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3306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
背景技术
链条炉排锅炉,是一种卧式三回程水火管混合式锅炉,在锅筒内布置一束螺纹烟管。炉膛左右二侧装有光管水冷墙。采用轻型链条炉排实现机械加煤,配有鼓风机、引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并装有刮板式出渣机实现自动出渣。其该炉前后拱采用新型的节能技术炉拱。燃料自煤斗落到炉排上,进入炉膛燃烧后,火焰经过后拱折射向上通过本体两侧燃烬室折向转到前烟箱,再由前烟箱折回锅内管束,通过后烟箱进入省煤器,然后由引风机抽引通过烟道至烟囱排向大气,如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公开号为CN102230617A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燃煤气化机烧锅炉,包括:锅炉本体;燃气发生室,所述燃气发生室适于燃气的生成与储藏;燃气燃烧室,所述燃气燃烧室与所述燃气发生室以燃气通道相导通;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用于将所述燃气燃烧室中的热烟气导出并进行热交换;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向所述燃气发生室和所述燃气燃烧室中提供助燃空气;排烟道,所述排烟道的一端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烟气排出端相通,另一端与大气相通;还包括净化排烟道,所述净化排烟道包括净化箱,一将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烟气排出端排出的烟气送入所述净化箱净化的第一连通烟道,以及将从所述净化箱内净化后的烟气排入大气的第二连通烟道,其中所述第二连通烟道的烟气排出端与所述排烟道的烟气排出端相交连通,共用一个总出口,且在所述相交连通处设有交替截断所述第二连通烟道与所述总出口的相通,以及所述排烟道与所述总出口的相通的截断装置。该现有技术中净化排烟道的设置,使得通过引风机排入大气的烟尘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如下缺点:1、在该现有技术中,其燃气发生室并未达到理想的结构,其燃气发生室下方设置的炉排是固定不变,为了保持持续燃烧,操作人员需要往炉排上不断的添加燃煤,而为了防止炉膛内堵死,还需及时地清理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而由于这些煤渣在并未燃烧透就清理了,其内还有相当部分的余热未被充分利用到,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2、在该现有技术中,其热交换装置采用三回程火管结构使其热气进行热交换,而该种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排出的热烟气还具有较大的热量,换热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中燃气发生室中的煤渣中包含的余热不能被充分利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燃气发生室中燃煤能够充分燃烧,煤渣余热能够被充分利用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包括:锅炉本体;燃气发生室,所述燃气发生室适于燃气的生成与储藏;燃气燃烧室,所述燃气燃烧室与所述燃气发生室以燃气通道相导通;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用于将所述燃气燃烧室中的热烟气导出并进行热交换;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向所述燃气发生室和所述燃气燃烧室中提供助燃空气;排烟道,所述排烟道的一端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烟气排出端相通,另一端与大气相通;炉排,所述炉排用于燃煤盛放;还包括聚热室,所述聚热室与所述燃气发生室、所述燃气燃烧室共同形成的腔体相连通;所述炉排为转动炉排,所述转动炉排的进口成型在所述腔体上,所述转动炉排的出口成型在所述聚热室上;且所述腔体底部至所述出口的距离大于所述腔体底部至合适的炉排传动速度下的燃煤燃尽点的距离。[0005]所述聚热室与所述燃气发生室、燃气燃烧室成型为一体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的两侧壁处排布热循环管,所述热循环管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管路相通。[0006]所述热循环管包括位于所述拱形结构的侧壁顶端的第一热循环主管和位于拱形结构同一所述侧壁底端的第二热循环主管以及多个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热循环主管与所述第二热循环主管之间、分别与所述第一热循环主管、所述第二热循环主管连通的热循环辅管。[0007]所述拱形结构由水泥浇筑而成。[0008]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外壳;热烟道,所述热烟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热烟道与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形成水循环通道;所述热烟道中包括数个平行设置的回程火管,所述回程火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其中一内侧壁上,另一端与该内侧壁相对的另一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处形成热烟拐弯处,数个所述回程火管交替设置在两所述侧壁上,从而形成向上延伸的“ S ”形所述热烟道。[0009]所述回程火管设有四个。[0010]所述供气装置包括第一引风装置、以及成型在所述锅炉本体上的一次风道、二次风道、三次风道,所述一次风道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燃气发生室的底部,所述二次风道的出风口成型在所述燃气发生室的侧壁上;所述三次风道的出风口成型在所述燃气燃烧室的侧壁上。[0011]所述二次风道的出风口为成型于所述燃气发生室的侧壁上的倾斜向下的通道。[0012]所述一次风道、所述二次风道以及所述三次风道的进风口分别设有一次风门、二次风门以及三次风门;所述一次风门、所述二次风门和所述三次风门为可调拉式风门。[0013]还包括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出口端,且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净化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二引风装置。