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795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
背景技术
蓄热烧嘴在工业炉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锻造加热炉中应 用蓄热式燃烧原理具有更显著的节能效果。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一段式蓄 热体作为热交换载体,蓄热体采用陶瓷小球和蜂窝陶瓷体,在低温炉和 热处理炉中,这种蓄热式烧嘴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在锻造加热炉中,采 用一段蓄热体,经过少则十多天,多则一个月的使用,便出现蓄热体堵 塞现象,严重者可使蓄热体完全失去了热交换的功能。其主要原因在于:
锻造加热炉的温度一般都在128(TC左右,被加热的钢材容易产生氧化 皮,氧化皮在排烟过程中容易被吸入蜂窝体的小孔中,虽然换向后空气 进入蓄热体时将蓄热体中的热量带入炉膛的过程中, 一部份氧化皮可被 吹走,但仍有一部份留在蓄热体中。并且为了满足烧嘴的性能要求,即 体积小而热交换载体面积大,普遍采用2-3mm小孔的蜂窝蓄热体,则 更容易造成堵塞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分段式蓄 热烧嘴,该分段式蓄热烧嘴通过将蓄热烧嘴中传统的蓄热体设计为分段式排 布,且相邻的蓄热体之间设有气流挡板和排渣口,很好的减小了蓄热体的堵 塞,提高了烧嘴的使用效率,延长了烧嘴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因蓄热体堵塞而更换所需的人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主要 由气流管道、以及安装在气流管道内的蓄热体构成,所述蓄热体由至少两段 蓄热分体构成。
所述气流管道两端分别为进气排烟口和炉膛接口 ,在所述进气排烟口处 设置有控制阀门。
所述靠近炉膛接口的第一段蓄热分体采用大孔结构,其孔径为6-9mm。 所述相邻的蓄热分体之间设有气流挡板和排渣口 。 所述气流挡板安装在气流管道的内壁上。 所述气流挡板小于气流管道的内径。
所述排渣口设置在靠近气流挡板的气流管道壁上,且排渣口位于气流挡 板靠近炉膛接口的一侧。
所述蓄热分体为蜂窝陶瓷体做成。
上述蓄热体由至少两段蓄热分体构成,相邻的蓄热分体之间设有气流挡 板和排渣口。通过蓄热体的锻件氧化皮在气流挡板的作用下,沉积在排渣口 处,然后通过定期清理,将阻挡下来的锻件氧化皮由排渣口排出。
由于大孔结构的蓄热体通过锻件氧化皮的能力较好,为了让高温烟气中 夹带的锻件氧化皮能通过第一段蓄热体到达气流挡板进行沉积,所以靠近炉 膛的第一段蓄热分体采用大孔结构,其孔径为6-9mm,除此之外的蓄热体采 用常用的小孔结构,以满足烧嘴的性能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蓄热烧嘴中传统的蓄热体 设计为分段式排布,且相邻的蓄热体之间设有气流挡板和排渣口,很好的减小了蓄热体的堵塞,提高了烧嘴的使用效率,延长了烧嘴的使用寿命,节省
了因蓄热体堵塞而更换所需的人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l一气流管道;2—蓄热分体;3—进气 排烟口; 4一炉膛接口; 5—控制阀门;6—气流挡板;7—排渣口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可知,该分段式蓄热烧嘴主要由气流 管道l、以及安装在气流管道l内的蓄热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 由至少两段蓄热分体2构成。
所述气流管道1两端分别为进气排烟口 3和炉膛接口 4,在所述进气排 烟口 3处设置有控制阀门5;靠近炉膛接口 4的第一段蓄热分体2采用大孔 结构,其孔径为6-9mm;相邻的蓄热分体2之间设有气流挡板6和排渣口 7; 气流挡板6安装在气流管道1的内壁上;气流挡板6小于气流管道1的内径; 排渣口 7设置在靠近气流挡板6的气流管道1壁上,且排渣口 7位于气流挡 板6靠近炉膛接口4的一侧;蓄热分体2为蜂窝陶瓷体做成。
当上述分段式蓄热烧嘴应用到工业炉窑的时候,首先打开控制阀门5, 空气通过气流管道1进入炉膛,同时,燃气通过燃气喷枪进入炉膛,上述进 入的空气与燃气在炉膛中进行混合燃烧供工业生产上使用。因为在工业炉窑中,蓄热烧嘴是成对安装,切换使用。所以在间隔一段
时间后,控制阀门5换向,炉膛内的高温烟气通过气流管道l排出,在排出 的过程中高温烟气首先通过靠近炉膛接口 4的第一段蓄热分体2,与其进行 热交换,由于第一段蓄热分体2采用大孔结构,其孔径为6-9mm,因此高温 烟气中夹带的锻件氧化皮能通过第一段蓄热体而到达气流挡板6进行沉积; 经过气流挡板6后的高温烟气夹带的锻件氧化皮等杂质绝大部分己经沉积在 排渣口7,然后经过其它蓄热分体2并与其热交换以后排出。
再间隔一段时间后,控制阀门5再次换向,空气通过气流管道l进入炉 膛,在通过气流管道1进入炉膛的过程中,进入的低温空气吸收蓄热分体2 的热量,空气温度升高。
如此循环往复,以蓄热体为载体,间接地利用高温烟气加热空气燃烧, 可实现热回收率85%以上。并且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打开排渣口7,将沉 积在排渣口7处的杂质排出。
为了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气流管道1的形状不限于 图1所示的形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另行设计。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主要由气流管道(1)、以及安装在气流管道(1)内的蓄热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由至少两段蓄热分体(2)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 管道(1)两端分别为进气排烟口 (3)和炉膛接口 (4),在所述进气排烟口(3)处设置有控制阀门(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 炉膛接口 (4)的第一段蓄热分体(2)采用大孔结构,其孔径为6-9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 的蓄热分体(2)之间设有气流挡板(6)和排渣口 (7)。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 挡板(6)安装在气流管道(1)的内壁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 挡板(6)小于气流管道(1)的内径。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 口 (7)设置在靠近气流挡板(6)的气流管道(1)壁上,且排渣口 (7)位 于气流挡板(6)靠近炉膛接口 (4)的一侧。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 分体(2)为蜂窝陶瓷体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式蓄热烧嘴。该分段式蓄热烧嘴主要由气流管道(1)、以及安装在气流管道(1)内的蓄热体构成,所述蓄热体由至少两段蓄热分体(2)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蓄热烧嘴中传统的蓄热体设计为分段式排布,且相邻的蓄热体之间设有气流挡板和排渣口,很好的减小了蓄热体的堵塞,提高了烧嘴的使用效率,延长了烧嘴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因蓄热体堵塞而更换所需的人力。
文档编号F23D14/66GK201373404SQ20092007944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9日
发明者邓德均 申请人:邓德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