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伞骨包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7186发布日期:2020-09-11 21:5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纤伞骨包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伞配件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纤伞骨包胶设备。



背景技术:

玻纤伞骨包胶注塑是指将一定数量的玻璃纤维伞骨排放到对应的注塑机模具中,在伞骨的两端或某些特定的位置,包上塑料。目前,该行业的伞骨模内排料以及成品取出、去浇口等,均采用人工作业,效率较低,每个工人只能操作一台注塑机,企业用工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玻纤伞骨包胶设备,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纤伞骨包胶设备,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自动上料机、立式注塑机以及自动下料机,所述立式注塑机上设置注塑模具;

所述自动上料机包括上料机架、上料组件以及移动组件,所述上料组件以及移动组件均设置于上料机架上;

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壳体、玻纤料斗、导料组件以及自动理料装置,所述壳体上端设置倾斜面,所述玻纤料斗设置于壳体上端,且前方设置开口,所述导料组件位于壳体与玻纤料斗前方,用于将玻纤伞骨限制在玻纤料斗内并使得玻纤伞骨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在壳体前方,所述自动理料装置设置于玻纤料仓开口处的下方位置,用于限制玻纤伞骨的依次掉落至壳体与导料组件之间;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排料治具以及移动装置,所述排料治具设置于移动装置上,所述排料治具通过移动装置在上料组件与立式注塑机之间反复运动,所述玻纤伞骨通过自动理料装置实现依次掉落,并且依次排布在排料治具上;

所述自动下料机包括下料机架、用于将包胶玻纤伞骨从注塑模具移出的模内取件机构、输送机构、用于将水口脱离包胶玻伞骨的冲水口机构以及成品搬运机构,所述模内取件机构、输送机构、冲水口机构以及成品搬运机构均设置于下料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将包胶伞骨输送至冲水口机构下方冲切后再输送至搬运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组件包括第一阻挡片、第二阻挡片、固定板、至少一根圆柱杆以及第一调节套筒,所述圆柱杆以及固定板设置于玻纤料斗开口处,所述第一阻挡片设置于圆柱杆与固定板上,所述第二阻挡片上端通过第一调节套筒与圆柱杆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套筒套设于圆柱杆上,所述第二阻挡片下端与固定板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调节套筒包括用于固定第二阻挡片的固定部以及用于调节的调节部,固定部与圆柱杆过渡配合,调节部上设置一开口,且利用一螺栓穿过开口用于锁紧,当需要调节时,松开螺栓,调节部在圆柱杆上滑动,到达指定位置后,锁紧即可,对应的在固定板上设置长条孔,利用螺栓穿过长条孔与第二阻挡片螺接,松开与锁紧此螺栓可对应第一调节套筒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理料装置包括电机、主动轮、传动带、从动轮、转轴、第一齿轮、固定块以及第二调节套筒,所述电机设置于壳体内部,其输出端与主动轮连接,所述固定块设置两块,且分别设置于壳体两侧,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设置于转轴末端,且传送带依次绕过主动轮与从动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两个,且通过第二调节套筒并排设置于转轴上,所述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并且通过传送带带动从动轮、转轴、第二调节套筒以及第一齿轮转动,实现玻纤依次掉落在移动组件上;其中,第二调节套筒的调节原理与第一调节套筒的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架上还设置安全防护网。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治具包括设置于移动装置上的第一滑动底座、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固定底座、第一顶出气缸、顶出机构、第一放料条、第二放料条、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设置于第一滑动底座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固定底座连接,第一放料条均设置于第一固定底座上,所述第一顶出气缸设置于第一放料条上,且第一顶出气缸的输出端与顶出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放料条与第二放料条并排设置,且下方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且第一放料条与第二放料条上均设置用于放置玻纤伞骨的若干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连接板、顶出板、若干导杆、弹簧以及两根顶出杆,所述连接板与第一顶出气缸输出端连接,所述顶出板通过若干导杆与连接板上,所述弹簧套设于导杆上,且位于连接板与顶出板之间,所述导杆一端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上,另一端与顶出板滑动连接,所述顶出板包括用于连接导杆的连接部以及用于顶出的顶出部,所述第一放料条下端面设置用于顶出部穿过的避让槽,两根所述顶出杆一端设置于连接板上,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放料条、第二放料条后与第二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一顶出气缸驱动连接板运动,通过顶出杆带动第二限位板远离第二放料条下端面,同时带动顶出部伸入避让槽内,将位于第一放料条与第二放料条上的玻纤伞骨掉落至注塑模具上。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滑动组件以及设置于第一滑动组件上方的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驱动第二滑动组件反复移动,所述第二滑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底座反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模内取件机构包括第三滑动组件、第二滑动底座、升降机构、延伸臂、移动气缸以及夹持组件,所述第三滑动组件设置于下料机架上,驱动升降机构沿着水平反复移动,所述升降机构带动第二滑动底座沿着竖直方向反复移动,所述延伸臂设置于第二滑动底座上,所述移动气缸设置于延伸臂下方,且驱动夹持组件反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底座、调节气缸、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块、l型限位块,所述第二固定底座与移动气缸输出端连接,且两端均设置调节气缸、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块、l型限位块,所述调节气缸固定设置于第二固定底座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夹紧气缸连接,所述l型限位块两侧通过l型连接片与第二固定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固定设置于l型限位块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夹紧块连接;具体的,注塑完成后,顶针顶出已经完成包胶的伞骨,第三滑动组件可带动第二滑动底座上的延伸臂靠近注塑模具,同时保证夹持组件位于注塑模具的前方,利用移动气缸将夹持组件移动至定模上方,此时伞骨位于两个l型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一夹紧块与l型限位块配合夹紧已经完成包胶的玻纤伞骨,所述调节气缸可驱动第一夹紧气缸以及l型限位块向外侧移动,可适应不同长度规格的伞骨。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料机架上的两条第一轨道、与第一轨道配合的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滑块上方的第一放置台、设置于第一放置台下方的连接块以及带动连接块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放置台下方设置四个第一滑块,且一条第一轨道对应两个第二滑块,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下料机架上,其包括驱动电机、传送带,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传送带转动,带动连接块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放置平台在第一轨道上反复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冲水口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冲切组件以及第二冲切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冲切组件包括第一冲切底座、第一冲切气缸以及第一冲切刀,所述第一冲切气缸设置于第一冲切底座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冲切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冲切组件包括第二冲切底座、第二冲切气缸以及第二冲切刀,所述第二冲切气缸设置于第二冲切底座上,其输出端与第二冲切刀连接,所述第二冲切气缸可调节设置于第二冲切底座上,所述第二冲切底座设置长条孔,利用螺栓穿过长条孔与第二冲切气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成品搬运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料机架上的第三固定底座、设置于第三固定底座上的第四滑动组件、第二升降气缸、第四固定底座,第二轨道、第二滑块、u型放置台、第二夹紧气缸以及第二夹紧块,所述第四滑动组件带动第二升降气缸沿着水平方向反复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输出端连接第四固定底座,所述第四固定底座上设置第二滑轨,所述u型放置台上设置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在第二滑轨上移动,所述u型放置台开口朝向第一放置台设置,其上方设置第二夹紧气缸,所述第二夹紧气缸输出端连接第二夹紧块。

