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网布装置以及麦克风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896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揭网布装置以及麦克风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揭网布装置以及麦克风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麦克风组装过程包括将带有引线的麦克组件17与头壳18连接到一起,然后再将网布粘贴到头壳18上,使网布覆盖在麦克组件17。如图1所示,麦克组件17通常为橡胶件,头壳18通常为塑料件。在组装时,麦克组件17上的引线19需要穿过头壳18中间的通孔以便于位于麦克风单体与外部电路的电性连接。通常采用卡接的方式将麦克组件17与头壳18连接在一起,例如,在头壳18的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孔,在麦克组件17上设置有凸起。组装时,头壳18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以便于将凸起卡入卡接孔中。然而,在麦克组件17与头壳18进行卡接过程中,极易受到引线19的影响,导致引线19被压到头壳18与麦克组件17之间,造成产品不良。此外,为了降低引线的影响,通常采用手工进行组装。组装速度慢,不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为了达到防尘效果,通常在麦克风或者扬声器外侧粘贴网布。网布的来料通常是粘贴到离型纸上,制作成卷。在使用时,需要将网布从离型纸上剥离下来,然后再进行粘接。

在现有的组装设备中,后壳与麦克组件的组装以及网布粘贴通常由独立的设备完成。上述两个组装工序无法在同一个设备进行,造成了工序衔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揭网布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揭网布装置。该装置包括吹气装置、用于安装网布料盘的安装部、用于拉动离型纸的驱动部以及位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驱动部之间的第一刮板,所述离型纸绕设在所述第一刮板上,所述第一刮板被配置为用于撑起所述离型纸以使所述网布在经由所述第一刮板时被剥离,所述吹气装置被配置为用于向所述网布吹气,以使所述网布从所述离型纸上剥离。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第一刮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被配置为允许所述离型纸通过并且对网布形成阻挡。

可选地,所述吹气装置的吹嘴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刮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刮板具有与底边呈锐角的第一刀刃,所述离型纸绕设在所述第一刀刃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刮板的具有呈锐角的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的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刀刃的第一斜面形成所述间隙。

可选地,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二刮板被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支架弹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刮板被配置为能沿Z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间隙的大小。

可选地,还包括悬置在所述第一刮板的下方的支板,所述支板被配置为能向靠近所述第一刮板的方向挤压所述离型纸以防止所述离型纸卷曲。

可选地,所述第二刮板被配置为能向靠近所述第一刮板的方向挤压所述离型纸以防止所述离型纸卷曲。

可选地,还包括感测装置,所述感测装置被配置为用于感测所述网布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麦克风组装装置。该装置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被配置为用于存储头壳并进行上料;头壳装配装置,所述头壳装配装置包括竖线工位和压装工位,在所述竖线工位设置有用于将引线竖起的竖线装置,所述压装工位位于所述竖线工位的下游,在所述压装工位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头壳压装在所述麦克组件上的压装装置以及在压装时保持引线直立的夹紧装置;以及网布粘贴装置,所述网布粘贴装置位于所述头壳装配装置的下游,所述网布粘贴装置包括揭取工位和粘贴工位,在所述揭取工位设置有本发明提供的揭网布装置,所述粘贴工位位于所述粘贴工位的下游,在所述粘贴工位设置有用于承接网布的承载装置以及用于转移装配件并且使所述装配件下压所述网布的下压装置。

可选地,所述竖线装置的转动输出部具有第一夹爪,所述竖线装置被配置为用于夹持麦克组件的引线并转动以使所述引线保持直立。

可选地,所述压装装置包括用于转移头壳的取料机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二夹爪,所述夹紧装置被配置为在压装之前使所述第二夹爪穿过所述头壳的通孔并夹住直立的所述引线。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放置麦克组件的移载部,在所述移载部上设置有用于吸取所述引线以使所述引线保持设定倾斜方向的吸取装置。

