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点浇口进浇、推板推出制品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8618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针点浇口进浇、推板推出制品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针点浇口进浇、推板推出制品的模具,它由限位杆、推板、定模板、导柱、脱料板、定模座板、拉料针、定位圈、喷嘴、型芯、推杆、动模垫板、模脚、顶针板、动模板、定位环组成,所述拉料针(7)固定在定模座板(6)的台阶孔中,所述拉料针(7)的前端球头部分伸入浇注系统凝料(10)中,拉料针(7)的后端用定位圈(8)压紧,推板(2)与型芯(12)呈锥面配合,推板(2)与推杆(13)紧固连接,导柱(4)固定在定模座板(6)上。所述导柱(4)的前端与脱料板(5)、定模板(3)、推板(2)、动模板(17)滑动间隙配合,限位杆(1)安装在脱料板(5)的台阶孔中。
【专利说明】针点浇口进浇、推板推出制品的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到金属压铸成型模具和塑料注射成型模具,是针点浇口进浇、推板推出制品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模具设计界,浇注系统和推出机构有如下结构形式:1、浇注系统有:(1)直接浇口:又称主流道型浇口,它是熔体通过主流道直接进入型腔,流程短、进料快、流动阻力小、传递压力好、保压补缩作用强,有利于排气和消除熔接痕,模具结构简单而制造方便,但去除浇口不便,制品上有明显的浇口痕迹,浇口部位热量集中,型腔封口迟,内应力大,易产生气孔和缩孔。(2)中心浇口:它是熔体直接从中心流向型腔。它具有与直接浇口相同的优点,去除浇口较方便,但它只适合单型腔、圆筒形、圆环形等中心带孔的制品成型。(3)侧浇口:它开设在模具的分型面上,从制品侧面边缘进料。它能方便地调整浇口尺寸,控制剪切速率和浇口封闭时间,但压力损失大,保压补缩作用小,壳形件排气不便,易产生熔接痕、缩孔及气孔。(4)潜伏式浇口:它又叫隧道式浇口或剪切浇口。这种浇口流道设置在分型面,浇口设在制品侧面不影响外观的隐蔽部位,并与流道成一个45°角度,潜入分型面下面或上面,斜向进入型腔,形成能切断浇口的刀口。这种浇口压力损失大,注射压力大,又由于潜伏浇口在推出制品和流道凝料时,必须有较大的推力,因此这种浇口不适合强韧塑料注射成型。(5)护耳浇口:它又称调整片式浇口或分接式浇口。它是专用于透明度高和要求无内应力的制品。但是熔体经过浇口进入护耳时,由于摩擦作用,温度升高,造成制品烧黑烧焦。同时浇口切除麻烦。2、推出机构有:(1)推杆推出机构,它是把推杆设置在模具顶针板上,推出时,注射机或压铸机的顶杆推动顶针板带动推杆把制品直接推出模外。它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滑动阻力小,位置设置自由度大。但是因推杆和制品接触面积小,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从而损坏制品,不宜于斜度小和脱模力大的管形和箱形制品的脱模。(2)推管推出机构,它是对于中心带孔的圆筒形制品或局部是圆筒形的制品进行推出的一种机构,推管推出和推杆推出的运动方式基本相同,只是推管中间有一个固定型芯,推管中部开有槽,槽的下方长度应大于推出距离。它推出时可靠,且制品上不留痕迹。但是对成型软质塑料不宜采用它,特别是一些薄壁深筒形制品更不适合。(3)推块推出机构,它是对于平板状带凸缘的制品,表面不允许有推出痕迹,并且平面度要求高时使用,但是该机构的推块必须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小的粗糙度,与型芯和型腔的配合精度高,如配合不好,制品极易出现溢料,推块复位时极易损坏模具型腔和型芯。