本发明的通过采用自动上料机与自动下料机配合立式注塑机,使得整个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节省企业用工成本,采用本设备可替代人工进行注塑机的上下料作业,工人只需在料仓内的玻纤伞骨缺料时进行补料及将装框后的成品运走即可;

第二,一个工人可同时照看多台包胶设备,降低了人工成本;

第三,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设备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其中:

图1是本发明玻纤伞骨包胶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上料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上料机的局部示意图(体现壳体、玻纤料斗与自动理料装置);

图4是本发明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排料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排料治具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放料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顶出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立式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自动下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自动下料机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模内取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模内取件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图13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发明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一冲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二冲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成品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01-自动上料机,02-立式注塑机,03-自动下料机,04-注塑模具,10-上料机架,11-安全防护网,20-上料组件,21-壳体,22-玻纤料斗,23-导料组件,231-第一阻挡片,232-第二阻挡片,233-圆柱杆,234-固定板,235-第一调节套筒,24-自动理料装置,241-主动轮,242-传动带,243-从动轮,244-转轴,245-第一齿轮,246-固定块,247-第二调节套筒,30-移动组件,31-移动装置,311-第一滑动组件,312-第二滑动组件,32-排料治具,321-第一滑动底座,322-第一升降气缸,323-第一固定底座,324-第一顶出气缸,325-顶出机构,3251-顶出块,3252-顶出板,32521-连接部,32522-顶出部,3253-顶出杆,326-第一放料条,3261-凹槽,3262-避让槽,327-第二放料条,328-第一限位板,329-第二限位板,40-下料机架,50-模内取件机构,51-第三滑动组件,52-升降机构,53-第二滑动底座,54-延伸臂,55-移动气缸,56-夹持组件,561-第二固定底座,562-调节气缸,563-第一夹紧气缸,564-l型限位块,565-第一夹紧块,566-l型连接片,60-输送机构,61-第一轨道,62-第一滑块,63-第一放置台,64-连接块,65-驱动组件,70-冲水口机构,71-第一冲切组件,711-第一冲切底座,712-第一冲切气缸,713-第一冲切刀,72-第二冲切组件,721-第二冲切底座,722-第二冲切气缸,723-第二冲切刀,80-成品搬运机构,81-第三固定底座,82-第四滑动组件,83-第二升降气缸,84-第四固定底座,85-第二轨道,86-第二滑块,87-u型放置台,88-第二夹紧气缸,89-第二夹紧块,90-成品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18,是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玻纤伞骨包胶设备,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自动上料机01、立式注塑机02以及自动下料机03,立式注塑机02上设置注塑模具04,根据玻纤伞骨的长度不同,可现在不同的注塑模具04。