[00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0015]①在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炉排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了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为防止燃煤煤渣将炉膛堵死而不断及时清理煤渣的操作,另一方面可以使燃煤在被清理之前完全燃尽,提高了燃煤燃烧效率;而聚热室的设置则使得上述燃煤的余热被充分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整个锅炉的工作效率。[0016]②在本实用新型中,四回程火管的设计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三回程火管设计,其更大限度地利用了燃煤燃烧产生的热烟气的热量,使得热烟气与水循环管道更多地进行换热,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整个锅炉的工作效率。[0017]③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次风道的出风口为成型于所述燃气发生室的侧壁上的倾斜向下的通道,该设置可以防止燃烧发生室中生成的煤粉由进风口端进入二次风道而导致二次风道的堵塞,以致于影响整个锅炉工作的所需的供气。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的主视图;[0020]图2是图1处A — 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0021]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_锅炉本体,2-燃气发生室,3-燃气燃烧室,4-聚热室,5-热循环管,6-第一热循环主管,7-第二热循环主管,8-热循环辅管,9-外壳,10-热烟道,11-热烟拐弯处,12-第一引风装置,13- 一次风道,14- 二次风道,15-三次风道,16- 一次风门,17- 二次风门,18-三次风门,19-净化装置,20-第二引风装置,21-转动炉排,22-腔体、23-闸煤板控制杆、24-出渣口、25-热水回水管、26-热水供水管、27-排烟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包括:锅炉本体;适于燃气的生成与储藏的燃气发生室2;与所述燃气发生室2以燃气通道相导通的燃气燃烧室3 ;用于将所述燃气燃烧室3中的热烟气导出并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向所述燃气发生室2和所述燃气燃烧室3中提供助燃空气的供气装置;一端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烟气排出端相通,另一端与大气相通的排烟道;用于盛放燃煤的炉排;本实用新型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还包括聚热室,所述聚热室位于所述燃气发生室与所述燃气燃烧室共同形成的腔体的后方并与该腔体相连通构成一个贯通的大的腔体;所述炉排采用转动炉排,所述转动炉排的进口成型在所述腔体上,所述转动炉排的出口成型在所述聚热室上;并且所述腔体底部至所述出口的距离大于所述腔体底部至合适的炉排传动速度下的燃煤燃尽点的距离;该种设置使得燃煤在所述转动炉排21上进行燃烧的同时,随所述转动炉排21的转动往所述聚热室4的方向移动,所述聚热室4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动炉排21中位于所述腔体22下方的燃煤燃烧点至在合适所述转动炉排21传动速度下的燃煤燃尽点的长度距离,燃煤在该过程中充分燃烧,其在经过所述腔体22后产生的热量被聚热室充分吸收,大大提高了燃煤产生热量的利用率。通过操作闸煤板控制杆23打开炉门,将燃煤添加入所述转动炉排进口使燃煤在所述腔体22中进行燃烧,燃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煤渣在经过燃煤燃尽点后从所述转动炉排21上掉落进入除渣机,然后再由出渣口 24排除。[0023]如图1、图2所示,所述聚热室与所述燃气发生室、燃气燃烧室成型为一体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的两侧壁处排布热循环管,所述热循环管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管路相通;所述热循环管5将整个所述聚热室4的两侧壁覆盖,该热循环管5中的循环水将燃煤在聚热室产生的热量吸收以用于与所述热交换装置中循环水进行循环。所述热循环管包括位于所述拱形结构的侧壁顶端的第一热循环主管和位于拱形结构同一所述侧壁底端的第二热循环主管以及多个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热循环主管与所述第二热循环主管之间、分别与所述第一热循环主管6、所述第二热循环主管7连通的热循环辅管8。所述第二热循环主管7连接热水回水管25 ;所述第一热循环主管6与所述第二热循环主管7的截面为方形或者圆形,优选为圆形,在此不对具体形状进行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拱形结构由水泥浇筑而成。水泥浇筑相较于钢制的拱形结构,更节省成本,而且成型容易。[0024]此外,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外壳;热烟道,所述热烟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热烟道与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形成水循环通道;所述水循环通道端部成型有热水供水管26;所述热烟道中包括数个平行设置的回程火管,所述回程火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其中一内侧壁上,另一端与该内侧壁相对的另一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处形成热烟拐弯处,数个所述回程火管交替设置在两所述侧壁上,从而形成向上延伸的“S”形所述热烟道。位于热烟道10下部,即靠近所述燃气燃烧室3的所述回程火管的截面为较大的椭圆形,主要考虑在实现换热要求的同时,减少加工的难度,而位于热烟道10上部的回程火管选择截面较小的椭圆,是用于满足整个热烟道10的换热要求。所述回程火管优选为四个,平行设置于所述外壳9内,位于热烟道10下部的两个平行设置的回程火管采用截面较大的椭圆形管道,而热烟道10上部的两个平行设置的回程火管采用截面较小的椭圆形管道,该种设置提高了热烟道10的换热效率,同时,增加的成型加工难度不大。[0025]如图1、图2所示的所述供气装置包括第一引风装置、以及成型在所述锅炉本体上的一次风道、二次风道、三次风道,所述一次风道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燃气发生室的底部,所述二次风道的出风口成型在所述燃气发生室的侧壁上;所述三次风道的出风口成型在所述燃气燃烧室的侧壁上。