布料等基材(314),(5)使凹模(332)与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一起降下至配置了基材(314)的阴极(334),进行高频感应加热,使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熔融,与基材(314)熔接(第二高频感应加热工序),从而制成立体装饰片。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所用的上层材料、中间层材料为与上述相同的材料,基材为如上所述进行高频振荡也不会熔融的布料、合成皮革等。
图11为第四实施方式中所用的凹模332的底面图,图7的S-S线处的凹模332的截面模式化地示于图12。
凹模332被用于上述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第二高频感应加热工序这两个工序。
凹模332中具有配置在对应于立体装饰片外轮廓部的位置,从材料切下形成了立体图案的部分的熔断刃351。
上述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后,凹模332被提起,这时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也与凹模332一起被提起。因此,凹模332中设置临时固定部件357。作为临时固定部件357,例如可以例举以下的方法如图11和12所示,先在临时固定部件357上形成楔形孔,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熔融了的上层和中间层材料流入该楔形孔,从而进行临时固定。或者,可以在临时固定部件357的下端面装贴粘胶带,使其与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粘接。该临时固定部件357配置于形成立体图案的部分的外侧。
第四实施方式中,作为阴极,使用其自身起到阴极的作用的平模334或在作为阴极的平台上配置了平模的部件。
通过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制造立体装饰片的情况下,首先在平模334上承载中间层材料和上层材料,使凹模332从上方降下,通过凹模332挤压上层材料和中间层材料,进行高频振荡,则上层材料和中间层材料熔融,立体图案成形,制成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这时,因为熔融了的上层和中间层材料流入临时固定部件357的楔形孔,所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被临时固定于凹模332。
接着,若使凹模332上升,则由于通过临时固定部件357被临时固定,形成了立体图案的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与凹模332一起上升(图12(a))。
接着,在平模334上承载布料等基材314(图12(b)),使凹模332降下,进行高频振荡,则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熔融,熔接于基材314。因为在平模334上将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熔接于基材314,所以基材不会被凹凸模牵拉,因此不要求基材具有可拉伸的特性。此外,因为在表面平坦的阴极334上熔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和基材314,所以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和基材314不会被一起牵拉,可以容易地、可靠地熔接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和基材314,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和基材314的粘接强度增大。
以下,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该变形例中,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中使用凸模433代替平模334。
该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使用凹模432。图13为凹模432的底面图,图13中的U-U线处的截面示于图15。
与凹模332同样,凹模432中设有配置在对应于立体装饰片外轮廓部的位置,从材料切下形成了立体图案的部分的熔断刃451。凹模432中设有用于将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与凹模432一起提起的临时固定部件457,它具有与临时固定部件357相同的结构。
此外,为了将凹模432和凸模433对位,凹模432中设有对位用孔455。即,除了对位用孔455,凹模432具有与凹模332相同的结构。
如上所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第一高频感应加热工序中使用凸模433代替平模334。图14为凸模433的俯视图,图14中的V-V线处的截面示于图15。
凸模433中形成有凸部443。该凸部443用于在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的下表面于熔断刃451的外周部分形成凹部444。因此,凸部443沿形成立体图案部分的外轮廓线的熔断刃451的外周配置,其横截面形状较好是采用山形、半球形等。
此外,凸模433中形成对应于凹模432的对位用销455的对位用孔456。
接着,对基于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该变形例中,在凸模433上承载中间层材料和上层材料,使凹模432降下。通过将对位用销(未图示)插入对位用孔455、456,进行凹模432和凸模433的对位,固定凹模432和凸模433后,拔取该销。
以凹模432挤压上层材料和中间层材料,进行高频振荡,则上层材料和中间层材料熔融,立体图案成形,制成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这时,在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的下表面,于立体图案的外周部分通过凸模433的凸部443形成凹部444。此外,熔融了的材料流入临时固定部件457的孔中,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被临时固定于凹模432。
接着,若使凹模432上升,则通过采用临时固定部件457的临时固定,形成了立体图案的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与凹模432一起上升(图15(a))。
接着,将凸模322换成平模434,在平模434上配置基材414(图15(b))。
接着,对于承载了基材414的平模434,若使凹模432与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一起降下,则除了凹部444的部分,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的下表面与基材414的上表面相接。
由此,通过凹模432挤压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和基材414,进行高频振荡,则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熔融,在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和基材414接触的部分,通过凹模和平模的挤压,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熔接于基材414。另一方面,在凹部444中,不受到前述挤压,所以呈现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不与基材414熔接的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浮于基材414的状态。如上所述,这样的凹部444位于立体图案的外轮廓线的外周。因此,除去不需要的部分(立体图案的外轮廓线的外侧部分)时,除去不需要的部分的操作容易,得到的切割部分也整齐。
然后,提起凹模432(图15(c)),脱模,除去不需要的部分,通过粘贴应用膜,制成立体装饰片。
另外,上述图示实施例中所用的凹模32、132、232、332、432的用于立体图案形成的横截面形状只要是用于将所需的立体形状成形的形状即可,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山形、半球形、台形或其它任意形状。
