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打印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2057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形成一层物件单元210,也即此时平面SI能被视为是滚筒结构的切平面;接着,在完成一层物件单元210后,第一承载单元110相对于第二承载单元120而沿负Z轴方向远离第二承载单元120,因此第二承载单元120便能再次在第一承载单元110上形成另一层物件单元210,以叠置于前一层的物件单元210上。如此,逐层地叠置出每一层物件单元210后,便能成型出立体物件220。本实施例并未限定移动的构件须为第一承载单元110或第二承载单元120,也即能造成两者产生相对运动者均能被适用于本实施例。
[0048]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立体打印装置100还包括回收单元160。在此,回收单元160是由刮除器162与搜集器164所组成的部件组,如图1所示,转移单元140受控于控制单元170,因此会依据所欲成型的物件单元210的轮廓而对应地转移第二承载单元120上的至少部分孔隙122,以将符合轮廓的孔隙122处的粉体200转移压印至第一承载单元110上,因此未受转移单元140转移的粉体200会随着第一承载单元110的转动而移至转移单元140远离布置单元130的另一侧,以利于使粉体200被刮除器162所刮除并汇集于搜集器164处。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布置单元130在平面SI (相当于X-Y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回收单元160在平面SI上的正投影,是位于转移单元140在平面SI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据以让第二承载单元120的孔隙122在完成压印后得以净空,以利下一次布置单元130的布粉动作。另,所搜集的粉体200也可供布置单元130所回收再利用。
[0049]图4是依据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立体打印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立体打印装置300是由第一承载单元110、多个打印模块310A、310B、310C、310D与固化单元150所构成。打印模块310A、310B、310C、310D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承载单元110的上方,且各打印模块310A、310B、310C、310D包括第二承载单元120、布置单元130与转移单元140。请同时对照图1,换句话说,在图4的实施例中,各个打印模块310A、310B、310C、310D分别能被视为与图1所述具有相同的构件配置,也即每一个打印模块310A、310B、310C、310D均是先通过布置单元130将粉体200布置在第二承载单元120,而后以转移单元140将粉体200转移至第一承载单元110并再以固化单元150予以固化定型,在此便不再赘述。
[0050]而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打印模块310A、310B、310C、310D中这些布置单元130是用以提供不同颜色的粉体200,且打印模块310A、310B、310C、310D的其中之一是提供白色的粉体,其余打印模块则分别提供青色(Cyan)、洋红色(Magenta)与黄色(Yellow)的粉体。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立体打印装置300通过提供白色粉体的打印模块提供底色,而后以各种原色进一步地混色出彩色的立体物件220,并因此得以提高立体打印装置300的适用范围。
[0051]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粉体布置在第二承载单元的孔隙上,而后以转移单元转移对应的孔隙,以将其上的粉体转移至第一承载单元,且由于第一承载单元与第二承载单元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因此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上述构件便能达到将粉体压印在第一承载单元上的效果,接着通过固化单元予以热压定型,而完成在第一承载单元上形成一层物件单元的目的。据此,立体打印装置便能通过上述构件的相对运动,而逐层地叠置这些物件单元,以达到最终在第一承载单元上形成立体物件的效果。
[005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立体打印装置,用以形成一立体物件,该立体物件是以多层物件单元所叠置而成,其特征在于,该立体打印装置包括:一第一承载单元;一第二承载单元,具有多个孔隙;一布置单元,提供并布置多个粉体于该第二承载单元的该些孔隙上;一转移单元,该第二承载单元可移动地设置在该转移单元与该第一承载单元之间,该转移单元将位于该些孔隙上的至少部分该些粉体转移至该第一承载单元上;以及一固化单元,设置在该第一承载单元上,该固化单元固化位于该第一承载单元上的该些粉体而形成一层物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承载单元、该第二承载单元、该转移单元、该布置单元与该固化单元,其中该转移单元受控于该控制单元而转移该些孔隙上的至少部分该些粉体至该第一承载件上,且该第一承载单元与该第二承载单元分别受控于该控制单元而产生相对运动,以在该第一承载单元上堆叠多层物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承载单元为能滚动的一圆筒结构,该圆筒结构具有一内侧与一外侧,该些孔隙形成于该圆筒结构的表面而连通该外侧与该内侧,该布置单元与该转移单元位于该内侧,该第一承载单元位于该外侧,该布置单元将该些粉体布置于该内侧,经由该转移单元转移该些粉体,该些粉体被转移并穿过该些孔隙而移至该第一承载单元上。
4.根据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承载单元为该圆筒结构下方的一移动平台,该移动平台具有一平面,该转移单元以一转移方向转移位于该内侧的至少部分该些粉体,该转移方向正交于该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面平行或重合于该滚筒结构的切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回收单元,设置于该内侧,用以回收未被该转移单元转移的该些粉体。
7.根据权利要求6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承载平台具有一平面,该回收单元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该布置单元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该转移单元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移单元为点矩阵转移单J Li o
9.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孔隙的孔径小于各该粉体的外径。
10.一种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承载单兀,具有一平面;多个打印模块,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承载单元上方,各该打印模块包括:一第二承载单元,具有多个孔隙;一布置单元,提供并布置多个粉体于该第二承载单元的该些孔隙上;一转移单元,其中该第二承载单元可移动地设置在该转移单元与该第一承载单元之间,该转移单元转移该些孔隙上的至少部分该些粉体,以将至少部分该些粉体打印至该平面上;以及 一固化单元,位于该第一承载单元上,该固化单元固化位于该第二承载单元上的该些粉体而形成一层物件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打印模块的该些布置单元提供不同颜色的粉体,且其中一打印模块的该布置单元提供白色的粉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余打印模块分别提供青色、洋红色与黄色的粉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0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承载单元、该些打印模块与该固化单元,该第一承载单元与该些打印模块分别受控于该控制单元而产生相对运动,以在该平面上堆叠多层物件单元而形成一立体物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承载单元为能滚动的一圆筒结构,该圆筒结构具有一内侧与一外侧,该些孔隙形成于该圆筒结构的表面而连通该外侧与该内侧,该布置单元与该转移单元位于该内侧,该第一承载单元位于该外侧,该布置单元将该些粉体布置于该内侧,经由该转移单元转移该些粉体,该些粉体被转移并穿过该些孔隙而移至该平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各该打印模块布置粉体于该平面上时,该转移单元以一转移方向转移位于该内侧的至少部分该些粉体,该转移方向正交于该平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面平行或重合于该滚筒结构的切平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打印模块还包括: 一回收单元,设置于该内侧,用以回收未被该转移单元转移的该些粉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中该回收单元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该布置单元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该转移单元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0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移单元为点矩阵转移单元。
20.根据权利要求10项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孔隙的孔径小于或等于各该粉体的外径。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打印装置,用以形成立体物件,其中立体物件是以多层物件单元所叠置而成。立体打印装置包括第一承载单元、第二承载单元、布置单元、转移单元以及固化单元。第二承载单元具有多个孔隙。布置单元提供并布置多个粉体于第二承载单元的孔隙上。第二承载单元可移动地设置在转移单元转与第一承载单元之间。转移单元将位于孔隙上的至少部分粉体转移至第一承载单元上。固化单元设置在第一承载单元上。固化单元固化位于第一承载单元上的粉体而形成一层物件单元。
【IPC分类】B29C67-00
【公开号】CN104842554
【申请号】CN201410143288
【发明人】陈朋旸, 林文添, 丁明雄
【申请人】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