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775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其设置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主炉膛左侧、右侧或者后侧,其包括冷却风室、风帽、冷却室、放渣管、冷却埋管、溢流口;所述风帽将冷却风室与冷却室隔开,所述放渣管一端连接至风帽另一端穿过冷却风室,所述溢流口位于冷却室上侧将冷却室与主炉膛连通,所述冷却埋管位于溢流口与风帽之间。本实用新型将冷却装置与炉膛连为一体,无需额外设置冷却装置,具有占用空间小、冷却渣量与冷却温度可根据设计需要调节的有益效果。且冷却装置的埋管受热面与锅炉主炉膛汽水循环同一回路,无需另配辅机系统。
【专利说明】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辅助系统中,冷却装置是最为棘手的技术难点之一,国内引进的流化床锅炉的冷却装置由于存在机械故障、锅炉排渣控制失效和冷却受热面磨损等因素致使冷却装置达不到预期的冷却效果,给电厂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0003]目前运行的冷渣器,一般可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两种,它们均为独立系统,存在体积大,占地面积大,系统复杂,运行可靠性差,冷渣量少等缺陷。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的增大,燃烧煤种的热值降低,尤其是大量燃烧煤矸石锅炉的出现,渣量显著增大,一般的冷渣器已无法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冷渣量大、运行可靠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其设置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主炉膛左侧、右侧或者后侧,其包括冷却风室、风帽、冷却室、放渣管、冷却埋管、溢流口 ;所述风帽将冷却风室与冷却室隔开,所述放渣管一端连接至风帽另一端穿过冷却风室,所述溢流口位于冷却室上侧将冷却室与主炉膛连通,所述冷却埋管位于溢流口与风帽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埋管倾斜设置于溢流口与风帽之间,且所述冷却埋管受热面与锅炉主炉膛汽水循环同一回路。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与主炉膛共用一面炉墙,所述溢流口设置于该共用炉墙上,所述主炉膛中的炉渣以及冷却装置的烟气均从溢流口进出。
[0008]本实用新型将冷却装置与炉膛连为一体,无需额外设置冷却装置,具有占用空间小、冷却渣量与冷却温度可根据设计需要调节的有益效果。且冷却装置的埋管受热面与锅炉主炉膛汽水循环同一回路,无需另配辅机系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1]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设置于主炉膛I的左侧、右侧或者后侧,并包括冷却风室10、风帽20、冷却室30、放渣管40、冷却埋管50、溢流口 60 ;所述风帽20将冷却风室10与冷却室30隔开,所述放渣管40 —端连接至风帽20另一端穿过冷却风室10,所述溢流口 60位于冷却室30上侧将冷却室30与主炉膛I连通,所述冷却埋管50位于溢流口 60与风帽20之间。
[0012]主炉膛I产生的高温炉渣从溢流口 60进入冷却室30,高温炉渣经冷却埋管50吸热冷却后从放渣管40排出。冷却风室10通过风帽20向冷却室30吹风,将冷却室30的烟气通过溢流口 60吹入主炉膛I中。
[0013]优选地,冷却埋管50倾斜设置于溢流口 60与风帽20之间。如此设置可增大冷却埋管的冷却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并且冷却埋管受热面与锅炉主炉膛汽水循环同一回路,因此无需另配辅机系统,故障率小,能降低成本和占地面积。
[0014]冷却装置与主炉膛I共用一面炉墙11,溢流口 60即设置于该共用的炉墙11上,主炉膛的炉渣以及冷却装置的烟气均从溢流口 60进出。
[001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主炉膛左侧、右侧或者后侧,包括冷却风室、风帽、冷却室、放渣管、冷却埋管、溢流口 ;所述风帽将冷却风室与冷却室隔开,所述放渣管一端连接至风帽另一端穿过冷却风室,所述溢流口位于冷却室上侧将冷却室与主炉膛连通,所述冷却埋管位于溢流口与风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埋管倾斜设置于溢流口与风帽之间,且所述冷却埋管受热面与锅炉主炉膛汽水循环同一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与主炉膛共用一面炉墙,所述溢流口设置于该共用炉墙上,所述主炉膛中的炉渣以及冷却装置的烟气均从溢流口进出。
【文档编号】F23C10/24GK203489260SQ20132062692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曹连新, 曹粟 申请人:长沙科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