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装置、热交换装置和热交换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0517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风装置、热交换装置和热交换元件的制作方法
通风装置、热交换装置和热交换元件技术领域在此公开了一种通风装置、热交换装置和用于此的热交换元件。
技术背景通风装置、热交换装置是公知的。然而,它们具有各种缺点。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装置、热交换装置和热交换元件,该热交 换元件可以阻止热交换片的松弛现象而没有增加管道阻力。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热交换元件,包括热交换片;多个第一肋,所述多个第一肋设置在该热交换片的一个表面上,并引导第一气体沿所述热交换片的所述一个表面流动;和多个第二肋,所述多个第二肋设 置在该热交换片的另一表面上且大致上平行于所述多个第一肋延伸,并引导 第二气体沿所述热交换片的所述另一表面流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肋交替 地支撑该热交换片。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元件,其中热交换元件和多个第一肋、多个第二肋 成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沿互相平行且相对的方向流动。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元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在用于第一气体的进气 和排气部分处与所述多个第二肋相交叉。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元件,其中多所述个第二肋在用于第二气体的进气 和排气部分处与所述多个第一肋相交叉。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元件,其中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肋还包括至少一 个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在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肋互 相交叉的区域中穿过热交换片来互相固定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 肋。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销
孔和相应的固定销。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元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肋还包 括至少一个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在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肋互 相交叉的区域中穿过所述热交换片来互相固定所述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 肋。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销 孔和相应的固定销。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热交换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多个热交换元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热交换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板,包括热交换片;多个第一肋,所述多个第一肋设置在该热交换片的一个表面上,并引导第一气体沿所述热交换片的一个表面流动;多个第二肋,所述多个第二肋设置在该热交换片的另一表面 上,并引导第二气体沿热交换片的另一表面流动;多个层叠肋,所述多个第 一肋和多个第二肋被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多个层叠肋;和多个防护肋,所述 多个防护肋互相固定所述多个层叠肋,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肋平 行地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气体沿互相相对的方向流动的区域中交替地 支撑热交换片。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在用于第一气体的进气和 排气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肋交叉。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肋在用于第二气体的进气和 排气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一肋交叉。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二肋的至少一个和与所 述多个第二肋的至少一个交叉的所述多个第一肋的至少一个还包括至少一 个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在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肋互 相交叉的区域中穿过热交换片以使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肋互相 固定。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销孔和相 应的固定销。