所述二次风道14的出风口为成型于所述燃气发生室2的侧壁上的倾斜向下的通道,该种结构可以保证燃煤在所述燃气发生室2中生成的煤粉不会落入所述二次风道14中将其堵塞。三次风道的设置可以保证所述燃气发生室2以及所述燃气燃烧室3的空气需求量,并且该三次风道的风口设置为可调拉式风门,不仅可以关闭或者开启风道,而且可以对进入风道的空气量进行调节。[0026]在本实用新型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中还包括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出口端,且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净化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二引风装置;所述净化装置19对从所述热交换装置中排除的含有煤粉以及有毒气体的烟气进行净化吸收,使排出到大气中的烟气无污染,起到环保作用。所述第二引风装置20的设置使所述热交换装置中排出的烟气更顺畅地进入所述净化装置19中,所述净化装置19成型有排烟口 27,烟气通过所述净化装置19除尘后将无污染的烟气由所述排烟口 27排出进入外界大气。[0027]为了进一步保持本实用新型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的热量不散失,在所述锅炉本体I外设置保温层。[002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包括: 锅炉本体(I); 燃气发生室(2),所述燃气发生室(2)适于燃气的生成与储藏; 燃气燃烧室(3),所述燃气燃烧室(3)与所述燃气发生室(2)以燃气通道相导通; 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用于将所述燃气燃烧室(3 )中的热烟气导出并进行热交换; 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向所述燃气发生室(2)和所述燃气燃烧室(3)中提供助燃空气; 排烟道,所述排烟道的一端与所 述热交换装置的烟气排出端相通,另一端与大气相通; 炉排,所述炉排用于燃煤盛放和传送;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聚热室(4),所述聚热室(4)与所述燃气发生室(2)、所述燃气燃烧室(3)共同形成的腔体(22)相连通; 所述炉排为转动炉排(21),所述转动炉排(21)的进口成型在所述腔体(22)上,所述转动炉排(21)的出口成型在所述聚热室(4)上; 且所述腔体(22)底部至所述出口的距离大于所述腔体(22)底部至合适的炉排传动速度下的燃煤燃尽点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室(4)与所述燃气发生室(2)、燃气燃烧室(3)成型为一体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的两侧壁处排布热循环管(5 ),所述热循环管(5 )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管路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循环管(5)包括位于所述拱形结构的侧壁顶端的第一热循环主管(6)和位于拱形结构同一所述侧壁底端的第二热循环主管(7)以及多个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热循环主管(6)与所述第二热循环主管(7)之间、分别与所述第一热循环主管(6)、所述第二热循环主管(7)连通的热循环辅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结构由水泥烧筑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 外壳(9); 热烟道(10),所述热烟道(10)设置于所述外壳(9)内,且所述热烟道(10)与所述外壳(9)之间的间隙形成水循环通道;所述热烟道(10)中包括数个平行设置的回程火管,所述回程火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9)的其中一内侧壁上,另一端与该内侧壁相对的另一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处形成热烟拐弯处(11),数个所述回程火管交替设置在两所述侧壁上,从而形成向上延伸的“ S ”形所述热烟道(10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火管设有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第一引风装置(12)、以及成型在所述锅炉本体(I)上的一次风道(13)、二次风道(14)、三次风道(15),所述一次风道(13)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燃气发生室(2)的底部,所述二次风道(14 )的出风口成型在所述燃气发生室(2 )的侧壁上;所述三次风道(15 )的出风口成型在所述燃气燃烧室(3)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道(14)的出风口为成型于所述燃气发生室(2)的侧壁上的倾斜向下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道(13)、所述二次风道(14)以及所述三次风道(15)的进风口分别设有一次风门(16)、二次风门(17)以及三次风门(18);所述一次风门(16)、所述二次风门(17)和所述三次风门(18)为可调拉式风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装置(19),所述净化装置(19)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出口端,且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净化装置(19 )之间连接有第二弓I风装置(20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燃气发生室(2)、燃气燃烧室(3)、热交换装置、供气装置、排烟道以及炉排;还包括聚热室(4),与燃气发生室(2)、燃气燃烧室(3)共同形成的腔体(22)相连通;炉排为转动炉排(21),其进口成型在腔体(22)上,出口成型在聚热室(4)上,且腔体(22)底部至出口的距离大于腔体(22)底部至合适的炉排传动速度下的燃煤燃尽点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发生室中燃煤能够充分燃烧,煤渣余热能够被充分利用的燃煤气化链条炉排锅炉。
文档编号F23B30/02GK202993173SQ20122074860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王全红 申请人:王全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