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6694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瓶瓶塞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橡塑工业正向着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集约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这就对橡塑混炼机械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炼过程的均勻性和稳定性是确保所有橡塑制品质量的关键,而实现混炼过程的均匀与稳定则主要依靠混炼技术的提高与混炼设备的发展。由于开炼机混炼质量参差不齐且严重污染车间内的空气等特点,密炼机就随之产生了。密炼机是密闭式炼胶机的简称,是一种设有一对特定形状并相对回转的转子、在可调温度和压力的密闭环境下间歇性地对聚合物材料进行塑炼和混炼的机械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是一种机械化、模块化、自动化的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的设置不仅可以实时检测混炼室中的温度,而且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混炼室中的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提高了胶料的混合质量,由于密炼机混炼时胶料受到的剪切作用比开炼机大得多,炼胶温度高,使得密炼机炼胶的效率大大高于开炼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包括机架、压料装置、用于胶料均匀混合的混合装置、将混合装置中混合后的胶料排出的卸料装置和用于给混合装置提供胶料的进料装置,压料装置、混合装置、卸料装置和进料装置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压料装置包括上顶栓固定杆、上顶栓和导条,上顶栓在上顶栓固定杆轴向截面上为V形,上顶栓与混合装置之间形成压料腔,上顶栓一侧与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导条活动连接,上顶栓固定杆固定于所述机架一端,上顶栓固定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上顶栓;

混合装置包括混炼室、转子、下顶栓、第一固定板和用于检测混炼室中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转子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突棱,转子设置于混炼室中,下顶栓设置于混炼室底部,第一固定板固定于压料腔的外表面并与混炼室外壁接触,混炼室与压料腔联通,温度检测装置镶嵌于混炼室内壁上。

进一步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用于支撑固定进料斗的支撑架和加强筋,进料斗固定于所述机架上,加强筋为L形,加强筋的两侧分别与压料腔外表面和第一固定板接触固定,支撑架一端与加强筋连接,支撑架另一端与进料斗连接,进料斗的出料口与压料腔联通。

进一步地,卸料装置包括出料管、用于固定电机的电机固定架和用于给卸料装置提供动力的电机,出料管一端与混合装置联通,电机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电机安装于电机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混炼室包括第一混炼室和第二混炼室,所述第一混炼室和所述第二混炼室联通,转子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混炼室中,所述第二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混炼室中,所述第一混炼室和所述第二混炼室沿上顶栓固定杆的轴向呈镜面对称,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沿上顶栓固定杆的轴向呈镜面对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是一种机械化、模块化、自动化的装置,此密炼机的混炼产量大、混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克服了车间内粉尘飞扬的现象,减少了助剂材料的损失,大大地改善了产品质量;操作便利安全,减轻了劳动强度;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运行等;温度检测装置的设置不仅可以实时检测混炼室中的温度,而且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混炼室中的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提高了胶料的混合质量,由于密炼机混炼时胶料受到的剪切作用比开炼机大得多,炼胶温度高,使得密炼机炼胶的效率大大高于开炼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料装置,2、混合装置,3、卸料装置,4、进料装置,11、上顶栓固定杆,12、上顶栓,13、导条,14、压料腔,21、温度检测装置,22、混炼室,23、转子,24、下顶栓,25、第一固定杆,31、出料管,32、电机固定架,33、电机,41、进料斗,42、支撑板,4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是一种机械化、模块化、自动化的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的设置不仅可以实时检测混炼室中的温度,而且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混炼室中的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提高了胶料的混合质量,由于密炼机混炼时胶料受到的剪切作用比开炼机大得多,炼胶温度高,使得密炼机炼胶的效率大大高于开炼机。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包括机架、压料装置1、用于胶料均匀混合的混合装置2、将混合装置2中混合后的胶料排出的卸料装置3和用于给混合装置2提供胶料的进料装置4,压料装置1、混合装置2、卸料装置3和进料装置4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压料装置1包括上顶栓固定杆11、上顶栓12和导条13,上顶栓12在上顶栓12固定杆11轴向截面上为V形,上顶栓12与混合装置2之间形成压料腔14,上顶栓12一侧与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导条13活动连接,上顶栓固定杆11固定于机架一端,上顶栓固定杆11另一端固定连接上顶栓12。

混合装置2包括混炼室22、转子23、下顶栓24、第一固定板25和用于检测混炼室22中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21,转子23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突棱,转子23设置于混炼室22中,下顶栓24设置于混炼室22底部,第一固定板25固定于压料腔14的外表面并与混炼室22外壁接触,混炼室22与压料腔14联通,温度检测装置21镶嵌于混炼室22内壁上。混炼室22包括第一混炼室和第二混炼室,所述第一混炼室和所述第二混炼室联通,转子23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混炼室中,所述第二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混炼室中,所述第一混炼室和所述第二混炼室沿上顶栓固定杆11的轴向呈镜面对称,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沿上顶栓固定杆11的轴向呈镜面对称。转子23与混炼室22形成混炼腔,

进料装置4包括进料斗41、用于支撑固定进料斗41的支撑架42和加强筋43,进料斗41固定于所述机架上,加强筋43为L形,加强筋43的两侧分别与压料腔14外表面和第一固定板25接触固定,支撑架42一端与加强筋43连接,支撑架42另一端与进料斗41连接,进料斗41的出料口与压料腔14联通。

卸料装置3包括出料管31、用于固定电机的电机固定架32和用于给卸料装置3提供动力的电机33,出料管31一端与混合装置2联通,电机固定架32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电机33安装于电机固定架32上。

密炼机工作时,向进料斗中加入物料,两转子23相对回转,将物料夹住带入到两转子23所形成的转子23与混炼室22形成的辊缝中并受到转子的挤压和剪切,穿过辊缝后碰到下顶拴12的尖棱被分成两部分,分别沿前后混炼腔的室壁与转子23之间缝隙再回到辊隙上方。在绕转子23流动的一周中,物料处处受到剪切和摩擦作用,使胶料的温度急剧上升,粘度降低,增加了橡胶在配合剂表面的湿润性,使橡胶与配合剂表面充分接触。配合剂团块随胶料一起通过转子23与转子23间隙、转子与上、下顶拴、密炼室22内壁的间隙,受到剪切而破碎,被拉伸变形的橡胶包围,稳定在破碎状态。同时,转子23上的凸棱使胶料沿转子23的轴向运动,起到搅拌混合作用,使配合剂在胶料中混合均匀。配合剂如此反复剪切破碎,胶料反复产生变形和恢复变形,转子23凸棱的不断搅拌,使配合剂在胶料中分散均匀,并达到一定的分散度。由于密炼机混炼时胶料受到的剪切作用比开炼机大得多,炼胶温度高,使得密炼机炼胶的效率大大高于开炼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是一种机械化、模块化、自动化的装置,此密炼机的混炼产量大、混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克服了车间内粉尘飞扬的现象,减少了助剂材料的损失,大大地改善了产品质量;操作便利安全,减轻了劳动强度;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运行等;温度检测装置的设置不仅可以实时检测混炼室中的温度,而且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混炼室中的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提高了胶料的混合质量,由于密炼机混炼时胶料受到的剪切作用比开炼机大得多,炼胶温度高,使得密炼机炼胶的效率大大高于开炼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药瓶瓶塞生产的密炼机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