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肋的至少一个和与所 述多个第一肋的至少一个交叉的所述多个第二肋的至少一个还包括至少一 个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在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肋互 相交叉的区域中穿过热交换片以使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肋互相 固定。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销孔 和相应的固定销。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肋牢固地连接 至互相面对的所述多个层叠肋中的仅一个。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肋中的与所述 多个层叠肋中的一个固定地连接的肋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片的一个表面上,以 及所述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肋中的与多个层叠肋中的另一个固定地连接 的肋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片的另一个表面上,所述另一个表面与所述热交换片 的所述一个表面相对。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层叠肋配置有两对或更多对平行 肋,以使其在两个或更多点处固定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肋。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在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肋交替支撑所述热 交换片的区域中,所述热交换片的双侧支撑空间小于所述热交换片的单侧支 撑空间。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防护肋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 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固定所述多个层叠 肋中的一个,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固定所述多个防护肋中的一 个。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或者所述至少 一个第二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销孔和相应的固定销。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热交换板为六角平面状,所述多个第 一及第二气体沿相对方向流动的区域长于其它区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其包括多个上述的热交换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风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热交换装置。


实施例将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在附图中类似的参考标记表示类似的
元件,其中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通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将室外空气引入/排出图1的通风装置10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将室内空气引入/排出图1的通风装置10的截面图; 图4是热交换元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和图6是示出在形成跟据实施例的热交换元件之前部件的视图; 图7是示出图5和图6中部件组合的视图,该组合形成热交换板的一侧;图8是热交换板的平面图,其中图7中的肋结构连接至热交换片的前后图9是配置有第一肋和第二肋的热交换板的视图,所述第一肋连接至一 层叠肋,以及所述第二肋连接至设置成以直角与所述一层叠肋交叉的另一层 叠肋;和图IO中的图(A)和图(B)是彼此间插入了热交换片的、交替设置的 第一肋和第二肋的布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所述实施例中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通常,作为用于使封闭空间(例如,房间)通风的空调装置的通风装置 起到在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之前,使室外的即将引入的空气与室内的即将流出 空气进行热交换作用。换言之,通风装置为使房间通风的空调装置的类型, 以致于即使在通风期间引入室外空气,室内温度也不会突然减少或增加,。在引入空气和流出空气之间执行热交换功能和湿度交换功能的通风装 置,可以配置有互相交叉排列或者平行排列的许多管道。相互交换热量的室 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以不同方向流过各个相邻管道。在这种通风装置中的重要的性能因数是通过使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 热交换和湿度交换来保持入口部分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几乎等于出口部分 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构成各个管道的热交换器的部件 必须具有最大传热效率和透湿性,以及各个管道必须排列成尽可能小且紧 凑,以在最宽表面面积上方接触空气。 除上述之外,在为通风而引入新鲜室外空气和排出室内空气时,必需使 噪声和功耗最小化。为了最小化噪声和功耗,内部热交换管道的管道阻力必 须低。然而,为了实现上述状况,无限制地减小管道的尺寸和无限地增加管 道的长度和密度是不合乎要求的。因此,为了同时满足如上所述的不协调状况,已经开发了各种形状和材 料的管道。 一种热交换管道包括热交换片和肋,所述肋保持热交换片的多层 叠的排列。通过热交换片之间的热传导和透湿,执行主要的热交换。