可选地,在所述移载部上还设置有用于顶起所述麦克组件以配合压装的上顶装置。

可选地,所述取料机构包括与所述头壳相匹配的仿形座,所述仿形座具有与所述头壳的通孔相对设置的贯穿孔。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网布与离型纸之间的粘接强度过大,会导致离型纸不容易剥离,甚至,网布有可能剥离不下来。因此,本发明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发明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麦克组件与头壳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载部和转移装置的装配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竖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装装置和夹紧装置的装配图。

图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麦克风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揭网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揭网布装置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刮板和第一刮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刮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布的主视图。

图中,11:移载部;12:第一吸嘴;13:上顶装置;14:转移装置;15:竖线装置;16:第一夹爪;17:麦克组件;18:头壳;19:引线;20:夹紧装置;21:压装装置;22:仿形座;23:第二夹爪;25:弹簧;26:压块;27:废料盒;31:网布料盘;32:装配件;33:转轴;34:转动轮;35:第二刮板;36:胶面;37:第二斜面;38:第一刮板;40:第一斜面;41:离型纸;42:网布;43:吹嘴;44:载物台;45:滚轮;46:第三吸嘴;47:支板;48:下压装置;49:移位装置;50:第二位置传感器;51:第一位置传感器;52:承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组装装置。该组装装置包括:上料装置、头壳装配装置和网布粘贴装置。上述三个装置被设置在架台上。上料装置被配置为用于存储头壳18并进行上料。头壳装配装置包括竖线工位和压装工位。在竖线工位设置有用于将引线竖起的竖线装置15。压装工位位于竖线工位的下游。在压装工位设置有用于将头壳压装在麦克组件上的压装装置21,以及在压装时保持引线直立的夹紧装置20。

网布粘贴装置位于头壳装配装置的下游。网布粘贴装置包括揭取工位和粘贴工位。在揭取工位设置有揭网布装置。粘贴工位位于粘贴工位的下游。在粘贴工位设置有用于承接网布的承载装置52以及用于转移装配件并且使装配件下压网布42的下压装置48。

本发明提供的麦克风组装装置可以进行头壳18与麦克组件17的组装并且可以进行上述两个组装后的装配件32粘贴网布42。

此外,由于竖线装置15和夹紧装置20的相互配合,在压装过程中引线19可以准确地穿过头壳的通孔,从而避免引线19干涉压装,甚至引线19被压到头壳18与麦克组件17之间,提高了良品率。

上料装置为包括叠放架板的存储架和用于将存储有头壳的架板拉到上料位置的拉动装置。上料装置为本领域的常用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头壳装配装置。该装置包括移载部11、竖线装置15、压装装置21和夹紧装置20。移载部11被配置为用于承载麦克组件17。竖线装置15的转动输出部具有第一夹爪16,竖线装置15被配置为用于夹持麦克组件17的引线19并转动以使引线19保持直立。压装装置21包括用于转移头壳18的取料机构,压装装置21被配置为用于将头壳18压装到麦克组件17上。夹紧装置20包括第二夹爪23,夹紧装置20被配置为在压装之前使第二夹爪23穿过头壳18的通孔并夹住直立的引线19。

该装置包括用于麦克组件17上料的上料工位,用于将引线19竖起的竖线工位以及用于将头壳18压装到麦克组件17上的压装工位。

在使用时,首先,在上料工位将麦克组件17放置到移载部11上进行上料,有引线19的一侧朝上;

然后,将移载部11移动到竖线工位,竖线装置15的第一夹爪16夹持引线19并发生转动以使引线19直立起来;

接下来,将移载部11移动到压装工位进行压装。压装装置21的取料机构将头壳18取出,在此,为了避免引线19对头壳18的干涉,首先夹紧装置20的第二夹爪23穿过头壳18的通孔夹住直立的引线19,然后压装装置21下压以将头壳18压装到麦克组件17上,以使二者形成卡接,此时引线19穿过头壳18的通孔。