其中,自动上料机01包括上料机架10、上料组件20以及移动组件30,上料组件20以及移动组件30均设置于上料机架10上,上料机架10上还设置安全防护网11,用于对移动组件30起到防护作用。

上料组件20包括壳体21、玻纤料斗22、导料组件23以及自动理料装置24,壳体21上端设置倾斜面,玻纤料斗22设置于壳体21上端,且前方设置开口,导料组件23位于壳体21与玻纤料斗22前方,用于将玻纤伞骨限制在玻纤料斗22内并使得玻纤伞骨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在壳体21前方,自动理料装置24设置于玻纤料仓开口处的下方位置,用于限制玻纤伞骨的依次掉落至壳体21与导料组件23之间。

导料组件23包括第一阻挡片231、第二阻挡片232、固定板234、至少一根圆柱杆233以及第一调节套筒235,圆柱杆233以及固定板234设置于玻纤料斗22开口处,第一阻挡片231设置于圆柱杆233与固定板234上,第二阻挡片232上端通过第一调节套筒235与圆柱杆233连接,第一调节套筒235套设于圆柱杆233上,第二阻挡片232下端与固定板234连接;具体的,第一调节套筒235包括用于固定第二阻挡片232的固定部以及用于调节的调节部,固定部与圆柱杆233过渡配合,调节部上设置一开口,且利用一螺栓穿过开口用于锁紧,当需要调节时,松开螺栓,调节部在圆柱杆233上滑动,到达指定位置后,锁紧即可,对应的在固定板234上设置长条孔,利用螺栓穿过长条孔与第二阻挡片232螺接,松开与锁紧此螺栓可对应第一调节套筒235调整,利用第一调节套筒235配合固定板234上的长条孔,可实现第二阻挡片232的调节,使其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阻挡片231,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玻纤伞骨。

自动理料装置24包括电机、主动轮241、传动带242、从动轮243、转轴244、第一齿轮245、固定块246以及第二调节套筒247,电机设置于壳体21内部,其输出端与主动轮241连接,固定块246设置两块,且分别设置于壳体21两侧,转轴244两端分别与固定块246转动连接,从动轮243设置于转轴244末端,且传送带依次绕过主动轮241与从动轮243,第一齿轮245设置两个,且通过第二调节套筒247并排设置于转轴244上,电机驱动主动轮241转动,并且通过传送带带动从动轮243、转轴244、第二调节套筒247以及第一齿轮245转动,实现玻纤依次掉落在移动组件30上,第一齿轮245的齿形卡住玻纤伞骨,转动第一齿轮245转动,位于齿形内的玻纤伞骨掉落至壳体21与第一阻挡柱、第二阻挡片232之间;其中,第二调节套筒247的调节原理与第一调节套筒235的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移动组件30包括排料治具32以及移动装置31,排料治具32设置于移动装置31上,排料治具32通过移动装置31在上料组件20与立式注塑机02之间反复运动,玻纤伞骨通过自动理料装置24实现依次掉落,并且依次排布在排料治具32上。

排料治具32包括设置于移动装置31上的第一滑动底座321、第一升降气缸322、第一固定底座323、第一顶出气缸324、顶出机构325、第一放料条326、第二放料条327、第一限位板328以及第二限位板329,第一升降气缸322设置于第一滑动底座321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固定底座323连接,第一放料条326均设置于第一固定底座323上,第一顶出气缸324设置于第一放料条326上,且第一顶出气缸324的输出端与顶出结构连接,第一放料条326与第二放料条327并排设置,且下方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板328与第二限位板329,且第一放料条326与第二放料条327上均设置用于放置玻纤伞骨的若干凹槽3261;第一放料条326与第二放料条327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杆连接;第一升降气缸322驱动第一固定底座323、第一顶出气缸324、顶出机构325、第一放料条326、第二放料条327、第一限位板328以及第二限位板329上下反复移动。