该热交换片可以由薄纸(thin paper)制造,从而该热交换片若吸收湿气则可能松弛 (sag)。例如,为了最大化地增加具有相同截面积的管道的热交换效果,该热交 换片可以尽可能靠近地叠置。另外,连接至该热交换片的肋制成尽可能薄, 而且,肋的排列空间可以尽可能宽。然而,肋的这种结构不可避免地对该热 交换片的支撑强度不利。也就是,由于该热交换片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则该 热交换片吸收包含在空气中的湿气,这导致由于所吸收湿气的重量而使该热 交换片松弛。该热交换片的这种松弛现象导致管道的截面积减少,以致于管道阻力增 加。另外,在该热交换片水平地设置而非竖直直立设置时,这种松弛现象变 得更严重。图l是根据实施例的通风装置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中通 风装置中的室外空气的引入/排出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图1中通风装置中的 室内空气的引入/排出的截面图。参考图1,通风装置10可包括形成外部形状的壳体11、容纳在所述壳 体ll中的热交换器20、如图2中所示的构造成引入室外空气的进气风扇16 和如图3中所示的构造成引入室内空气的排气风扇17。所述热交换器20可 以使引入的室外空气和排出的室内空气互相热交换。引入室外空气的进气入口 12和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外部的排气出口 15可 以设置在壳体11的一侧。在所述壳体11的另一侧,可以设置将引入的室外 空气排放至室内空间的进气出口 13和引入室内空气的排气入口 14。此外,可以在进气入口 12和进气出口 13之间设置进气通道,该进气通 道可以呈管道的形式。该热交换器20可以定位在进气通道或管道的中间部
分。也可以在排气入口 14和排气出口 15之间设置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可 以呈管道的形式。该热交换器20同样可以定位在排气通道或管道的中间部 分。通过进气入口 12引入的室外空气和通过排气入口 14引入的室内空气可 以在经过该热交换器20的同时不混合地互相交换热量。如上所述,图2是示出将室外空气引入/排出图1的通风装置10的截面 图,而图3是示出将室内空气引入/排出图1的通风装置10的截面图。参考 图2,进气风扇16可以安装在进气出口 13侧的管道内侧,以引入室外空气。 通过进气风扇16的操作,可以通过进气入口 12引入室外空气,然后在通过 该热交换器20的同时与室内空气交换热量。参考图3,排气风扇17可以安装在排气出口 15侧的管道内侧,以引入 室内空气。通过排气风扇17的操作,可以通过排气入口 14引入室内空气, 然后该室内空气在通过该热交换器20的同时与室外空气热交换。该热交换 器20可以包括多个层叠的热交换板。导向肋可以设置在热交换片之间。热交换片和导向肋的组合结构形成引导所引入的室内空气或室外空气 的管道。可以在热交换片的左右侧处分别交叉设置室内空气流过的管道和室 外空气流过的管道。因此,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可以在通过该热交换器20 的同时仅仅互相交换热量,而不会混合。图4是热交换元件的分解立体图。参考图4,热交换元件的形状可以是 六角形平面。可以呈六角形形状的进气热交换元件21和排气热交换元件22 可以交替地叠置。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可以设置在进气热交换元件21和排 气热交换元件22之间。更具体地,进气热交换元件21可包括热交换片211、 引入导向肋212和框架213,所述热交换片211可以由薄纸材料制造,所述 引入导向肋212可以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片211的一侧上,以使导向肋212间 隔开预定距离,以及所述框架213可以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片211的边缘部分 以保持进气热交换元件21的形状。引入导向肋212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例如室外空气进入区域、中间区域 和室外空气排出区域。室外空气进入区域和室外空气排出区域可以分别设置 在中间区域的两个边缘处。室外空气进入区域和室外空气排出区域中的引入 导向肋212可以弯曲,以使得它们相对于中间区域的引入导向肋212以预定 角度倾斜。
换言之,引入导向肋212可以构造成具有进气部分212a、直线部分212b 和排气部分212c。直线部分212b可以从进气部分212a延伸,以使其以预定 角度相对于进气部分212a倾斜。排气部分212c可以从直线部分212b的端 部延伸,以使其相对于直线部分212b以预定角度倾斜。类似于进气热交换元件21,排气热交换元件22可以包括热交换片221、 排气导向肋222和框架223,所述排气导向肋222可以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片 221的一侧。同样,排气导向肋222可以构造成具有进气部分222a、直线部 分222b和排气部分222c。另外,排气导向肋222的进气部分222a和排气部 分222c可以分别沿与引入导向肋212的进气部分212a和排气部分212c对称 的方向倾斜。如图2和图3中所示,可以使引入导向肋212的进气部分212a倾斜, 以使其与排气导向肋222的进气部分222a交叉。另外地,可以使排气部分 212c、 222c倾斜,以使其互相以同样方式交叉。进气热交换元件21的进气部分和排气热交换元件22的进气部分可以相 互交叉,或者进气热交换元件21的排气部分和排气热交换22的排气部分可 以相互交叉。可有效执行热交换操作的引入导向肋212和排气导向肋222中 的中间部分可以平行排列,而引入空气和排出空气分别以互相相对方向流 动,从而可以实现尽可能多地增加热交换效率。也就是,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可以在通过直线部分212b和222b的区域 比其他区域更多地或最多地互相交换热量。当直线部分的长度增加时,热量 可以有效地在引入空气和排出空气之间进行交换。然而,这可能不可避免地 导致空气流速的降低。图5和图6是示出形成根据实施例的热交换元件之前部件的视图。也就 是,图5和图6示出了在热交换片的一侧的进气部分侧,防护肋、层叠肋(stack rib)和第一肋(图4可理解为引入导向肋和排气导向肋)的组合结构。参考图5,只有各个第一肋312a 312d的一端可以与层叠肋314相接触。在连接至热交换片之前在半加工物品的状态下为了确保有效使用强度,可能 有必要最大化地加长层叠肋314和第一肋处于互相接触的部分的支撑长度。 参考图6,与图5类似,各个第一肋322a 322d的一端可以与层叠肋 324相接触。再者,在连接至热交换片之前在半加工物品的状态下为了确保
