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四辊压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7642发布日期:2018-11-24 10:12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pvc压延膜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前辊可实现辊交叉调整的四辊压延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四辊压延机,其前辊只做相对于上辊来讲的前后平移,即左右两侧轴承座沿轨道同时向前(接近上辊方向)或向后(远离上辊方向)的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上辊与前辊左右两侧的间隙等距同时加大或减小(有一套成熟的前辊调距装置)。在pvc压延膜生产实践中,我们往往会遇到第二积料5(见图1)调不到理想状况。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1)二积料直径偏大(理想直径为15-20mm),调不小;2)二积料左、中、右直径差异太大(理想情况下,中间直径比左右两侧直径略粗1-2mm),实践证明,如果二积料中间直径比两边直径大太多,当积料中间想调细时,两边更细,容易造成两边缺料;另一方面,积料中间如果太粗,中间温度易超过200℃,料在二积料区局部老化,而且车速越快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二积料温度越高,更易老化。

为了不带来二积料的老化,只能降车速,为了使二积料中间不比两边粗太多,习惯的做法是为前辊、上辊轮面研磨时带中高,即滚筒中间直径比两边大几丝到几十丝,这样,二积料左、中、右才会均匀一些。但中高的研磨要求精度高,一旦完成后,则二积料左、中、右直径差异大体定型,很难再改变。同时,无法满足不同产品对二积料直径上的差异要求,且中高研磨费用高,维修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四辊压延机。本发明实现了前辊既可在原来的调距装置作用下同时向前或向后平移,实现了上辊、前辊辊间隙的减小或增大,另一方面增加了一套前辊轴交叉装置和前辊调距间隙消除装置,前辊在轴交叉装置作用下实现一侧升(降),另一侧降(升),同时增设一套稳定间隙,稳定轴交叉量不变的油压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四辊压延机,包括依次排列的上辊、中辊和下辊,上辊旁设置有前辊,前辊两侧的上方压延机机壁上设置有作用于前辊轴承座顶部的前辊轴交叉装置,前辊两侧的下方压延机机壁上设置有与前辊轴交叉装置相对应的前辊轴交叉间隙消除装置,前辊两侧的前方压延机机壁上设置有前辊调距装置,前辊调距装置通过连接组合模块作用于前辊轴承座前部,前辊两侧的后方压延机机壁上设置有与前辊调距装置相对应的前辊调距间隙消除装置,所述连接组合模块的设置使前辊轴承座的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相互独立。

本发明中,前辊两侧是指前辊的加热侧和驱动侧,也就是前辊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前辊轴交叉装置是能够使前辊相对于上辊实现轴交叉的装置,即前辊的两侧可分别上下移动,本领域中能够对前辊轴承座施加向上和向下的力的驱动装置均可选择使用。

优选地,所述前辊轴交叉装置为在前辊两侧上方对称设置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组成,例如,其可由传动电机、涡轮涡杆减速器、丝杆、丝母、球碗等组成,其中传动电机优选为可实现低速的电机,这是根据调节的幅度和具体使用情况的需要来定的。

优选情况下,所述前辊轴交叉间隙消除装置为在前辊两侧下方对称设置的背压油缸。背压油缸可由底座、液压油缸、活塞杆、回油管、液压油入口、内丝口及油管等组成。背压油缸的底座固定于压延机机壁上,背压油缸的上端顶住前辊轴承座的下部,即背压油缸通过底座固定压延机机壁上,通过活塞杆运用连接组件顶住前辊轴承座下面,液压油从入口进入,将活塞杆紧紧顶在轴承座下面的组件上,背压油缸底座则压紧在机壁上。

将前辊轴交叉装置与背压油缸配套使用,当前辊轴交叉装置动作,向上提升前辊一侧轴承座时,背压油缸通过液压力压紧轴承座向上跟进,同时,在另一侧,当轴交叉装置将前辊轴承座向下压时,轴承座顶住油塞杆,液压油缸内液压油受压,在固定于机壁上的底座反作用下,紧跟辊轴交叉装置,轴承座轴承与前辊轴间间隙得以消除。使前辊在完成轴交叉调整后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因轴承、轴承座内任何一环节存在间隙,使轴筒处于上下浮动状态,这样,一旦轴交叉完成调整,二积料直径大小和均匀度则非常稳定。同时,当需要改变二积料粗细和左、中、右直径比时,调整前辊轴交叉便可实现。