(4)活动镶块或凹模推出机构,它是在开模时,模具的推出机构将制品和活动镶块或凹模一道推出模外,然后在模外采用人工将制品和活动镶块或凹模分开,这种机构模具结构简单,模具成本低,但是生产效率低,制品质量差,工人安全得不到保障。终上所述,为了克服上述模具机构的不足,特提供如下一种新型模具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提供针点浇口进浇、推板推出制品的模具。该模具的特点是:由于制品是透明材料成型,同时制品是圆筒深腔的形状,制品外观不允许留有痕迹,针对制品的这一要求,因此在进料上采用针点浇口进烧,它是一种进料口尺寸很小的特殊形式的直接浇口,它去除浇口后,制品上留下的痕迹不明显,同时在模具打开后可自动拉断浇口,成型时可以减小熔接痕,熔体通过针点浇口时,有很高的剪切速度,同时产生摩擦作用,提高了熔体温度。因此能获得外形清晰,表面光泽的制品。该模针点浇口进料口直径取0.5-1.8mm,浇口长度取0.8-1.2mm,其主流道尺寸同侧浇口尺寸的主流道一样取1.5_3_,使其截面积增大,减缓塑料冷却速度,这样有利于补宿。同时该模为了减小流动阻力,浇口与制品相接处采用圆弧过渡。该模的排位是采用一模多腔的排位方式,该模冷却系统是采用多排直通式冷却。该模推出机构是采用推板推出机构,由于是透明的圆筒深腔制品,制品外观不许留有顶出痕迹,采用这种机构不必另设复位机构和推出机构,有利于制品质量,同时有利于在合模过程中推板依靠合模力的作用而复位。同时该模机构在推出时,是在制品的整个周边进行推出,因而脱模力大而且均匀,运动平稳,制品无痕迹。针点浇口进浇、推板推出制品的模具,解决了直接浇口、中心浇口、侧烧口、潜伏浇口、护耳浇口,浇口切除困难,切除后浇口痕迹大的问题。解决了上述浇口,浇口部位热量集中,型腔封口迟,内应力大,易产生气孔和缩孔的问题。解决了护耳浇口压力损失大,注射压力大,不适合强韧塑料注射成型的问题。解决了推杆推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制品应力集中、损坏制品的问题。解决了推块推出机构,推块复位时极易损坏模具型腔和型芯的问题。解决了活动镶块或凹模推出机构,生产效率低,制品质量差,工人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针点浇口进浇、推板推出制品的模具,其特征是:拉料针(7)固定在定模座板(6)的台阶孔中,所述拉料针(7)的前端球头部分伸入浇注系统凝料(10)中,拉料针(7)的后端用定位圈(8)压紧,推板(2)与型芯(12)呈锥面配合,推板
(2)与推杆(13)紧固连接,导柱(4)固定在定模座板(6)上,所述导柱(4)的前端与脱料板(5)、定模板(3)、推 板(2)、动模板(17)滑动间隙配合,限位杆⑴安装在脱料板(5)的台阶孔中,所述限位杆⑴的前端与定模板(3)、推板⑵间隙配合,上述定模座板(6)、脱料板(5)、导柱(4)、定模板(3)、拉料针(7)、定位圈(8)、限位杆(I)连通后构成该模的定模部分,所述推板(2)、型芯(12)、推杆(13)、动模板(17)、模脚(15)、动模垫板(14)、顶针板
(16)连通构成模具动模部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5]图中所示
[0006]图1是模具合模浇注成型时的纵剖图
[0007]图2是模具开模脱出制品与浇注系统凝料时的纵剖图
[0008]图中数字编号分别表示:
[0009]1--限位杆 2--推板 3--定模板
[0010]4--导柱 5--脱料板 6--定模座板
[0011]7--拉料针 8--定位圈 9--喷嘴
[0012]10--烧注系统凝料11--制品 12--型芯
[0013]13——推杆 14——动模垫板15——模脚[0014]16 一一顶针板 17 —一动模板 18 —一定位环