有效使用强度,可能有必要最大化地加长层叠肋324和第一肋处于互相接触 的部分的支撑长度。防护肋313、 323可以设置成牢固地连接层叠肋314和324。固定销315 和325可以设置在各个防护肋313、 323上,以随后层叠热交换板,并且固 定销孔(未显示)可以被插入地连接至销315、 325。这种固定结构还可以用于一些第一肋,其例子为如在图5和图6中参考 标记316、 326标示的固定销孔。第一肋312c、 322c的销孔316、 326可以 与第二肋的销孔(未显示)相对齐(所述第二肋在第一肋312c、 322c的相对 侧处牢固地连接至热交换片),从而它们可以通过固定销(未显示)互相连 接。这里,第二肋(未显示)的设置与第一肋相同,但是相对于第一肋具有 翻转形状,并且当第二肋在热交换片的一侧凸起时不与第一肋相一致。图7是示出图5和图6中部件相组合的视图,该组合形成热交换板的一 侧。在各个进口和出口端处的第一肋,例如空气通道导向肋,可以设置成它 们交替地连接至仅一个层叠肋以与相邻管道相连通。图8是热交换板的平面图,其中图7中的肋结构连接至热交换片的前侧 和后侧。参考图8,如上所述,第二肋(未显示)可以设置在热交换板的下 表面上,该热交换板设置有第一肋312a 312d和322a 322d,且热交换片 (未显示)可以插入于其间。第一和第二肋可以交替地设置在中间区域中,例如,如图8中所示,待 交换热量的气体沿互相相对方向流动的相对流动区域。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在 热交换片的松弛现象可能严重的区域处的支撑点(参见图10)。可以交替支撑热交换片的这种交替排列结构在肋直线延伸的区域处是 显著的。此外,这种结构可以采用用于每两个肋的导向肋。该导向肋没有从 各个进口和出口端延伸至层叠肋,例如,它可以在中间部分是不连续的。上述构造的实施例用于将待交换热量的气体的管道阻力抑制至极限。因 此,不象其它一般的热交换片,可以更紧凑地层叠这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片, 并且可以被更广泛地设置热交换气体的导向肋。也就是,可以这样实现热交换管道,即,它可具有非常薄且长的截面区 域,并尽可能地增加热交换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假若管道的这种截面区域 必须连接成直线形管道,可以使压力损耗降到最小且减少流速。如上所构造
的该热交换板的热交换片可以最大化地防止由于室外或室内空气所包含的潮气或由于时间流逝而引起的热交换器20的松弛现象。图9是配置有第一肋312a 312d和第二肋412a 412d的热交换板视图, 所述第一肋312a 312d连接至层叠肋314以及所述第二肋412a 412d连接 至设置成以直角与所述该层叠肋314交叉的层叠肋413。在这个实施例中, 可以不相对层叠肋314设置层叠肋413,而是将层叠肋413设置在层叠肋314 附近。如图9中所示,能够看到的是,在热交换板的中间处的相对流动区域 内,肋交替地在热交换片的前后侧支撑热交换片(未显示)。这种结构可以应用至更小和更紧凑的热交换器。另外,由于肋仅仅连接 至热交换片的一侧,因此这种结构有利于制造工艺。图IO中的图(A)和图(B)是分别示出在元件被组合以形成热交换元 件之前和之后,交替设置有插入于其中的热交换片311的第一和第二肋的设 置的截面图。在图10中的图(A)和图(B)中,第二肋以参考标记512至 522表示。图10中的图(A)和图(B)分别示出在直线地相对流动区域中 的热交换板的截面图。在第二肋队列设置成相对于第一肋队列偏移一定程度时,如图8所示, 可能获得如图10中的图(B)中所示的结构。在这个例子中,第一肋队列 312 322和第二肋队列512 522可以使用粘附力(adhesive force)分别向 下和向上支撑热交换片。假定第一肋队列和第二肋队列在同一点支撑插入于 其间的热交换片,考虑图8中的结构则支撑点的数量可以仅仅为4个。然而, 根据这个实施例,因为第一肋和第二肋交替支撑该热交换片,所以支撑点的 数量可以增加至8个。支撑点的增加可以阻止热交换片3U的松弛现象,以及还可加宽设置在 热交换片间的肋之间的空间(在第一肋312a和322a之间的空间或在第二肋 522d和512c之间的空间)。如上所述,具有直线形状的肋结构和固定它们的宽层叠肋的实施例可以 使管道阻力最小化,该管道阻力可能是允许设计肋和其间空间的自由度的重 要因素。即使肋空间是相同的,也可以减少肋尺寸,或者即使肋尺寸是相同 的,也可以减少肋的数量,这可以使更有效地设计的热交换管道。使用根据在此公开的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可以防止热交换元件的热交换
片的松弛现象而不增加管道阻力。此外,通过确保设置在热交换片之间的整 个气流通道的直线通道,根据在此公开的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可以减小管道阻 力,并且也可以最大化地确保待交换热量的气体沿互相平行的相对方向流动 处的区域,从而可改善热传输效率。另外,通过去除热交换片的松弛现象,根据在此所公开的实施例的热交 换器可以改善热交换器的耐用性,以及减少通过热交换器的室内和室外空气 的压力损耗。在此所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热交换元件、热交换板和用于通风装置的热交 换器,该热交换元件可以防止热交换片松弛至支撑热交换片的肋之间的空间 而没有增加管道阻力,该热交换板具有多个热交换元件,以及用于通风装置 的热交换器具有多层叠置的多个热交换板。在此所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热交换元件、热交换板和热交换器,通过确 保设置在热交换片之间的整个气流通道的直线通道,该热交换器可以减小管 道阻力,并且也可以最大化地确保待交换热量的气体沿互相平行的相对方向 流动处的区域,从而可改善热传输效率。在此所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热交换元件、热交换板和用于通风装置的热 交换器,该用于通风装置的热交换器可以通过消除热交换片的松弛现象而改 善热交换器的耐用性。在此所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热交换元件,该热交换元件包括热交换 片、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肋,所述多个第一肋直线地设置在热交换片中的 一个表面上并引导第一气体沿热交换片的一个表面流动,以及所述多个第二 肋直线地设置在热交换片中的另一个表面上且平行于第一肋的设置角(arrangement angle)以及引导第二气体沿热交换片的该另一表面流动。第 一和第二肋可交替地在不同高度处支撑热交换片。另外,第一和第二气体可以沿互相平行且相对方向流动。第一肋可以在 第一气体的进气和排气部分处与第二肋交叉,以支撑热交换片。此外,第二 肋可以在第二气体的进气和排气部分处与第一肋交叉,以支撑热交换片。第一和第二肋还可包括固定装置或单元,所述固定装置或单元穿过热交 换片,以在第一和第二肋互相交叉的区域中使第一和第二肋互相固定以支撑 热交换片。该固定单元可包括例如销孔和固定销。
