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定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4911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定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加工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定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用地膜产品使用一直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丰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卓越的保温、保肥、保湿效果对农作物增产增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地膜的生产过程中,地膜从挤出机挤出后膜泡需要在短时间内冷却定型,这就需要使用冷却装置对刚从挤出机挤出的地膜膜泡进行快速冷却,目前,现有技术的地膜定型冷却装置主要以内部空气冷却为主,此种冷却方式冷却较慢,且内外冷却不均,冷却效果差,导致地膜的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定型冷却装置,采用喷雾式水冷结构,可在地膜膜泡的定型部位对其进行快速的冷却,冷却效果较好,保证该地膜膜泡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定型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冷风机以及位于所述膜泡内的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冷风机连通;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环形喷雾管和与所述环形喷雾管连通设置的喷雾器,所述环形喷雾管套接于所述膜泡的外侧壁,且所述环形喷雾管与所述膜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环形喷雾管上设有进雾口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的若干个喷嘴,且各所述喷嘴均朝向所述膜泡设置。

地膜成型过程中,冷风机通过进风管向膜泡内部吹入冷风,该冷风从膜泡内部使其冷却,然后从出风管排出,循环冷风有利于快速从膜泡内部降低其温度。同时,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定型冷却装置中,在膜泡的外侧还设有环形喷雾管,喷雾器将雾化的水汽通过进雾口通入环形喷雾管内,当环形喷雾管内的水汽接触膜泡的外侧壁,将快速地降低膜泡的温度,膜泡的内外同时冷却,避免由于存在的温差对膜泡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水冷速度较快,有助于快速冷却。另外,若干个喷嘴沿环形喷雾管的轴向均布设置,有利于对膜泡的均匀降温,同时,环形喷雾管与膜泡之间还留有空隙,此处的空隙可避免水汽从喷嘴中喷出后直接与膜泡侧壁上的几个集中点接触,避免发生冷却不均匀甚至破坏膜泡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环形喷雾管为分瓣式结构,其包括第一环管和第二环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管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环管的第一端部连通,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管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环管的第二端部均为封闭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管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环管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管和所述第二环管上均设有与所述喷雾器连通的进雾口。

优选地,所述环形喷雾管的侧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定型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喷雾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 第一冷却装置

11 冷风机

12 进风管

13 出风管

2 第二冷却装置

21 环形喷雾管

211 进雾口

212 喷嘴

213 第一环管

214 第二环管

215 密封圈

22 喷雾器

3 膜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定型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喷雾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定型冷却装置,其包括第一冷却装置1和第二冷却装置2;第一冷却装置1包括冷风机11以及位于膜泡3内的进风管12和出风管13,进风管12和冷风机11连通;第二冷却装置2包括环形喷雾管21和与环形喷雾管21连通设置的喷雾器22,环形喷雾管21套接于膜泡3的外侧壁,且环形喷雾管21与膜泡3之间留有空隙;环形喷雾管21上设有进雾口211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的若干个喷嘴212,且各喷嘴212均朝向膜泡3设置。

地膜成型过程中,冷风机11通过进风管12向膜泡3内部吹入冷风,该冷风从膜泡3内部使其冷却,然后从出风管13排出,循环冷风有利于快速从膜泡3内部降低其温度。同时,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定型冷却装置中,在膜泡3的外侧还设有环形喷雾管21,喷雾器22将雾化的水汽通过进雾口211通入环形喷雾管21内,当环形喷雾管21内的水汽接触膜泡3的外侧壁,将快速地降低膜泡3的温度,膜泡3的内外同时冷却,避免由于存在的温差对膜泡3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水冷速度较快,有助于快速冷却。另外,若干个喷嘴212沿环形喷雾管21的轴向均布设置,有利于对膜泡3的均匀降温,同时,环形喷雾管21与膜泡3之间还留有空隙,此处的空隙可避免水汽从喷嘴212中喷出后直接与膜泡3侧壁上的几个集中点接触,避免发生冷却不均匀甚至破坏膜泡3的现象。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环形喷雾管21可以是一体式结构,直接设置在可套接在膜泡3外侧的位置即可。而在本实施例中,将环形喷雾管21设置为分瓣式结构,其包括第一环管213和第二环管214,其中第一环管213和第二环管214拼接成环形喷雾管21,分瓣式结构有利于该环形喷雾管21的拆装,使用方便,同时,该分瓣式环形喷雾管21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的膜泡3,可协调性好。

第一环管213和第二环管214可以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空腔,并分别与喷雾器22连通设置,但是考虑到对膜泡3冷却的均匀性,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环管213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环管214的第一端部连通设置,也就是说,第一环管213和第二环管214可拼接成一个相互连通的环形喷雾管21,当喷雾器22向该环形喷雾管21内喷入雾化的水汽,当该环形喷雾管21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第一环管213和第二环管214上的喷嘴212将均匀地喷出雾气,从外侧将膜泡3均匀地冷却。同时,在第一环管213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环管214的第一端部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215,以防止水汽漏出。另外,第一环管213的第二端部和第二环管214的第二端部也可以采用以上方式连接,可连通设置,并设有密封圈215,而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环管213的第二端部和第二环管214的第二端部均为封闭式结构,拆装时,只需考虑第一环管213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环管214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连接即可,拆装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环管213的两端和第二环管214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通过法兰连接,法兰连接便于拆装,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卡扣连接、焊接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喷雾器22向第一环管213和第二环管214内喷入雾化后的水汽时,考虑到通入速率以及水汽在环形喷雾管21内的扩散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环管213和第二环管214上均设有与喷雾器22连通的进雾口211,喷雾器22同时向第一环管213和第二环管214内通入雾化后的水汽,提高通入效率,同时,可有效增大环形喷雾管21内的水汽量,提高降温效果。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该环形喷雾管21也可以仅设有一个与金武器连通的进雾口211,其设置于第一环管213或第二环管214上均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环形喷雾管21的侧壁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环形喷雾管21内部的气压,以监测该第二冷却装置2的工作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避免其内部气压不足,影响第二冷却装置2的冷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