本发明中,所述前辊调距装置为在前辊两侧前方对称设置的水平推拉机构,其与前辊轴交叉装置的作用机理相同,只是方向不同,所以两者的组成部件可相同,只是前辊调距装置的传动电机为可实现高低速二段控制电机。

优选地,所述前辊调距间隙消除装置包括套筒、套筒中心处设置的芯轴,套装在芯轴上的蝶簧组,蝶簧组的一端与套筒底部相接触,另一端上压制有通过预压紧螺母压制的压环,套筒的下部设置在压延机机壁的凹槽内,套筒的上部通过压环顶住前辊轴承座的后部,芯轴的顶端位于前辊轴承座上设置的凹槽内。预压紧螺母将压环压紧在蝶簧组上,通过调整预压紧螺母、蝶簧组产生一定预紧力,压环紧贴在前辊轴承座后侧,当前辊轴承座在前辊调距装置作用下,前后移动时,通过蝶簧组的弹力作用下,前辊调距间隙消除装置始终与压延机机壁和前辊轴承座相贴合,使前辊在前后移动时间隙得以消除。

本发明中,所述连接组合模块设置在前辊两侧前方压延机机壁与前辊轴承座前部之间,其可采用能够实现前辊轴承座的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相互独立的任何结构的部件。优选地,连接组合模块包括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前辊轴承座连接块和组合连接块,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的前端与前辊调距装置相连,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的后端与组合连接块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连接,且两者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位置不变,且两者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位置不变,前辊轴承座连接块的后端与前辊轴承座固定连接,前辊轴承座连接块的前端与组合连接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组合连接块为以长宽面与前辊轴承座连接块左右两侧分别接触并固定连接的两个长方形板,长宽面上设置有两个条形键,条形键沿竖直方向设置,前辊轴承座连接块和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上分别设置有与条形键相对应的键槽,且前辊轴承座连接块与组合连接块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与组合连接块通过相匹配的键和键槽滑动连接。

本发明中,将组合连接块设置为上述结构,在前辊调距装置前后推拉作用时,带动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前后移动,与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固定连接的组合连接块通过相匹配的键和键槽结构拉动前辊轴承座连接块,同时前辊轴承座连接块带动前辊轴承座前后移动,由于实现前辊轴承座的前后移动。另外在前辊轴交叉装置的上下升降作用时,前辊轴交叉装置带动前辊轴承座连接块上下移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组合连接块也随前辊轴承座连接块上下移动,组合连接块与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通过相匹配的键和键槽结构实现上下相对滑动,在前辊轴承座连接块上下移动时,前辊调距装置可保证上下方向固定。另外,组合连接块上的键对前辊轴承座连接块的上下移动还起到导向作用。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适应物体热胀冷缩的特性,在加热侧安装的组合连接块中,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与组合连接块相匹配的键和键槽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可设置为5mm,以满足热涨状态下,轴承座的自由膨胀。驱动侧则不需要设置该间隙。

本发明还包括能够实现所述新型四辊压延机中各组件正常运行的其它部件,这些部件的设置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采用本发明的新型四辊压延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四辊压延机能够同时实现前辊的向前、向后平移,以及前辊的一侧升(降),另一侧降(升)即前辊的上下移动,且两者互不影响。这样既可调整上辊和前辊间间隙的大小,又能通过前辊轴交叉装置,即上下移动机构实现二积料的多少调节。另外,同时增设一套稳定间隙装置,保证稳定轴交叉量不变,提高四辊压延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四辊压延机及其上物料的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四辊压延机的前辊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前辊调距间隙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前辊调距间隙消除装置的右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前辊轴交叉间隙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连接组合模块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新型四辊压延机。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四辊压延机,包括依次排列的上辊2、中辊3、下辊4,上辊2旁设置有前辊1,前辊1两侧的上方压延机机壁上设置有作用于前辊轴承座顶部的前辊轴交叉装置6,前辊两侧的下方压延机机壁上设置有与前辊轴交叉装置6相对应的前辊轴交叉间隙消除装置7,前辊两侧的前方压延机机壁上设置有前辊调距装置8,前辊调距装置8通过连接组合模块9作用于前辊轴承座前部,前辊两侧的后方压延机机壁上设置有与前辊调距装置8相对应的前辊调距间隙消除装置10,所述连接组合模块9的设置使前辊轴承座的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相互独立。