该装置实现了麦克组件17与头壳18的压装,压装效率高。

此外,由于竖线装置15和夹紧装置20的相互配合,在压装过程中引线19可以准确地穿过头壳18的通孔,从而避免引线19干涉压装,甚至引线19被压到头壳18与麦克组件17之间,提高了良品率。

此外,该装置具有装配精度高的特点。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6所示,在移载部11上设置有用于吸取引线19以使引线19保持设定倾斜方向的吸取装置。麦克组件17的引线19的倾斜方向通常不固定,这种情况会造成在竖线工位时,第一夹爪16不容易夹到引线19,并且即使夹到了引线19也不容易确定转动多少角度才能使引线19直立起来。吸取装置的设置可以保证在进入竖线工位时,引线19的倾斜方向一致。这样第一夹爪16每次夹持引线19时,只需同一个角度进入即可。夹持十分方便。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所示,吸取装置的第一吸嘴12被设置在麦克组件17的放置位置的侧部。在麦克组件17放置到移载部11上时,第一吸嘴12将引线19的头部吸住,例如,使引线19倾斜90°。当到达竖线工位时,第一夹爪16按照引线19倾斜90°设置进入的角度。当第一夹爪16夹持好后,只需反向转动90°即可使引线19直立起来。由于引线19倾斜角度一致故可以保证第一夹爪16每次的进入角度一致,并且第一夹爪16的转动角度一致。吸取装置的设置保证了竖线装置15工作的稳定性。

当然,第一吸嘴1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保证引线19倾斜的角度一致即可。

此外,为了便于第一夹爪16相对于麦克组件17的伸、缩,竖线装置15被设置在滑动气缸的滑块上。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和6所示,该组装装置包括转移装置14。移载部11被设置在转移装置14上。转移装置14被配置为用于使移载部11在上料工位、竖线工位和压装工位之间转移。转移装置14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电缸、滑动气缸等。转移装置14方便麦克组件17在各个工位之间的流转,进一步提高了组装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5所示,压装装置21的取料机构包括与头壳18相匹配的仿形座22,仿形座22具有与头壳18的通孔相对设置的贯穿孔,以便于第二夹爪23的穿过。例如,头壳18具有近似长方体的外形结构,仿形座22被配置为具有近似长方体的敞开腔以便容纳头壳18。仿形座22与压装装置21的压块26连接在一起,并且压块26的过孔、仿形座22的贯穿孔与头壳18的通孔相对设置,以便于第二夹爪23的穿过。压装装置21可以采用电缸、滑动气缸的作为驱动装置以驱动仿形座22下压。夹紧装置20可以采用电缸或者滑动气缸以驱动第二夹爪23进行升、降。

仿形座22的取料方式有多种,例如,采用夹持的方式将头壳18夹起。这种方式仿形座22的侧壁与头壳18的外表面接触,易导致外表面被划伤。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优选的是,采用吸取的方式取头壳18。例如,在仿形座22上设置有用于吸取头壳18的第二吸嘴。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在取料时头壳18的外表面被仿形座22划伤,提高了麦克风的良品率。

在压装过程中,滑动气缸或者电缸作为驱动装置,滑动气缸或者电缸的滑块,即压装装置21的压块26的移动速度,都有可能与头壳18和麦克组件17之间形成卡接时的形变速度不匹配,从而造成头壳18或者麦克组件17断裂,影响了产品品质。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在一个例子中,仿形座22与压装装置21的压块26弹性连接,例如,通过弹性元件弹性连接。在压装过程中,由于采用弹性连接,可以有效地形成缓冲,即使压装速度过快也会被弹性元件的形变缓冲掉,从而避免头壳18和麦克组件17因形变速度过大而发生断裂。优选的是,仿形座22通过弹簧25与压装装置21的压块26弹性连接。弹簧25具有使用寿命长,弹性范围广,并且易于安装和更换的特点。进一步地,在仿形座22的相对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弹簧25,这样可以保证在压装时头壳18与麦克组件17受力均衡,避免产生局部应力。当然,弹性元件也可以采用弹片、弹性橡胶件等,弹性元件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形成缓冲即可。