这里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热交换板,该热交换板包括热交换片; 多个第一肋,所述多个第一肋设置在热交换片中的一个表面上,并引导第一 气体沿热交换片的一个表面流动;多个第二肋,所述多个第二肋设置在热交 换片中的另一个表面上并引导第二气体沿热交换片的另一表面流动;层叠 肋,第一和第二肋牢固地连接至所述层叠肋;和固定层叠肋的防护肋。第一 和第二肋可以直线地平行设置,并在第一和第二气体沿互相相对方向流动的 区域中交替地支撑热交换片。多个第一肋可以在第一气体的进气和排气部分处与第二肋直线地交叉 设置,以及多个第二肋在第二气体的进气和排气部分处可以与第一肋直线地 交叉设置。另外,第一肋中之一和对应于该第一肋中之一且与该第一肋中之 一交叉的第二肋中之一还可以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穿过热交换片以 在第一和第二肋直线地交叉设置的区域中使第一和第二肋互相固定。所述固 定单元可以包括销孔和固定销。第一和第二肋可以牢固地连接至互相面对的层叠肋中的仅一个,以及它 们可以与相对的层叠肋间隔开,以使各个管道的端部没有完全闭合在进口和 出口侧处的肋设置区域中。换言之,固定连接至一个层叠肋的第一和第二肋 中的多根肋可以被排列在热交换片的一个表面上,以及被固定连接至相对的 层叠肋的多根肋可以设置在热交换片的另一个表面上,该另一表面与热交换 片的所述一个表面相对。由于连接至层叠肋的肋可以具有单端支撑件,而不 是悬臂型的双端支撑件,因此可以减弱(weak)肋和层叠肋之间的连接点的 强度。为了实现这种弱化强度,层叠肋可以配置有两对和多对平行肋,以将 第一和第二肋固定在两点或更多点。在第一和第二肋交替支撑热交换片的区 域中,热交换片的双侧支撑空间比热交换片的单侧支撑空间小。防护肋可以包括固定层叠肋的第一固定单元和固定防护肋自身的第二 固定单元。第一固定单元或第二固定单元可以包括销孔和固定销。热交换板 的形状可以是六角平面状,在其中第一和第二气体沿相对方向流动的区域可 以长于其余区域。根据上面结构,肋可以交替设置在热交换片的两侧,以使得可以使热交 换片的支撑空间收縮得尽可能小,甚至在使用同样数量肋的情况下。因此, 可以防止热交换片的松弛现象,这在热交换片水平层叠的热交换板中更显著。在本说明书中,在说明书中对任何参考"一个实施例"、"实施例"、 "示例实施例"等进行的说明表示与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实 施例相关联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这种惯用语在本说明书中的各处的出 现不必全部涉及相同实施例。另外,在描述与任何实施例相关联的特定特征、 结构或特性时,须理解为,实施与其他实施例相关联的这种特征、结构或特 性落入了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中。尽管已经参考其中的大量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应当理 解的是将落入本公开原理的宗旨和范围内的众多其他变型和实施例可以由 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预想到。更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和附加的权利要求 书的范围内对部件和/或主题组合设置的各种变化和改变是可行的。除了对部 件和/或设置的变化和改变,对于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而言,可替换的用途也 将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元件,包括热交换片;多个第一肋,所述多个第一肋设置在该热交换片的一个表面上,并引导第一气体沿所述热交换片的所述一个表面流动;和多个第二肋,所述多个第二肋设置在该热交换片的另一表面上且大致平行于所述多个第一肋延伸,并引导第二气体沿所述热交换片的所述另一表面流动,其中所述第一肋和第二肋交替地支撑该热交换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中所述热交换片、所述多个第 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肋设置成使该第一气体和该第二气体沿互相平行且相 对的方向流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在用于该第 一气体的进气部分和排气部分处与所述多个第二肋相交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肋在用于该第 二气体的进气部分和排气部分处与所述多个第一肋相交叉。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 第二肋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在所述多个第一肋 和所述多个第二肋互相交叉的区域中穿过热交换片以使所述多个第一肋和 所述多个第二肋彼此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销孔和相应的固定销。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 第二肋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在所述多个第一肋 和所述多个第二肋互相交叉的区域中穿过所述热交换片以使所述多个第一 肋和多个第二肋彼此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销孔和相应的固定销。
9. 一种热交换装置,其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元件。