顶出机构325包括连接板、顶出板3252、若干导杆、弹簧以及两根顶出杆3253,连接板与第一顶出气缸324输出端连接,顶出板3252通过若干导杆与连接板上,弹簧套设于导杆上,且位于连接板与顶出板3252之间,导杆一端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上,另一端与顶出板3252滑动连接,顶出板3252包括用于连接导杆的连接部32521以及用于顶出的顶出部32522,第一放料条326下端面设置用于顶出部32522穿过的避让槽3262,两根顶出杆3253一端设置于连接板上,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放料条326、第二放料条327后与第二限位板329连接,第一顶出气缸324驱动连接板运动,通过顶出杆3253带动第二限位板329远离第二放料条327下端面,同时带动顶出部32522伸入避让槽3262内,将位于第一放料条326与第二放料条327上的玻纤伞骨掉落至注塑模具04上;弹簧的设置可适应不同长度的玻纤伞骨顶出,具体的,当第一顶出气缸324驱动连接板,利用弹簧带动顶出板3252将第一放料条326凹槽3261内的玻纤伞骨,第一顶出气缸324继续带动连接板,利用顶出杆3253带动第二限位板329继续移动,直到玻纤伞骨从第二放料条327凹槽3261内掉落在注塑模具04上即可。

移动装置31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滑动组件311以及设置于第一滑动组件311上方的第二滑动组件312,第一滑动组件311驱动第二滑动组件312反复移动,第二滑动组件312驱动第一滑动底座321反复移动,第一滑动组件311与第二滑动组件312均为常规结构,可实现排料治具32在水平面上xy轴的移动,配合第一升降气缸322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将玻纤伞骨从料斗内移动至注塑模具04内。

自动下料机03包括下料机架40、用于将包胶玻纤伞骨从注塑模具04移出的模内取件机构50、输送机构60、用于将水口脱离包胶玻伞骨的冲水口机构70以及成品搬运机构80,模内取件机构50、输送机构60、冲水口机构70以及成品搬运机构80均设置于下料机架40上,输送机构60将包胶伞骨输送至冲水口机构70下方冲切后再输送至搬运机构。

模内取件机构50包括第三滑动组件51、第二滑动底座53、升降机构52、延伸臂54、移动气缸55以及夹持组件56,第三滑动组件51设置于下料机架40上,驱动升降机构52沿着水平反复移动,升降机构52带动第二滑动底座53沿着竖直方向反复移动,延伸臂54设置于第二滑动底座53上,移动气缸55设置于延伸臂54下方,且驱动夹持组件56反复移动。

夹持组件56包括第二固定底座561、调节气缸562、第一夹紧气缸563、第一夹紧块565、l型限位块564,第二固定底座561与移动气缸55输出端连接,且两端均设置调节气缸562、第一夹紧气缸563、第一夹紧块565、l型限位块564,调节气缸562固定设置于第二固定底座561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夹紧气缸563连接,l型限位块564两侧通过l型连接片566与第二固定底座561活动连接,第一夹紧气缸563固定设置于l型限位块564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夹紧块565连接;具体的,注塑完成后,顶针顶出已经完成包胶的玻纤伞骨,第三滑动组件51可带动第二滑动底座53上的延伸臂54靠近注塑模具04,同时保证夹持组件56位于注塑模具04的前方,利用移动气缸55将夹持组件56移动至定模上方,此时包胶的玻纤伞骨(带水口)位于两个l型限位块564之间,第一夹紧气缸563可驱动第一夹紧块565与l型限位块564配合夹紧已经完成包胶的玻纤伞骨,调节气缸562可驱动第一夹紧气缸563以及l型限位块564向外侧移动,可适应不同长度规格的伞骨。而且模内取件机构50还可用于将冲切下来的水口从第一放置平台上取出,并将其放置专门的回收筐,具体的,利用调节气缸562驱动l型限位块564向外移动,达到一定位置后,调节气缸562驱动l型限位块564向内移动,利用第一夹紧气缸563驱动第一夹紧块565夹紧水口,再利用第三滑动组件51与升降机构52将水口移动至回收筐上方,将水口放下即可。