在压装时,首先夹紧装置20驱动第二夹爪23下降,并使第二夹爪23夹住直立的引线19;然后压装装置21驱动压块26下降,以将头壳18压紧到麦克组件17上;压装完成后,第二吸嘴释放头壳18并回位,第二夹爪23松开引线19并回位即可。

此外,为了提高压装效果,在移载部11上还设置有用于顶起麦克组件17以配合压装的上顶装置13。上顶装置13例如是滑动气缸。上料时,麦克组件17被放置到上顶装置13上。当压装装置21下压时,上顶装置13将麦克组件17向上顶起。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压装速度。

此外,在一个优选的例子中,麦克风组装装置还包括感测设备。例如,用于感测头壳18或者麦克组件17的位置的传感器,用于感测移载部11上是否有麦克组件17感测器传感器,用于感测仿形座22上是否有头壳18的感测器等,这些感测设备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可以实现压装过程的自动监测、自动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组装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在一个例子中,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例如,当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头壳与麦克组件未组装到位,则检测装置判断装配件32不合格,然后将该装配件32放置到废料盒27中进行收集。

合格的装配件32被压下装置48取走以进行网布粘贴。在此,网布粘贴到麦克组件一侧。

图7-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网布粘贴装置。该装置包括揭网布装置、承载装置52和下压装置48。揭网布装置包括第二刮板35、用于安装网布料盘31的安装部、用于拉动离型纸41的驱动部以及位于安装部和驱动部之间的第一刮板38。离型纸41绕设在第一刮板38上,第一刮板38被配置为用于撑起离型纸41以使网布42剥离。第二刮板35与第一刮板38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被配置为允许离型纸41通过并且对网布42形成阻挡。

承载装置52用于承载网布42。承载装置52包括吸取装置、夹紧装置以及具有过孔的载物台44。吸取装置包括第三吸嘴46,第三吸嘴46被设置在过孔的周围并且与网布42的胶面36相对。在此,网布42的胶面36即网布42的涂覆粘结剂的部位。由于该部位涂有粘结剂,并且粘结剂不透气,故在吸取时可以在胶面36的前、后形成负压,以将网布42固定在载物台44上。

在过孔中还悬置有支板47。支板47与承载装置52弹性连接,例如,通过弹簧、弹片等将支板47与承载装置52本体或者承载装置52内的其他装置连接在一起。在此,支板47用于防止网布42落入过孔中,并且支板47通过弹性连接的方式浮动的悬置在过孔中。此外,支板47还可以在下压装置48下压过程中使网布42与装配件32紧密接触。支板47的其他作用将在后面进行详述。

夹紧装置位于载物台44的下方。夹紧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部。夹紧部被配置为当装配件32挤压网布42并随网布42一起穿过过孔向下移动时将网布42的胶面36压紧到装配件32的侧部。

下压装置48被配置为用于转移并且下压装配件32。

在使用时,网布料盘31内的卷料经由第一刮板38到达驱动部,离型纸41上粘贴网布42的一侧远离第一刮板38。驱动部拉动离型纸41以进料,第一刮板38撑起离型纸41。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网布42。该网布42的具有两条胶面36,胶面36用于与装配件32进行粘贴。网布42的胶面36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使网布42保持展开的形状。离型纸41经由第一刮板38后迅速弯折,而此时网布42保持展开的形状,由于网布42与离型纸41之间的粘结力不足以使网布42发生弯折,从而产生揭网布42的效果,随着离型纸41的进料网布42与离型纸41逐渐分离。

此外,由于第二刮板35与第一刮板38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允许离型纸41通过,而网布42具有较大的厚度,间隙可以对网布42形成阻挡。即使网布42在第一刮板38处未与离型纸41分离,也会被第二刮板35刮掉,有效提高了揭网布42的效率。

