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连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896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后连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配件,特别涉及一种后连杆。



背景技术:

注射机(又名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合模机构是注塑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功能是实现启闭运动,使模具闭合产生系统弹性变形达到锁模力,将模具锁紧。合模机构本身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制品的质量。合模装置一般包括双曲肘连杆,其中双曲轴连杆中主要包括前连杆、后连杆以及小连杆。

授权公告号为CN2652643Y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连杆,所述后连杆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位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能与尾板上的通孔通过定位销铰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能与前连杆上的通孔通过大锁轴铰接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连接端设有能与小连杆上的通孔通过小锁轴铰接的第三通孔,其中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的一部分嵌入连接杆中。

因为合模装置中小连杆将油塞的力矩通过小锁轴传递给后连杆,后连杆一直处于受力状态并且作往复转动,而在传统的后连杆的第三通孔为圆孔,同时小锁轴为圆柱轴,两者配合后容易发生小锁轴和第三通孔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对小锁轴和后连杆造成磨损,减少两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连杆,所述后连杆和小锁轴之间不会发生相互转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连杆,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第二连接端的一侧设有嵌入连接杆中的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连接端设有第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端的一侧端面在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端与第三通孔相通,所述第三连接端还包括能够卡接在定位槽中的定位卡块,所述定位卡块与定位槽通过连杆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定位卡块还设有嵌入第三通孔中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和定位卡块的设置限制了小锁轴伸出第三通孔端面的形状,小锁轴一端的形状与定位卡块靠近第三通孔的侧面贴合,因此限制了小锁轴与第三安装端发生相对转动,同时定位块的设置限制了小锁轴在第三连接端的轴向移动,防止小锁轴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轴向位移。同时,凸块的设置增加了定位卡块与第三安装端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定位卡块和第三安装端的连接强度,定位卡块的结构改变还增加了定位卡块的抗剪切力能力,同时,凸块的设置还增加了定位卡块与锁轴之间的接触面积,能为锁轴提供更大的抗转动的支撑力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连接端设有和连接杆侧壁相连的第一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第三连接端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第三连接端从连接杆上折断脱落的概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厚度均比连接杆的厚度要厚,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贴合连接杆端面并和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相连的第二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强筋加强了整根连接杆的结构强度,增大了连接杆的最大剪切力,同时增加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两侧端面均设有穿过两者端面圆心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加强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结构强度,当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受到轴的压力时,凹槽能够分散部分压力,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易被压溃,保证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结构完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侧壁设有和第一通孔相通的第一注油孔,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侧壁设有和第二通孔相通的第二注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需要穿过轴后并与轴发生相对转动,因此需要向第一通孔中和第二通孔中注油,而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端面向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注油,比较繁琐,因此设置第一注油孔和第二注油孔,方便向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注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侧壁均设有相互平行的储油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油凸棱的设置能够方便将润滑油储存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润滑油,并且持续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润滑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圆心、第二通孔的圆心和第三通孔的圆心相连形成以第三通孔的圆心为顶角的钝角三角形,所述钝角三角形的钝角为140°~15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这个角度下能够保证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连接端之间的应力分布能够符合合模装置的受力,并且在这个角度下,整个后连杆结构强度较高,不易折断。

综上所述,在第三连接端设置定位槽以及定位卡块的结构,来对小锁轴进行轴向定位,能够防止小锁轴与第三通孔发生相对转动,避免因为转动造成的两者磨损,同时在定位卡块上设置凸块,增加了定位卡块与小锁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定位卡块能够提供给小锁轴防转动的力矩。

附图说明

图1为后连杆的俯视图;

图2为后连杆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小锁轴与第三连接端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端;11、第一通孔;12、第一注油孔;2、第二连接端;21、第二通孔;22、第二注油孔;3、第三连接端;31、第三通孔;32、定位槽;33、第一螺纹孔;4、连接杆;41、第一加强筋;42、第二加强筋;51、凹槽;52、储油凸棱;6、定位卡块;61、定位通孔;62、凸块;7、连杆螺栓;8、小锁轴;81、凹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后连杆,包块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2和第三连接端3,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2和第三连接端3均为中空的圆柱体,其中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的高度相同,第三连接端3比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的高度要低。后连杆还设有将第一连接端1侧壁的中部和第二连接端2侧壁的中部连接固定的连接杆4,其中连接杆4的厚度比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的厚度要小,同时,连接杆4的前后侧壁分别与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的外侧壁向切。同时连接杆4上设有贴合连接杆4上下端面且与第一链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相连的第二加强筋42。

同时,第一连接端1中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连接端2设有第二通孔21,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的两侧端面均设有穿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圆心的凹槽51,凹槽51的设置加强了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的结构强度,当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受到轴的压力时,凹槽51能够分散部分压力,使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不易被压溃,保证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结构完整性。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端1的侧壁设有和第一通孔11相通的第一注油孔12,第二连接端2的侧壁设有和第二通孔21相通的第二注油孔22。第一注油孔12和第二注油孔22的设置,方便了向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内注油。同时,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内侧壁均设有相互平行的储油凸棱52。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三连接端3位于靠近第二连接端2的连接杆4一侧并部分嵌入连接杆4中。第三连接端3设有第三通孔31,第三连接端3的一侧端面在远离连接杆4的一侧设有定位槽32,定位槽32的一端与第三通孔31相通,定位槽32在第三通孔31两侧的底面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33,第三连接端3还包括能够卡接在定位槽32中的定位卡块6,定位卡块6中设有与第一螺纹孔33相对且孔径相同的定位通孔61,同时,定位卡块6还设有嵌入第三通孔31中的凸块62,第三连接端3还配设有与第一螺纹孔33相配的连杆螺栓7。

如图1所示,第三连接端3设有和连接杆4侧壁相连的第一加强筋41,用来加强第三连接端与连接杆之间的固定强度。

同时,第一通孔11的圆心、第二通孔21的圆心和第三通孔31的圆心相连形成以第三通孔31的圆心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所述钝角三角形的钝角为140°~150。在这个角度下能够保证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以及第三连接端3之间的应力分布能够符合合模装置的受力,并且在这个角度下,整个后连杆结构强度较高,不易折断。

如图1和图4所示,后连杆的第三安装端3通过小锁轴8与小连杆进行铰接,小锁轴8为圆柱体,其中小锁轴8的两端设有凹台81,其中凹台81与定位卡块6靠近第三通孔31的侧面贴合。从而限制了小锁轴8与第三安装端3发生相对转动,使小锁轴8与后连杆的使用寿命增加。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