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601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注塑模具是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应用非常广泛。在塑料制品注塑成型中,由于某些塑料制品的内部有内孔,需要进行侧抽芯。对于具有孔径很长且很小的产品,需要进行侧抽芯时,由于型芯直径很小,在注塑时容易变形、抖动等问题,本发明采用第一根型芯插入第二根型芯中的结构来有效固定型芯,这样就要求模具结构上又要考虑滑块抽芯的先后顺序。传统的结构是用油缸来完成的,但油缸结构皆为复杂,在模具安装调试时就很繁琐,而且动作不可靠,模具外形累赘,成本也高。

故我们研发了这种结构,本结构简单,空间小,动作可靠,而且成本低。适用于标准化、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动作稳定可靠的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包括第一行位组和第二行位组;

所述的第一行位组包括第一型芯、第一滑块、第一斜导柱、第一锁紧楔;所述的第一型芯的内端具有一个凹槽,第一型芯的外端固定在第一滑块内端,第一滑块滑接在动模内,第一滑块的外端与第一锁紧楔顶靠,第一斜导柱活动穿置在第一滑块中部的斜导柱孔内;所述的第一锁紧楔包括楔体、复位弹簧、弹顶块,所述的楔体具有一端敞开的内腔,复位弹簧、弹顶块依次间隙套置在楔体的内腔中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弹顶块内端和楔体内腔的底面上,弹顶块的外端伸出楔体内腔的敞开端且顶靠在第一滑块的外端;

所述的第二行位组包括第二型芯、第二滑块、第二斜导柱、第二锁紧楔;所述的第二型芯的内端与第一型芯的内端垂直相交且卡置在第一型芯内端的凹槽内,第二型芯的外端固定在第二滑块内端,第二滑块滑接在动模内,第二滑块的外端与第二锁紧楔顶靠,第二斜导柱活动穿置在第二滑块中部的斜导柱孔内;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移动轨迹垂直相交。

所述的第一滑块的外端具有一斜面,第一锁紧楔上的楔体内端和弹顶块内端皆为斜面,楔体内端和弹顶块内端的斜面与第一滑块外端的斜面顶靠。

所述的第二滑块的外端具有一斜面,第二锁紧楔的内端为斜面,第二锁紧楔内端斜面与第二滑块外端的斜面顶靠。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包括第一行位组和第二行位组,两个行位组皆主要由型芯、滑块、斜导柱、锁紧楔等部件组成,斜导柱驱动滑块动作,通过控制 第一行位组和第二行位组动作顺序,可顺序复位和顺序开模、防止撞模,具有结构较为简单、占用空间小动作稳定可靠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正视图;

图4A、图4B是本发明第一锁紧楔轴测图和剖视图;

图5A、图5B是本发明第二锁紧楔轴测图和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安装在模具中的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锁紧楔安装在模具中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锁紧楔安装在模具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包括第一行位组1和第二行位组2。

所述的第一行位组1包括第一型芯11、第一滑块12、第一斜导柱13、第一锁紧楔14。所述的第一型芯11的内端具有一个凹槽111,第一型芯11的外端固定在第一滑块12内端,第一滑块12滑接在动模10(如图6、图7所示)内,第一滑块12的外端与第一锁紧楔14顶靠,第一斜导柱13活动穿置在第一滑块12中部的斜导柱孔121内。

如图4A、图4B、图3、图7所示,所述的第一锁紧楔14包括楔体141、复位弹簧142、弹顶块143。所述的楔体141具有一端敞开的内腔,复位弹簧142、弹顶块143依次间隙套置在楔体141的内腔中且复位弹簧142的两端分别顶靠在弹顶块143内端和楔体141内腔的底面上,弹顶块143的外端伸出楔体141内腔的敞开端且顶靠在第一滑块12的外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滑块12的外端具有一斜面122,第一锁紧楔14上的楔体141内端和弹顶块143内端皆为斜面,楔体141内端的斜面1411和弹顶块143内端的斜面1431与第一滑块12外端的斜面122顶靠。

如图5A、图5B、图8所示,所述的第二行位组2包括第二型芯21、第二滑块22、第二斜导柱23、第二锁紧楔24。所述的第二型芯21的内端与第一型芯11的内端垂直相交且卡置在第一型芯11内端的凹槽111内,通过第二型芯21的内端与第一型芯11的内端的卡置配合,实现二个型芯相互支撑定位,防止型芯抖动变形,成型出的产品孔洞定位准确,不偏心;第二型芯21的外端固定在第二滑块22内端,第二滑块22滑接在动模10(如图6、图8所示)内,第二滑块22的外端与第二锁紧楔24顶靠,第二斜导柱23活动穿置在第二滑块22中部的斜导柱孔221内;所述的第一滑块12与第二滑块22移动轨迹垂直相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滑块22的外端具有一斜面221,第二锁紧楔24的内端为斜面241,第二锁紧楔24内端斜面241与第二滑块22外端的斜面221顶靠。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如图6、图4B所示,第一行位组1中第一锁紧楔14中弹顶块143的外端可伸出楔体141内腔的敞开端而顶靠在第一滑块12的外端,第一锁紧楔14的弹顶块143与楔体141有一个距离,而第二行位组2中没有,这样,在模具在合模时,第一行位组1先复位,这样确保第二行位组2复位时,第二型芯21可靠插入第一行位组1的第一型芯11中。模具在开模时,由于第一锁紧楔14中弹顶块143的作用,第二行位组2先动作,第二型芯21先抽出一段距离,第一型芯11再动作,完成开模。

本发明的重点就在于:第一锁紧楔的弹顶块与楔体有一个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第一锁紧楔的楔体可有多种结构,如整体式或采用挡板的组合式,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