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型机及其熔胶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50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熔胶螺杆,用以将塑料在射出成型机中塑化为熔体的部件,所述熔胶螺杆包括相互连接的螺纹部分和联接部分,所述螺纹部分设有主外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分包括:

进料段,所述进料段的一端与所述联接部分连接;

塑化段,与所述进料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塑化段还设有副外螺纹,所述副外螺纹将所述主外螺纹的螺纹槽分成液相槽和固相槽,所述液相槽和固相槽分别沿螺旋方向贯通,其中,

所述液相槽的深度和宽度呈渐深渐宽结构,用以传送液相塑料;所述固相槽的深度和宽度呈渐浅渐窄结构,用以传送固相塑料;

所述副外螺纹螺棱的外径小于所述主外螺纹螺棱的外径,且所述副外螺纹螺棱的外径呈逐渐变大结构;

所述塑化段沿螺纹旋转方向依次分为第一压缩段、第二压缩段、第三压缩段和第四压缩段,用以对塑料进行阶段性塑化为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胶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段为分离型双压缩段,用以将塑料平缓塑化;所述第一压缩段的主外螺纹的牙距呈逐渐加大结构,所述第一压缩段的主外螺纹的始端牙距大致等于螺杆直径,所述第一压缩段的主外螺纹尾端的牙距为所述螺杆直径的1.5~1.9倍;所述第一压缩段的副外螺纹牙距不变且为所述螺杆直径的1.6~2.0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胶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段的液相槽的始端深度为2~3mm且呈逐渐变深的结构;所述第一压缩段固相槽自始端深度开始呈逐渐变浅的结构,所述第一压缩段固相槽的始端深度符合公式:

<mrow> <msub> <mi>H</mi> <mn>1</mn> </msub> <mo>=</mo> <mn>17.5</mn> <mo>&times;</mo> <msqrt> <mfrac> <mi>D</mi> <mn>175</mn> </mfrac> </msqrt> <mo>,</mo> </mrow>

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段固相槽的始端深度为H1,所述螺杆直径为D;

所述第一压缩段的长度为所述螺杆直径的3~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胶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段为分离型等距压缩段,用以减少塑料压缩和剪切,增加固相热交换和液相混合, 使熔料顺畅;所述第二压缩段的主外螺纹牙距和第二压缩段的副外螺纹牙距均为所述螺杆直径的1.5~1.9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熔胶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缩段为分离型双压缩段,用以将塑料加速塑化为熔体;

所述第三压缩段的主外螺纹的牙距为所述螺杆直径的1.5~1.9倍;所述第三压缩段的副外螺纹牙距大致等于螺杆直径的2.0倍;其中,所述第三压缩段的副外螺纹牙距大于所述第一压缩段的副外螺纹牙距,且所述第一压缩段的副外螺纹牙距大于所述第二压缩段的副外螺纹牙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胶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压缩段为分离型压缩收尾段;所述第四压缩段主外螺纹牙距为所述螺杆直径的1.5~1.9倍,所述第四压缩段副外螺纹牙距为所述螺杆直径的3~7倍;

所述第四压缩段的液相槽深度逐渐变尾端深度,所述第四压缩段的尾端深度符合公式:

<mrow> <msub> <mi>H</mi> <mn>22</mn> </msub> <mo>=</mo> <mfrac> <msub> <mi>H</mi> <mn>1</mn> </msub> <mi>i</mi> </mfrac> <mo>,</mo> </mrow>

其中,所述第四压缩段的尾端深度为H22,总压缩比为i,总压缩比取值范围在2~2.5之间;

所述第四压缩段的的长度为所述螺杆直径的0.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胶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外螺纹螺棱的外径与所述主外螺纹螺棱的外径的差值由1~3mm逐渐变为0.3~0.7mm;

所述主外螺纹的牙宽为所述螺杆直径的0.1倍;所述副外螺纹的牙宽为所述螺杆直径的0.05~0.07倍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胶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段的末尾位置设有副外螺纹,所述塑化段的副外螺纹延续至所述进料段的副外螺纹且所述进料段的副外螺纹与所述塑化段的副外螺纹续接;所述进料段末尾位置的副外螺纹的起点位置距所述进料段与所述联接部分连接端7~10倍螺杆直径长度;所述进料段的副外螺纹牙距大于所述主外螺纹牙距。

9.一种射出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熔胶螺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出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胶螺杆沿 圆周180度阵列,形成双头四螺纹熔胶螺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