输送机构60包括设置于下料机架40上的两条第一轨道61、与第一轨道61配合的第一滑块62、设置于第一滑块62上方的第一放置台63、设置于第一放置台63下方的连接块64以及带动连接块64运动的驱动组件65,第一放置台63下方设置四个第一滑块62,且一条第一轨道61对应两个第二滑块86,驱动组件65设置于下料机架40上,其包括驱动电机、传送带,驱动电机驱动传送带转动,带动连接块64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放置平台在第一轨道61上反复滑动,具体的,连接块64可配合固定块246与传送带固定,即连接块64与固定块246位于传送带两侧,在驱动传送带转动时,保证连接块64的移动,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二齿轮,并设置第三齿轮,传送带绕过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即可。而且第一放置平台上设置对应第一冲切组件71与第二冲切组件72的凸台,其中对应第二冲切组件72的凸台做成可调节方式,其调节方式与第二冲切气缸722的调节方式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冲水口机构7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冲切组件71以及第二冲切组件72;第一冲切组件71包括第一冲切底座711、第一冲切气缸712以及第一冲切刀713,第一冲切气缸712设置于第一冲切底座711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冲切刀713连接;第二冲切组件72包括第二冲切底座721、第二冲切气缸722以及第二冲切刀723,第二冲切气缸722设置于第二冲切底座721上,其输出端与第二冲切刀723连接,第二冲切气缸722可调节设置于第二冲切底座721上,第二冲切底座721设置长条孔,利用螺栓穿过长条孔与第二冲切气缸722连接。冲切完成后,再利用输送机构60将其运送至成品搬运机构80下。

成品搬运机构80包括设置于下料机架40上的第三固定底座81、设置于第三固定底座81上的第四滑动组件82、第二升降气缸83、第四固定底座84,第二轨道85、第二滑块86、u型放置台87、第二夹紧气缸88以及第二夹紧块89,第四滑动组件82带动第二升降气缸83沿着水平方向反复移动,第二升降气缸83输出端连接第四固定底座84,第四固定底座84上设置第二滑轨,u型放置台87上设置第二滑块86,第二滑块86在第二滑轨上移动,u型放置台87开口朝向第一放置台63设置,其上方设置第二夹紧气缸88,第二夹紧气缸88输出端连接第二夹紧块89,利用第二轨道85与第二滑块86可调整u型放置台87的位置,当达到指定位置,可在第四固定底座84上并排设置若干螺纹孔,利用一螺栓穿过u型放置台87底部与螺纹孔螺接实现u型放置台87的固定;本发明的u型放置台87可设置一组或两组,优选的可设置一组,夹取时,靠近包胶玻纤伞骨一侧,当冲切完成后,u型放置台87移动至指定位置,输送机构60的第一放置台63上的包胶玻纤伞骨(去水口)移动至u型放置台87内,利用第二夹紧气缸88驱动第二夹紧块89将包胶玻纤伞骨夹紧后,利用第四滑动组件82移动至成品仓90上方,第二夹紧气缸88驱动第二夹紧块89向上移动,利用重力自动掉入成品仓90内。

本发明的玻纤伞骨包胶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先将玻纤伞骨放入玻纤料斗22内,然后启动电机转动第一齿轮245,使得玻纤伞骨依次掉落至第一放料条326与第二放料条327的凹槽3261内,通过第一滑动组件311与第二滑动组件312将排料治具32移动至注塑模具04上;

二、第一升降气缸322带动第一放料条326与第二放料条327向下运动,使两者靠近注塑模具04的定模上方,第一顶出气缸324驱动连接板,带动顶出杆3253与顶出板3252,进而分别将第二限位板329与玻纤伞骨移动,使得玻纤伞骨掉落在注塑模具04的型腔内,再将第一顶出气缸324与第一升降气缸322回位,并利用第一滑动组件311、第二滑动组件312将排料治具32移动至玻纤料斗22下为下一周期做准备;

三、立式注塑机02工作,将玻纤伞骨进行包胶,包胶完成后,注塑模具04打开;

四、模内取件机构50的将注塑模具04内的包胶玻纤伞骨(带水口)放在第一放置台6363上;

五、输送机构60移动至冲水口机构70下,第一冲切组件71与第二冲切组件72将水口冲下;

六,成品搬运机构80夹取第一放置平台上的包胶玻纤伞骨(去水口后),并将其放入成品仓90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通过采用自动上料机与自动下料机配合立式注塑机,使得整个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节省企业用工成本,采用本设备可替代人工进行注塑机的上下料作业,工人只需在料仓内的玻纤伞骨缺料时进行补料及将装框后的成品运走即可;

第二,一个工人可同时照看多台包胶设备,降低了人工成本;

第三,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设备产能;

第四,本发明可适应不同长度的玻纤伞骨的包胶,设备利用率高,节约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