10. —种通风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11. 一种热交换板,包括 热交换片;多个第一肋,所述多个第一肋设置在该热交换片的一个表面上,并引导 第一气体沿所述热交换片的所述一个表面流动;多个第二肋,所述多个第二肋设置在该热交换片的另一表面上,并引导 第二气体沿所述热交换片的所述另 一表面流动;多个层叠肋,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肋被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 多个层叠肋;和多个防护肋,所述多个防护肋使所述多个层叠肋彼此固定,其中所述多 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肋平行地设置且在所述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沿互 相相对的方向流动的区域中交替地支撑所述热交换片。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在用于该第 一气体的进气部分和排气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肋交叉。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肋在用于该第 二气体的进气部分和排气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一肋交叉。
14.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二肋的至 少一个并与所述多个第二肋的至少一个相交叉的所述多个第一肋的至少一 个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在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 述多个第二肋互相交叉的区域中穿过热交换片以使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 多个第二肋互相固定。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包括至少 一个销孔和相应的固定销。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肋的至 少一个并与所述多个第一肋的至少一个相交叉的所述多个第二肋的至少一 个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在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 述多个第二肋互相交叉的区域中穿过热交换片以使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 多个第二肋互相固定。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销孔和相应的固定销。
18.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 肋固定地连接至互相面对的所述多个层叠肋中的仅一个。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 肋中的与所述多个层叠肋中的一个固定连接的肋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片的一 个表面上,以及所述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肋中的与所述多个层叠肋中的另 一个固定连接的肋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片的另一个表面上,所述另一个表面与 所述热交换片的所述一个表面相对。
20.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层叠肋配置有两对 或更多对平行肋,以使其在两个或更多点处固定所述多个第一肋或第二肋。
21.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在所述多个第一肋和第二肋 交替支撑所述热交换片的区域中,所述热交换片的双侧支撑空间小于所述热 交换片的单侧支撑空间。
2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多个防护肋包括至少一 个第一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固定 所述多个层叠肋中的一个,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固定所述多个防 护肋中的一个。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 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销孔和相应的固定销。
2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板,其中所述热交换板为六角平面 状,多个所述第一及第二气体沿相对方向流动的区域长于其它区域。
25. —种热交换装置,其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板。
26. —种通风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25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装置、热交换装置和热交换元件。该热交换元件包括热交换片、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肋,所述多个第一肋设置在该热交换片的一个表面上且引导第一气体沿热交换片的该一个表面流动,以及所述多个第二肋设置在该热交换片的另一表面上且平行于第一肋的设置角度,所述第二肋引导第二气体沿热交换片的另一表面流动。第一和第二肋交替地支撑该热交换片。热交换元件可以阻止热交换片的松弛现象而没有增加管道阻力。
文档编号F28F3/02GK101210787SQ20071015260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7日
发明者崔墐荧, 崔浣林, 李雨岚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