网布42被接下来后落到承载装置52的在载物台44上,胶面36朝上,位于载物台44上的第三吸嘴46与胶面36相对。由于胶面36不透气,故可以将网布42吸住,以固定网布42的位置并使网布42保持展开的状态。网布42的中部位于支板47的上方。网布42的中部用于覆盖装配件32的底边。网布42保持展开的形状便于装配件32对准中部进行粘贴。

在粘贴网布42时,下压装置48取来装配件32,并将装配件32下压。装配件32首先对准并接触到网布42的中部,即过孔的位置,并对网布42进行挤压。由于支板47与承载装置52弹性连接,故网布42被固定在下压装置48和支板47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在粘贴过程中网布42位置的固定。

下压装置48继续下压,由于支板47与承载装置52弹性连接,并且可以浮动,网布42随装配件32一起穿过过孔,到达夹紧装置处。在穿过过孔时,由于过孔的尺寸小于展开的网布42的尺寸,故会使网布42的胶面36向上弯折。当网布42经过夹紧部时,夹紧部将胶面36压紧到装配件32的侧部。胶面36与侧部接触,其粘性被激活,以形成粘接。

接下来,下压装置48上移,将粘贴好的电子元件取下即可。

该网布粘贴装置可以将网布的胶面粘贴装配件的侧部,具有粘贴精度高,粘贴速度快的特点。

此外,该网布粘贴装置揭网布42效率高。

如图7所示,该网布粘贴装置包括用于揭网布42的揭取工位和用于粘贴网布42的粘贴工位。在该实施例中,揭网布装置、承载装置52和下压装置48均设置在架台上。为了便于承载装置52在各个工位之间的转移,还包括移位装置49,承载装置52被设置在移位装置49上。移位装置49被配置为能使承载装置52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

网布料盘31被安装在转轴33上,网布料盘31绕转轴33转动以释放网布42。粘贴有网布42的离型纸41由网布料盘31引出后绕设在第一刮板38上,经由第一刮板38后斜向上折回到达驱动部。在此,驱动部为转动轮34,转动轮34拉动离型纸41进料并形成张紧力,以使离型纸41被第一刮板38撑起。在一个例子中,为了使网布42在经过第一刮板38时容易与离型纸41分离,第一刮板38被配置为具有与底边呈锐角的第一刀刃,离型纸41绕设在第一刀刃上。如图10所示,离型纸41在到达第一刀刃前先经过第一刮板38的底边由右向左走。由于第一刀刃为锐角,当离型纸41到达第一刀刃时迅速向远离网布42的方向由左相右折回,而此时网布42来不及被粘结剂的粘结力拉向离型纸41,巨大的落差使得离型纸41与网布42更容易剥离。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0所示,第二刮板35的具有呈锐角的第二刀刃,第二刀刃的第二斜面37与第一刀刃的第一斜面40形成上述间隙。由于锐角的第二刀刃更加锋利,当网布42与离型纸41没法在第一刀刃处剥离时,第二刀刃更容易将网布42铲下。

在一些情况下,网布42与离型纸41之间的粘结力较大,仅靠第一刮板38无法实现网布42剥离,而第二刮板35与网布42相接触容易损伤网布42,造成材料浪费。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如图10所示,网布粘贴装置还包括吹气装置,吹气装置用于将网布42吹离离型纸41。吹气装置的吹嘴43被设置在第二刮板35上,例如,吹嘴43位于第二刀刃处。吹气装置被配置为用于向网布42吹气,以使网布42从离型纸41上剥离。通常在到达第一刀刃时,网布42的边缘比较容易与离型纸41分离,网布42的边缘伸出第一刮板38。吹嘴43向网布42的边缘吹气,可以使网布42更容易与离型纸41分离。