此外,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都使用高频感应加热装置(高频感应成形机),该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可以使用公知的设备,可以使用单头式高频感应加热成形机、滑动式高频感应成形机、转台式高频感应成形机等中的任一种。采用单头式高频感应成形机的情况下,平台上的凸模、平模的替换使用夹具使其滑动来进行替换。此外,采用滑动式高频感应成形机的情况下,在左右的平台上分别设置凸模、平模即可。采用转台式高频感应成形机的情况下,在平台上依次设置凸模、平模即可。
通过本发明制造的立体装饰片可以装贴于各种物品上,例如下层为粘接剂制的立体装饰片可以用于汽车、摩托车、船只、自行车等的内外装贴。此外,下层为具有粘接功能的材料制的情况下,可以热转印到汽车、摩托车、船只、自行车等的表面或片材上,也可以热转印到运动服等服装相关的商品、包、杂货、包装用品等上。另外,立体装饰片直接形成于基材上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熔接于运动服等服装相关的商品、包、杂货等的徽章或衣服的前后身上。
权利要求
1.合成树脂制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表面平坦的阴极(31)上承载具有接合或粘接功能的下层材料(13)、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中间层材料(12)和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上层材料(11),从这些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32、132)挤压这些材料,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将这些材料熔融、成形,制成立体图案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凹模(132)中形成有配置在对应于立体装饰片外轮廓部的位置、从材料切下形成了立体图案的部分的第一熔断刃(151)和在比对应于立体装饰片的外轮廓部的位置更靠外侧、且沿该外轮廓部配置的第二熔断刃或挤压刃(15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立体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熔断刃或挤压刃(152)位于比前述第一熔断刃(151)更靠外侧2~10mm的位置。
4.合成树脂制立体图案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作为阴极的凸模(233)上承载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中间层材料和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上层材料,从这些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232)挤压这些材料,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将这些材料熔融、成形,制造下表面形成了凹部(244)的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同时将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临时固定于凹模(232),将凹模(232)与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一起提起,在表面平坦的阴极上承载具有接合或粘接功能的下层材料(213),使凹模(232)降下至该阴极,进行挤压和高频感应加热,使前述下层材料(213)熔融,使其流动至前述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的凹部(244)内,将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与下层材料(213)熔接,制成立体图案片。
5.合成树脂制立体图案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阴极(433)上承载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中间层材料和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上层材料,从这些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332、432)挤压这些材料,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将这些材料熔融、成形,制造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416),同时将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416)临时固定于凹模(332、432),将凹模(332、432)与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416)一起提起,在表面平坦的阴极(334、434)上承载实施高频振荡也不会熔融的基材(314、414),使前述凹模(332、432)降下至前述阴极(334、434),挤压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416)和基材(314、414),进行高频感应加热,使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416)熔融,与基材(314、414)熔接,制成立体图案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立体图案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作为凸模的阴极(433)上承载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中间层材料和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上层材料,从这些材料的上方通过作为阳极的凹模(432)挤压这些材料,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将这些材料熔融、成形,制造下表面形成了凹部(444)的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同时将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临时固定于凹模(432),将凹模(432)与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一起提起,在表面平坦的阴极(434)上承载实施高频振荡也不会熔融的基材(414),使前述凹模(432)降下至前述阴极(434),挤压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和基材(414),进行高频感应加热,使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416)熔融,与基材(414)熔接,制成立体图案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立体图案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凹部(444)位于立体图案的外轮廓线的外周。
8.合成树脂制立体图案片,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①制造背面平坦的立体图案片的方法、②通过熔断刃容易地切断的制造的立体图案片的方法、③制造背面具有接合或粘接功能的立体图案片的方法、④基材的特性不受限定的制造立体图案片的方法。①使用凹模(32)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制造立体图案片。②使用在熔断刃(151)的外周具有第二熔断刃(152)的凹模(132)。③首先通过凹模(232)和凸模(233)将在下表面具有凹部(244)的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216)成形,然后再进行高频感应加热,使下层材料(213)流动到该凹部。④首先将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316、416)成形,然后再进行高频感应加热,使该上中间层立体成形体熔接于基材(414)。
文档编号B29K101/12GK101056755SQ20058003818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1日
发明者桑原英二 申请人:黑田畅夫, 桑原英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