如图3-4所示,前辊轴交叉间隙消除装置10为在前辊两侧下方对称设置的背压油缸。背压油缸可由底座11、液压油缸12、活塞杆13、回油管14、液压油入口15、内丝口及油管等组成。前辊轴交叉间隙消除装置10安装时,背压油缸的底座11固定于压延机机壁上,背压油缸的上端顶住前辊轴承座的下部,即背压油缸通过底座11固定压延机机壁上,通过活塞杆13运用连接组件顶住前辊轴承座下面,液压油从液压油入口15进入,将活塞杆13紧紧顶在轴承座下面的连接组件上,背压油缸底座11则压紧在机壁上。

如图5所示,前辊调距间隙消除装置7包括套筒16、套筒16中心处设置的芯轴17,套装在芯轴17上的蝶簧组18,蝶簧组18的一端与套筒16底部相接触,另一端上压制有通过预压紧螺母19压制的压环20,套筒16的下部设置在压延机机壁21的凹槽内,套筒16的上部通过压环20顶住前辊轴承座22的后部,芯轴17的顶端位于前辊轴承座22上设置的凹槽内。预压紧螺母19将压环20压紧在蝶簧组18上,通过调整预压紧螺母19、蝶簧组18产生一定预紧力,压环20紧贴在前辊轴承座22后侧,当前辊轴承座22在前辊调距装置作用下,前后移动时,通过蝶簧组18的弹力作用下,前辊调距间隙消除装置7始终与压延机机壁21和前辊轴承座22相贴合,使前辊在前后移动时间隙得以消除。

连接组合模块9设置在前辊两侧前方压延机机壁与前辊轴承座前部之间,如图6所示,其包括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25、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3和组合连接块24,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25的前端与前辊调距装置8相连,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25的后端与组合连接块24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连接,且两者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位置不变,且两者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位置不变,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3的后端与前辊轴承座固定连接,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3的前端与组合连接块24固定连接。

组合连接块24为以长宽面与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3左右两侧分别接触并固定连接的两个长方形板,长宽面上设置有两个条形键,条形键沿竖直方向设置,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3和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25上分别设置有与条形键相对应的键槽,且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3与组合连接块24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25与组合连接块24通过相匹配的键和键槽滑动连接。图6所示为在加热侧安装的组合连接块,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25与组合连接块24相匹配的键和键槽之间留有5mm间隙,以满足热涨状态下,轴承座的自由膨胀。

组合连接块24在前辊调距装置8前后推拉作用时,带动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25前后移动,与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25固定连接的组合连接块24通过相匹配的键和键槽结构拉动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3,同时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3带动前辊轴承座前后移动,由于实现前辊轴承座的前后移动。另外在前辊轴交叉装置6的上下升降作用时,前辊轴交叉装置6带动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3上下移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组合连接块24也随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3上下移动,组合连接块24与前辊调距装置连接块25通过相匹配的键和键槽结构实现上下相对滑动,在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3上下移动时,前辊调距装置8可保证上下方向固定。另外,组合连接块24上的键对前辊轴承座连接块24的上下移动还起到导向作用。

另外,前辊轴交叉装置6为在前辊两侧上方对称设置的升降机构。前辊调距装置6为在前辊两侧前方对称设置的水平推拉机构。升降机构和水平推拉机构均由传动电机、涡轮转杆、减速器、丝杆、丝母、球碗等组成,升降机构的传动电机为低速电机,水平推拉机构的传动电机为高低速二段控制电机。

将前辊轴交叉装置6与背压油缸配套使用,当前辊轴交叉装置6动作,向上提升前辊一侧轴承座时,背压油缸通过液压力压紧轴承座向上跟进,同时,在另一侧,当前辊轴交叉装置6将前辊轴承座向下压时,前辊轴承座顶住油塞杆,液压油缸内液压油受压,在固定于机壁上的底座反作用下,紧跟辊轴交叉装置,轴承座轴承与前辊轴间间隙得以消除。使前辊在完成轴交叉调整后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因轴承、轴承座内任何一环节存在间隙,使轴筒处于上下浮动状态,这样,一旦轴交叉完成调整,二积料5直径大小和均匀度则非常稳定。同时,当需要改变二积料5粗细和左、中、右直径比时,调整前辊轴交叉便可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