[0015]19 ——定模板⑶上的沉孔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所示,是针点浇口进浇、推板推出制品的模具,该模特点是:由于制品是透明材料成型,同时制品是圆筒深腔的形状,制品外观不允许留有痕迹,针对制品的这一要求,因此在进料上采用针点浇口进浇,它是一种进料口尺寸很小的特殊形式的直接浇口,它去除浇口后,制品上留下的痕迹不明显,同时在模具打开后可自动拉断浇口,成型时可以减小熔接痕,熔体通过针点浇口时,有很高的剪切速度,同时产生摩擦作用,提高了熔体温度。因此能获得外形清晰,表面光泽的制品。该模针点浇口进料口直径取0.5-1.8mm,浇口长度取
0.8-1.2mm,其主流道尺寸和侧浇口尺寸的主流道一样取1.5_3mm,使其截面积增大,减缓塑料冷却速度,这样有利于补缩。同时该模为了减小流动阻力,浇口与制品相接处采用圆弧过渡。该模的排位是采用一模多腔的排位方式,该模冷却系统是采用多排直通式冷却。该模推出机构是采用推板推出机构,由于是透明的圆筒深腔制品,制品外观不许留有顶出痕迹,采用这种机构不必另设复位机构和推出机构,有利于制品质量,同时有利于在合模过程中推板依靠合模力的作用而复位。同时该模机构在推出时,是在制品的整个周边进行推出,因而脱模力大而且均匀,运动平稳,制品无痕迹。该动作原理是:当模具在注射机上装夹,经浇注成型、保压补缩、冷却定型后,模具动模部分随注射机的动力后移,在这一移动过程中,推板(2)与定模板(3)打开,打开后制品(11)包在型芯(12)上被拉出定模板(3)的型腔,制品(11)随动模的后移留在动模一方。同时,在这一开模过程中,浇注系统凝料(10)的脱出是如下原理:在模具打开的同时,动模带动制品(11)拉出定模板(3)时,制品(11)与定模板(3)产生较大的拉力带动定模板(3)在导柱(4)上向动模一方滑动,这时留于定模板(3)后面的浇注系统凝料(10)被安装在定模座板(6)中的拉料针(7)的球头部分拉出定模板
(3),拉出的浇注系统凝料(10)包在拉料针(7)上留于定模一方,同时浇注系统凝料(10)的针点部分与制品(11)在这一动作中拉断。定模板⑶继续在导柱⑷上向动模方向滑动,当滑动到定模板(3)上的台阶孔的底部(19)处与安装在脱料板(5)上的限位杆(I)上的定位环(18)相碰时,此时定模板(3)上的力传递给限位杆(I),同时定模板(3)在限位杆
(I)的作用下停止动作,限位杆(I)上产生的力带动脱料板(5)向动模方向移动,于是脱料板(5)的移动把包在拉料针(7)上的浇注系统凝料(10)推出来,脱出的浇注系统凝料(10)从定模板(3)与脱料板(5)之间的间隙靠自重掉出模外。动模部分继续后移,当移动到与定模板(3)之间的间隙大于制品(11)的高度后,动模才停止动作。此时,注射机顶杆推动顶针板(16)带动推杆(13 )推动推板(2)沿制品(11)的周边把制品(11)从型芯(12)上推出模外。当制品掉出模外后,合模时,注射机带动动模部分作开模时相反的动作,先是推板(2)与定模板(3)接触,推板(2)与定模板(3)产生的推力与反推力将各打开之处推回原位,待各部件完全复位并锁紧后,注射机才进行下一周期的浇注成型。
【权利要求】
1.针点浇口进浇、推板推出制品的模具,其特征是:拉料针(7)固定在定模座板(6)的台阶孔中,所述拉料针(7)的前端球头部分伸入浇注系统凝料(10)中,拉料针(7)的后端用定位圈(8)压紧,推板(2)与型芯(12)呈锥面配合,推板(2)与推杆(13)紧固连接,导柱(4)固定在定模座板(6)上,所述导柱(4)的前端与脱料板(5)、定模板(5)、推板(2)、动模板(17)滑动间隙配合,限位杆⑴安装在脱料板(5)的台阶孔中,所述限位杆⑴的前端与定模板(3)、推板(2)间隙配合,上述定模座板(6)、 脱料板(5)、导柱(4)、定模板(3)、拉料针(7)、定位圈(8)、限位杆(I)连通后构成该模的定模部分,所述推板(2)、型芯(12)、推杆(13)、动模板(17)、模脚(15)、动模垫板(14)、顶针板(16)、推杆(13)连通构成模具动模部分。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3804193SQ201420252610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牟维军 申请人:牟维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