在一些情况下,离型纸41具有较高的韧性。如图11所示,在绕过第一刮板38时,由于自身的韧性较大,故离型纸41无法贴附在第一刮板38上,造成局部卷曲。例如,在第一刮板38的底边产生局部卷曲。局部卷曲使得离型纸41在经过第一刮板38时反向折回的落差减小,这样网布42不容易与离型纸41剥离。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在一个例子中,支板47被配置为能向靠近第一刮板38的方向挤压离型纸41以防止离型纸41卷曲。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小甚至避免在离型纸41经过第一刮板38时发生局部卷曲,从而使网布42容易剥离。

此外,局部卷曲还可能发生在经过第一刮板38后的位置,例如,发生在第一斜面40上。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第二刀刃被配置为能向靠近第一斜面40的方向挤压离型纸41以防止离型纸41卷曲。这样可以有效减小甚至避免离型纸41经过第一刮板38后的位置发生卷曲,从而使网布42容易剥离。

上述消除局部卷曲的方法虽然利用了本申请现有的元器件,例如,第二刮板35或者支板47,然而该技术问题本身不容易被发现,并且产生卷曲的原因不容易被发现。

此外,将第二刮板35或者支板47设置为弹性连接的方式,这样第二刮板35或者支板47可以随着卷曲的大小进行浮动,以使挤压离型纸41更容易。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2所示,过孔具有与装配件32的外形相匹配的结构,过孔的尺寸稍大于装配件32的尺寸,以便于网布42与装配件32一起穿过。例如,装配件32为长方体,过孔为长方形。在过孔的长边的两侧各设置有多个用于吸取网布42的第三吸嘴46。为了便于粘贴,夹持部包括滚轮45。由此,当装配件32与网布42穿过过孔进行粘贴时,滚轮45与侧部形成滚动接触,减小了装配件32进入时的摩擦力,并且避免了网布42被划伤。滚轮45还可以使胶面36的粘贴更均匀。

优选的是,两个滚轮45与承载装置52本体弹性连接,例如,通过弹簧将两个滚轮45分别与承载装置本体弹性连接。并且两个滚轮45之间的初始距离小于等于装配件32的两个粘接面之间的距离。在粘贴时,两个滚轮45形成对装配件32和网布42的干涉,装配件32和网布42将两个滚轮45撑开。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使胶面36压紧装配件32的侧部。这样可以使二者的粘贴更加牢固。取出粘贴好的电子元件后,两个滚轮45回复至初始位置。

此外,为了使网布粘贴的位置更加准确,该装置还包括感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感测装置和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感测装置被配置为用于感测网布42和装配件32的位置。控制装置被配置为用于获取网布42和装配件32的位置信息;将两个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并计算出二者之间的装配偏差;以及根据位置偏差调整承载装置52和/或下压装置48的位置。然后下压装置48下压,使网布42的胶面36粘贴到装配件32的侧部合适位置。

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位置传感器51用于感测装配件32的位置,第二位置传感器50用于感测网布42在载物台44上的位置。控制装置将两个位置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装配件32和网布42在X轴、Y轴方向的偏差。移位装置49例如是电缸。控制装置控制电缸以对上述偏差进行补偿,从而使装配更精确。

第二位置传感器50还可以用于,例如,检测网布42的头部以及网布42的尾部,以判断网布42是否被从离型纸41上揭下来或者网布42是否放置到载物台44上;例如,网布42的具有胶面36的两侧是否偏离理想位置。

如果网布42相对于载物台44的位置与理想位置有偏差,可以通过下压装置48下压,以使装配件32与网布42挤压在一起。然后移动承载装置52,由于装配件32与网布42之间具有摩擦力,摩擦力带动网布42沿X轴、Y轴移动,以对网布42的位置矫正。矫正后,再使装配件32对准过孔即可,进行粘贴即可。

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网布42与装配件32之间的装配偏差,大大提高了装配精度。提高了良品率。

为了检测最终的产品质量,还可以设置质检装置,例如,当检测到网布没有覆盖头壳的侧部开口时,判断质量不合格。然后将该产品进行回收。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